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文化与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渊源关联研究

2023-11-19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8期
关键词:陶俑服饰时期

王 艺

山东艺术学院 济南 250300

陶瓷文化渗透在中国历史文明中的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对了解民族个性、价值观念和心理趋向有着重要的作用。服饰文化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人们将其生活习俗、文化趋向、宗教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渗透于服饰之中。人类社会在通过简单的兽皮和树叶保护身体并且抵御寒冷,经过无数年的风雨踏入文明的门槛,创造了一个新的物质文明,陶瓷与服饰两者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理念深刻地印证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

一、史前彩陶和服饰文化

在史前时期,采集和渔猎是人类衣食之源。人们用兽皮和树叶保护身体,抵御寒冷,这是原始服装的雏形。在原始陶器上的各种几何编织物印痕纹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纺织品,而且已经有非常丰富的组织纹理,说明当时已经有纺织机在开始使用。陶瓷与服饰联系了自然和文化,将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

在大量的彩陶器皿当中记载着原始社会人们的服饰,表现其蕴含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源于生活。陶瓷器皿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为了装饰和记录的作用,会在上面绘制大量的与生活相关的元素,包括衣食方面。例如新石器时期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内壁上绘有人面鱼纹,多数带有尖顶高冠,冠缘及左右册饰有鱼鳍形装饰物,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在左右,外展并向上弯翘的两枝冠翅,使冠帽呈现庄严感,显现出空间气势。人面的上额和下颔均涂饰纹彩,是当时纹面习俗的反映。下颔从嘴角往外画着两条鱼纹,则是祈望渔猎丰收和人口繁衍的美好祈愿。二是巫术礼仪。原始社会的部落长和巫师在某种情形下,为了突出权力与身份地位,如同《易·系辞》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服装样式不同于平常人家,或宽博拖沓,不符合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此外在特定的场景环境(如军事活动和祭祀的活动)中,领导者及参加者服饰也与平时不同。“装饰”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服饰等装饰物品的使用,在原始物化的活动中便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始端。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巫术礼仪的表现形式,甘肃出土的半山型彩陶人头形器盖头部两额梳叉角髻,而在头顶正中往脑后悬挂一条长蛇的装束,可能为巫师的形象,彩陶作为这一时期的人类生活的产物,记录着人们对生活的精神诉求。

二、陶瓷艺术与先秦服饰制度体现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建立,其中包括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几个历史阶段,称之为先秦时期。在进入奴隶制社会后,人物陶俑成为古代社会墓葬随葬品中的一个重要种类,人物陶俑自商代至清代结束,涉及到各个朝代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民俗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其丰富的社会现状。在人物陶俑作为明器使用的过程当中,其目的是为了使墓主人在逝世后能继续享受人间的生活,表现了一种精神寄托,人物陶俑能真实记录当时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继而可以反映出古代人们的陶瓷文化和服饰文化。周朝又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政治”,例如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出土的男子陶俑,不同的服饰表现出其身份地位。从夏、商、周时期的严格等级制度观念到春秋战国,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从“敬天”向“重民”转化,促进了服饰的华美灵动。

三、陶瓷艺术与秦汉服饰流变

从秦汉时期开始陶俑一直在殉葬品中占主要地位,秦代崇尚法家思想,法家思想贯穿于秦兵马俑建制理念,秦汉时期开始陶俑一直在殉葬品中占主要地位,秦初曾“兼收六国车旗服御”,所以服制大致本于战国。其兵俑形态与将士相等,数量众多,形态万千,栩栩如生。规模如此庞大的兵马俑,烧成不变形、不垮塌是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对五官、铠甲、衣饰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艺术加工,显示出秦代制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这些兵马俑也成为秦代军容服饰最重要的形象资料,开创了中国泥塑的新时代,是中国泥塑史上的里程碑。秦汉时期表现在服装上男子以袍为贵,从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当中出现了男女服饰的差异性。到了汉代,陶俑在题材选取和艺术创作手法上与秦代大不相同,表现手法上不像秦代兵俑那般写实,题材选取上以反映日常生活的宴饮、娱乐、劳作比较多,在与服饰表现当中显示出地域与民族间的差异性逐渐变弱,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生产、生活、思想、文化等关系密切,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了中原汉文化的发展。

四、陶瓷艺术与隋唐自信之风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以其开放的、海纳百川的胸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随着以俑随葬的习俗和佛教在唐代的传播,并且受到佛教往生思想的影响,佛教造像从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向“丰圆肥体”转变,这个时期的整个氛围、旋律、服饰衣装完全不同于魏晋时期,作品表现题材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用对悲惨现实和苦难生活的描述来表现精神的安慰转变到团圆和幸福生活的心灵满足。从唐代开始,装饰图案大量使用植物,在图案装饰上讲求回归自然,在服饰装饰当中可以看到各种连续纹样与植物相结合产生的缠枝纹样,设计表现自由,丰满圆润。唐三彩是这一时期最具有时代特色的产物,唐三彩属于一种低温铅釉彩陶器,“三”是多的意思,不能只理解为三种颜色,主要以黄、绿、褐为基本釉色。唐三彩中的陶俑追求神韵的体现,三彩女俑在表情上的写意表现与整体造型的结合下创造出与当时佛教思想所表现的温柔敦厚的神韵以及高于世俗的情感相契合。唐代的统一、开放、自信也反映在服饰当中。在陕西西安出土的三彩女俑当中可以看出唐代女子穿着多种形式的服装造型,受西域少数民族的影响,唐代妇女盛行穿胡服。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观念根深固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子不再受礼教的束缚,女子穿男装是唐代社会开放的另一体现。女子可以穿着男子装束,佩戴幞头,穿着袍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骑马外出,但需要佩戴幂篱。在唐三彩大量的人物俑中发现许多佩戴幂篱的女子,主要作用是遮挡容貌,女着男装,这一时期是女性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

五、陶瓷艺术与宋代服饰之韵

基于宋代当时受程朱理学和封建教条的影响下,宋代整体都呈现出恬淡雅致的风格特征,工艺美术方面透露着素雅婉约之感,宋代的衣冠服饰相对于唐代来说比较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不及唐代鲜艳。唐代尚体态丰满,晚唐女服更宽大拖沓。宋代女装则一改唐风,服装纤细修长,展现女性窈窕之美,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与唐代之前多以陶俑陪葬不同,宋代开始了一种由瓦当、空心砖和汉画像砖发展而来的砖雕,用来装饰墓室壁画。标志着宋代雕塑艺术高水平的有山西晋祠圣母殿仕女群雕像、河北隆兴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济南灵岩寺的四十罗汉像等。从这些雕塑上看,宋代整个雕塑状态开始向世俗化发展,对于细节的刻画非常精致,但是没有了汉唐盛世雕塑雄浑的气魄。

六、陶瓷艺术与元明清服饰

元代的泥塑雕塑作品具有强烈的游牧民族风格,题材选择上多表现人载歌载舞的场景。元代蒙古族统治中原,对汉代服饰的影响极大,陶瓷作品当中以焦作出土的陶俑为代表,其中元代姑姑冠在这时期流行起来,也称为“罟罟冠”,作为蒙古族独特的头饰装饰品,明确记载最早见于《蒙古秘史》,主要流行于元朝,元朝灭亡后,逐渐退出日常服饰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及蒙古国又开始恢复使用罟罟冠。蒙元时期民族融合,多元文化激荡,风格各异的各民族服饰交汇。“袍”为华夏之制,从焦作元俑发现陶俑身穿短袍服,腰部都束有腰带,衣摆成褶状,这些都展现出草原游牧民族适宜骑马、射箭等生活方式的服饰特点。服饰元素从元代青花人物瓷瓶发展到明代成熟,到了清代服饰绘出现在各种瓷器器皿当中。

七、总结

纵观中国陶瓷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发现陶瓷设计与民族服饰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陶瓷设计中赋予作品新的文化内涵,从战国到元明清时期,陶俑和陶瓷绘画的出现展示了古代服饰文化的流变发展,以陶瓷文化为载体语言来记录整个中国服饰史,从而表现出各个时期历史的进步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陶瓷作为历史政治、文化、经济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记录着人类整个发展文明史,两者相互联系、促进。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是泥与火交融的艺术,其具有“符号”的信息传达功能,分析其各个时代的相互契合点,将两者相联系开拓一个新的设计思路,做出新的延伸。历经各个时期,在众多的陶瓷艺术品中可以发现陶瓷与民族服饰的特点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概括各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特点,吸取陶瓷在不同时期背景下的设计理念,体现其文化内涵的文脉延续。

猜你喜欢

陶俑服饰时期
动物“闯”入服饰界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