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2023-11-19伊成霞

种子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技术病虫害

伊成霞

摘 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并且发病原因和规律不同。文章主要从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进行探索,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11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志码:B

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1]。随着玉米种植范围的扩大,玉米的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增加了防治难度,也给种植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有些病毒还呈现零星发生的特点,有些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程度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病虫害呈现逐年高发的趋势,直接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

随着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工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经常会出现一些病虫害,包括玉米褐斑病和玉米孢霉叶斑病等,并且危害程度大,增加了防控难度,不利于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常见玉米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原因和防治方法

2.1 大斑病

2.1.1 发病特点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对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部位的影响较大。发病初期,从叶片开始发病,然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导致整个植株染病。患病后叶片的病症比较明显,患病部位会变为青灰色,之后逐渐变为暗褐色。如果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褐色霉层,造成叶片枯萎死亡[2]。

2.1.2 发病原因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大斑凸脐蠕孢真菌引起,病菌主要寄生在玉米的殘叶上,在温度为20~25 ℃时会产生大量孢子,然后通过雨水进入玉米的叶片部位。该病主要出现在春季玉米种植地区,尤其是在湿度大和降水多的环境下发病概率明显提高。

2.1.3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在耕作中做好深翻处理,科学轮作和倒茬,通过培育壮苗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二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2.2 小斑病

2.2.1 发病特点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主要出现在玉米苗期到成熟期,对叶片和果穗苞叶的为害比较大。发病初期,患病部位会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随着病情扩散蔓延,病斑会逐渐变为椭圆形和紫色。如果是苞叶部位染病,会出现黄褐色病斑,造成果穗腐烂,导致玉米籽粒变黑,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2.2 发病原因

玉米小斑病病菌会在玉米残体越冬,在第2年温度适合的条件下通过风雨传播发病。在高温高湿的玉米种植地区的发病概率较高,尤其是地势低洼地种植地区密度大,也会增加发病概率。

2.2.3 防治方法

一是玉米种子的选择工作非常关键,选择好种子之后要进行包衣处理,能降低小斑病的发生概率。二是科学耕种,做好田间病株残体的清理工作,通过科学轮作能够减少病菌的数量。三是控制好玉米的种植时间,尽量避开多雨天气,进行科学的田间施肥管理,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四是发现病害后,可选择用药防治。选择80%苏克净可湿性粉剂进行预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治疗,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3 锈病

2.3.1 发病特点

锈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会出现淡黄色小点,形状为圆形,之后逐渐扩散。患病后期,叶片会出现圆形的黑色凸起,破溃后会出现黑褐色的粉末。

2.3.2 发病原因

锈病主要在叶片发病,然后通过气流进行传播和扩散。通过调查研究显示,早熟品种的发病概率较高,氮肥施用过多、高温高湿和光照不足也会提高发病概率。

2.3.3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性能较强的玉米品种,尤其是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二是应合理控制好氮磷肥的比例。三是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在发现杂草和病残叶后要及时清理。四是发现患病植株后要及时用药喷洒防治,选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 000倍液,选择的药剂必须交替轮换施用,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4 纹枯病

2.4.1 发病特点

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茎秆和果穗部位,发病初期,玉米基部的1~2节叶鞘部位会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随着病斑扩大,患病部位出现灰褐色的病斑。患病后会出现秃顶。如果玉米的根基部位染病,会造成根部逐渐腐烂。

2.4.2 发病原因

病菌直接在土壤中越冬,也可能在玉米的残体越冬,在第2年春季温度适合的条件下,病菌会大量繁殖和传播。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或者氮肥用量过多,也会增加发病概率。

2.4.3 防治方法

一是发现患病叶片后要及时摘除,并且用药喷洒防治。二是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科学控制好玉米的种植密度。三是做好田间的除草和施肥工作,及时排水或灌溉。四是出现病害后选择药剂进行防治,选择1%井冈霉素0.5 kg,兑水后均匀喷雾防治,也可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5 玉米丝黑穗病

2.5.1 发病特点

玉米丝黑穗病对雌穗和雄穗的为害比较严重,雄穗染病后会影响花序正常生长,导致颜色变黑。雌穗染病后,下部膨胀变大,果穗还会出现黑褐色粉末,导致玉米穗畸形。

2.5.2 发病原因

该病的病菌主要集中在土壤或者粪肥中,当玉米发芽后病菌会直接入侵,导致花芽和穗部发病,从而影响玉米产量。如果是土壤墒情比较差和田间管理不到位的田块很容易发病。

2.5.3 防治方法

一是做好种子的包衣处理,选择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也可选择三唑酮乳油或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二是做好除草工作非常的关键,选择的农家肥料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发酵之后才能施用,将患病植株及时拔除,避免病原菌扩散和蔓延。

2.6 玉米黏虫

2.6.1 发病规律和原因

玉米黏虫是为害玉米产量的主要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害虫,1年发生3代,其中2代和3代的幼虫对玉米为害较大。玉米黏虫喜欢潮湿的环境,温度在23~30 ℃,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黏虫卵和幼虫生长。

2.6.2 防治方法

一是做好虫卵的灭杀工作,可以利用成虫的产卵特性在虫卵孵化之前将其消灭。二是成虫开始产卵后,可以选择在玉米地中插谷草把,每间隔5 d更换1次,将携黏虫的谷草把收集起来并且统一烧毁处理。三是一旦发现成虫的数量上升,选择一定比例的糖醋混合溶液和1%敌百虫配制成诱杀剂,用器皿盛放溶液之后将其放在田边,每间隔5~7 d更换1次诱杀剂,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7 红蜘蛛

2.7.1 发病规律和原因

红蜘蛛是一种吸附性的昆虫,玉米受到红蜘蛛的为害后,会出现脱水症状,并且绿色素明显降低,造成玉米干枯倒伏,严重的地区还会导致玉米绝收。

2.7.2 防治方法

一是在玉米收割之后要及时翻耕土壤,消灭田间杂草。在害虫比较严重的地区,应该避免玉米或者大豆混合种植。二是合理控制好种植的密度,在控制好种植密度后,再选择用药喷杀防治。

2.8 玉米蚜虫

2.8.1 发病规律和原因

玉米蚜虫主要汲取玉米植株的汁液,会导致叶片褪绿变黄,影响玉米植株健康生长,还会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露,产生大量的黑色霉状物,容易导致花叶和果实畸形。

2.8.2 防治方法

一是生物防治技术。可以选择在玉米田内释放适量的七星瓢虫或者寄生蜂等寄生类天敌,能有效减少蚜虫基数。二是物理防治技术。蚜虫有趋色性特点,可以在田间悬挂黄板,能够灭杀蚜虫[3]。

2.9 玉米螟虫

2.9.1 发生规律和原因

玉米螟虫也被称为玉米钻心虫,发病后主要为害玉米植株心叶部位,在玉米抽穗之后直接进入雄花内部吸食雄花营养,会导致雄花基部折断。玉米雌穗长出之后,玉米螟虫会吸食花丝和苞叶,为害籽粒部位。成虫主要吸食玉米根茎的养分,导致茎秆失去养分倒伏。

2.9.2 防治方法

一是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白僵菌能杀死玉米螟虫,也可以选择在田地释放赤眼蜂。二是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玉米螟虫的趋光性特点,选择黑色的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三是化学防治技术。可选择50%巴丹,用量为1 500 g/hm2兑水后均匀地喷洒在玉米心叶部位,能有效灭杀幼虫。

2.10 小地老虎

2.10.1 发生规律和原因

小地老虎是一种鳞翅目昆虫,有迁飞性特点,主要在夜间出来活动,会啃食玉米植株的叶片和内叶部位,导致叶片上出现大量孔洞,从而造成缺苗断垄。小地老虎的粪便也会导致叶片和果实腐烂,幼虫适宜在温度为14~26 ℃、相对湿度在80%~90%的环境下生长。

2.10.2 防治方法

一是选择将一些烟叶或者新鲜的泡桐叶等植物浸泡在水中,将盛有浸泡液的容器直接放在玉米田内,能够诱杀叶片上的小地老虎幼虫。二是可选择50%辛硫磷900 g/hm2兑水后和草料均匀搅拌,然后将其放在大田中,利用气味吸引小地老虎[4]。

3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3.1 农业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完成后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或者浸泡种子处理,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二是在玉米种植中利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将化学药剂和化学肥料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玉米健康生长。三是控制好玉米的播种日期,避开害虫发育的高发时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2 物理防控技術

一是可以在田间地头设置杀虫灯诱杀黏虫,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和效果好的特点。二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特点,可以设置诱虫板诱杀,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主要的绿色防控手段,包括用虫杀虫、用菌杀虫和用鸟杀虫等方式。

一是种植人员应该了解玉米害虫的生长习性和繁殖特点,从而做好天敌的引进工作,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二是做好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工作,通过控制天敌的数量降低害虫数量。生物防治技术的操作简单,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较低,害虫不会产生耐药性。

3.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仍然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方法,包括拌种、浸泡、毒饵、喷雾和熏蒸等。

一是在播种前,通过浸种和拌种处理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二是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发病的植株进行喷药处理,或者用专业药剂进行灌根处理,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

4 结束语

玉米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如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等,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应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发生。

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几种病害和虫害,分析了具体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以期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建光.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9):1-2.

[2]姜河.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新农民,2020(28):60.

[3]高照军.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9(6):18.

[4]刘旭.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1(16):79.

(编辑:赵宏锦)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技术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