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任务支架,发展辩证思维
2023-11-20
黄丹丹 设计 王崧舟 评析
【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则寓言是根据《庄子·秋水》的相关内容改写的。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三次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
本文主人公青蛙和小鸟是矛盾的中心。他们观天的位置不同,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同,争论时的心态也不同。这些不同隐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细细品读、领会,感受故事的思辨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话”的意思,会写“喝、渴”。
2.在情境中明白为何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致,并迁移运用句式“……得很哪”。
3.通过续编故事,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样。
2.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鸟和青蛙的头饰、黑板贴。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回顾复习,明确觀点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教师引读,学生集体诵读。教师把青蛙和小鸟的图案贴到板书上。
2.师生问答:我们还知道他们进行了三次对话。(出示画线的课文内容)他们主要在争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板贴)
3.小结:我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发现了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
(1)请男生读青蛙的观点。反问的语气强调了青蛙的观点。
(2)请女生读小鸟的观点。感叹的语气强调了小鸟的观点。
板块二:研读课文,领会寓意
一、研读课文,探究原因
过渡:同学们,面对同样的天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1.了解小鸟认为天很大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看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请自由读读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句话里找到了原因?你认为哪些词很关键?
(1)预设找到以下关键词。
“天上”: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看到的天是无边无际的。
“一百多里”:说明路程很远。
(2)引导学生体会“一百多里”。
①联系生活:我们绕操场一圈是150米。一百多里,相当于绕操场跑300多圈。
②想一想:这一百多里,小鸟都会飞过哪些地方?
出示句式:小鸟飞过……飞过……飞过……飞过……学生接力说。
③播放动画:想去看看吗?全体起立,我们跟着小鸟,边飞边说出自己一路看到的景色。
④引导:小鸟飞过那么多的地方。如果你是小鸟,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好累啊)那就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⑤教师手持写有“___得很哪”的卡片提示学生回答:用小鸟的话说,刚才飞过的地方真是——(多得很哪)飞了这么久都没停,翅膀真是——(酸得很哪)一口水都没喝上,嘴里真是——(渴得很哪)所以,小鸟下来——(找点儿水喝)(板贴卡片)
(3)相机学习“渴、喝”:这两个字很像,谁有办法分清它们?可以编个口诀分清它们——渴了需要水,喝水要张嘴。
(4)小结: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到天的尽头了吗?(没有)难怪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小鸟的说法源于它的生活环境。我们合作来读第一次对话。
2.了解青蛙的想法: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可是在青蛙听来,却是在说——(大话)“大话”就是——(吹牛的话、夸大事实的话)因为在青蛙看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3.迁移学习第三次对话,了解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原因:为什么青蛙会这么认为呢?请按照刚才的学法,自由读对话,圈出关键语句,同桌说一说,分工读一读,合作学习第三次对话。
(1)预设找到以下关键语句。
“天天坐在井里”:从没有跳出过井口,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一抬头就能看见天”:青蛙只能从井里往上看,视线被井口挡住了,就以为天只有那么大。
(2)情境体验:小朋友,青蛙说得有道理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下到井底,和青蛙一起看看吧!(播放动画)
(3)师生问答:早晨,旭日东升,青蛙看到的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中午,白云飘飘,青蛙看到的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夜晚,群星闪烁,青蛙看到的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蛙坐在井里,一抬头,它看到的天总是不过——(井口那么大)难怪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4)小结:青蛙的说法也同样源于它的生活环境。我们一起读出青蛙的理由。
4.聚焦两个“笑”:你们看,小鸟和青蛙各有各的道理。可是争论到最后,他们的表情居然是笑。这两个笑里藏着什么不同的想法?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1:青蛙想,我天天看的天怎么可能会有错?小鸟真会吹牛!我可没这么好骗!
师:青蛙听不进小鸟的劝告,反过来还想嘲笑小鸟呢!
预设2:小鸟想,这只青蛙明明不知道天有多大,还在坚持自己的想法,真是固执啊!要是它能跳出井口,就知道自己错了。
师:小鸟好无奈啊!小鸟还是很想帮他,愿意给他一点建议。
5.请几对同桌读出刚才的想法,教师相机评价。
二、分角色读,表演故事
1.导入: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原因,难怪会起争论。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读他们的三次对话。
出示标准:★读出标点;★注意表情;★配上动作。
2.学生上台表演读,教师引导评价:请两个最会表演的学生上台表演整个故事。再请一个朗读好的学生当旁白。
三、小结原因,评价积累
1.请学生小结原因:故事演完了,现在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不一样,是因为——(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井底)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是因为——(观察天空的视野不同)……
2.学习评价。
(1)出示评价:这篇课文改编自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的文章《庄子·秋水》。唐代诗人韩愈看了这个故事,这样评论——(师读)
(2)出示填空:青蛙坐在井底看天,说天小,可是天其实并不小。韩愈没说完,不是天小,那是什么小呢?你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说一说吗?
预设1:青蛙坐在井里,是井口小。
预设2:井口小就挡住了视野,是视野小。
(3)教师评价:井口小,导致了眼界小,看到的东西有限,见识自然也就有限了。
3.延伸积累:后来人们就用“坐井观天”形容一个人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用“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狭小的人。(板贴“井底之蛙”,学生齐读)
四、续编故事,明白寓意
1.续编故事:同学们,如果青蛙想真正了解天到底有多大,应该怎么做?(跳出井口看一看)请四人小组一起合作想象,续编后面的故事吧!
(1)展示汇报。
预设1:原来天空真的是无边无际的啊!
师: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啊!
预设2:我知道我以前错了,我错怪小鸟了。
师:知错能改,勇气可嘉!
预设3: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早知道我就早点出来看看了。
师:跳出挡住视线的井口,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看来真是“不识天空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井中”啊!
(2)小结:青蛙明白的道理,你明白了吗?我们想要了解外面广阔的世界,也不能坐井观天,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才不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2.介绍“寓言故事”:像这样包含着一个大道理的小故事,我们称它为“寓言”。(板贴)中国古代还流传下来许多这样的寓言,比如守株待兔、盲人摸象、亡羊补牢、拔苗助长……课外可以找来读一读。
板块三:指导观察,学写生字
1.指导观察“喝、渴”。
(1)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右边都是“曷”(hé)。
不同点:一个是“口字旁”,一个是“三点水”。
(2)提醒书写注意点:★注意字的宽窄高矮;★注意关键笔画;★注意穿插。
2.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3.展示评价,再次修改。
4.总结:这节课,我们跟着青蛙和小鸟,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不同的景观,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愿我们都能跳出束缚我们眼界的井口,去认识更广阔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教学评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篇经典老课文。黄丹丹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可圈可点,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回顾、好好咀嚼。
一、潜心解读文本,充满辩证色彩
黄老师对这个寓言故事的解读充满着辩证色彩。在日常的文本解读中,很多教师习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其实,对和错都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和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就是一种辩证思维。
黄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小鸟和青蛙的说法为什么会不同,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发现任何结论的产生都是需要一定条件的,离开具体、特定的条件谈对错,无助于认识的深化,也会严重制约辩证思维的发展。
甚至可以这样想,假如不是青蛙跳出来,而是小鸟飞下去,飞到井底去看,说不定小鸟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因为小鸟跟青蛙一样,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当然,小鸟因为已经看过无边无际的天了,马上就能意识到青蛙的问题在哪里。这就是所谓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也就是说,小鸟会以一种同理心去理解青蛙。那么,小鸟还可能会怎么劝青蛙呢?这个设想可能比让青蛙跳出来说更有思维含量和深度。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一切都受到条件的制约。
所以,好的思想能够引领教师找到一个好的支架。而一个好的支架能够让好的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二、搭建任务支架,发展语言思维
这节课,黃老师努力搭建任务支架,践行诗意语文。比如,有关“一百多里”的情境支架就搭建得很好。“一百多里”是个抽象的数字,不激活儿童的生活体验,那么“天大得很哪”“天无边无际”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缺乏形象的支撑,缺乏情感的体验。黄老师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这是诗意语文惯用的技巧,叫举象,也叫造境。她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说说小鸟会飞过哪里,并且让他们站起来,一边飞一边说,最后还问学生是什么感觉。学生从“好累”中感受到小鸟飞了很久很久,然而还没有飞到尽头,说明天真的太大了。这个复沓意味很浓的情境还语言以形象,给语言以情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力与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再如,有关两个“笑”(青蛙在笑,小鸟也在笑)的支架也是很有思维含量的。黄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了解同样都是笑,青蛙和小鸟的“笑点”是不一样的。这两个笑里藏着什么不同的想法?这样的问题支架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认识,还有助于他们提升思维能力。
此外,引用韩愈的话作为拓展支架,也恰到好处,甚至可以说是这堂课的点睛之笔。“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后面的“乃_____小也”是黄老师自己加上去的。这个设计非常精巧,虽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准确说出“视野”“见识”等词语确实有难度。但是,事实上学生对此已经有了某种模糊的认知,这样就完全可以了。
三、课堂节奏紧凑,学生全程专注
这节课的节奏把握得很有章法、很有分寸。上第一学段的课,最难的地方在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教师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因为注意力是智力的大门,是智力的基础。没有了它,什么记忆、想象、创造全都是空谈。课堂上,教师可以放开,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可能不集中了,思考就可能不着边际了。那时,再要把他们的注意力抓回来,真的比登天还难。
黄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很紧凑、很饱满。这是全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保障。整堂课分成了三个大的板块,不过课堂节奏不是由板块决定的,而是由将板块支撑起来的模块决定的。模块偏多,节奏就会过于紧张,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跟不上;模块偏少,节奏就会过于拖沓,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本课主要模块有八个:回顾三次对话,明确双方观点;学习首次对话,了解小鸟想法;学习最后对话,探究青蛙想法;聚焦两个“笑”字,体会不同想法;梳理三次对话,演读角色对话;分析比较观点,体会背后原因;分组合作探究,续编寓言故事;指导观察字形,落实书写任务。综观这八个模块,任务相对集中,环节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独立,功能相对稳定。由于模块数量充足,转换节奏较快,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更关键的是,每一个模块的学习难度都恰到好处,一直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一个模块主要解决一个基本问题,比如第一个模块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第三个模块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第五个模块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青蛙和小鸟各自会用怎样的语气来对话”,第七个模块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青蛙跳出井口又会怎么说”,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有思维含量,但是难度又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其解答距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所以,这样的解答距就是最佳解答距。课堂的教学节奏能让学生在比较充分的感知、理解、想象和评价中,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