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2023-11-19霍永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学合理小麦病虫害

霍永强

(博兴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博兴 256500)

0 引言

小麦在世界粮食范围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而言,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之一,占比非常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农业种植户在小麦种植时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没有科学合理地采取小麦种植技术,化学药物滥用、品种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屡见不鲜,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小麦种植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推广和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动我国小麦种植的进一步发展。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选取优良小麦品种

小麦种子对小麦产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取优良小麦种子非常重要。从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农户由于缺乏对小麦品种的认知,往往不注重科学选种,使得小麦种植质量受到影响,全年小麦收成难以达到满意的目标。

小麦品种选择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尤其是土壤的肥水状况,是选择耐寒抗旱品种的主要依据。如果当地土地很容易出现病害,应将品种的抗病能力作为主要的选种条件。小麦种植的目的也会对小麦品种的选择产生影响,穗大又饱满的品种更容易受到种植户的青睐[1]。当出现要更换小麦品种的情况时,种植户应对小麦品种先开展相应的试验种植,避免小麦品质不合适而造成经济损失。在播种前,要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更换小麦品种的顺利进行。

1.2 合理供应水肥

施肥灌溉的合理性和及时性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人员在拟定水肥管理方案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深入地调研,确保管理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北方的温度偏低,而冬小麦的耐寒性比春小麦更优越,因此北方冬小麦种植较为普遍。在播种以后,种植人员应结合土壤和降水情况科学合理地灌溉,确保小麦苗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

入冬以后,温度会进一步下降。因此,种植人员应在此之前开展灌溉工作,避免小麦被冻伤而影响生长质量。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喷洒除草剂,对杂草进行有效清除,提高小麦的产量。开春以后,种植人员需对小麦进行施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要注意施肥的方式,根据土壤的具体条件选择肥料,确保土壤的各种微量元素充足。此外,为了保障小麦出苗率和生长率良好,农户在小麦生长期要及时处理田间杂草,同时观察小麦生长状况,缺水补水,缺肥补肥。

1.3 使用科学栽培技术

优质的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种植小麦之前,种植人员需要对种植田进行全面深入地检测,获取土壤条件等数据,同时明确田间各种影响小麦高质量生长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例如,在土地比较坚硬甚至结块的时候,需要对土地进行松土处理,提高土壤的渗透效果。如果田间的杂草或其他植物过多,可以通过喷洒除草剂的方式处理,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翻耕土地的方法,为小麦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冬小麦在北方具有更加广泛的种植范围,种植时,要对播种深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合适的深度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寒能力,避免因为天气严寒而让小麦冻伤或者减产[2]。

1.4 种子包衣

种植人员需选择合适的药剂来对种子进行包衣,需对药量、浓度和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控。拌种时,要保障其均匀性,播种时间不能提前太久。此外,为了提高种子包衣的效率和质量,可以使用机械包衣的形式。

1.5 抓好麦田管理

小麦播种完成以后,种植人员需要对田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通常情况下,麦田管理包括越冬管理、春季管理和生长期管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管理要点。在越冬期间,需要对幼苗的生长情况多加关注,如果有缺苗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查苗补苗措施。如果土壤的条件较差,应做好冬灌。在小麦的生长期,种植人员要对肥水管理给予更多的重视,结合麦苗的生长情况和田间情况,做好追肥补水工作,确保肥水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 药剂防治

种植户需根据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如果在小麦抽穗50%时用药,能够对小麦穗期病虫害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此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吡蚜酮、啶虫脒以及己唑醇等杀菌剂,必要时,可适当搭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的抗病和抗干热风的能力。如果种植面积比较广阔,可以利用无人机来完成药剂防治工作,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3]。而在小麦灌浆期间,锈病和白粉病等病害比较容易发生,因此,应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丙环唑、戊唑醇等农药,同时还要控制水量,以提高用药的实际效果。为了防止发生药害问题,用药时,需选择合适的天气,尽量选择在无风的晴天。同时,还要保证用药的均匀,避免发生重复喷洒或漏喷的问题。

2.2 农业防治

近年来,农业防治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相较于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而言,农业防治手段同样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防和防治病虫害发生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为小麦的茁壮生长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首先,播种小麦时,种植人员可以通过给种子包衣的方式,来达到预防纹枯病以及黑穗病的目标。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播期和播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同时,要定期查看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适时去除杂草,避免小麦生存空间及养料不足的问题。其次,要对土壤进行定期翻耕,这样能够让土壤水分、温度以及肥力等处于合理范围,也可以对原菌及害虫幼虫等起到很好的扼杀效果。此外,农业防治措施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较小,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能够通过害虫的天敌或者生物农药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相较喷洒农药的方式,生物防治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小麦种植过程中,蚜虫是非常常见的病虫害,对小麦生长有着很强的破坏力。异色瓢虫和蚜茧蜂等是蚜虫的天敌,可以用来遏制蚜虫的过度繁殖。一些生物农药也可以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对部分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如冈霉素、木霉菌及耳霉菌等[4]。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时间较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积极借鉴先进的生物防治手段,提高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质量。

2.4 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预警工作

部分地区通常会在小麦已经出现病虫害以后,才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进而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甚至,在病虫害已经对小麦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后才有所察觉,进而采取补救措施,这显然是不利于小麦健康生长的。因此,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预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

种植人员和防治人员需要积极使用先进的预警系统,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监控,还可以在麦田里增设一些智能监控仪器,通过GPS、移动无线网络等技术搭建监控平台,提高病虫害预警防治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这些监测所得数据也能作为重要的分析依据,相关专家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预判,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将病虫害控制在早期阶段,降低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5]。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关种植人员应结合当地的天气及土壤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品种,把控好播种时间,同时对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处理,做好施肥和灌溉,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种植者还应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长技术知识,以推动我国小麦种植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合理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