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探究

2023-11-21邢润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邢润兰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常识和养成应用数学能力的基础学科.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不难看出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已经非常紧迫.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精神的塑造、个性化学习的引导、课后有针对性的辅导都需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多选择的途径.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在课前预习指导、课中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课后多样化的指导方面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基于此,文章将具体阐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

一、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概念以及意义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动漫、PPT的形式定向发送给一定的学生个体或群体,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是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为学生个性化学习而打造的新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它需要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其优势在于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把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前、课中、课后多个学习的维度中去.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个体对学习的需求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进行个性化教学.这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好学生“能吃饱”、中等学生“能吃好”、后进生“能吃懂”,从而达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多元化教学,为解决小学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可操作的路径.

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翻转教学

课前进行的小学数学翻转教学,主要是以预习为主.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对教师将在课堂中讲授的内容提前预习.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提供学习的素材.对于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与教材内容接近的学习素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素材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关注到学生的具體生活环境和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课前学习的资源.现在的小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更具有探索欲望.很多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经过生活化加工之后,就变得比较具体了.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设置一些具有提升作用的题目,这些题目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度.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适合自己的解题路径,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课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操作

很多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和课后,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前置和补充,很少有教师进行课中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其实在课中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称之为“同伴互助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之间对个别问题进行互助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当小老师,这种教学模式类似于杜郎口“先学后教”的模式,但也有与其不相同的地方.教师让学生充当小师父进行个别问题的讲解,这种个别问题是有选择性的,范围也是相对较小的,不可与杜郎口的“先学后教”相提并论.教师在实践课堂中进行翻转教学时,要选择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或者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视角入手,探究解题思路与解题方式,给其他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学习方法.在课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的各种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数学模型.比如,教师在讲解乘法运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学软件,演示同一个数的连加问题,并进行乘法口诀的推理.这种学习活动比以往的教师进行讲解的活动效果要好得多,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参与的积极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教师在相对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学习,会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向拓展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构建.

(三)翻转课堂在课后学生辅导中的实践应用

课后辅导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同时是培优补差的重要教学手段.另外,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课后的时间得到了较长的延伸.这就使得教师的翻转课堂在课后学生辅导的实践中有了时间和场地的保障,也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课后辅导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进行课后翻转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精准的分类和分层.分类主要针对的是知识层面,而分层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中相对比较难的比例问题时,在整班的学习效果都不太好,教师就需要制作或者寻找突破比例知识重难点的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素材.在进行课后延时服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后翻转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准备相关难易度与之学习能力相适应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选择性自学.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开辟分层学习的“场地”.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拓展性的教学视频,让他们通过自主管理的方式自学.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在常规教学难易程度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的提升或者是进行定向提升的训练.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学习效果和反馈进行指导性的学习,以课本中最基本的知识为主,让他们在逐渐理解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慢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学习速度,同时要进行适时的指导性教学.

三、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素材的来源

小学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很多的教学视频和教学素材,让教师单独完成所有的视频资料和素材的制作与收集是不可能实现的.尽管现在网络技术非常的发达,但是每一位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视频的整合与制作程度上.如,教师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制作动漫去模拟真实场景演示题目所涉及的信息,通过设计信息的演示去让学生观察各个已知条件,分析问题找到已知条件与所要求的问题的答案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答问题的办法和步骤.但部分教师制作不出满意的动画效果去表达数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通过网络和各种教育网站资源下载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以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百度网站进行搜索,但是现在的各大网站搜索到的教学资源不能够直接下载,一般一个课件要收费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这些费用学校不可能给教师报销,教师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情况下才会花钱下载.因此,现在教师大多选择免费的教育资源网站进行课件和教学视频的下载.例如,教育、希沃、第一课件网等相关网站,教师只需要进行实名注册,有自己的账号之后,就可以与全国大多数教师分享各种课件、视频、教学设计等.教师也可以把制作完的课件、视频、教学设计等进行保存,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修改完成之后进行保存或者上传,在上课的时候只需要打开自己的账户就可以很便捷地找出准备好的教学课件进行授课.另外,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设计等一系列的培训.每一个年级都可以在年级组和教研组的统一指导下,对教学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整理和收集,统一并入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经过这样长期的积累,学校内部就会形成比较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师在使用的时候直接进入学校的资源库里面寻找就可以了.同时,教师可以把自己新制作或者寻找到的资源放入学校教学资源库里面,为后面其他教师的使用提供方便.

四、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成果的对比分析

进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实践检验其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因此,笔者考虑到了实验的对比和研究这个问题,课题组在校内选择了四个教学成绩相近的班级,作为实验研究班级.为了能够得到更真实准确的数据,又分别把四个班级在内部进行了分组,每个班都分成了实验组和非实验组,实验组和非实验组的人数和初始的学习水平都尽量相近.这样就会同时有四个实验组和四个非实验组.在实验组内又按照对比实验需求把实验组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小组,分别为优培组、提升组和赶超组.这三个组分别对应优秀学生、中间学生和后进生.

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在四个班用同样一份试卷进行了前期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并且按照学生的分组分别对学生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反转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先后对几个实验组进行了四次测试.其中第一次结果显示,优培组的成绩与对照组的成绩基本持平没有明显的变化.提升组的成绩在第一次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稍微有所上升,也就是在第一阶段的实践过程中提升组的成绩出现了变化,比非实验组同组别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所提升.赶超组的成绩与其对照组比较的结果是,赶超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高出了3.4%,这个进步相对比其他组要明显得多.在第二次阶段性检测中,统计的结果显示,培优组的成绩与对照组的成绩相比提升了2.6%,提升组的成绩提升了4.1%,赶超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6.45%.从第三阶段的阶段性检测中,培优组的成绩比对照组提升了3.2%,提升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8.23%,赶超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8.14%.第四阶段的检测中培优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4.73%,提升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9.17%,赶超组的成绩比对照组的成绩提升了11.29%.

综合四次检测的成绩来看,实验组的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其中提升最快的是赶超组也就是学困生所在的组别,其次是提升组也就是中等生,提升最慢的是培优组也就是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这些实验数据显示出的结果,反映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是具有一定的效果的,尤其是对学困生和中等学生来说,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对于优秀学生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虽然有,但不太明显.这主要由于优等生本身更依靠自己的自学能力,进行课前和课后的学习,加上优等生的进步空间和提升空间相对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要小许多.而学困生因为起点相对较低,进步空间相对就要比其他两组的学生大,所以从显示的结果来看学困生的成绩在翻转课堂的干预下提升最快.

五、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高度整合等有利条件结合,而进行的一项革命性的教学实践,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的配合度不高,翻转课堂涉及课前与课后,需要網络、电脑或者手机等现代通信器材.有部分学生的家庭在通信器材的配备上存在困难.另外,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借学习的名义用这些通信器材进行游戏,家长对此存在较大的担忧.2.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场地有限.在进行分组教学的时候,会有很多干扰因素经常会打断事先准备好的学习节奏.有部分时间学生的课后翻转课堂的学习场地无法保障,学习内容只能后移,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3.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在进行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课前进行实验教学视频的制作,搜集资料和分类都要花费教师非常多的时间,因为实验初期,实验素材相对较少,需要对于翻转教学需要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加工,有时还要对制作的课件、视频进行反复修改,尤其是进行分层实验的时候,把原本的一份工作变成了三份工作,教师课后的工作量就会明显的增加.

总之,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只要能够合理地利用和开展,就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结果已经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证明,虽然实验的范围相对较小,并且实验过程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实验结果证明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和作用.目前,翻转课堂仍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教师应继续完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创新实验机制与教学手段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菊梅.翻转课堂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新模式[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18.

[2]刘胜录.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刘胜录.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42.

[3]娘毛加.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169-170.

[4]陈冰,张越炜.基于教育软件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科技风,2021(17):56-57..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