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域下星子西河戏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2023-11-18孙炜唯文一旋杨若谷
孙炜唯?文一旋?杨若谷
摘 要:星子西河戏作为江西六大古老剧种之一,是赣鄱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年被列入我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时期,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稳步增长和发展,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西河戏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对星子西河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科技与现实因素,提出西河戏传承对策,以期为星子西河戏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河戏;文化生态;现代性;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0-0-03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星子西河戏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嬗变,群众对于星子西河戏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不断降低,欣赏主体也不断减少,这项根植于农村的戏曲艺术日渐凋零、濒临失传。尽管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星子西河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渐渐恢复生机,但传承情况仍不容乐观。基于此,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对星子西河戏所处的生态环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探究新时期西河戏的传承发展方式。
一、星子西河戏所处的生态环境
星子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属江西省九江市,今更名为庐山市,北倚庐山,南临鄱阳湖,风光秀丽,其名源于五代十国杨吴大和年间所设星子镇,因镇里南湖中有“落星石”而得名。公元982-1913年为南康府管治所在地,其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1]
星子县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里,是古代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其秀丽的山水田园,孕育出陶渊明田园诗和品格风范;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和集大成者朱嘉,曾在南康任知军,他们广泛传播和弘扬理学,使得理学得以走向全国。历史上更有陶渊明、李白、周敦颐、苏轼等在星子地区,创作了中国文学名篇:《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望庐山瀑布》《慧崇春江晚景》等,成为至今仍传诵的佳作。千百年来,各家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
西河戏就是根植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明清时期作为省戏的西河戏,之所以最后定居在星子县并不是偶然,这是由于星子县的主体文化是雅文化,所以它才能接纳这一比较高雅的大戏剧种。如府、县庆典时,常会演出西河戏,推动了这一戏剧的发展。西河戏分为大戏和小戏,大戏多为表现帝王将相;小戏侧重表现民间生活,唱腔多由民歌小调演变而来。前者如京剧、汉剧等,后者如黄梅戏、采茶戏、花鼓调等。故黄梅戏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星子县盛极一时,但最终还是沉寂,西河戏则占领星子的城乡舞台至今。
二、星子西河戏的发展现状
星子西河戏是赣东北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代表着赣鄱民间戏曲文化和下层文化,是江西地方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星子西河戏的整体兴衰受到民间传衍、舞台创演、理论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影响,是各群体在各文化场域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民间传衍现状
民间传衍的星子西河戏是文化发展的元基因,其存续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其他领域。据考证星子西河戏的由来,见于《南昌县志》中,清乾隆年间,南昌市建有多处乐王庙,其中指出西河戏始出省城。后来由于昆曲兴起,把西河戏排挤出来。西河戏班在南昌市不能立足,便分南北二路漂流。南路进入高安县,不久消失。北路进入九江市德安县,于同治年间由民间艺人汤大乐教习星子县姓汤同宗,从而传入星子地区。1874年,星子人周自秀肇建“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西河戏便从此在星子县安家落户,流传发展。[1]
星子西河戏流传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传承人有200余人,分散于全县各镇各村,并且每个自然村落都有独立的表演能力,常见于节日庆祝活动中。但由于商场、工厂等经济体的发展,星子西河戏在传統社区的表演场域,被迫居于公园、广场和旅游景区中。尤其是与农耕文化或历史故事相关的剧目,其内涵、形态与功能随着文化场域的变迁而发生异变。从民间传承群体看,由于赣东北地区经济欠发达,许多老一代艺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年轻人为寻求更好的生活外出工作,导致星子西河戏存在“后继无人”的危机。事实上,西河戏传承群体对其艺术形式存续具有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民间传衍的星子西河戏在文化生态系统中常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二)舞台演出现状
西河戏是流行于江西省星子县的地方戏曲艺术,并影响到邻县,德安、共青城等部分村落均有演唱西河戏的风俗。西河戏在星子县流传了近200余年,除白鹿镇仅部分村落演唱外,其他乡镇几乎每村都有演唱。近二十年来,据统计兴建戏台有蛟塘镇王家岸村戏台、蓼南乡四方湾尹家戏台等16个新戏台,在蛟塘镇等乡镇建有文化活动广场,用于演出西河戏,此外,县城也经常组织演出,深受群众喜爱。目前,庐山市(星子县)官方也加大对西河戏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成立了庐山市西河戏保护发展研究协会。该协会现已有会员百余人,同时还组建两家演出公司,定期进行下乡演出。
目前,星子西河戏演出的内容仍以历史故事为主,包含三国、隋唐时期的故事等,当下也会依据演出场合或以抗疫为题材进行创作演出,代表性剧目有《三气周瑜》《小乔劝夫》《正德戏凤》《叹中原》等。
戏曲演出是星子西河戏文化创新与流播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文化建模中处于中心地位。省、市艺术展演等赛事活动是西河戏演出的重要平台,如图1所示为星子西河戏传承人参加2023年九江市戏曲艺术展演。
据统计,当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当地西河戏爱好者登台演出,近两年庐山市(星子县)开展西河戏戏曲交流和惠民演出近200场。西河戏不仅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传播历史知识和施行教化方面都发挥着作用。但主要受众是基本群众,且年龄偏大,年轻人有新的不同时尚,因此,西河戏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三)理论研究现状
从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国内对星子西河戏的研究成果较少,《西河戏》(2010)、《星子县志》(1990)、《江西戏剧年鉴》(198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1999)等戏曲志书对星子西河戏音乐作了粗略介绍。此外,还有5篇学术论文分别对西河戏音乐形态与传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传承建议和发展路径。
上述列举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以历史、戏曲形态、文化传承为主,印证了星子西河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多样性,但文章的数量较少,也凸显出学界对于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够,虽已有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也存在研究的局限性。
三、星子西河戏的发展反思
目前,星子西河戏虽在各领域均有发展,但也存在现代性问题。
(一)戏曲功能嬗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戏曲艺术依附的民俗文化土壤发生变化,戏曲艺术的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民俗艺术被创造、应用、传承的历史时期,其形式与内涵的演进,以及盛衰存废的变化,也都由功能所牵动。功能是民俗艺术消长的决定因素,也是民俗艺术创造的动力。[2]西河戏主要的功能是供当地人审美和娱乐,随着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和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手机APP、流行歌曲、电视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导致传统戏曲趋于尴尬地位。
(二)青年参与度低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深入实施,各地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增强,在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的积极引导下,星子西河戏的各项活动,群众的参与度较高,但主要群体仍是村里的年长者。如2023年暑假在蓼南乡和公塘村实地观看西河戏,场面甚为喜庆热闹,但是从演出者到观看者,基本是以老年人为主,甚至是一些需要体力的场务也难见年轻人身影。笔者随机访问在观看表演的本村年轻人,大部分人表示“无聊”,“平常都在外面做工,没有时间观看演出,大部分休息时间会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娱乐”。年轻人参与度和参与感较低,使得星子西河戏陷入瓶颈,没有受众更何谈发展,西河戏年轻人参与程度低这种现象,在戏曲传承和发展中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对星子西河戏的传承与发展尤为不利。
(三)民俗节日淡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与居住方式的改变,致使审美与娱乐的习惯被改变,根植于村镇的星子西河戏,往往见于春节、元宵、端午或重阳等传统节日或是嫁娶、建宗祠等家族喜庆日中,旧时依靠族群的民俗活动也逐渐弱化,同时西方文化的传入,一些年轻人推崇过西方的节日,节日的淡化使得失去生存土壤的西河戏陷入窘境。
(四)专业人才匮乏
现如今星子西河戏主要以业余队伍组成,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目前专门从事西河戏创作的编剧、导演等几乎没有,主要以传承人为主,这必然导致西河戏创新剧本、内容受到影响。同时,理论和实践不相统一,西河戏理论处于滞后状态,空有实践经验无法用理论表达,会使得潜在的传承人才流失,更多的年轻人放弃戏曲艺术,一味地追求更大经济利益。
四、星子西河戏的发展对策
新时期,在国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背景下,星子西河戏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星子西河戏作为本土民俗艺术,其发展与地域文化、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看,星子西河戏的保护还需要解决时代性的矛盾,保持多样文化生态的平衡,创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文化共生系统。
(一)丰富西河戏文化内涵
区域风格是戏曲艺术的立身之本,是民间戏曲各个属性中永恒性与根本性的特征。我们要保护的是在赣北这个独特地域条件下衍生出的戏曲形态,因此,加强星子西河戏中赣鄱文化内涵的提炼尤为重要,这也是星子西河戏能够世代传承的内在动因。通过市场调研,将现代的文化审美、时尚追求、科技手段融入其中,甚至是利用新型材料、美化舞台布景等方式去挖掘更多的创新元素,达到提升和丰富西河戏表演空间的目的,并且利用赣鄱地区现代丰富的素材和社会主题,创作更符合、更贴近人们审美的现代生活剧本,善于在生活和传统文化中发现素材,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的有机成分,适应新文化生态,增强西河戏的生机和活力,使西河戏繁荣再生。
因此,我们应在强调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保留方言特点、提炼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避免同质化,以唤起當地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只有这样西河戏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生态的适应与再造
文化生态的变迁既然无法阻止,我们就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平衡与再造。[3]西河戏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复杂,内容丰富,需要对其角色、音乐形式、服饰道具等进行整体的提炼再塑,同时进行多渠道发展。
西河戏若想得以传承和保存,就需要适应变化的文化生态,第一,通过当地政府部门介入,以中小学美育、职业教育、老年大学、广场舞、文化中心等形式进行群众推广,达到西河戏的普及。第二,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运营,提升商业价值,使之能够实现传播与发展,从而扩大西河戏知名度与影响力。第三,建设星子西河戏网络数据库,将传统剧目的影卷进行留存归档,提供数据共享,为文化与信息产业的整合创造条件,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通过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的方式,对星子西河戏进行“宣传性”与“储存式”的保护,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第四,建立虚拟空间,将西河戏各个演出剧目上传到系统内,在虚拟空间内演出。通过技术手段创造星子西河戏演出时的三维场景,建立基于VR技术的星子西河戏平台,用于克服地域的交通限制节省时间,实现戴上了VR眼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沉浸式观看星子西河戏的体验。
五、结束语
西河戏是我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因此,在探索西河戏发展策略的同时,也应关注星子西河戏最初的文化生态,要注重保留原有文化,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找寻平衡点,为适应时代发展开辟新路径,维系活态传承,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繁荣。
参考文献:
[1]朱贵涛,宋崇凤,周中铎.西河戏[M].香港:中华诗词出版社,2010.
[2]陶思炎,等.民俗艺术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3]林荣珍.文化生态变迁视域下闽西客家民俗舞蹈现状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6):62-65.
基金项目: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星子西河戏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YG2022137)。
作者简介:孙炜唯(1993-),女,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从事音乐人类学、区域音乐研究;文一旋(1992-),男,江西萍乡人,硕士,讲师,从事音乐文化研究;杨若谷(1988-),男,江西庐山人,博士,讲师,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