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契合点

2023-11-21苑天舒

领导月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契合点理想主义人本主义

苑天舒

在1983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上,汤一介先生做了一个题为《关于儒家思想第三期发展可能性的探讨》的发言,并在发言后的讨论中谈到了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问题。当时,参加会议的刘述先教授在其所撰写的《蒙特利尔世界哲学大会纪行》一文中讲道:汤一介讲完之后,在讨论时间,冯沪祥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问他所讲的这一套究竟与马克思主义有怎样的关联。汤一介的答复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之间至少可以看出三点契合之处:二者都重实践;二者都取理想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有所谓矛盾统一律,过去过分强调斗争,以至产生偏向,如今应该强调和谐,乃和儒家有互相契合之处。

这次会议之后过了将近30年,儒家“人本主义”思想中对于“人”的观点,在汤先生论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时被作为第四个契合点提出来。

汤先生说:“到21 世纪初我主持编纂《儒藏》时,由于对于中国先秦的‘礼’有所涉及,又接触到先秦儒学如何处理‘人’的问题,我注意到儒学是从社会关系上定义‘人’。因此,可以说,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至少有四个契合点。”四个契合点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取理想主义的态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实践的哲学;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是从社会关系定义“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斗争”与“和谐”的看法都是最终从“斗争”达到“和谐”。

在论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取理想主义的态度”时,汤先生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许多地方都有关于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他以《共产党宣言》和恩格斯的《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为例指出:这些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是有某种契合之处的。同时,他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是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的利益日益尖锐矛盾之时,所以它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而发的,自然比大同思想更切合现代的实际”。“理想主义”这个契合点,于是在儒家的传统思想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中找到了。

在论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斗争与和谐统一”的看法存在契合之处时,汤先生说:“《周易》是中国最古老讲事物发展变化的书,《系辞》中的‘太极生两仪’包含着‘一分为二’的因素。儒学并不从根本上反对斗争,一味只讲和谐”。同时他还引用了张载的一段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必有仇,仇必和而解”,以此说明了儒家思想是讲“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其内部矛盾对立统一斗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是存在契合之处的。

汤先生阐述“人本主义”时认为,儒家哲学所具有的人本主义倾向与西方中世纪的“神本主义”、西方近世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人本主义”都有区别。“中国过去社会里的‘人本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它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在论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是从社会关系定义‘人’”这个“契合点”时,汤先生也从儒家的“礼”谈到了“先秦儒家不是从抽象的个人来定义人,而是从社会关系来定义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所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汤先生分析说:“就理论上说,马克思当然对人的本质的看法较之儒家思想更深刻,更具有普遍的意义。但是从思路上说,儒学关于礼的理念和马克思的思路是有一致之处的。”以此,他得出在关系中定义“人”是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契合点。

对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实践的哲学”,汤先生在论述中说:“儒学和马克思主义都有其比较完整的一套哲学体系,在他们的哲学中都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儒学从《尚书·说命》起就讨论到知、行关系,认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左传·召公十年》中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一直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都重在知必须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说:‘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革命的理论如果要实现改变世界,那就一定要见之于实践。”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性主义”中,包含着“知”和“行”两个方面,而且是“知行合一”。换句话说,这种“知行合一”所表现出来的重视社会实践,正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汤先生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凝聚成的曾长期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大体可以归为以下四个方面:理想主义、人本主义、辩证思维、理性主义。”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总体研究之后做出的总结。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四个契合点,是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凝聚而成的长期影响中华民族的核心“四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做了比较得出的。对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契合点的阐述,是着眼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上的,也是着眼于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态度的民族心理特性上的,所以说这种论述是非常深刻的。

猜你喜欢

契合点理想主义人本主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找准契合点,打通教学考——基于学生讨论的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教学反思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理想主义长安马自达MAZD CX-5
在比较研究中寻找契合点——评《塑造论哲学研究——从美国哲学的视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