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儿的父亲
2023-11-19陶敏
陶敏
父亲终究还是倒下了。一辈子身体硬朗的父亲在那个早晨,终于抵不住身体的痛,在搬运商品时倒地不起,好在旁边的商贩连忙打电话通知母亲,母亲快速赶到了现场。
原来,姐姐在前天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父亲说自己最近几天浑身肿得厉害,抓哪疼哪,疼哪肿哪。姐姐赶紧打视频电话一看,父亲身上都浮肿了,就让姐夫带父亲去医院检查,一圈化验检查下来,父亲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荨麻疹。医生要求住院,但一生执拗的父亲偏要拿药回家。他哪里知道,那双肿得发亮的双腿再也支撑不起他的身体。
母亲给我打来电话,我一听便气不打一处来,因为父亲怕花钱,对自己“抠门儿”已不是第一次了。我不停地埋怨父亲不听医生住院的要求而选择回家。他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还能扛,压根不记得自己再过几天就是70岁的老人了……
无奈的母亲又给弟弟打电话,说父亲怕花钱不想住院,让大家一起劝劝父亲。所幸在姐姐和我的轮番劝说下,要强的父亲终于同意住院治疗。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一日三餐一碗白面条、两三个馒头就可以解决,对自己节省得近乎抠门儿的老人。他每天往返5公里到菜市场开店,只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安逸的“后花园”。他每周去批发市场提货三五次,每次都将一袋袋货物扛在肩上,转两趟公交车再扛到店里。父亲这种二十年如一日的“愚公移山”精神和老黄牛般的干劲,让当初市场上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摊位,发展到今天两个面对面的大铺面。
我常跟姐姐劝他,让他对外招租一个门面减轻负担,父亲总是微笑着说:“不急,趁我还干得动就 多多挣些,你们姊妹没钱了也不用愁,回家拿都有底气。”我们拗不过父亲,只好由着他奔波、操劳,只是我们回家的次数越发频繁。父亲见我们常回家,又想着法在附近的山头开辟菜园,只为了我们周末回家时能吃上他亲手种的蔬菜,但他自己却很少吃,总是留着给我们吃。
就是这样操劳的父亲为了儿女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血。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夏天,父亲去批发市场进了一批厨房用品,他带了个蛇皮袋子,里面装满了刀具、铲子之类的商品。等他装满扎口,往肩上扛时,袋子里的菜刀一下挣脱袋子的束缚,跃出袋子直奔父亲身上,反应不及的父亲右腿筋骨一下被砍断两根。
在这么紧急的时刻,父亲又拿出他一贯的“作风”,淡然放下袋子,捂着伤口一瘸一拐走到医院才给我打电话,说:“敏儿,你有空没,我在医院的门口,腿被刀割了一下,你过来看看。”父亲云淡风轻的口吻在我听来如五雷轰顶,原因无他,只因父亲从我记事起从没到过医院,有任何小毛病从不跟我们讲,都是自己扛,今天能主动打电话肯定是伤势很严重了。
我顿感情況不妙,赶紧联系姐弟,并先一步赶往医院。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到了医院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只见我那刚强的父亲蹲在急诊室门口,用手捂着伤口,地上一摊血渍。医生正准备处理时,姐姐、姐夫、弟弟陆续赶到,父亲看到这个阵仗,反倒安慰我们说:“不用来这么多人,没多大事,包扎一下就回去了。”
这一说,我们都知道,父亲又开始对自己抠门了。记得母亲讲过,父亲年轻时在工厂里检查工作时,一不小心把右手无名指卷入了机器,断了一节手指,医生包扎时,年轻气盛的父亲竟然连麻药都不打。果然,那天在手术室医生冲洗伤口时,父亲又“故伎重演”,开始大声嚷嚷:“不用麻药,冲洗缝下针即可。”父亲右腿的两根筋骨清晰可见,我们看得心惊肉跳,赶紧跟医生说好话,不用理会父亲,先打麻药,再缝针。这一系列操作后,医生开单子要住院,父亲说什么也不住,说刚才不用麻药没听他的,现在回家一定要听他的。没办法,我们拗不过,只好带父亲先回家,以后每天姐夫再开车接送父亲来医院换药。
没想到一晃又几年过去了。
在我的记忆里,那次是父亲第一次住院,也是古稀之年的父亲第一次感受到了岁月不饶人的现实。那次住院以后,他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不再展现他“刮骨疗毒”般的钢铁意志。这让我又高兴又感伤:高兴的是父亲终于“变乖”了,感伤的是父亲终究还是“变老”了。
哎,我那抠门儿的老父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