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2023-11-19陈春梅,王鹏飞,雅茹,陈海军,李振华

种子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选育

陈春梅,王鹏飞,雅茹,陈海军,李振华

摘 要:文章主要围绕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玉米品种选育难度大、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含量高、玉米种植面积受限、玉米品种市场需求不确定和玉米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为应对这些问题,应降低玉米品种选育难度、优化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拓展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品种市场需求调查质量和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

关键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选育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8-003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既可以作为人类的主要粮食,也可以作为饲料供牲畜食用。因此,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品种选育难度大、栽培技术含量高、种植面积受限、市场需求不确定以及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1]。

1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粮饲兼用型玉米作为人类的重要粮食和牲畜饲料,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可以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可以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发展水平[2]。

2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玉米品种选育难度大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同时具备多个性状,如高产、高品质和高抗逆性等,但这些性状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例如高产可能会导致品质下降,高品质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非常繁杂,由于品种间杂交或基因重组等原因,可能存在大量的基因型组合,使得选育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杂交和筛选工作,增加了选育难度。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周期较长,因为需要进行多年杂交和后代筛选,才能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种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涉及多个学科,如种子学、遗传学、生理学、农艺学等,需要进行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对选育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增加了选育难度。

2.2 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含量高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要求同时具备高产、高品质、高抗逆等多种性状,使得其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对土壤、施肥、灌溉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从而满足多种性状的综合要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栽培环境复杂多变,如土壤、气候、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需要精细控制环境因素。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要求高产、高品质、高抗逆等性状,使得其对养分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科学施肥,保证各种养分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供应量和比例,满足不同性状的要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栽培需要严格管理,如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控制、温度调节等,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2.3 玉米种植面积受限

粮饲兼用型玉米需要同时满足粮食和饲料的需求,而市场对其需求量相对较小,使得农民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种植面积受限。同时,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成本较高,而其市场价值较低,经济效益较低,使得农民更倾向于种植单一用途的玉米品种。此外,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面积受限,也与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有关。政府应加大对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的扶持力度,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激励农民种植。

2.4 玉米品种市场需求不确定

由于粮饲兼用型玉米是一种新型玉米品种,其市场需求不确定,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消费者群体,但目前市场调研不足导致市场需求不确定。消费者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认知度不高,对其品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了解不足,从而影响了其市场需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存在市场推广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其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不足也可能导致粮饲兼用型玉米市场需求不确定,政府对其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其市场供给和需求。

2.5 玉米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土壤肥力高、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容易暴发病虫害,导致病虫害大量繁殖蔓延,从而增加防治难度。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抗病性差,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真菌、昆虫等病虫害的侵袭。同时,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也是导致防治难度大的原因之一,现有的防治方法无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此外,有些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够重视,无法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

2.6 长效肥料的利用率较低

由于土壤质量不高,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较低,长效肥料的利用率会受到影响。由于缺乏科学的肥料施用方案,农民在施用长效肥料时,往往选择不当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另外,一些农民在施用肥料时怕浪费肥料,减少施用量,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同时,部分农民在施用肥料时,往往只注重施用无机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由于农民在施用肥料时不调整土壤酸碱度,导致土壤酸碱度不平衡,也會影响长效肥料的利用率[3]。

3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的改进策略

3.1 降低玉米品种选育难度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遗传改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缩短选育周期,提高选育效率。同时,加强对各种性状的研究,探索出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性状组合,从而提高选育成功率。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研究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支既有植物育种、生物技术等学科知识,又具备农业实践经验的跨学科专业团队,以提高选育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在重点地区建设示范基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种子繁育、生产管理、市场推广等环节,集中展示新品种的优势和特点,扩大市场影响力。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大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研究的投入,并提供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研究的深入开展。例如,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加强了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研究的投入和支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了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和研究工作。其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选育出了多个具有优良特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如河南农业大学研发的“豫黄12号”“豫黄15号”等品种。同时,河南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对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新品种,推动了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研究和应用。

3.2 优化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智能农业等,提高栽培效率和品质,降低栽培技术难度。建设多个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示范基地,让农民能够直接参观、学习、模仿优秀的栽培技术,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广适合当地的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既有植物栽培、土壤科学等学科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专业团队,为农民普及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的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采用科学栽培技术,降低栽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接受度。建立农民与专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提高栽培效率和品质,降低栽培难度。例如,在农村地区建立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站,聘请专家团队定期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推广站配备先进的种植设备和仪器,为农民提供实时的土壤、气象等数据监测和分析,以及精准的施肥、灌溉技术。推广站还建立了农民种植技术交流群,方便农民之间交流学习和解决问题。通过推广站的建设和运营,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推广站也为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科学种植技术推广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4]。

3.3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通过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增加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市场需求,提高其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激励农民种植。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降低种植难度,增强其种植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经济效益,比如对其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其经济收益。政府应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农民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建立多个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示范基地,让农民能够直接参观、学习、模仿优秀的种植技术,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推广适合当地的科学种植技术。

3.4 提高玉米品种市场需求调查质量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潜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供需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认知度和了解程度,增加其购买和消费的积极性,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品牌信誉,增加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生产和销售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提高其经济效益,激励农民积极种植。加强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需求[5]。

3.5 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

加强土壤管理,适量施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植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通过品种选育和基因改良等手段,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引入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等,降低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加强农民防治意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病虫害的认知和防治能力,从而加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3.6 提高长效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科学的肥料施用方案,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合理施用肥料,提高长效肥料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土壤检测和养分测定,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科学合理施肥。通过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质量,提高长效肥料的利用率。采取覆盖种植、绿肥种植等措施,增加有机质含量。加强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度,调整土壤酸碱度,适应长效肥料的需求。通过合理配置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比例,提高长效肥料的利用率。采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混合施用的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质量。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农民对肥料施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认识,推广新型肥料,如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等,提高长效肥料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4 结束语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是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选育难度大、栽培技术含量高、种植面积受限、市场需求不确定以及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策略,包括降低玉米品种选育难度、优化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品种市场需求调查质量和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等。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品质和产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斌,任伟,班祥奔,等.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地上部与根系性状的协同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1):57-67.

[2]马丽丽,郝美琳,黄蔚.合阳县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密度配置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23,11(1):22-25.

[3]申炳涛,朱伟岭,李颜,等.河南省长葛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 中国种业,2023(1):72-75.

[4]马达灵,高慧霞,于晓芳,等.深松耕作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理成熟后的抗倒伏力学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41(1):140-149,184.

[5]倪磊,由光全,杨彦鹏,等.生地灣农场12个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4):22-25.

(编辑:郭志阳)

猜你喜欢

选育
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
豇豆新品种镇豇2号的选育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8号的选育
线椒雄性不育系金椒2A的选育
松花菜新品种鹿松90天的选育
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