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愈类家居产品促进代际关系融合的设计策略

2023-11-20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蒋红斌赵妍葛睿瑄刘小渔王希淳

家用电器 2023年11期
关键词:代际家居色彩

文_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 蒋红斌 赵妍 葛睿瑄 刘小渔 王希淳

未来社会青年与中年两代共居依然是普遍现象,因所处时代变迁、思维模式差异,针对同居生活中出现的情感矛盾问题,试图通过心理疗愈类家居产品缓解两代人的不良情绪,促进代际沟通融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设计策略提供依据,其中包括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的调查记录,反映设计所处的实际状况和用户的真实心理活动。依据设计策略,具有心理疗愈的家居产品通过色彩调节、语言互动、游戏娱乐、装饰布景等方式,为青年一代和他们的父母相处营造正向交互氛围,并提升家庭的生活幸福感,进而补充治愈系产业链的产品类型,并实现设计从功能向情感的过渡。

前言

青年群体在家庭中处于儿童和中年之间的“夹层”,而且中年正处于更年期高发期(1965年~1975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生活烦恼、情绪波动以及学习与工作压力导致部分年轻人和中年人出现“亚健康”现象[1]。为改善代际同居生活中两代人的不良关系,在居住空间中的治愈类家居产品形成了改善家居代际关系的新趋势[2]。在进行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满足基础的家居使用功能,还要增加情感叙事在家居设计中的比重,让其获得用户共情,促进代际群体之间的互动与相互理解,提供群体交流的平台与媒介,进而获得愉悦的家居生活体验,促成人与居家系统的和谐关系[3]。融入情感疗愈功能的家居产品可以引导人们生活模式健康化,有助于促进人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减少不良代际交往造成的精神内耗,降低心理疾病的风险。

1.代际关系变迁产生新型心理健康问题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有近500万成年人与父母同住,该部门称这是一种“持续的趋势”。此外在其他国家成年人和父母同居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图1中展示各国的代际关系同居人口数据,结合当代婚姻观念及就业观念的改变,由此推断未来两代(多代)人同居数据将持续上涨。新时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已经呈现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代际关系结构复杂化、代际关系重心下移、代际关系双系化(父系和母系)、代际关系平权等特征,家庭代际关系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改变[4]。在多代人共同居住模式下群体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会随之增加。分析其原因:由于不同年代人的生活观念、消费理念、作息时间、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行为习惯缺乏统一问题极容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摩擦,从而导致压抑、埋怨等负面情绪,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融洽。

家居产品包含一定的私人性、私密性,使用者会对其寄予基本功能之外的情感功能需求,在与家居产品的交互中,使用者会产生清晰的情绪感受。

↑图1 青年与中年同居情况数据统计

2.疗愈类家居产品成为解决代际沟通障碍的契机

2.1 情感化设计融入家居产品

由于人们对自我情感需求洞察的提高,产品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成为人们选择产品的衡量标准之一。家居产品包含一定的私人性、私密性,使用者会对其寄予基本功能之外的情感功能需求,在与家居产品的交互中,使用者会产生清晰的情绪感受。《情感化设计》中提到产品设计的情感体验依据神经学原理可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本能水平、行为水平以及反思水平,专著作者诺曼教授认为设计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来源于大脑在不同层级中的加工上。此外,芭芭拉·弗雷德里森在情感研究中表示:“积极地设计情感不仅能拓宽人们的情感感知力、丰富人们的思想,还能有效增强人们对行为的支配能力,进而引导人们形成新思想,开展新行动”[5]。图2中展示了设计师Alexia Audrain为焦虑症群体设计了一款名为Oto chair的拥抱椅,摒弃传统医疗用品的塑料感,采用法国榉木材料,椅垫呈360°的充气墙状,用织物和吸音泡棉填充,这样能在使用者受到强烈冲击时,隔离噪音、光线等外部干扰,专注于自身感受。启动配备的遥控器,充气模块会膨胀,挤压身体和腿部,力度可自行调节。靠垫从侧面展开,给用户模拟出被拥抱的感觉,半包围结构将用户需要处理的视觉信息大幅减少,使用户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并以此来对抗焦虑。研究发现深压疗法非常有助于自闭症群体进行自我舒缓、调节放松。由此可见有着治愈特性的家居能帮助使用者平复情绪、扩宽视野,由表层到深层地疗愈使用者的内心。

↑图2 Oto chair拥抱茧形椅设计案例

2.2 视觉因素营造沉浸氛围

治愈系室内设计凭借温暖、舒适的视觉感受,缓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在设计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空间氛围营造方式[2],其中CMF(Color色彩,Material材料肌理,Finishing加工工艺)设计应用在家居中能够增加设计语言、风格、处理手段的丰富性,为用户营造深层次的情绪体验。据研究表明,家居环境中的色彩搭配、灯光变化和家居产品的材质体感都影响着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其一,色彩疗法认为色彩的呈现与光有相当的关系,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频率的光波,具有不同的能量,能对人体相应组织器官及心理状态产生独特的影响[6]。一个人所处的色彩环境不同,他(她)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身体的感受也会不同,色彩疗法通过研究人类的脑神经对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兴奋度,利用颜色的变化令人体能量中心达到平衡状态。其二,色彩心理学经常被设计师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如图3所展示的芬兰一所名为帕米奥的疗养院在被重新改造后,虽然外立面建筑是白色的,内部的色彩设计却是五彩缤纷的。其室内色彩设计充分运用色彩心理学,考虑了色彩对人心灵的治愈能力,从硬装到软装的每一个细节都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其三,光照疗法(Photo therapy)简称光疗,是通过接受一定强度的光照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7]。研究表明高强度的光线可影响人类松果体释放褪黑素,这一发现表明人类的生理功能明显受光线的影响,利用光照可治疗抑郁状态。光照治疗在轻度抑郁症中效果更加理想,可缓解抑郁症状,改善负面情绪,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自行恢复,有效率高,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与借鉴。通过色彩疗法和光照疗法,结合用户需求以达到改善用户情绪的目的,根据居住者的实际使用感受调整最终家居环境[7]。

↑图3 色彩心理学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

2.3 无意识设计提升家居使用感受

智能家居时代提供款式新颖、交互方式多元的家居产品,相较于传统使用方法和外观都更具创意性,在吸引年轻人购买的同时,也将目标群体范围不断推向中年用户。由于中老年用户对新型产品往往会产生陌生感和恐惧感,“不用动脑”的产品设计对老年人十分友好,因此,在产品中添加无意识设计有助于拉近产品与使用者的距离。“无意识设计”由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是一种“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的设计理念,又称为“直觉设计”[8]。基于生活无意识的设计,图4中1900椅(Balustrade Chair)是一把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椅子,椅子是一个以人随机“倚”“坐”的行为出发,解决用户短暂休憩的解决方案,产品在结构上的创新能够提供给用户不同的姿态[9],带给人们随性的生活状态。长期居住的家居环境中需要有情感温度的家居产品,无意识设计的家居产品能消除人们对陌生产品的戒备心理与不安心理[10],从而让居家生活更为舒适。在代际关系的生活模式中,无意识设计潜移默化引导两代人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家庭氛围,在共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图4 无意识的系列家居产品设计案例

3.改善代际关系的治愈类家居产品设计策略

3.1 情绪治愈类家居设计的功能拓展

在代际关系模式下生活的用户基本分为两大类,父母及祖父母为代表的中老龄群体和“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两代人需求和感受的不同促进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更加细腻化,更新家居产品功能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智能家居系统从功能向情感的全面升级。在家居设计中融入情感互动类功能,使其更富有人性化,为代际生活群体提供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在促使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放松了他们压抑已久的身心,以及缓解了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5]。有研究表明,对比中国居家老年人家庭照料与社会照料,认为社会化照料不会完全替代家庭照料,家庭照料仍是中国老年人青睐的养老方式,也为老龄化产品设计机遇挖掘提供重要资源。对于老人的情感支持多见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往往通过子女与老人的互动频率、子女孝顺程度等主观指标测量情感支持的水平[11]。因此,能提高代际关系下用户互动频率的家居产品有助于促进情感升温,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如图5所示的家居情绪收集桶用来解决家庭中平时难以启齿的或容易引发争执的敏感问题与重大问题,家庭成员可将自己的情绪写在纸条上再投入收集桶中,收集桶会伴随着音乐将纸条粉碎,粉碎的纸条象征着问题的解决,也象征着亲情的积累,给每一个家庭成员以富有仪式感的感受。在人们“有限的家庭空间”中,更多的“需求情景”被需要,而人们不再满足家只能提供衣食住行上的基本需求,家居设计需要新一轮的整合和设计,家庭生活中的各设计元素也亟待创新与发展[12]。由此可见,晚辈给予的充分关注是为老一代提供积极情绪的重要基础,从而维持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为代际关系中两方都提供积极情绪价值。

↑图5 家居情绪收集桶设计案例

3.2 情绪治愈类家居设计的交互系统建设

年龄较大的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会较为依赖晚辈,尤其是一些身体状况出现问题的老人,需要家人的呵护与陪伴,但新一代的青年人更倾向于拥有私密性较强的个人空间。因此两代人在相处中存在一定的隔阂和疏离性,需要建立家庭内家居的交互系统,通过疗愈家居提高互动性以增进两代人的沟通以及感情的促进。“治愈系”这一设计理念可以关注和呼吁人们通过利用设计,引导设计受众,调节情绪、改善生活,使公共家居场所从单纯的功能性区域转换为舒适的治愈性环境,并能体验其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情境[9]。可以通过空间的塑造和家居产品的结合建立家庭交互系统,如图6所示的装修设计案例充分展示了家居环境中强调空间的对话,能增加人在空间中的互动,使家庭成员们的行为不被孤立。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家这个空间而紧密相连,例如活动室与其他功能空间的结合,融入不同年龄层段的需求以建立家庭互动关系网,让家人之间少些距离,滋养彼此成就彼此。

↑图6 空间促进人与人交流的设计案例

3.3 情绪治愈类家居设计的用户生态系统

生态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用户生态系统,是根据用户当前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以及发展状态等构造和定制的体系。疗愈类家居不仅应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应对使用者的情绪起到一定的积极引导的作用,提升使用者幸福感。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三要素(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Desmet提出了积极体验设计框架,包括主观幸福感的3个层次:为愉悦而设计、为个人意义而设计和为美德而设计[10]。通过构建用户数据库,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为每个家庭个性化定制,从而建立更好的用户体验并提高产品价值。因此,用户生态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治愈类家居产品功能的衍生,增加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渠道和粘性,创造以关怀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扩大和延展产品效能。

结语

“Z世代”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使青年群体越来越注重个人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问题。在代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情感诉求都是希望青年与中年两代人能够相互理解、和谐沟通,在长期相处的居家环境中,日积月累的消极情绪往往会被放大。况且家居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休息中停留时间最久的场所,利用家居空间与情绪疗愈类家居产品为用户带来新的使用、娱乐、交流、学习、互动的空间。以疗愈类家居产品设计为契机的改善代际关系的方式,为处理中年因生理和心理出现的不良情绪与精神困境,青年因处理家庭关系不得当造成的情绪压抑,提供设计启示与解决思路,从而维持家庭关系的健康和睦。

猜你喜欢

代际家居色彩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台北家居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神奇的色彩(上)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