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文言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2023-11-21河北唐山市古冶区金山小学063100孟祥立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金山小学 (063100) 孟祥立
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项,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统编语文教材大幅度增加了文言文的篇目,以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一些教师认为小学文言文学习是为中学打基础的,能够读读背背就算完成任务,无须落实文化传承方面的要求。这种观念显然是片面的,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提出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的表述意味着,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的确能为中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这个基础不仅仅是指文言基础知识,还指向更高层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虽然基础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但也要重视文化传承。
一、在生字学习中追求文化传承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和道德思想。通过学习文言文中的生字,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学习文言文中的生字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能力。文言文中的生字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认真研究其结构和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字。统编语文教材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比较重视字理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汉字蕴含的文化信息,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作品,其中生字的含义可能更接近造字的本义,或者本义在演变过程中已经消失,留下了引申义,这些都适宜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来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适当对生字进行溯源,不仅切合生字所在的具体语境,而且有利于学生把握生字在文言文中的意义。每个生字所对应的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古老的汉字字体及所产生的系列变化,就是汉字文化的一次微型呈现。所以,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学习文言文中的生字,本身就具有极其浓厚的文化传承意味。
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中“耕”这个字时,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左右结构,左边为“耒”右边为“井”。接着,教师出示“耕”“耒”和“井”三个字的篆体,引导学生重点看清两个部件的意思:左边的“耒”,课后注释是“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实际上它是个象形字,下面是个“木”字,代表木柄,上面的两横表示齿状的装置,用于翻松泥土;右边的“井”也是形象字,早先是水井口的样子,后来农田被划分成方块,远远地看过去就如“井”字,所以“井”又指田块。最后,把两个部件合起来,意思就是用耒在田里干活,可见“耕”是个会意字,表示用耒在地里翻土耕种。这样的生字学习,不仅让学生从字理上明白了“耕”的早期意思,而且让学生接触了与农耕文化有关的一些场景与用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在文言诵读中追求文化传承
语言的学习非常注重语感,通过诵读文言文,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的诵读,从读正确、读通顺,到读流利、读出感情,需要学习基本的句读,也要反复地品味语言文字,以达到背诵积累的目标。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从基础做起: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古今异义字、通假字比较多,必须个个落实读正确;文言文语言凝练,单音节词多,句子长短不一,即使是短句子,根据语意也需要适当停顿,这是读通顺应注意的地方。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基础,坚持多读多练,读流利、读出感情,学生就能达到抑扬顿挫的诵读效果。诵读文言文时,学生也可以与文中经常出现的“之乎者也”配合,读出属于自己的语调,甚至表现出摇头晃脑的状态,以体现文言文诵读方面的文化传承。
诵读过程中,当学生读不出文言文应有的情味时,教师可以采用品味文字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味。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这一目标在对课文的简单朗读中似乎不容易体现出来。有些学生虽然从辅导材料中知道了课文中人物语言有着风趣的特点,但自己却怎么也读不出风趣的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句来品味,以帮助学生进入文言文独特的语境之中,从而理解文言文的韵味。如教师选取课文第二句话,用课件出示去掉“乃”的句子,让学生对比着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区别。学生根据课文注释中“乃”是“就,于是”的意思,发现去掉了“乃”字句子就没有强调的意味了。这样的发现显然还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古时候大人之间互相拜访,都是有事相商的,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对方不在家,都会离开改日再来,会不会与家里的小孩子玩呢?课文里的孔君平不仅没有离开,反而叫来杨氏之子,这里的‘乃’还有什么意味呢?”学生意识到是特意的,由此进一步推理,这是孔君平设的一个局——想出其不意地考考这个“甚聪惠”的小家伙。所以,这个“乃”字在读的时候,既要读出那种灵机一动的感觉,又要读出“看看你有多聪慧”的心理活动。这样品味语言,文言文多方面的文化意蕴就从字里行间慢慢透出来,使学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三、在挖掘意蕴中追求文化传承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有上古神话故事、诸子百家散文、古代名家作品以及经典的语段,这些都可以视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学习这些文言文,在诵读和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后,教师还应根据课文所在单元主题学习以及体悟课文内涵的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文言文的文化意蕴,如政治家的胸襟韬略、艺术家的独到眼光、普通人的经验教训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讲的是伯牙和锺子期,一个是著名琴师,一个是樵夫,二人之间原本难有交集,只是偶然相遇,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琴,竟然结成知音,故事的结局是锺子期病故,伯牙“破琴绝弦”。这个故事蕴含着知音文化。但学生受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影响,不容易理解和体会,在他们的经历和世界里,还领悟不了“千古知音最难觅”的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文本内涵,让学生进入文言文的语境中,逐渐体会和感悟知音文化的真谛。知音文化中,最关键的就是“知”,指向了知己、知心。文言文中的伯牙作为著名琴师,他丰富的情感世界都是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琴声作为听觉感官的对象比较容易消失,不能像阅读文字那样可以回读、反复读,因而读懂琴声很难,加上伯牙的琴声所表达的情感在细腻、深沉上远超一般人,所以一直很难遇到能理解自己琴声的人,他的内心承载着莫大的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锺子期出现了,他能够听出伯牙琴声中的高雅与精妙,文中用一个“善”字来体现:伯牙的琴声“志在太山”,锺子期感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的琴声去追逐流水,锺子期马上说出“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足以说明锺子期在听琴时心绪能够随着琴声翻飞舞动,并且能够捕捉和感知琴弦细微的颤动所带来的情感流转。在这样的鼓琴与听琴之间,两人已经达到妙合无垠的境界,达成了心灵的沟通。知音文化是最富情感的,在课文中,锺子期病故后,伯牙“破琴绝弦”表达的就是重情的思想。经过这样的挖掘,知音文化的种子就播撒在学生心田。
四、在文化元素中追求文化传承
文言文中有很多文化元素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如古代的官职、礼仪、器皿、地理位置、武器工具等,这些文化元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通过了解古代官职,能够初步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了解到古代官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官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学习文言文中的礼仪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了解古代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以及这些礼仪习惯的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言文中的器皿包括各种陶瓷、铜器、玉器、石器等,这些器皿不仅是古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中写道:“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这里的瓮指的是口小肚大的陶器,与现代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缸很相似。学生将古代的瓮和现代的缸联系起来,能更直观地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器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言文中有很多地理位置与现在所指的位置不同。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中“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中的“东海”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据《初学记》卷六所述:“东海之别有渤獬,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由此推测《精卫填海》中的“东海”为现今的渤海。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地理位置的名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这些地理位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在想象补白中追求文化传承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多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毕竟故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的心理。但因为学生喜欢追逐故事情节,容易忽视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加上文言文语言精练、含蓄,蕴含的道理不容易被发现,而这些道理正是学生向文化层面拓展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所蕴含的道理,就要在文言文的词句之间找寻其中的留白,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去还原故事,并借助适当的语言进行补白。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课属于神话单元,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于《精卫填海》是一篇节选的文言文,与同组其他课文相比,篇幅短小,故事也过于简单,以至于故事中最重要的情节只用一句话带过。这就给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带来了困难。对此,教师需要在具体教学中,抓住文中体现故事经过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还原故事情节。从课文题目来看,故事的重点应该是“填海”。学生在生活中对填埋一类的事并不陌生,但课文中要填的对象是大海,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海要怎样才能填起来呢?”在课文中,读来读去就一个“常”字,看不出大海是怎样被填的。教师抓住这个“常”字作为触发点,引导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从时间和结果的角度进行多形式的补白。有的学生补写道:“春天里,天刚亮,精卫就衔着木石从西山飞向东海;夏天里,烈日似火,羽毛都要被烧着了,精卫顾不上在树林里休息片刻,衔着木石就直飞东海而去……冬天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翅膀似乎都要被冻住了,精卫衔着木石冲进风雪中,朝着东海艰难地飞去。”还有的学生补写道:“木石刚投进大海里,一阵海浪扑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精卫毫不气馁,头也不回地朝西山飞去,再次衔起木石……就这样每天无数次往返西山与大海之间,一次次把衔来的木石坚定地投进大海。尽管看不见木石堆起来,但它坚信,只要每一次都把大海填上一点点,就总有填起来的一天。”在这样的补白中,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清楚地呈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学生诵读课文和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提供支持,而且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