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症状、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2023-11-21冶海珍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犊牛菌落试验

冶海珍

大肠杆菌病是威胁犊牛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败血症、肠炎和脑膜炎症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严重影响犊牛生长和健康发育,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对于犊牛大肠杆菌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对犊牛大肠杆菌诊断与防治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一、背景信息

通过对青海省某县12 例犊牛大肠杆菌腹泻药敏试验的研究,我们发现该病毒主要存在于一家大型畜牧场。该病毒的潜伏期从2020 年11 月到2021 年2 月,一些牛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24 小时之内就会突然死亡。另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牛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腹泻、无法站立、情绪低落等情况,并且会排出黄色的稀糊状粪便。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酸性气体,导致动物经历昏迷。如果养殖户没有采取措施防止它传播给其它动物,它的传播可能会变得更快。

二、实验室诊断

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安全,养殖场的管理人员特意邀请了当地的动物防疫检疫专家,他们对养殖场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在一个完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TSA 平板,接种了死去的牛的肺部和肝脏,然后通过48h 的细菌分离培养,最终发现了玫红色菌落和半透明菌落。随后,他们把这些菌落放到伊红美蓝平板上,通过接种,菌落变成了紫黑色。最后,他们从这些菌落中筛选出一些有益的菌落,用于改善畜牧业的健康状况。通过革兰氏染色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鉴别出这种菌株的真实性。结果显示,这种菌株的两端呈钝圆,而且其长度都低于3.0μm,没有发现任何芽孢。经过葡萄糖糖发酵、吲哚试验和甲基红试验,均表明该菌株具有明显的阳性反应,与大肠杆菌的病理学特征相一致。

三、病原特征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就能将其杀死。但如果犊牛免疫力低下或受到其他因素感染,则容易发生本病。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犊牛出生不久后即可从母体内获得一定量的抗体,可以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然而,当犊牛离开母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化较大,加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很容易被大肠杆菌侵入而引发发病。大肠杆菌会随牛乳经消化道达到肠道,成为肠道中的常在菌群。此外,犊牛还可能通过呼吸道、脐带和受伤皮肤等途径感染大肠杆菌。犊牛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和气候多变时节,如冬季气温骤降易引起感冒,此时也是犊牛患病率最高的时候。

该病多见于14 日龄以下初生犊牛,尤其是3~6 个月龄的犊牛最易感。大肠杆菌格兰仕阴性染色,两端钝圆,单个排列成短链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芽孢、无荚膜。在动物肠道内能生存,正常状态下不产生毒素。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天气突变及继发感染等都能促使其大量繁殖并释放出毒素,造成机体损害。与不致病的大肠埃希氏菌相比,致病性大肠杆菌更加耐热,且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目前已发现有多种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O78、K99 和H52 这三种血清型较为常见。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品种的犊牛均有感染发病的报道。

另外,环境、气候等突然变化会导致犊牛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应激反应,进而诱发本病。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危害也会促进本病的传播扩散。例如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等都能够引起犊牛腹泻,增加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感染机会。另外,犊牛大肠杆菌病不仅与其他细菌性感染相关,同时还会受病毒感染的影响。

该病具有区域性或分散流行特点,常发于农村散户养殖场,规模化养殖场相对较少发生。主要通过消化系统传播,即吃进去含有病原体的食物而感染发病。犊牛因吮吸母乳或饮水时误食感染源污染的饲料、水源等而引起发病。

四、临床症状

犊牛出生7 天起开始发病,体温上升至40℃以上,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不愿走动,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腹痛不安,频繁排尿,颜色变浅或灰白色,有时带有血液。听诊心音亢进,肝区叩击浊音明显,严重脱水,体重迅速减轻。

1、腹泻

早期为黄斑状大便,后期排稀薄水样便,混有黏液和气泡,恶臭难闻。肛门周围粘着未消化的凝乳块和粪污。病程长的犊牛会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犊牛腹部疼痛,大便不畅,排便次数增多,甚至脱肛。体温不稳定,波动在39℃左右。

2、败血症

犊牛感染后发热,食欲减退,不吃乳制品,精神委顿,口渴喜喝凉水,眼结膜充血红肿,呼吸困难,咳嗽,流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四肢关节肿大,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可视黏膜发绀,严重时昏迷抽搐,病死犊牛尸体僵硬,皮下组织水肿,腹腔内有积液,肝脏充血肿大,表面有出血斑点。切开腹腔可见血液凝固不良,内脏器官呈红色或暗紫色,通常在发病后1 天内造成死亡。

3、肠毒血症

肠毒血症比较罕见,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神经症状等。病程较长,可达数周或更久。犊牛日渐消瘦,体弱无力,行走摇晃,共济失调,最终衰竭致死。

五、病理变化

解剖发现胃壁肿胀,饱含食物糜烂,内容物呈灰黄色或白色泡沫状,小肠段臌气,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湿润,肾脏稍微肿胀,膀胱充盈,切开肾盂流出浑浊液体,心脏扩张,氯唑沙宗软,色泽淡白,肺脏淤血、水肿,气管内有少量黏液附着。肺脏深红色,实质性病变主要位于肺泡间质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附近,淋巴管炎和坏死灶很少见。一般肾包膜下有大量血迹;小肠中有大量黏液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脾脏肿大,边缘钝圆,被膜紧张,切面油腻,实质性梗死少见;脑软化,脑膜充血,大脑皮质层和软脑膜有小出血点;喉头水肿,有脓性渗出;胸膜肥厚,坚实不透明,胸腔内含有纤维素絮片。

六、常见的诊断方式

1、早期诊治

用新鲜粪便制成接触片,经革兰氏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大肠杆菌。对疑似病例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选择适合本地区流行的优势菌株作药敏试验,选取高效广谱抗生素治疗。根据发病情况、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以做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要进一步采集病料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类型鉴别,可以做出诊断并指导用药。常用的ELISA 法、PCR 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都可用于检测抗体水平。ELISA 法是指将特异性抗原与已知的标准品结合生成复合物,经过一定时间后加入底物再显色,通过测量吸光值来确定样品中特定抗体水平的一种方法。PCR 法是指利用DNA 聚合酶催化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然后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目的基因。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2、细菌培养

将病料原体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会生长出圆形凸起的露珠状菌落,直径大小约2~8mm 不等。分离可疑菌用麦康凯培养液在37℃下培养24h,观察有无溶血环产生。同时还要进行生化试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分子生物学鉴定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准确地鉴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亚型。如将其置于伊红美蓝培液中,37℃培养24h 后可产生具有金属光泽的细菌菌落,且该菌落周围呈现蓝色晕圈。同时,该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特点。因此,可采用该方法进行快速鉴定。

3、生化测试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等物质,产酸产气,氧化酶阳性,不分解尿素,硫化氢酶阴性。MR 试验、吲哚噪试验、V-P 试验、赖氨酸脱梭酶和脲酵解试验等有助于区分不同的致病菌。MR 试验是指利用磁共振技术获取活体内水分子自由基信号强度分布图像的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当待测样本中存在目标菌时,由于某些代谢产物的影响,会使得自由基信号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反映到MR 图谱中。吲哚噪试验是指利用吲哚酚类化合物产生的变色效应来区别不同的细菌。该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但受其他因素干扰较大。V-P 试验是指利用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来区别不同的细菌。当待测样本中存在目标菌时,由于某些代谢产物的作用,会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导致V-P 试验值升高。赖氨酸脱羧酶是指能分解赖氨酸残基的酶,它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参与合成维生素B12 和胶原蛋白等重要成分。脲酵解试验是指利用脲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从而间接证明是否存在尿素循环。

七、治疗方法

1、饥饿治疗

饥饿可以减轻肠胃负荷,在8~12h 内禁食,次日开始喂给适量温热饮水,促进瘤胃蠕动,恢复胃肠功能。注意不可一次性摄入过量饲料,否则容易引起犊牛消化系统疾病。另外,也可选择中药制剂“复方黄连素”口服,每只犊牛每天0.1g/kg 体重,连服3 天。

2、抗菌消炎

使用盐酸土霉素,第1 次口服使用剂量为30~50mg/kg·bw,以后逐渐增加至100~200mg/kg·bw,分3 次内服,每日总剂量小于等于2000mg。或者注射青霉素钠,按照每千克体重计算用量,肌注,隔天1 次,连续使用3d。或肌肉注射盐酸土霉素注射液,每只犊牛每次用量为1mL/kg,每天1 次,连用3 天。

3、强化补液预防酸中毒

补液量取决于脱水的严重程度,原则上应尽量补充机体所丢失的水份,防止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患病犊牛有胃口或可自行饮水,可以服用补液盐,每次使用量500mL,静脉滴注,每天1 次,连用3 天。补液盐是由氯化钠、碳酸氢根离子、磷酸二氢钾组成的复方电解质溶液,可调节酸碱平衡,维持血液渗透压稳定,有效缓解脱水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如果不能自行吸奶,可以静脉注入5%葡萄糖注射液,每次用量为500mL,每天1 次,连用3 天。葡萄糖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础原料之一,不仅提供体能消耗,还是合成多种激素、神经递质、肝糖原等的前体物质。

4、调整胃肠道功能

使用贝那替秦5mL 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增强肠黏膜血流供应,抑制有害菌繁殖,促进有益菌增殖,提高肠道免疫力。口服乳酸菌制剂,每只犊牛每天1 袋,每袋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保持肠道健康状态。还可以口服保护剂和吸着剂,由碱式硝酸铋、硫代硫酸钠、鱼石脂等混合配制成散剂,灌服,每只犊牛每天100g,连用3 天。碱式硝酸铋是一种白色晶体,可溶于水,遇热释放出氮氧化物气体起消毒作用。

八、预防措施

1、注重养殖的科学化

为了确保犊牛获得充足的营养,饲养管理者应当采取多种饲料的混合,并且精确控制饲喂量和饲喂速度,以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从而保证犊牛获得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从而提高它们的健康水平。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自繁自养”原则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从外地引进犊牛,而如果必须引进,应当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并且严厉打击任何可能引入传染性疾病的犊牛。为了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洁圈舍和设施设备,保持清洁卫生,确保通风干燥,温度湿度适宜。饲喂时应定时定量,严禁饮用冷水和食用变质的食物。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抵抗酷热。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中,更要注重保暖和抵抗寒冷。为了满足犊牛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应该增加对精饲料的摄入,如胡萝卜、甜菜根、玉米面、麸皮等,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以刺激反刍动物的咀嚼运动,促进食欲,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为了确保动物的健康,建议每天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以促进其生长发育。重量在0.3kg 到0.5kg 到0.3kg 到0.5kg 之间,优质干草重量在2kg 到3kg 之间,新鲜的瓜果类蔬菜重量在2kg 到3kg 之间,豆饼重量在1kg 到2kg 之间,骨粉重量在1kg 到2kg 之间,食盐重量在0.5kg 到2kg 之间,液状石蜡重量在1kg 到2kg 之间,预混料重量在0.5kg~1kg 到1kg 之间,并让它们在水槽中自由舔食。

2、强化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的使用对于抵御疾病的发生和蔓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疫苗包括三联四联疫苗、口蹄疫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和小型反刍动物疫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联四联疫苗已成为大多数养殖场的首选,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疾病,而且还能够为养殖者带来更多的健康保障。为了获得最佳的抗病毒能力,我们强烈建议采用多种有效的抗病毒措施,以尽快获得最佳的抗病毒疗效。比如,为了获得最佳的抗体水平,建议在春季和秋季的第18d 至第29d 期间接受免疫,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由于应激反应引起的伤害,还能够确保免疫的有效性。为了确保接受免疫的安全,需要对接受免疫的器械、针头及注射器等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需要通过日常保健来维护犊牛的健康状况。具体来说,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及早隔离治疗;例如,观察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形态、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兽医部门进行处理;二是精心护理,供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饮水和饲料的质量,适当添加一些辅助药物,如VC、多维元素片等,增强抵抗力;三是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感染;四是定期检测血清学指标,监测免疫效果,及时进行补免;五是适时配种,避免近亲交配,减少遗传缺陷。例如,对于初产母牛,应该在产后6 个月以上再考虑受孕;六是妥善处置病死牛只,做到无害化处理。例如,深埋或焚烧,不得随意抛弃或销售给不相关的人员或单位。

综上所述,犊牛大肠杆菌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对这一疾病,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重视疫苗免疫接种,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畜牧业生产效益和公共卫生安全。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于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中,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防治效果,推动我国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犊牛菌落试验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SPC在压缩干粮菌落总数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