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场一体化开发设计研究
2023-11-21彭南生刘峻君
彭南生、刘峻君
(广东省铁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30)
1 当前我国铁路货场面临的挑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年来,我国铁路物流发展迅猛,铁路主要货物运输量逐年提升。2020 年,国家铁路主要货物运输量已达358002.95 万t,同比2016年增长35.05%[1]。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由于用地权属与城市建设规划等原因,大多数铁路货场与周边城市关系割裂,许多老旧货场被周边发展的新城市包围。这种现状一方面导致铁路货场运输作业影响周边的城市秩序与风貌,另一方面导致周边的城市活动限制了铁路货场的作业条件与规模扩大。
在货场内部的货运作业方面,由于现有铁路货场装卸流程需要经过站台、堆场、货仓等货场设施,并且现行装卸方式较为传统,站台与轨道数量有限,且货物仓储以一层货仓和集装箱堆场为主。集装箱在装卸运输过程中,需要在堆场间频繁转运,装卸运输速度慢,并且在装卸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辅助,造成货场货物运能低,货场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无法满足当今电商时代“门对门”的物流配送需求。
综上所述,探索一种高效便捷的新型铁路货场联运物流系统,并且实现铁路货场同周边城市一体化开发,成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2 国内铁路货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2.1 国内铁路货场发展历程概述
早在2002 年,黑龙江滨江站铁路货场利用货场围墙外空间增加商业街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标志着铁路货场扩展商业功能具有可操作性[2]。2003 年,高红建强调铁路运输业急需构建现代物流中心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3]。2004 年,陈静提出应把铁路货场改建成集存储、装卸、包装、配载、流通加工、运输方式的转换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并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4]。2006 年,邹贞提出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搭建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货运信息的共享[5]。2011 年,宋唯维以珠海西铁路物流园区为例,针对涵盖集装箱、钢铁、冷链、危险品等多种货物运输类型的铁路综合物流园区,进行多种形式布局研究[6]。2015 年,滠口铁路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成以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四大核心功能为主要功能,以车辆维修、金融、办公、生活等功能为辅助功能的综合性铁路多式联运物流园区[7]。
综上所述,国内铁路货场由传统单一的以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为主要功能的装卸场,通过拓展其物流相关功能与业务范围,整合周边城市配套功能,强调多式联运,并引入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新技术,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多功能智能化的铁路物流园,并在未来朝着更集约化、智慧化发展。
2.2 铁路货运3.0 模式的提出
通过分析铁路货运发展历程及对未来铁路货场发展趋势的预判,同时根据铁路货场的业态功能及引入的关键技术工具,将传统铁路货运分为1.0、2.0 两个发展阶段。随着未来货运技术的发展,铁路货运3.0 模式阶段也即将到来(见表1)。
表1 铁路货运阶段发展历程
3 国内铁路货场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传统铁路货场功能构成及总平面布置
增城西铁路货场作为1.0 阶段铁路货场,具有传统铁路货场的特质与功能,可作为分析传统铁路货场的典型案例。
增城西铁路货场按空间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部为特种货物小汽车区,中部为主要物流区,西部为辅助区域。
中部以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核心功能为主,采用相融式[8]货场布置形式,自南向北分别为:增城西站、车道、电商仓库2、装卸线、电商仓库1、车道、怕湿仓库4、怕湿仓库3、车道、集装箱堆场(内设海关监管区)、车道、笨重货物堆场、车道。
西部以生活辅助、生产辅助、必要设备及设备维修等辅助功能为主,自南向北依次为预留场地、设备区域、生产生活辅助区。其中,设备区域包括污水处理厂、给水所、变电所、叉车停车库及保养间;生产、生活辅助区包括职工单身宿舍、职工食堂、浴室、间休室、货场办公综合楼、综合服务楼。
东部为小汽车类特货相关业务区域,包括小汽车停车场、小汽车类特货维护保养楼、小汽车类特货综合办公楼。
3.2 现状铁路货场存在问题
3.2.1 货运工艺效能低,土地利用率低
(1)每条装卸线按其装卸货物类别设置,导致需设置较多不同用途的装卸线且受装卸方式限制,不同线路无法借用。
(2)除企业专用线外,均存在到发货物的不确定性,导致装卸线利用不均衡,影响货场的装卸作业效率。
(3)为了满足货物列车整列编组,中间环节占用太多时间,极大降低了铁路运输效能。
(4)装卸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耗费大量人工成本。
3.2.2 货场内规划不合理,运输流线混乱,土地利用率低
(1)公铁转运在分场内发生,货场内交通组织混乱,影响转运效率。同时,各装卸线配套汽车装卸场及道路占地较大,极大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受传统装卸方式和工艺流线的影响,货场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率低。
3.2.3 铁路货场业务变化,传统铁路货场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受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运输需求已经从“站到站”向“门到门”转变;运输对象由传统的大宗“黑货”转向小批量运输为主的“白货”,公路运输小批量、短周期、多批次的特点相较铁路运输有较大优势。而铁路运输本身有较强的长途运输能力,且具有一次货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的优势。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的有机结合,既能实现货物“门对门”的运输,又能降低成本。综上,主要通过有较大运量需求的企业来保证铁路运量的传统铁路货场已无法适应当今市场需求,必须通过完善公铁联运,运输流程无缝对接打通城市“一站式”配送全过程。
4 铁路货场一体化开发设计策略
铁路货运即将发展到3.0 模式的阶段,针对传统铁路货场存在的众多问题,在现有铁路货场的改造和今后新建的铁路货场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可通过采取以下几个铁路货场的一体化开发设计策略。
4.1 采用智能化货物装卸运输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铁路行业。特别是在铁路货场中使用智能设备,大大提高了装卸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传统上,铁路货场的装卸依靠人力和重型机械。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包括效率低、人力成本高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智能设备的发展大大改善了这些问题。铁路货场内的智能设备可以包括各种装卸运输设备,如自动起重机、智能空轨、AGV 导航小车等。这些装卸运输设备组成的物流运输系统被设计为自主运行,能够与货场内的其他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
4.2 精简铁路货场运输工艺流程,考虑利用垂直空间
铁路货场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但在传统的装卸流程中,占地面积较大,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精简铁路货场运输工艺流程,提高效率和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垂直空间,优化运输工艺流程。传统的货场装卸操作通常是通过使用各种起重设备进行地面作业,既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如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等。而利用垂直空间,可以通过安装货物升降设备或利用高架通道等方式,实现货物装卸和运输。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智能化升降机或者货梯等装卸运输设备,实现货物的快速升降和运输,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货场占地面积,还可以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通过利用垂直空间来优化铁路货场运输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更好地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对推进现代化铁路物流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4.3 建立完善的铁路货运配送体系
建立完善的铁路货运配送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优化物流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建立科学合理的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其次,加强配送服务标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注重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配送过程安全稳定。
为了实现铁路货运配送体系的完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铁路运输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推动铁路货运配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此外,还需要加强各方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实现铁路货运配送体系优化和升级。
4.4 铁路货场承担部分城市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内的物流需求也越来越大。铁路货场作为城市内重要的物流枢纽,不仅可以起到传统的货物集散和转运的作用,还可以承担部分城市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铁路货场可以作为城市内的物流中心,承担货物的集散和转运任务。在现代化物流体系中,物流中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铁路货场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物流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货物的高效快速配送,为城市内的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务。
铁路货场还可以承担城市内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可以将铁路货场周边的一些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与铁路货场相结合,如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中心、公共停车场等,使铁路货场成为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
5 结语
本文通过调研我国铁路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货场发展的历程,提出铁路货场3.0 模式,并提出一系列铁路货场一体化开发设计策略,为未来铁路货场的发展描绘了蓝图。在这样的蓝图下,铁路货场可以承担部分城市功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同时在今后的实践中,铁路货场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与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