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思考

2023-11-21赵宝英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生产

赵宝英

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经济两大问题之一,主要侧重于中长期分析,按照传统农业经济学分析范式,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供给侧因素,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农业经济另一个问题是农业经济波动,与农业经济增长对应,农业经济波动以需求侧为分析切入口,属于短期现象,从宏观看,农业经济呈现增长趋势。对于劳动力、资本、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时期的贡献率不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为2.8 亿人,是三产中就业人数最大的产业,为中国70.5%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中国在发展初期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农业就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劳动依赖型成为了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此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劳动力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经济增长从传统的依靠充足劳动力的模式向依赖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转变,这些农产品化学用物被成为化学农资,属于资本的范畴,劳动力出现了节约化的发展趋势,农业生产模式中资本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城镇化推进,劳动力转移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资本的作用逐渐显现,在劳动力投入减少的情况下,农业资本成为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对劳动力和土地起到替代作用。目前我国是农业资本存量最大国家,大约为美国的两倍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农业资本定义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被多次使用和购置的固定资产,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5G 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体现。一方面技术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充足的技术要素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动力;另一方面技术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调动全国各地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使用,从而对农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目前,针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切入,本文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基于传统经济学研究范畴,以人才资本、农村金融、数字经济等表征劳动力、资本、技术三个生产要素,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和动力机制,旨在探索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分析未来增长潜力和可能发展方向,为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农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下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些方面。

1、产量上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倡导,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和耕地利用率得到了提高,许多作物产量明显上升。2022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 亿亩,产量13731 亿斤,在灾情、疫情等多重外界波动中,我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蔬菜、水果、畜禽肉类等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具体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国积极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压实责任,层层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另一方面,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有利于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2、种植结构转型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中国农业开始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转型,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优质农产品和有机农业等,加快种植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种植品种结构同样有所调整,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种植作物,各级政府要保证口粮供应量。扩种玉米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大豆和油料的种植面积和生产产量在近几年都有显著提升,2022 年大豆面积1.54 亿亩,是改革开放以来种植面积最高的年份,在国际上大豆市场的话语权有所提高。2022 年油菜面积达到1.09 亿亩,较上一年增加近400 万亩。经过各方努力,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根据地方特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实现了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目标。

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模式的变革,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解决过剩产能、农民增收等问题。我国2022 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18.5 万亿元,是农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过剩产能,发展适宜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农产品网络零售额逐年增长,农产品依托农村电商取得快速发展,2022 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较前一年增长10%左右,拉动着农村经济增长,同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包括乡村旅游业,将农产品生产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相融合,创造一体经济、体验经济,提供农产品生产的附加价值,充分挖掘当地的农业文化特色。同时,在加强科技支撑的同时,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农村电商等方面,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政府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电网、公路、水利等重点领域的建设,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尽管中国农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一些地区的土地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等。因此,未来中国仍需坚定不移地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实施的重点战略之一,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增长实现了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农业市场化程度、企业化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都显著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乡村振兴战略使得农民耕种的范围更加广阔,国家建立了耕种生产红线,各品类种植户拥有了更多的生产空间,对农业发展以及生产的选择产生了不可转化的影响。

同时,农产品供应链上游向市场化转变,并且借助多元化的运作模式,农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销售与应用,市场化程度也随之大幅提高。另外,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要求优化、整合、协调各地资源,加速城乡协同发展,促进公共资源下乡,在此战略背景下,工业、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产业人才+社会组织+金融资本”三方与多元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在农村地区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向“科技带动、知识为基础”、“绿色生产,优质的获益”的生产模式转化,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转型。此外,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废弃农场改造导致农民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行业变化增多,政府通过完善乡村银行、乡村医疗、乡村教育等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乡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采用及以村民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当前开展的大规模绿化环保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得到了不断提升。

三、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在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积累的个人能力、技能和知识等非物质资产,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技术因素和基础保障,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供给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培养和引进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将有助于农林牧渔生产的现代化与自动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能够带来信息传递、创新、企业家精神等影响,尤其是对大城市需求较高的高附加值、有特色、高质量农副产品的研发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为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增强创新动力:人才是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培养可以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农业模式的建立,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技能;推动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提升对整体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能够抵御外部经济风险带来的影响,加速国内基础资源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培养出优秀的经营管理者等,为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做出更多的贡献。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教育和培训水平、推广科技进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不足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是指服务于农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以绿色金融、小额信贷、扶贫金融等为主要组成部分,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金融可促进农业生产、提升农民收入及增强农村综合实力。农村金融能够推动农业信贷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在倡导高效农业结构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种农作物提供贷款及金融服务,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通过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农业企业可以更好地策划、规划生产,并在生产周期中有效运用现有的资源。同时,农村金融还可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农业发展需求, 为农业新项目、初期投入、原材料采购等提供短期低成本的贷款。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就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产业合作社等新型运营方式,并赋予农民在金融领域的实践机会。通过农民开展理财投资等工具,他们可以学习金融知识、提升风险意识、增加资金盈利能力, 提高个人经济与金融管理能力,从而为农业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政策推动和创新模式的引入,农村金融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实现农业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分配和优化。

3、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激发这些数据要素利于优化农业的生产管理和资源配置,农业数据可以帮助农民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施肥、精准浇灌等方式实现低成本的高效农业生产,同时也能避免因为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带来的农产品污染和非法添加等风险。同时对农业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可帮助识别出不健康习惯,由此改进生产流程并提高产品质量。农业数据还可以建立起“产品-配适数”层级关系,基于生产信息和质量控制信息,提出消费者期望的各类产品标准规格,并确保了标准规格的依据性,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心。此外,利用大数据挖掘,建立新的市场统计信息渠道,输出行业间的IOT 标准以及相关AI 模型,引导农民或农业企业通过优化产业链、拓展市场规模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数据可以基于巨大的样本规模、丰富的数据类型和多元化的数据来源,帮助各生产环节进行流程优化、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并在当前“绿色科技农业”的背景下开发出更多适用于不同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高效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

4、产业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渐从传统的农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加速。这种产业融合了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业融合,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农村地区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发挥各类资源的潜力,进而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产业融合,农产品越来越多样化,能够生产出不同品质、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丰富了消费市场,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使得农民在自身领域的投资收益得以最大化,提高其生活水平。产业融合推动了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新思维、新理念与新市场的影响下,农村经济向着现代化全面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因此,从以上的角度来看,产业融合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很多可行的途径和方式去推动其发展。

四、加速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未来加速农业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包括贷款、保险、信用等服务,支持农民进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资本开支。同时加大优化农业信贷政策体系,把较低利率的农业信贷应用于具有前瞻性且潜力大的项目上。其次,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政府应该大幅增加对农业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促进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再次,打造农产品品牌,鼓励农民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和优势,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地方农产品品牌,创建更多具有适销对路的独家农产品品牌。促进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加深农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监管,推广绿色农业生产和轮作的栽种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质量安全体系,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优质、有机化,提高消费者信任度。总之,要加速农业经济增长,政府需要采取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展农村金融体系,打造农产品品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等。

综上可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要从供给侧入手,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社会机构以及农业从业者要协同构建农业发展平台,促进先进技术经验和技术的传播,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加速农业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