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广泛应用效果研究

2023-11-21郭彩红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分蘖秧苗水稻

郭彩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水稻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9%,与我国粮食安全密切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产粮基地,其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百亿斤。徐州粮食产量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耀眼的成绩与该市广泛使用的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将基于此,根据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尝试分析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运用方式,希望能够给予有关部门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水稻机插的应用效果

水稻机插秧技术(Rice machine transplanting technology)指的是通过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根据农艺规范要求,移栽于大田中的技术。该项技术不但能够有效攻克人工插秧的缺点,同时亦有直播的特性,具备稳产高产、抗倒伏、通光透风、病虫害减轻与基本苗数稳定等优势,是一种集农艺、农机于一身的系统性农业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水稻壮秧,采用插秧机械,将秧苗按照一定规格要求栽插到大田,并采取相应的肥水运筹措施,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一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该项技术有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人工栽插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产量水平不高等矛盾,同时有助于减少直播稻等粗放种植方式应用面积的比例,节工、节肥、节水效果明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其应用效果如下所述:

1、省工节本

和传统的手工插秧相比,机插秧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根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杨宝林等人的调查结果,采用机插秧的稻田,其效率提高近30 余倍;在传统手工插秧中,种植户往往要聘请大量熟练的插秧工人,而机械插秧则能够节约人力投入,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2、节省秧田与水肥

在机械化育秧的过程中,种植户通常采用毯状秧苗,此类秧苗具有水利用率高、秧龄短、密度大等的特征。传统手工插秧秧本比为1:10,而机插秧秧本则仅仅为1:80~100,与此同时,其秧田面积仅占人工栽插的十分之一,此外秧龄只需15~18d,能够有效节约耕地效益。除此之外,通过机插育秧能够方便集中管理苗期,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农药施用量。

3、避灾增效

在采用机插秧时,往往通过塑料盘进行育秧,通过薄膜覆盖,其成秧率相对较高,能够有效减少秧苗损失,此外机插秧方便田间管理,能够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的危害。同时,机插水稻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性效果明显。

4、稳产高产

在使用机械化插秧作业时,秧苗适应性广,群体质量易于调控,能够有效克服种植区域受限制、直播稻生育期短与抛秧稻群体质量难以控制、无序性种植的问题,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苗、定穴、浅栽、宽行,在种植后采光性好、抗逆性,发根力强,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秧龄短、栽后分蘖期长,大田有效分蘖期平均提升2 个分蘖节;产量较人工手插增加约5%,具备明显的高产优势。

5、社会效应好

在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能够培养出大量专业的机插专业户、育秧专业户等服务组织,有益于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推动水稻生产技术装备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进行推广,则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但正如前文所述,机插秧效率远胜于传统的人工插秧,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二、水稻机插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抗逆优质良种

在采用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之前,应当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天气环境、土质等因素,择优选取优质、高产、抗逆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生育期适中或早熟的水稻主导品种。

2、适时育秧,培育壮苗

江苏省徐州市是一季稻区,采用早育秧方式培育秧苗,应当适度进行提早播种,从而将秧龄控制于15~18d 区间,步入5 月上旬,气温长时期处于20℃以上,最适合进行水稻播种作业。早育秧技术注重对秧苗根系的培育,能够有效提高秧苗素质,提高其抗病性与抗逆性,所培育出来的壮苗具有生长健壮、耐寒力强的优势,在移栽完毕后,并无缓苗期,早发快发。

①大田整耕,苗床准备

在将上茬作物收割完毕后,应当及时开展深耕晒田工作,在此阶段,以通过秸秆机械还田翻耕为宜,依托这一方式,能够推动土壤和营养成分的融合,同时提高土壤的通透性,田块则应当耙细耙平,保持整洁平整的状态。按照地力条件,底肥施45%水稻专用肥(20∶13∶12)40kg/亩,抑或是农家肥1500kg/亩。为提高缩短缓苗期,提高秧苗移栽适应性,推荐在大田就地进行起育苗床,精细整理床土,土层应当始终保持疏松透气、深厚平整、土质肥沃的状态。播种之前分2~3 次对床土进行浇透,将秧肥与少数过筛细土进行充分融入,随后将其撒入到苗床当中。

②种子播前处理

在种子正式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工作,以提高发芽率、整齐度,浸种要与药剂处理相结合,有效控制种传病害。为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机插秧催芽至露白为宜,达到提高发芽率的目的。

③适量播种,确保苗数

在采用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时候,应当采用密植匀播的方式,通常用种量一般常规粳稻每盘播种120 克左右,杂交稻90 克左右。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或人工播种,要注意提高播种的均匀度,覆土盖种均匀全面,保证秧苗出苗整齐、生长均匀、苗质粗壮。按照不同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不同品种、适宜的苗株距与当地种植习惯密度等数据对苗数用量加以确定,通常而言,秧苗面积和大田面积的面积比应当在1∶100 上下,保证苗数。覆土后及时进行地膜(或无纺布)覆盖作业,外层小拱棚覆盖,随后压实四周的细土。

④苗床管理,培育壮苗

播种到出苗前期应当以保湿、保温为主,棚内温度应当始终维持在30℃上下,而湿度控制应当超过90%。在秧苗现青之后,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将覆盖的地膜(或无纺布)撤除,并且控制棚内温度(以25℃为宜),如果棚内温度过高,那么应当打开棚的两头,进行通风降温,保证苗床维持湿润状态,有益于进行扎根立苗。在水稻的一叶一心期,应当采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开展喷雾作业,对秧苗高度进行控制,增加分蘖,促进扎根,预防烂秧与病虫害,从而推动秧苗能够均衡、合理地生长。在二叶一心期则应当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0℃上下,此时种植户应当重视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半揭棚膜与通风。如果膜内气温在15℃以下(含15℃)抑或是面临寒潮则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覆膜保温,从而减少发生冻害的可能。而在三叶期则应当进行炼苗,在晴天时,棚膜应当保持全揭抑或是半揭的状态,从而使秧苗能够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在施肥的过程中,应当利用腐熟的农家清粪进行随水追施作业,从而达到培育壮苗,增强秧苗抗逆性的目的。

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在正式进行移栽作业之前应当大田杂物予以清理,整平、整细田面,从而提升移栽质量,在移栽前的1~2d 间应当留水泡田,开展泥浆沉淀,减少田块内部的落差。在耕地完毕后,对于杂草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块,种植户可以通过60%的丁草胺开展化学除草。在秧苗5~6 叶的时候,便可以开展移栽作业,合理密植、适时移栽,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光温条件,推动秧苗低位节分蘖率,进而增加结实率,培育大穗。通常中等肥力稻田1.7 万~1.8万穴/亩,常规粳稻基本苗6~8 万/亩,杂交稻3~4 万/亩为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薄田合理增密,肥田早栽宜稀,从而增加稻田总体产量。

①科学管理,构建高产群体

在移栽完毕后,种植户应当密切关注苗情长势与天气变化,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对稀疏、缺苗的地块及时进行补苗作业,并根据苗情进行分类管理,切实落实完善科学管控措施,从而完成秧苗早发、培植壮苗的目的。

②合理配方施肥,加强肥料利用率

水稻在施肥的过程中,应根据精确定量栽培原理及机插小苗群体分蘖发生与生长发育特点,精确计算总用氮量及前后期运筹比例,注意氮、磷、钾平衡施用。强调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专用肥与速效化肥为辅。在对水稻进行施肥的过程中,基肥的施入量通常占肥总量的六七层,剩余的肥料应当作为穗肥与分蘖肥进行分次追施,并且按照水稻的生长情况,在水稻的灌浆期开展叶面施肥,做到水稻“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生产。值得重视的是,底肥应当“施深、施足”。无论是复合肥,水稻专用肥,还是有机肥都能够作为底肥进行使用,施用45%氮磷钾复合肥45kg/亩 或者有机肥1500kg/亩。

在耙地整地前,深翻耕田后,种植户应当均匀地将肥料撒施埋在地下十厘米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分解发挥与硝化作用,确保施撒的肥料能够被土壤充分吸收,减少肥料的损失率,推动水稻扎根。而在施分蘖肥的时候,应当秉持“施准、施早”的理念。在正式移栽之后7~10d,并能够结合除草,进行分蘖肥追施,施尿素10~12kg/亩,追施范围应当在水稻根部周围,从而推动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在一周之后开展观察,并对水稻中弱苗开展二次补施,平衡全田生长,推动苗情转化。

而穗粒肥则要遵循“精施、巧施”的理念。按照追肥的时间与作用,在出穗前20d 追施尿素6~8kg/亩,在此时所施加的是促花肥。而穗粒肥则应当根据苗情进行施用,推荐使用叶面施肥。在前期苗数偏多、生长旺盛与底肥充足的田块则应当减少氮肥的施用,从而避免疯长倒伏。因苗情弱小,僵而不发,群体不足的田块,要早施勤施且要加大施肥量。

③科学灌溉,合理管水

坚持薄水栽插、浅水护苗、活水促蘖、适时搁田、薄水孕穗扬花、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等水浆管理方法,合理促控群体。在进行移栽时,种植户应当在浅水栽秧,浅水最低不低于20mm,最高不高于30mm。而在50~60mm 的深水处则应当开展护秧立苗。在返青分蘖期进行浅水湿润灌溉作业,在分蘖初期大田水层则应当维持在20~30mm 间,从而提高表层土温与水温,以促进多分蘖,早分蘖,争取获得较多的大穗。同时必须对苗情发展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全田总颈蘖数已经达到了预期高产目标数量的70~80%时,则应当在第一时间引导种植户进行脱水晒田作业,通过多次轻晒,能够保证壮秆保叶养芽、通风培气养根,防止烂泥田、旺苗田,抑制无效分蘖;对于营养生长过旺的水稻则应当进行重晒处理,以晒到田边发白为宜;而对于发苗不足的田块,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搁田推迟,并且适度轻搁,在进行分化期前,应当全部结束搁田作业。在孕穗至抽穗期田间应当始终维持浅水层,在齐穗一周后至灌浆期间,田间应当以湿为主,开展湿干交替灌溉,从而有效维持根系活力,在成熟前5d 时,应当将田水自然落干,避免由于断水过早而引起的叶片早衰问题。

4、农药减量控害综合防控

在绿色水稻种植视域下,农药应当以尽量减少或者不施用为宜。农药减量控害综合防控技术是围绕生物、物理、生态、农业等各类综合措施对农田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式,其能够行之有效地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可能。按照植保部门所布置的预测预报,选取低残留、低毒且高效的对口农药,从而抑制病虫危害,组织集中连片区域进行统治统防工作,能够达到减少农药,增加病虫害预防效果的目的。

①生态调控

由于没有污染的优势,生态调控法受到了有关部门广泛的关注与青睐,目前常见的生态调控法包括但不限于,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于稻田道路两侧,尽可能减少螟虫的着卵量;在田埂上种植草花抑或是大豆等植物,保护缨小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等捕食性天敌;在田埂间保留一定数量的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

②理化诱控

目前常见的理化诱控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物理阻隔育秧。在进行育秧期间,种植户采将防虫网全程覆盖于秧苗上,阻隔白背飞虱与灰飞虱,同时还能够预防病毒病;第二,性诱剂诱。种植户集中连片采用性诱剂对害虫雄性成虫进行诱捕,诱捕器应当放置于水面以上60~70cm 处,以长效性诱剂为宜,为了保证效果,每隔50 天更换1 次。

③科学用药

科学用药包括播前药剂拌种、种子处理,在正式进行移栽前应带药下田。通过播种前药剂拌种的方式,可有效防控稻蓟马、灰飞虱与白背飞虱的害虫。在水稻生长的前期尽可能不施加药物,水稻剑叶抽出与水稻倒三叶抽生期这两个重要节点则尽量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在水稻倒三叶抽生期使用药物,通常是为了防治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而在水稻剑叶抽出时使用药物,则是为了对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稻曲病、稻瘟病等进行重点预防。

5、适时收获

水稻在成熟之后,种植户便可以开展收割作业,不可过早或过迟。如果收获过早,那么稻米口感则欠佳,在加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碎粒的问题,应适时收获,紧紧地抓住当地新米上市价格相对较高的机会,及时收获,及时销售,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在收获后的稻谷不应当进行暴晒,而是要进行通风贮存,避免出现受潮的问题。

总而言之,水稻机插是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轻简稻作方式需求强烈、粗放种植管理方式比例大等致使水稻生产能力徘徊不前和粮食需求刚性增加的新形势下,示范推广水稻机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不仅能解放劳动力和减轻劳动强度,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人们对轻简稻作方式的需求,也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稻作效益和增加稻谷总产的重要途径。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水稻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该项技术的重要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其落实在水稻种植中,从而提高我国粮食产量。

猜你喜欢

分蘖秧苗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农民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