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文学,一场无聊的狂欢?

2023-11-20雅惠

青年文摘(彩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废话娱乐文字

雅惠

事件回放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一首教给幼儿园小朋友的儿歌,却在互联网上刮起流行之风,一时间无数网友在“挖呀挖”。看似无聊的内容总能成为流行文化,引发狂欢,随后消失。凡尔赛文学、废话文学、躺平文学、发疯文学,这些“互联网文学”总能轻松登上热搜。人们为什么越来越沉溺于无聊的娱乐?

那些从互联网中诞生的文学

废话文学:用废话打败另一种废话

“我上一次听到这种话,还是在上一次”“我睡着之前还是醒着的”“能力越大,能力就越大”,废话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了什么,又好像没说什么”,衍生出许多新的使用场景,比如“《西游记》废话文学”和“东北废话文学”。废话文学本身掌握了一种幽默的心理节奏——失谐,通过“重复”和制造“意外”来形成一种与听者预想的不和谐,以荒诞达成轻松的效果。语言即生活,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使用废话文学只是选了一种更具有调侃意味的表达方式,用以抚慰现实中紧绷戒备的自己。正如朱自清在《论废话》中所说:“无意义的废话可以慰情,可以给我们休息,让我们暂时忘记一切,让我们活得有意思。”

鼠鼠文学:抱团取暖、相互鼓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一系列以“鼠鼠”作为第一人称的文字开始出现在互联网的每个角落。鼠鼠文学最早出自贴吧中的一些网友,他们自比“老鼠”,内容也多以自嘲为主。而后,许多对真实情绪难以启齿的年轻人,开始选择用诙谐有趣的“鼠鼠文学”来发声。负面情绪像是得到了一个发泄窗口,从中获得片刻喘息和治愈。鼠鼠文学也从“丧文化”的继承者,逐渐转变为年轻人抱团取暖、相互鼓励的庇护所。一时的丧气当然会被允许,但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鼠鼠文学真正的含义。

反矫文学:我的互联网嘴替

反矫文学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爽”。它针对的是那些为了矫情而矫情的文字。例如,“能让我冒着大雨狂奔的也只有你了”。此时反矫文学达人就会留下一句评论:“谁啊?体育老师吗?”将原本的氛围破坏得一干二净。无论是自怨自艾的悲伤呢喃,还是甘之如饴的情感格言,反矫文学都能通过调侃、嘲讽等方式,让他人不再悲伤,收获趣味。它或许表达的是一种对附庸风雅的鄙夷,一种更简单而务实的精神。

发疯文学:强烈的情绪表达

发疯文学指的是一些疯言疯语搭在一起、令人发疯抓狂的文字句式。当你需要用文字达成某种目的时,給对方一大段令人发疯的文字,让对方感受到你此刻强烈的情绪。“我又在和你抱怨什么呢?只有我在乎自己,你只会那一套话术,你不在乎的,你不会懂的,你只觉得我麻烦……”别看发疯文学好像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在生活中还真有不少作用,实乃当下社交中一种巧妙的手段。比如让客服早点发货,或跟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情。

曾经短暂流行过的互联网文学还有很多,“林黛玉文学”是借用林妹妹绵里藏针的语言特色,巧妙地吐槽,传达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凡尔赛文学”表面是低调炫耀,也是对炫耀本身的嘲讽;“彩虹屁文学”将粉丝们花式吹捧偶像的方式运用到日常社交中夸人,比如,“这美貌是真实存在的吗?请问是混血儿吗?美女混仙女的那种!”传达出的则是一种认同和善意。

互联网野生文学流行的背后

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互联网文学几乎都是对情绪的表达与传递。

由于互联网文学的非正式性,消弭了严肃的话语氛围和沟通方式,适用于在日常沟通中没话找话、缓解尴尬。它既可以疏解社交焦虑情绪,也可以将一些不方便直接表达的情绪和意图掩藏于幽默的语言之下,进可反嘲、退可自嘲,以相对缓和的方式处理社交中某些冲突或尖锐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文学的兴起,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我们的语言会不会从“雅俗并存”到“只俗不雅”?对经典的仿写、戏谑,会不会让经典被消解?我们会不会在无聊中迷失自我?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系统。我们评价一个时代的话语系统,要从这个时代出发,看它是否很好地满足了当前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多数互联网文学都是昙花一现,语言有自我净化的能力,最后留下来的肯定是符合人们使用习惯并被主流价值认可的。

互联网文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的渠道。但当它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弊端。过去,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所有知识都来自专业人士,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良莠不齐。大多数人被海量信息牵着鼻子走,宁愿舒服地放纵天性,也不愿痛苦地思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挖呀挖”这样的洗脑神曲和各种互联网文学能够带来不费力的快感。人们花大量时间玩“梗”,娱乐的过程也会产生空虚的无聊之感。

现代人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互联网文学的出现就成为排解和调侃困顿的手段,缓解人们生活压力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带有对现实的逃离。不好好说话背后,所要达到的是自我保护。互联网文学的存在为许多人带来了口头上的狂欢,他们可以借此社交、阴阳怪气,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

在娱乐化时代,拥有可以无聊的权利,并不全然是坏事,但不应过分沉溺于这种毫不费脑费力的快乐里。消遣之余,还要有静思笃学的勇气。

正如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说:“安慰我们苦痛的唯一事物就是娱乐,但它同时也是我们最大的痛苦,因为它阻止我们反思自身,不知不觉地将我们带向毁灭。但没有娱乐,我们必会感到无聊,这种无聊也将在不经意中逼我们走向灭亡。”

网友这么说

@守愚:这是文学?这只是文字而已,这种说法让文学这两个字变得太廉价。

@文艺偏执怪:戳中情绪的文字才具有流行性,它们是对成体系的语言表达系统的解构,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小印:当野生文学没了新鲜感,就是被嚼了很久的甘蔗渣。如果陷入野生文学的深渊,屠龙少年也会变成恶龙……

@牛牛:“××文学”似乎已经成了某种流量密码,只要那些关键词出现,就会被网友点击浏览。带货博主恨不得能自己制造一种文学。

@西西弗:这些“文学”不过是大家图个乐子而已,不用太当真。毕竟,真需要说话的时候,谁也不会这样说。

猜你喜欢

废话娱乐文字
舒服的关系,是可以说“废话”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废话”里也有不“废”的“话”
废话
娱乐眼
先验的废话与功能的进路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