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香草棚
2023-11-20程晓蓉江苏省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文/程晓蓉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中心幼儿园
一、活动背景
哇,这里的草是有香味的。
薄荷尝起来像口香糖的味道,紫苏是辣辣的味道。
这片叶子摸上去毛绒绒的,上面还有小孔。
你听,蟋蟀也来我们的香草棚了。
……
幼儿的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就要求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尽可能利用环境资源去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并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究。幼儿园户外场地上有一处独特的种植园——香草棚,里面种植了各类可食用香草,这些生活中并不常见的香草植物深深吸引着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草为什么是香的?下雨了还会香吗?香草怎么死了?香草都会开花吗?……升入中班的幼儿对于自然的好奇也是与日俱增,香草棚成了他们探究自然的最佳园地。随着香草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生长变化,幼儿们不断产生着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追随着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支持并引导幼儿在香草棚里进行探秘和劳作,也期待通过这一年的相伴生长,增强其与自然的关系。在四季变化的香草棚里,幼儿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经验与认知体验,锻炼种植劳动技能,促进多样符号的表征,提高思维和行动能力。我们教师也收获了太多的香草世界的认知,太多的儿童世界发现。
二、活动资源
(1)园内一处面积约30平方米可脱卸塑料膜的暖棚。
(2)适合四季栽种的香草(常见和不常见的共约35种:芳香万寿菊、薰衣草、留兰香薄荷等)。
(3)积极合作的家长,能干的工人师傅与保安伯伯。
(4)数字化工具:形色软件(教师使用)、百度查询、小红书等(家长使用)。
(5)喷壶、小水桶、修枝剪、小铲子等适合儿童劳作的工具。
(6)幼儿具备一些常见的生活经验,见过、吃过薄荷等植物。
三、活动过程
(一)秋天:香草初体验
1.这里的草,香香的。
9月某日的午后散步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闻到了一股香味。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循着香味找到了一处暖棚。进入暖棚后,他们更加兴奋,鼻子闻闻、小手摸摸,有了好多发现……
宇涵:我闻到了一股薄荷糖的香味。
安安:我闻到的也是薄荷味。
妍妍:我跟你们不一样,我闻到的好像是甜甜的,像糖果的味道。
振硕:对,我闻到的是口香糖味,我尝过哥哥买的口香糖。
俞丞:我好像闻到的是柠檬的酸味。
回到教室里,孩子们仍在一边闻着自己手上残留的香味,一边谈论着香味的由来。柯菲问:“老师,为什么这些草是有香味的?”柯菲的问题引发了大家对香味的猜测,有的猜是有瓶香水撒在草上了,也有的说是泥土下面埋着有香味的糖果,糖果融化被香草吸收了。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为了让孩子们验证猜测,我们再次回到暖棚里。孩子们开始仔细地翻找泥土,期望发现一些糖果的踪迹。同时,他们也仔细闻了不同的植物,检查了浇水的龙头,甚至放了点水,看看水是否真的有香水味道。孩子们很快排除了泥土中有糖果和水中有香水的猜测,并且也知道了香味是从植物叶子、茎上散发出来的,这个暖棚里面种着各种不同的香草,后来大家便称之为“香草棚”。
2.这些,都是香草。
神奇的香草棚成了孩子们每日餐后活动必去的地方。今天来到大棚后,晓沐指着第一堆香草跟柯菲说:“这个叫薄荷,是凉凉的,我外婆家也有。”柯菲指着另一堆香草说:“那这个香草你外婆家有吗?”晓沐摇摇头回答:“这个没有,我也不认识。”大家讨论之后得出结论:这个大棚里的香草有很多种,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看能发现几种香草。
大焜:我找到了这片叶子,闻上去有苹果的味道,好好闻。
艺澄:这片叶子我家里也有,是薄荷味的。
乐乐:我找到的这片香草好像不香,我不喜欢闻。
彬彬:我拿了两片不一样的叶子,它们长得是不一样的。
这一次,孩子们找到了五种香草的叶子。
回到教室后,我们一起记录下各自发现的香草特征,并一起尝试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张思维导图。随后,我们使用手机上的形色软件,让孩子们知道了这五种香草的名称(苹果薄荷、芳香万寿菊、艾草、香蜂草、薄荷),这一次探究让孩子们注意到不同的香草除了香味不一样,叶子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个下雨天,区域游戏时间,浩宇、妍妍趴在阅读区窗户旁看着楼下的香草棚在交流。浩宇说:“下雨天会不会把香草上的香味洗掉了呢?”妍妍回答:“不知道。”看得出,两个孩子十分关心雨天中的香草。于是,游戏结束后,浩宇、妍妍再加上也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佩妤、振硕四个人穿上雨衣,撑起雨伞便出发了。进入香草棚,浩宇和振硕在薄荷香草旁蹲下,用小手摸摸薄荷,然后凑近鼻子闻,发现薄荷的香味依然存在,并没有被雨水洗掉。佩妤走到万寿菊附近,蹲下身去直接闻香味,并告诉我:“老师,味道没有被洗掉,还是和原来的味道一模一样的。”回到教室,四个孩子将自己的发现表征下来,并且告诉了班级的其他孩子:香草的香味不会被雨水洗掉。
3.我,认识了薄荷。
孩子们对薄荷香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发现薄荷在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着。有孩子提到自己的生日蛋糕上被装饰了薄荷叶;还有孩子说外婆的盆栽里有薄荷,可以用来制作薄荷茶;甚至有孩子指出在去饭店用餐时发现菜肴上也常常放有薄荷叶。因此,全体幼儿对薄荷展开了更深入的感官体验活动。
看一看——薄荷看起来像小水滴。
孩子们采摘了薄荷带回教室,每人手里拿着一片薄荷叶仔细观察。
陈妍:叶子上有很多的花纹。
柯菲:这个叶子像水滴形状。
佩妤:它的边像小牙齿。
振硕:叶子的表面看起来有一根根的小毛毛。
摸一摸——薄荷摸起来是毛乎乎的。
观察过薄荷的形状之后,孩子们还说到了薄荷叶子在手里触摸的感觉。
宇涵:薄荷叶上面毛乎乎的。
大焜:薄荷叶子上面有很多的小孔,是不是呼吸用的?
师:这个应该是叶子的经络。你们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贡炎:有点像我们玩的沙池里的沙子一样,一粒一粒。
闻一闻——薄荷闻上去是清凉味的。
紧接着,孩子们又把清洗过的薄荷叶子靠近鼻子反复闻一闻。
瑜晨:薄荷味的口香糖味道。
惜惜:有一股凉的味道吸进鼻子里。
小昝:对的,我的鼻子里面都是凉凉的感觉。
尝一尝——薄荷吃起来也是清凉味。
小炀在闻了薄荷叶的气味之后便说:“这个薄荷叶吃起来也是清凉味的。”随后,好几个孩子把薄荷叶送进了嘴巴里。彬彬立刻吐舌头,笑着说:“太凉了,太凉了。”懿博更是直接把薄荷叶吐在了地上,连忙去拿纸巾擦嘴巴,说:“我感觉像吃了冰块,有点冷。”而陈妍尝完薄荷叶后则说:“薄荷是一种中药,可以改善感冒。”子恒也说:“薄荷可以治疗喉咙痛,我奶奶喉咙不舒服的时候会泡薄荷茶喝。”
在看、摸、闻、尝等一系列体验性操作之后,孩子们对薄荷香草的认识逐渐加深。亨亨提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用剪下来的薄荷叶制作薄荷茶吗?”大家都赞成这个主意,于是在生活区开始了制作薄荷茶的活动,准备把制作好的茶送给家人。热心的家长搜索了制作薄荷茶的小视频给孩子们观看,了解到一共有四个步骤:采摘—清洗—晾晒—装罐。
经过一番努力,制作出来的薄荷茶清凉宜人、微甜可口,受到了所有孩子的喜爱,连之前不太喜欢薄荷味道的懿博也喜欢上了自制的薄荷茶。
4.香草棚里还有声音。
又一次走进香草棚,孩子们听见了“不一样的声音”。高谌说:“好像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有小虫子!”随后,大家便静悄悄地听着。
高谌:你们听,吱——吱。是不是虫子的声音?
振硕:我也听见了。泥土里肯定有昆虫。
子恒:会不会是小蜜蜂钻进去了呀,会嗡嗡地叫?
妍妍:啊,那还有小瓢虫了!
懿博:肯定是毛毛虫。
孩子们一边猜测,一边扒开香草堆去寻找。振硕兴奋地指着一只在泥土里爬行的昆虫说:“我发现了臭屁虫,肯定是它发出的声音!”虽然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是臭屁虫,但整个香草棚里传来的声音让我们毫不怀疑——是香草的味道吸引了很多小虫子前来,这说明香草确实非常有吸引力。
(二)冬天:劳动正当时
天气渐渐冷了,为了保持香草棚的温度,幼儿园的工人师傅用塑料膜将大棚包裹起来,变成了暖棚,孩子们也因此知道了很多香草是怕冷喜暖的。
1.万寿菊居然开花了。
一天进入棚里,孩子们惊呼:“香草开花啦!香草还可以开花呢!”孩子们边喊边走到开花的香草旁。
汭汭:这个是万寿菊(香草),居然开花了。
乐乐:万寿菊开出来的是黄色的花。
小昝:还是有香味的,没有消失。
子恒:我发现这个黄色的花瓣和万寿菊的叶子一样的形状,长条形的。
彬彬:黄色的花也是原来(万寿菊)的味道。
丞丞:好神奇哦,我是第一次看见香草花,它是冬天里开花的。
孩子们惊奇地猜测万寿菊开花的原因,并将保暖的塑料棚与开花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暖棚的保温效果使得万寿菊不畏寒冷,以为春天已经到来,因此开花了。同时,孩子们还发现了其他香草并没有开花,这让他们疑惑万寿菊是否是唯一会开花的香草。
孩子们逐一搜索大棚内的各个角落,最终确认只有万寿菊开出了黄色的花朵,其他香草仍然是绿色的叶子。孩子们开始对薄荷、艾草等香草是否开花产生了好奇。实际上,9月份时有些香草还有些残花,但当时孩子们并没有关注,可能以为是杂草。热心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纷纷在百度上搜索,让孩子们了解到不同种类的香草开花有特定的时间,我们记下各类香草的开花时间,并约定在那个时候仔细观察它们开花的模样。香草探究活动仍在继续,孩子们迫切期待着春天来临时,香草棚中会绽放出各种各样的花朵,吸引更多的蝴蝶、蜜蜂和小虫子前来探索。
2.重新整理香草棚。
孩子的探究一度因寒假中断,假期结束返校后他们第一时间去香草棚,看到多数香草枯萎了,他们认为是因为没有人照顾生长,于是提出要重新整理香草棚。在清理枯萎的香草时,有孩子发现部分香草表面虽然枯萎,但根部仍然存活(这时孩子们知道有些香草枯萎是生长的自然现象);有孩子发现有些香草都长到一起去了;还有孩子注意到有些香草的茎非常长,一直长呀长呀,长得到处都是。
孩子们认为这种混乱生长的状态不利于香草生长,因此我提议他们重新规划香草种植区域,并邀请保安伯伯协助挖沟填埋控根器,又补充种植了一些不同的香草品种。通过孩子们的努力,香草园逐渐恢复了秩序和生机。
(三)春天:香草在生长
1.我们都有香草啦。
经过重新整理和种植,香草棚里一下子多出了许多不同品种的香草。持续关注香草生长的孩子们意识到这些香草需要得到好好照料,便提议由他们来照顾。经过热烈的商讨,决定每个人认领一种香草进行照料。随后,按照学号顺序,孩子们逐一认领了自己喜欢的香草。为了标识归属,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香草做了两个插牌——号码牌和介绍牌。通过认领和标识,孩子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负责的香草是哪一种,进入棚里便能快速找到它。
2.澳洲甘菊枯萎了。
认领后,孩子们开启了每日的照料劳作。
3月某天的上午,进入香草棚不久,一群孩子就急匆匆地来找我,涵涵似乎有些不安地站着没动,原来是她认领的澳洲甘菊死掉了。我走近后,涵涵急忙说:“老师,是澳洲甘菊自己死掉了。”我安慰并引导着涵涵和其他孩子“我们种植的香草有时会茁壮生长,但也有可能会不太顺利,甚至会死。涵涵的澳洲甘菊就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想一想,为什么澳洲甘菊会枯萎呢?”
在我提出问题后,孩子们热烈地交流他们对这株澳洲甘菊的印象。佩妤说:“我的薰衣草就在澳洲甘菊旁边,我发现涵涵每天都非常勤快地给澳洲甘菊浇水,所以它应该不会是干死的。”振硕也表示:“我能证明我们每天都有按时浇水。”乐乐回忆起来说:“涵涵每天要给澳洲甘菊浇一整桶的水呢!”听到这里,我进一步追问:“那会不会是水太多了呢?”涵涵听后思考了一下,然后表示:“好像是的。”她蹲下身体,轻轻掀开了澳洲甘菊周围的泥土,抬头说道:“这里的泥土非常湿,澳洲甘菊的根都烂掉了。”
我意识到需要给他们一些照料植物的建议,使他们更加了解如何照顾自己的香草,于是我们进行深入的问题收集与照料细节讨论:植物确实需要水分,但并非所有植物都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植物喜欢水多一些,而有些植物则不太喜欢湿润的环境,浇水要适量。讨论之后孩子们开始感到担心,纷纷跑去检查自己的香草的根是否也像澳洲甘菊一样腐烂。
当天放学,孩子们带着自己设计的“香草喜不喜欢水”的问题调查清单回家了,期待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更多的答案。
第二天,孩子们便将调查结果进行了分享交流,之后得出结论:在香草棚里有27株香草是喜水的,有5株香草却不喜欢太多的水,还有3株香草只需要少量的水,是喜干的植物。这个发现意味着他们要分别关注不同香草浇水的频率和水量,不同香草对于水的需求不一样,对于喜干的香草来说,过多的水会导致根部腐烂,影响它们的健康生长。孩子们了解到同类植物因品种不同也有差异性,这一次讨论更加激发了他们对香草生长习性的研究兴趣。
这次调查之后,孩子们照顾香草更加有目的、有计划了。他们会根据调查统计表上的提示,有针对性地给自己和同伴的香草浇水。渐渐地,孩子们都记住了6号肉桂天竺葵、9号德国洋甘菊、17号迷迭香这三种是不喜水的香草,两周浇一次水就够了。再到后来,孩子们逐渐记住了每一株香草的喜水特点,能够脱口而出什么香草应该怎么浇水。
又一个下雨天,孩子们注意到香草棚顶上破了个大洞。这可急坏了安安,因为大洞下面是她的洋甘菊,而洋甘菊又是不喜水的香草。看着雨水落在洋甘菊上,安安把自己的雨伞撑在洋甘菊的上面,并要求修补这个大洞。小宇给出建议:用雨伞去遮住洞洞就好了。他和安安去户外器械区搬来梯子,并自告奋勇爬上去挂伞。然而当雨伞挂上去的时候,孩子们却发现一把雨伞根本遮不住这个洞。这时,站在底下观看的栎涵说:“我的香草也在洞洞下面,可是我的香草是喜欢喝水的,这样挡住了我的香草就喝不到大自然的雨水了。”安安听完沉默了,“要不,安安你遇到下雨天,就用雨伞来撑洋甘菊吧。”安安听后回应:“那好吧,我们需要每天看看天气预报。”
3.苹果薄荷的“新朋友”。
4月里的一天早晨,雨晨观察自己的1号苹果薄荷,发现里面还藏着三种看起来不太一样的草。起初,雨晨以为这是杂草,打算将它们拔掉。但当她摘了一点叶子闻了闻后,很确定地告诉我们说:“这三种也是薄荷,都有凉凉的味道。”听到这里,懿博一本正经地说:“我知道,苹果薄荷变异了!”浩宇仔细观察后反驳道:“这根是留兰香,和我的19号(留兰香)是一样的。”而其他两种香草,孩子们都对它们一无所知。
其实这些是上一年种下的薄荷品种,枯萎清理后现在才长出来,我就着孩子们的讨论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借助手机软件确定它们的名称。
在对这四种薄荷进行观察和比较后,他们总结:“这些是苹果薄荷的新朋友!”原来,这里还藏着我们没发现的薄荷。孩子们激动于自己的发现,想把这个发现分享给别人,因此发起了一项名为“寻找宝藏香草”的活动,邀请每天来香草园的小朋友一起参与。为此,佩妤、柯菲等几个孩子自发在早上入园时段在香草棚担任活动解说员,热情邀请路过香草棚的孩子一起寻找、辨认苹果薄荷的新朋友,并为每个成功找到“新朋友”的孩子送上一枚香草贴纸,孩子们的交往也从班级扩大到了园内。
4.香草长高了。
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香草蓬勃生长。每次隔了一个周末后进入香草棚,孩子们都能发现:香草长高了、叶子变多变大了……
妍妍:我的芳香万寿菊长高了。
花花:你别看我的芝麻菜细细的,也在长高呢!
涵涵:我的柠檬香蜂草是长胖了,盖住了34号的牌子。
辰辰:涵涵,你的香蜂草真的变胖了,需要三个人手拉手了。
佩妤:这个琉璃苣长到我的肚子这边了。
如何能够更准确地知道香草长得多高呢?在我抛出问题后,孩子们马上想到了科学区里的直尺、皮尺、小木棒等工具。利用自选的工具,孩子们开始了一次次自主测量:迷迭香长到数字3和8(38)那里;已经给迷迭香做了三次标记了;芸香长得好大,一根皮尺围不起来了;香蕉薄荷跟小木棍差不多高……
在自主测量中,孩子们以自然工具为主,结果是非标准的。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提升一下他们的测量方法。于是,组织了一次讨论:在用工具测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问题?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问题:测量时直尺不知道摆放在香草的哪里,哪里是开始测量的地方;直尺上的有些数字不会读;测量后不会记录。
了解到问题后,我们认为孩子们缺乏对标准测量工具的认知,也缺乏标准测量的经验,应利用这次契机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标准测量工具,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丰富测量经验。我们更多鼓励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用尺子练习测量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并自制了两把相同长度的卡通尺和数字尺一起提供给孩子。孩子们对测量香草更感兴趣了。
在这一阶段的测量活动中,孩子们已经会先通过目测来判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如香茅草、留兰香、迷迭香、芝麻菜、艾草等比较高的香草会选择长工具测量,普列薄荷、凤尾蓍、薰衣草、草莓薄荷、奶油浆果薄荷等矮些的香草则用短工具测量。有些香草超过了尺子的长度,他们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测量,沉浸于是自己把香草照料得很好才长得这么高的喜悦之中。在持续的测量中,大家发现长得最快的是浩宇的留兰香,每个礼拜至少能够长5厘米。
(四)夏天:玩香草游戏
香草全身都是香香的。
5月过后,进入香草园便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花香味。这时欣辰的芸香开花了,上学期通过查资料知道芸香会开花,现在果然开花了,孩子们围着芸香的花看着、闻着、摸着,还剪了一些带到教室里继续研究。欣辰发现:“我的芸香叶子和根都是香的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其他孩子也在猜测自己的香草是不是也全身都香?于是,每人都去拔一根自己的香草研究根须。
妍妍:芳香万寿菊的花很香很香,它的叶子揉碎了也有一样的味道。
浩宇:留兰香从头到根都有味道,闻上去都是凉的,我的鼻子里有凉气。
涵涵:柠檬香蜂草的根里有柠檬的味道,叶子上也都是柠檬味,好好闻。
汭汭:迷迭香的根是干的,有清香味,小叶子也有清香味。
原来香草的全身都是有香味的(香草科植物都会散发出较浓或偏淡的气味,多存在于植物的花朵、叶子、茎和根等部位进行散发),这是跟其他植物最不同的地方,其他植物只有花是香的。
德国洋甘菊、琉璃苣、薰衣草、凤尾蓍……也陆续开花了,孩子们及时将开花的香草进行了记录。原来真的不是只有芳香万寿菊会开花,很多香草都会开花呀!开花的香草花香浓郁、花型奇特,更加吸引孩子,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说:“香草花好漂亮啊!”“香草花真香呀!”为了加深孩子对香草形和味的审美体验,我与孩子们开发了一些香草游戏,比如:“留住香味”,把香草浸在水里制作香水;“香草拓印”,在白布或陶泥上拓印香草,留下香草形状;还有“闻香识草”“香草拼画”等,孩子们通过各种香草游戏进一步加深眼、耳、鼻、舌、手等身体感官的体验。在此过程中,他们已有的香草经验得到迁移、总结、提升,也去主动探索其他不同品种的香草,从而丰富香草的认知经验。
四、活动反思
“我们的香草棚”是一个利用园内的香草资源进行的课程活动,探究可以持续全年时间,循环往复,贯穿了整个中班学期,经历了秋、冬、春、夏四季,幼儿亲身参与了香草的劳作,也见证了香草的生长变化,问题由此产生,探究由此展开。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探究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课程是随着自然流淌的生活、自然生长的生命、自然变化的季节应运而生,对于幼儿来说,照料香草、研究香草既是生活又是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陪伴者,也是引导者,要始终关注并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满足他们自主自发的行动,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引导幼儿不断深度探究,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多种经验的获得。
1.多样感官体验,丰富幼儿对于香草的认知经验。
幼儿获取经验的最有效方式是实际操作、具体感知及亲身体验,因此,要尽可能调动幼儿身体的所有感知觉器官去与学习对象互动,多通道感知。香草资源与其他植物资源相比,有着显著的生物特征——气味和味道,且每一种香草的气味和味道都是不一样的。我鼓励并引导幼儿时常进入香草棚,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发现、去比较、去思考、去交流、去倾听,由此丰富对各种香草的形、色、味,根、茎、叶、花的感知,获得关于香草的各种深刻的、综合的认知经验。
2.多元发展指向,增长幼儿在探究香草过程中的能力。
课程的意义并不在于做了什么,而是幼儿获得了什么;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多样的经验、全面的发展。在对香草的照料与探究过程中,我始终有明确的多元发展指向,在尊重幼儿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活动。在照料香草的过程中通过对“澳洲甘菊枯萎了”“香草长高了”等一个个真实问题或现象的探究进行猜测、推理、调查、交流、总结、测量、合作等探究行动,获得数学、科学、社会等领域发展经验;我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表达表现,鼓励幼儿积极表征、交流分享,促进幼儿的语言及审美领域能力发展。
3.多种劳动价值,提高幼儿在照料香草过程中的劳作技能。
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香草棚中的学习也是劳动的学习,幼儿随着季节变换照料香草:秋日里,他们学会了制作香草茶;冬日里,他们在清理枯萎香草、重新规划、栽种香草时了解了控根种植;春日里,他们给认领的香草浇水、拔草、松土、除虫,知道了每种香草的养护方法;夏日里,他们给长得过于茂盛的香草修剪,理解了修剪是为了植物更好的生长。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各种具体的劳作经验,也激发了责任意识,获得了劳动成就。
4.多类师幼互动,促进幼儿在香草棚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幼儿的探究学习需要教师的支持,积极适宜的师幼互动能提高幼儿的探究质量,促进深度学习。在香草棚活动中,有效的回应建立在我对幼儿行动的持续观察之上,我利用儿童表征来促进幼儿与同伴的对话交流、拓展经验;带着研究视角陪伴幼儿亲历,与幼儿共同探讨发现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幼儿尝试各种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自己获得结论;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参与香草棚劳作,时而让幼儿打下手,时而为幼儿打下手,与幼儿一起摸索香草的养护方法;我亦像儿童那样关注香草的变化,共同的情感使我们能同频共振,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五、活动网络图
案例点评
点评专家: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俐
《我们的香草棚》是一次幼儿亲近自然世界、感悟生命节律、历经四季流转的成长之旅,让我感受到时光的刻度与生长的力量。在这段旅程中,教师始终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并支持幼儿用喜欢且擅长的方式参与;用基于现实场景的问题顺势引发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持续探究,促进多种感官与香草植物对话,学习内容应运而生;在主动思考、积极行动、有益分享中让幼儿源源不断地收获探究与发现,在坚持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建立起自信。
活动中,教师重视通过建立积极而多元的关系来支持幼儿获取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关键经验的延展,如在认养、照顾香草过程中,幼儿不仅提升了关爱自然与爱劳动的情感态度,更获得了使用工具、测量比较、表征表达、劳动技能等方面具有个人意义的经验生长与能力发展。幼儿在自然中学习是开放、灵动而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基于无边界的学习场域视角,可以尝试利用更多家庭和社区资源加入,让幼儿拥有完整的香草世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