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尺巷:“父子宰相”的礼让故事

2023-11-20汪志

老年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探花张廷玉治家

汪志

安徽省桐城市有一条妇孺皆知的古巷——六尺巷,它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成为当地一处历史名胜。201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六尺巷》歌曲更是让“六尺巷”广为人知晓。

关于六尺巷的故事,最早记载于清末民初桐城派作家姚永朴的《旧闻随笔》。清代名臣张英(1638—1708),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深得康熙帝的信任与器重,康熙帝称赞他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他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張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希望在朝为官的张英拿主意。谁知张英接信后,提笔在来信上写了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接到回信,张家人顿悟其意,主动拆墙退让三尺。吴家感其义,也向后退让三尺,于是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一场地界纠纷就在这种互谅互让中得到圆满解决,化干戈为玉帛。

张英以他谦逊宽容、秉礼处世的家教家风,为世人称颂,给今人启示。张英之后,张氏家族科举大张,人才辈出,呈现了“父子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的耀眼景象。其中,张英次子张廷玉最为突出。张廷玉(1672—1755),康熙朝进士,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为官同样勤谨,雍正褒扬其为“调梅良弼”。

除了做人和为官,父子俩在治家方面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家训。张英把一辈子修身心得总结为家训《聪训斋语》,提出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纲,并且把整部家训的精神概括为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张廷玉继承和发展了父亲张英的治家和为官理念,加上自身数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的处世经验和人生感悟,同样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部家训名篇《澄怀园语》,书中写道:“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

和父亲一样,张廷玉也有一桩礼让美谈,那就是“父子让探花”。雍正十一年(1733),张廷玉长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阅至其卷时,觉得该卷字画端楷、文意绝佳,便拔至一甲三名(即探花)。待拆卷时,方知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张廷玉得知后,立即奏请换选他人。但雍正明确宣布:选拔非常公允,并非知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然而张廷玉仍再三恳允“以此让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样的情操境界,与其父张英一脉相承,令世人感佩。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和张英、张廷玉父子的言行,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谦逊有礼的性格特征。平时我们应该多一些善良,少一点争执;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狭隘;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责。这样,也就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编辑/汪慧

猜你喜欢

探花张廷玉治家
状元、榜眼、探花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假冒探花
探春治家新论
“布衣宰相”之父 范仲淹节俭治家
张廷玉训子
张廷玉训子
两字探花
清代探花赵鸿举的军事生涯及其相关史实辨析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