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午餐肉,战场上的极品美食

2023-11-19鹰眼

关键词:午餐肉美尔罐头

鹰眼

战争在本质上是残酷血腥的,但它也有另一面,比如它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许多科技成果都是先在军事领域得以充分发展,然后才在民用领域全面铺开的。从飞行器到无线电,从互联网到原子能,莫不如此。此外,对于吃货们来讲,战场上曾发明或推广了很多美食,比如本文的主角——午餐肉,就曾在战场上大出风头。

午餐肉的故事要从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说起。那时,美国陆军刚刚建立,远没有今天这般规模,伙食也很一般。早期的美国陆军伙食清单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就是牛肉和猪肉。

在驻防的时候,军队里的后勤官兵可以向周边的居民和商人买来活牛、活猪,不过,如果是驻扎在偏远哨所的部队,或者在作战期间,士兵们的肉类食物基本就只有存放在橡木桶中的腌肉了。

19世纪末,肉罐头开始进入美国老百姓和军队的口粮清单中,不过并不受欢迎。除了因为它们的价格特别昂贵之外,还因为人毕竟是更喜欢吃鲜肉的,肉罐头偶尔吃一下尝个新鲜还可以,老吃就感觉缺了点儿什么。

这个时候的肉罐头,里面主要还是纯肉,不管是鸡肉、牛肉还是猪肉,基本上就是采用各种烹饪方法做熟,再密封装入镀锌铁皮罐头盒里,使用的时候直接打开吃或者加热一下再吃。

到了20世纪30年代,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各国的大批老百姓失业,很多人都要靠领取政府的救济金生活。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下降了很多,但美国的食品制造商们却嗅到了经济大萧条时代的商机——如果能够研发出一款足够美味,同时能照顾到购买力低下的老百姓,那肯定会成为抢手货。

一家叫作荷美尔食品公司的企业就开始琢磨了,既然老百姓吃不起高价肉,那就将那些相对便宜的肉加工一下,让它更加美味,满足老百姓饥饿的肚子。于是,荷美尔食品公司将美国人传统上不怎么吃的、价格特别便宜的猪肩肉加工成廉价的罐头,并把这种罐头取名为“荷美尔五香火腿”投入市场。

一开始,市场反应平平,并没有预料中的火爆,荷美尔食品公司不得不召开会议,结合市场情况,做出改进:

第一,在罐头中加入大量淀粉,减少猪肉含量,进一步降低价格,一个美味的荷美尔五香火腿罐头仅卖40美分;第二,加入了亚硝酸盐,不仅延长了保质期,还让火腿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粉红色——今天我们都知道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但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概念;第三,重新取名,把罐头的名字起得更加大众化,叫作SPAM(也就是“猪肩肉加火腿”),叫起来朗朗上口。

结果,SPAM在推出市场后大受欢迎,不但老百姓自发地大量购买,美国政府也大量采购,用来救济穷人。到了1940年,绝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吃过这种便宜、美味的罐头了,老百姓对这种困难年代里的宝贵的肉类替代品感激不尽,荷美尔食品公司也借此大赚一笔,一夜之间从一个没名气的小公司跃升为全美最主要的大型食品公司之一。

等经济逐渐变好后,大多数美国人重新找到了工作,开始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让自己和家人吃上新鲜的肉,SPAM的销量也就不如从前了,毕竟,SPAM是一种替代性食品,老百姓们还是喜欢吃纯肉,而不是这种淀粉比肉还多的罐头。

后来SPAM传到了中国,因为中国人大多是在西餐上吃到这种罐头的,而当时中国人吃西餐绝大多数会在中午吃,因此也就将其称作午餐肉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午餐肉重新开始大卖。由于经济好转时间并不太久,美国人对饿肚子的历史记忆犹新,美军的后勤部门在采购食品时,将填饱士兵肚子的重要性排在了口感的前面。虽然美军后勤部门订购了不少猪肉、牛肉、火鸡等纯肉类罐头,不过买得最多的还是价格便宜的午餐肉。买了就要吃,从将军到普通大兵谁也别想跑。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家物资匮乏,荷美尔食品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降低午餐肉中肉的含量,大量增加淀粉、劣质油脂和防腐剂的含量,导致味道越来越差,甚至后期生产的午餐肉除了咸就是咸。天天吃这个,美国大兵们都要吃吐了,于是纷纷开始抱怨起来。不过由于价格低,美军后勤部门还是顶住压力继续买买买。

不要说是午餐肉,就算是最好吃的牛排,天天吃、顿顿吃,一般人也受不了,这也就可以理解美军上下一致反感午餐肉的心情了。不过,说归说,翻一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照片就会发现,当时的美国大兵们在战斗间歇还是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午餐肉罐头大吃特吃,毕竟这玩意儿热量高。肚子饿了的时候,多难吃的东西都是美味。

除了美军之外,午餐肉还大量援助给了美国的盟国,主要是援助给了英国、苏联等国家。

在英国,德国人的潜艇战使英国人吃肉变得困难多了。因为英国远离欧洲大陆,很多物品都需要靠商船来运输,而有限的商船要优先用于运输与战争相關的物资,运枪炮对当时的英国人来说,肯定要比运牛肉更有用。而且整个英国当时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购买上等牛肉,于是美国生产的午餐肉就成了英国当时的主要肉类蛋白质来源。

不仅仅是英军士兵吃它,普通老百姓包括皇室成员都吃这玩意儿,小时候的撒切尔夫人吃过,蒙哥马利元帅吃过,就连伊丽莎白女王也吃过。

苏德战争开始后,苏军一路败退,不仅丢掉了乌克兰这样的大粮仓,而且战前储备的大量粮食也所剩无几。在寒冷的苏联国土上,不吃肉根本无法进行高强度作战。苏联尽可能把一切可以食用的肉类送往前线,但即便这样也仍然不够。

就在这时,苏军等来了大量美国生产的午餐肉。尽管美国大兵们吃午餐肉吃到要吐了,但对于苏军来说,午餐肉简直是无上的美味。将午餐肉烧成碎末抹在黑面包上,或者干脆夹在黑面包里啃,那真是给什么都不愿意换了。

中国人接触午餐肉的时间很早,抗战爆发初期,中国就购买过一批午餐肉。不过最被人们熟知的还是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这两支精锐部队的待遇很好,不要说午餐肉,就是牛肉罐头都随便吃,伙食这么好,也是因为他们的任务太重、战斗太艰苦。

抗战结束后,大量的午餐肉作为救济食品被运到了中国,国民政府也花钱购买了上亿美元的美军剩余物资,其中也有大量的午餐肉。作为一个美食大国,中国老百姓对这种洋玩意儿有自己独特的吃法,其中最流行的就是切碎了炒饭。对于战争中饱受饥饿的国人来说,吃上这么一顿炒饭简直是人间的极品美味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营食品厂依然在大量生产午餐肉罐头,比如大名鼎鼎的上海梅林厂出产的午餐肉,基本仅供军用,一般人很少能吃到绿皮的午餐肉罐头。到了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好吃的东西千千万万,除了涮火锅、吃麻辣烫的时候扔几片,一般人也不会天天买午餐肉吃。

不过,还是有一些真正的午餐肉爱好者的,尤其是军迷们,为了能够体会军营生活,还会特意选择军用午餐肉来食用。小军迷们若是感兴趣,可以偶尔买来吃一吃,感受一下几十年前人们心中的极品美味,不过,毕竟不是健康食品,注意不要吃太多哟!

猜你喜欢

午餐肉美尔罐头
遗忘与发现
5种午餐肉的感官评价与品质比较
有一说一,午餐肉确实越贵越好
为战争而生的罐头
艾森豪威尔:“午餐肉帮助我们打赢了战争”
火奴鲁鲁小偷偏爱肉罐头
吃剩的罐头怎样保存
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抗性主成分分析评估模型的建立
50年前的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