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融合的策略探析

2023-11-21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管理企业

周 葱

(湖南洋光在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绩效考核的基础

公司的运营管理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确保其长期稳健的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企业运营管理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公司未来一段时期的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进行计划和安排的过程。它包括对企业的收入、支出、利润和其他关键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和规划,确保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绩效考核则是对全面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跟踪与评价的过程。它旨在确保公司的运营活动与预算目标保持一致,并对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显然,全面的预算管理为绩效评估提供了基础。

(二)绩效考核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支撑工具

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已经广泛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并通过细化的绩效考核体系来实时监测和评估其实施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不仅相互依存,更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企业稳健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分析的同时,力求确保预算目标和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它不仅仅是一个财务工具,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涵盖了市场分析、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细致的企业运营框架。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预算管理能够为绩效考核准确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执行标准,而绩效考核可以根据预定的预算指标来构建一套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调动公司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因此,绩效考核成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支撑工具。

(三)绩效考核与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产物

全面预算编制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年度目标的逐步细化、量化和分配,为企业的每个职能部门和子(分)公司提供明确的运营方向。简而言之,全面预算编制就是将企业的宏观战略转化为每一个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微观指标和活动。绩效考核的核心任务则是对前期设定的年度预算目标进行持续的评价和跟踪。这涉及对各职能部门和子公司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各项工作都在按照预定的方向和节奏推进。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企业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的两大支柱。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融合的困境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偏离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运营和成长的起点,是塑造未来方向的关键。清晰和明确的战略目标可以为企业提供指导,帮助企业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确保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是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它们原本旨在推动企业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确保企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使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企业过于关注短期目标,对当下具体操作和行为缺乏足够的管理和监控。当利润最大化和管理效率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时,企业可能会偏离其战略初心。这种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采取一些短期内可以提高利润,但长期可能损害企业声誉和市场地位的策略。例如,为了满足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要求,部分员工或管理层可能会选择腐败、套利或篡改数据等不正当手段来美化财务报表和业绩数据。这种情况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往往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存在,没有真正为企业带来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反而,由于这种不正当行为的存在,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获利能力下降,核心竞争力被削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公信力和形象,导致企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撑

制度是确保企业运营稳定性、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基石。一个完善的制度既是对企业内部运作的规范,也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对机制。对于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而言,制度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其效果的好坏和实施的有效性。当前,尽管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并尝试在这两方面进行改进,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作为引导和保障,很多工作都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尤其是在预算与绩效之间的融合,企业面临着如何确保两者间的协同、统一和平衡的问题。比如,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绩效考核的大致方案,但在具体的考核标准、流程、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绩效考核的结果很容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缺乏公正性和可信度。一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规划,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制度框架、清晰的预算编制与审批流程、及时的预算监督和评价机制,以及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的预算调整手段,无法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支撑和科学支持。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联系互通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关注企业的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它是一种更加宏观的管理工作,侧重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绩效考核则更偏向于微观层面,它侧重于评估员工或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这两个环节理应是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部门的运行状况和资源需求,从而更科学地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和目标。而通过绩效考核,企业又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从而更合理地分配资源和预算。但目前来看,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这两个环节的工作还处在各行其是、各自开展的状态,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例如,绩效考核的制定标准和流程未能充分参照预算管理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而在预算管理的结构中,也未对绩效考核进行足够的考量,缺乏效率优化的策略。加上企业部门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使得这两大环节间存在明显的信息断层。

(四)融合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专业人才短缺

企业成功的核心不仅在于战略定位、资源分配和技术创新,更在于它的人力资本。具备专业能力和前瞻性思维的人才,可以为企业注入持续动力和竞争优势。在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整合方面,人才短缺问题尤为明显。一方面,由于过去的管理培训和教育普遍强调专业分工和细化,这导致了企业中大量的人才都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在跨领域的融合能力上相对较弱。这种单一性的人才结构,使得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融合时,难以找到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合适人选。另一方面,尽管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热点,但它们的融合还处于新的理论阶段,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白,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和经验来填补。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效策略

(一)依据企业战略方向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体系进行完善,是确保企业高效运行和稳健发展的关键步骤。这要求企业紧密关注其整体战略方向,针对具体的管理环节和业务部门进行深入的梳理和规划,确保它们的工作都能服务于整体的战略目标。保证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管理上的统筹性、效率性和格局性,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效应;同时,在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子目标时,应允许各部门或业务单元在子目标的设定上拥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这种“统一中的分工,集权中的分权”的管理模式,可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既具有战略导向性,又具备足够的实际操作性。

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依赖于多种控制方式,例如决策控制、风险控制、流程作业、质量标准和绩效考核等,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达成。在这众多控制方法中,绩效考核作为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标准,它能够将企业的宏观发展战略转化为员工微观行动指南,并为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的执行手段。为了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必须确保其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高度一致。这要求领导层深谙公司战略,并与团队沟通细分为可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而激发员工潜能、增进效率,推动资源合理分配,持续提高管理品质。

(二)强化企业预算与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标准化

在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中,整合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要求企业从宏观角度深化策略思考,针对实际需求建立严谨的管理架构,确保企业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当代企业注重的是透明的架构、明确的角色分工和优化的流程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全面预算管理应当强调全方位覆盖、参与度高,以及持续跟进与监控,其目的在于指引企业整体的运营、生产与策略决策,确保长期稳健的成长。为达此目标,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明确预算管理的关键要素,依据预算内容的特性,设计具体并切合实际的操作手册和指导方针,保障预算执行的精准性。例如,完善预算组织结构,定义各部门和职位的职责边界;构建科学的预算流程,确保从制定、审查到实施和修正的全链条管理,使预算达到期望的效果;并加强预算实施的监督机制,确保及时纠正执行中的误差和问题;同时,制定均衡、公正的预算评估标准,激励全体员工热衷于预算管理,促进实现公司预算目标。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层级。因此,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完整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各层级的组织机构都需要具备鲜明的职责和明确的制度规定。决策层作为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主体,需要重视制定和修订预算管理的总体策略,明确预算指标的制定标准,建立标准化的业绩指标下达程序,确保各个部门的预算目标与总体目标保持一致;运营层中的财务部门应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各部门的详细预算计划,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执行层即各业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预算,并建立完整的业绩考核制度,涵盖从月度、季度、年度的各项考核指标,以确保预算的执行与原计划保持一致,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深化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

企业要想真正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协调共生模式,以此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水平。一方面,需要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以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这不仅能够促使各部门间信息的积极传递与共享,同时,通过各方数据的相互参考,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的品质与执行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构建一个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提供各部门专有的数据入口,确保如审计和财务等核心部门能够即时获取并分享其他部门的重要财务数据。这有助于准确掌握企业状况,并迅速应对各种问题。同时,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可以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体系的规范性和精准性,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预算与绩效之间的紧密结合,企业需要注重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而言,可以成立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项目部门,该部门可以定期召开预算绩效管理联动会议,确保预算策略与绩效目标相互契合。企业还应确立预算与绩效协同为核心的工作流程,这种流程建立在数据共享系统上,确保管理成果跨部门共享,实现预算和绩效的互补优化。为保障这一流程的持续改进,必须制定预算与绩效评估的反馈机制,定期评审上期的工作,并以此调整下期的机制,从而确保每个周期都有所提升,推动管理效能逐步完善。

(四)促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人才培育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效融合战略不仅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决定了企业的资源配置、决策效率和经营成果。因此,它的成功实施除了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更离不开一支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的全力支持。企业应该重视并积极培养这些高素养、高职业水准的专业人才,以确保预算与绩效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首先,企业应定期为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和绩效考核人员提供结构化和实用化的培训项目,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定期举办研讨会,邀请行业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最佳实践案例,拓宽员工的知识视野,增进团队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集体学习,推动员工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员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其次,要注意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和周期性考核来明确和量化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成果。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跟踪员工的工作进展,还能为其提供以目标为导向的发展路径。这种考核机制还可以与荣誉奖励和薪酬福利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多元的激励体系,员工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技能和专业知识来实现更高的工作绩效和个人收益。最后,要积极培养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融合型人才,企业要设计专业的培训课程,不仅涵盖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基础知识,还需要突出如何实现预算编制过程中纳入绩效目标,以及如何在绩效考核中融入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联合与高等教育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合作,为企业培养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融合型人才提供新的方法论和技术框架。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认证、深度研究或国际交流,以保持其知识和技能始终处于行业前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效率的提高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