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转型发展研究
2023-11-20倪燕
倪 燕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大智移云物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运用,开启了财务领域业财融合的变革浪潮。财政部于2021年11月颁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等在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智能财务平台日趋完善,而高职院校的财务转型趋势远落后于企业。高职院校应紧随时代变革潮流,运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财务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1]。
1 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必要性
1.1 新时代财政建设要求驱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于2020年3月发布的《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指出“单位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进行报销入账归档”。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这一系列财政政策驱动高职院校由财务信息化向财务数字化转型,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随着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推进,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力度加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资金量和校区面积也越来越大,如何统筹推进数字技术与高职院校各业务系统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高职院校的建设重点。
1.3 财务人员会计职能转型的需要
《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我国会计人才战略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发展、数字智能转型”。在传统的财务部门中,财务人员所执行的绝大多数作业为最基础的会计核算,特点为重复性高,效率低。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技术的运用,高职院校财务人员面临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职能转型趋势,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加强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业务领域和技术领域的参与度与熟知度,逐步成为懂会计、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财务决策分析,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提质增效[2]。
2 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现状与困境
与企业相比,高职院校的财务转型仍滞后很多,存在较多制约其财务转型的问题。J学院是浙江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和“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校在校师生有11000余人。对照数字化转型要求,以J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现状与困境。
2.1 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现状
J学院财务部门积极探索财务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化水平位居省内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前列。J学院近几年实施了一系列财务信息化举措,如表1所示。
表1 J学院近几年财务信息化举措
由表1可知,J学院2015年以前是线下填写报销单,财务人员手工录入凭证分录,报销人员只有通过咨询财务人员手工查询财务系统才能获知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每到学期末或年末关账前,报销单数量激增导致财务报销时效滞后,教职工满意度无法得到保证。2015年至2022年期间,J学院为缓解财务报销难题,通过充分调研和开发测试,陆续推出多项财务信息化举措,逐步实现教职工自助查询项目及收入情况、学生快捷网上缴费、无现金支付、网上预约报账和网签报销等功能,提高教职工报销和学生等人员缴费的便利性;通过不断完善会计科目数据标准,顺利实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核算模式,由预约报销单自动生成财务会计分录,并由确认的财务会计分录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分录,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2 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困境
2.2.1 网签报销的“报销繁”问题
自2022年J学院上线网签报销系统以来,虽然实现了发票智能识别、自动查重验真及后疫情时代的“零接触”网上审批,既消除了发票人工验真的麻烦和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的风险,又减少了教职工跑审批之路,但同时带来“报销繁”问题[3]。首先,高职院校资金来源渠道多,不同的专项资金有着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报销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全面掌握资金性质及使用范围。其次,网签报销系统需要报销人员将与报销业务相关的资料全部上传,增加了上传附件的工作量。最后,网签审批完成后,由于档案尚未实现电子化,报销人员仍需将报销单、发票(包括电子发票)和支撑材料全部打印并按规定粘贴投递至财务部门。
由此看出,只要报销人员在以上环节出现资金来源或报销内容填报错误、报销附件上传不全等问题,就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退单现象,无形中会增加教职工的工作难度,并延误报销进度和降低报销满意度。
2.2.2 内外各信息系统缺乏有效协同
从数字化改革成效看,目前J学院已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平台、资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核心信息系统,但信息系统之间各自独立,形成“信息孤岛”,缺乏集成和有效协同。例如,科研经费到账后,需要财务人员在网银或国库查询,定期将经费到账情况反馈给科研部门,科研部门再进行立项程序;财务人员根据科研部门的纸质立项申请在财务系统中设置项目预算,后续项目人员需要通过财务报销系统查询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结题决算。各信息系统的孤立运行模式导致财务系统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取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各部门的人为传输数据容易造成数据统计错误,从而增加资金管理成本与内控风险,制约了业财融合的发展和财务工作效率。
从外部看,由于政策性、安全性等特点,目前J学院财务管理系统与财政、税务等相关单位的国库支付、预决算编报和税费缴纳等业务处理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导致大量效率低下的重复劳动。各部门应加强战略发展思维,尽快打破“信息壁垒”,为高职院校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
2.2.3 财务数据决策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J学院财务部门的会计职能仍处于基本的会计核算、预决算编制和基于历史财务数据的简单分析。面对学校的重大决策,尤其在高职院校运行成本核算与分摊、预算绩效评价、预算执行分析等方面时,财务人员和财务管理系统依然无法从数据平台精准地抓取有用数据,无法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全面的财务预测与决策支持[4]。因此,如何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更具价值的决策信息成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关注的领域。
3 高职院校财务转型的路径规划
3.1 加快建设电子会计档案系统
会计档案是高职院校各经济业务的记录,是服务于高职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和满足外部审计纪检等监督的重要资料。电子发票的推行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全生命周期财务流程电子化的可能。会计档案实现电子化也意味着财务数字化转型形成了财务管理闭环。电子会计档案系统的建设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与财务网签报销系统的集成,对于完成报销入账上传于网签报销系统的电子发票、纸质发票影像文件、合同扫描件、事项审批单等电子附件,通过标准化设置,同步传输至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后期按会计凭证编号、摘要、报销金额、报销单号等信息对已归档的凭证进行模糊搜索,可以方便灵活地调阅电子档案[5]。
发票未实现全域电子化前,纸质票据仍会存在过渡时期,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和纸质会计档案管理并存模式。在巡视纪检审计中,纸质票据的影像文件可以发挥原始凭证的作用,为大数据审计创造条件[6]。高职院校在前期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应积极加快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系统建设,实现财务全流程数字化,既能节约大量存储空间,降低纸质会计档案管理成本,又能助力解决财务“报销繁”问题,提升师生工作满意度。
3.2 积极构建高职院校智慧治理体系
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数据标准,通过财务管理系统与高职院校内部的学生收费、教务管理、采购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系统以及高职院校外部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税务、银行、商旅平台等系统的自动对接,形成共享基础数据,由技术赋能高职院校业财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逐步构建运行高效的智慧治理体系。例如,财务与科研管理系统的融合,实现科研项目从立项、签订合同、收入确认到设置预算、经费支出、结题决算等全过程数字管理。财务管理系统与外部商旅平台的对接,实现自动获取服务商提供的发票、订单等信息,并自动进行分析处理和完成财务结算工作。
内部控制方面,通过全面梳理高职院校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和合同等六个业务层面的风险点,将业务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嵌入高职院校智慧治理体系,不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控[7]。网络安全方面,通过提升高职院校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保障高职院校数字化改革中系统建设和运行稳定安全,防范个人信息、敏感信息、重要数据被泄漏或盗取。价值决策方面,基于智慧治理体系的大数据功能,财务人员可以进行多维度和个性化的财务数据决策分析,例如建立收支分析模型、办学成本分析模型、固定资产模型和绩效分析模型等,并根据高职院校各类经济活动建立动态分析模型,助力“双高计划”等高质量建设。
3.3 深入推动高职院校会计职能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实行数字校园建设,高职院校逐渐由财务信息化向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人员的会计职能面临着重大转型,财务标准化的工作未来逐渐会被机器替代,决策管理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首先,高职院校应注重管理型财务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战略管理、大数据等领域的专题培训,增加设置成本核算、预算绩效管理、财务数字化等管理型工作岗位职责,打造精通会计、业务和技术的高端人才队伍。其次,作为财务人员,要提高站位,培养战略思维,从高职院校全局规划出发,从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探索会计改革新思路,不断提高自身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能力,推动自身角色定位和意识形态的转变,逐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人才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价值创造能力。
4 结 语
数字化改革为高职院校财务转型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不仅要实现基本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运用新技术与业务融合,构建智慧治理体系,不断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使广大师生反映的“报销繁”问题通过财务数字化转型得到改善,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并推动会计职能转型,不断提升财务工作质量,构建满意和谐数字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