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肺科”
2023-11-18黄祺
黄祺
从结核病防治院转身而来的肺科医院,踏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速发展之路。
一呼一吸,这是生命的节奏。肺的健康,为人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党的十八大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央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肺部疾病这一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上海市肺科醫院不断突破创新,为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治贡献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肺科模式”。
今年,上海市肺科医院迎来建院90周年。
90岁的上海市肺科医院“正青春”:种种大胆的改革创新一直在医院平台上推进,医院培养的优秀医学人才活跃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技术和医疗理念不断更新迭代……患者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赶来,在这里获得最新的治疗技术和最周全的照顾。
从结核病防治院转身而来的肺科医院,踏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速发展之路。无论医疗服务、临床科研还是教学上,这家医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胸外科、呼吸病学、结核病学等优势学科,在国内专科排名中多年名列前茅;医院连年跻身复旦医院管理研究所全国医院排行榜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双百强;医院近年来获得多个国家级科研奖项,仅2022年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分论文;涌现出陈昶、徐金富、张鹏、戈宝学、杨洋、刘海鹏、王琳、何雅億等国家级人才。
围绕肺部疾病这一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上海市肺科医院不断突破创新,为肺部疑难疾病的诊治贡献一个又一个“中国方案”“肺科模式”。
现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管理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们将目光放到了更长远的未来,上海市肺科医院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肺部疾病临床诊疗中心、肺癌新药和手术器械创新研发中心、肺部疾病临床培训教育中心的宏伟目标大步前进。
上海市肺科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在业界被称为“肺科现象”。短短十多年间,医院医疗服务量突飞猛进,2012年肺科医院日均门诊量1900人次左右,十年后,门诊量增加近三倍;胸外科手术量每年跃升,到目前已超过20000台。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半以上来自上海以外的省市,他们大多因病情复杂而到上海市肺科医院寻求更好救治。
上海市肺科医院已成为国内专注于肺部疾病诊治的一流医院,拥有职业病科、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2个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传染病学、职业病学)、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胸外科)、2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呼吸病学、结核病学)、1个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域重点疾病诊疗能力建设项目(肺部非感染性疾病)、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集群项目(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1个上海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重中之重”研究中心B类项目(上海市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重点扶持学科(麻醉科)。
肺科医院高层次人才涌现,科研成果捷报频传:近十年,肺科医院诞生多位“国家优青”“国家杰青”,还有“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荣誉也收获颇丰,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队,强大的人才队伍又孕育出大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升了医院对疾病的研究能力与诊疗能级,大大提高了医院在学术界的地位。
这些成绩究竟是怎样取得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陈昶说,“肺科现象”背后是学科的“厚积薄发”和肺科人代代相传的“精气神”。
1933年,浙江巨贾叶澄衷之子叶子衡捐赠私家花园“叶家花园”用于建立供肺结核病人疗养的“澄衷疗养院”,她就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前身。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肺结核有效药物的问世,肺结核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不再是让人们闻之色变的绝症,结核病的流行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控制。
患者人数减少后,全国各地的结核病防治院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当时的上海市肺科医院作出了一个大胆而明智的抉择:不再固守结核病这一单一的疾病,瞄准肺部肿瘤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医院转型为一家诊治肺部肿瘤等高发肺部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
有了扩大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医院接下来大力吸引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肖和平、李惠萍、周彩存、刘锦铭等学科带头人陆续加入医院,搭建起覆盖呼吸系统所有疾病的学科框架,并承担起职业卫生防治、城市核辐射和化学中毒的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和城市安全保障责任。
接下来的20年,一批年轻的肺科人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心无旁骛地埋头苦攻业务,不断学习和创新,在肺部肿瘤等疑难肺部疾病诊治上,力争走在最前面。
肺部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靶向药物的应用、基因技术的应用、MDT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的开展……上海市肺科医院抓住每一个技术和理念创新的机遇,在关键节点上力争突破,医院声誉也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而日渐提升。
肺部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靶向药物的应用、基因技术的应用、MDT 多学科联合诊治模式的开展……上海市肺科医院抓住每一个技术和理念创新的机遇,在关键节点上力争突破,医院声誉也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而日渐提升。
自2003年开展第一例肺移植以来,肺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已经完成三百余例肺移植,年手术量居全国第五。
2005年上海市肺科医院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后,人才和科研实力得到进一步夯实。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书记陈昶介绍,医院整合同济大学的优质医学资源,围绕既有优势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了国际领先的肺癌创新集群和肺癌全周期的综合管理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医院整合肿瘤科、胸外科、中西医结合科、放疗科的优势资源,整合影像、病理、基因和免疫靶点检测等精准诊断手段以及涵盖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心理等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多学科综合诊治新模式,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增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了极具肺科医院特色的肺癌全周期综合诊疗管理服务模式。
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艾开兴介绍,肺科医院对学科发展给予持续的支持,支持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大胆创新,这些优势团队主动对标国际一流的肺部疾病临床诊治、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水平,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本学科的技术和学术高地。
在肿瘤学领域,肿瘤科建立了一套全面精准快速的肺癌精准化诊疗体系,被国际同行称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今年6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向全球公布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当选2023—2025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理事会候任主席、2025—202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理事会主席,这是自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成立近50年以来,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专家当选该协会主席。周彩存教授长期致力于肺癌靶向治疗、抗血管治疗、免疫治疗及临床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负责或参与大型临床研究30余项,包括OPTIMAL、BEYOND等,改变我国肺癌诊疗指南。
而在胸外科学术界,上海市肺科医院微创手术率从以往的12.5%提升到95.3%,稳步推进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工作,胸外科平均住院天数降至6天。胸外科团队不仅为国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治服务,而且已经成为面向全世界医生的新技术培训基地。胸外科在微创手术量、疑难手术例数、创新手术术式等都位列全国前列。
2014年10月上海市肺科医院创立第一届国际学习班,是国内胸外科乃至国内医学领域第一次成体系、大规模、规律性地面向海外医生的培训项目。截至2023年7月,医院共举行31次培训,参训医生总人数达到685人,共来自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6月,国际最大的胸外科学术机构——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首次与中国医疗机构合作,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推出EACTS&SPH联合培训项目,这也是首次由大洲医学会牵头的Clinic Fellowship级别的合作项目。这些都标志着在胸外科领域,上海市肺科医院已经具有了世界一流水平。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肺移植的单位之一,肺科医院自2003年成功开展第一例肺移植手术以来,先后开创亚洲首例再次肺移植、国内首例活体肺叶移植等多个国内、国际第一。截至今年9月,已经完成了超300例肺移植手术,移植成功率达发达国家水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每天面对的都是疑难肺部疾病,在这里,少见病是常见病,而罕见病并不罕见。在为患者明确诊断结论、制定治疗方案之外,团队还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使得过去“不明就里”的肺部疾病都有了明确的答案。
结核病重点实验室戈宝学教授团队则是一支科研梦之队,近年来取得众多科研成果,在《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在国际同行中形成了影响力。
上海市肺科医院紧紧围绕肺部疾病作出引领性的创新工作,使得医院在特色鲜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一步一步朝着“世界一流医院”的目标靠近。
一家医院的发展,人才是最关键的要素。上海市肺科医院确定转型目标后,便开始了久久为功的人才培养,在对人才的鼓励和扶持上,医院不惜投入最好的资源,给予最好的政策,逐步推行和完善覆盖“高、中、青、专”全人群多层次培养体系。
上海市肺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徐金富,是国内著名呼吸病专家,身兼多个国际学术组织要职。他是肺科医院最早获得公派留学机会的年轻人之一。徐金富说,肺科医院对人才培养倾注的心血和资源,吸引他学成归国后继续留在肺科医院,为中国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医院制定了从医学新生力量到顶尖学科带头人的五个层级、七个类别的创新人才全覆盖培养计划,形成了金字塔状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中涌现出各个层级的优秀医学人才。
2021年,长三角肺科联盟正式成立。截至2023年9月,成员单位已经增加到49家医疗机构。
如今在肺科医院,胸外科姜格宁教授团队、胸外科陈昶教授团队、肿瘤科周彩存教授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金富教授团队、结核病重点实验室戈宝学教授团队、结核科沙巍教授团队等已经成为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
同时医院还涌现出大量的新兴亚专科团队,如肺循环团队、血管介入团队、麻醉学团队、核医学团队、超声影像团队、肺功能团队、检验医学团队等。这些团队在全国各专业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显示度,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集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和中西医结合科于一体的肺部肿瘤学科是肺科医院优势学科,提升了对肺部肿瘤患者全周期服務能力。临床诊疗、转化研究、基础科研为一体的肺癌临床及研究团队,已建成人才梯队合理、学术氛围浓厚、国内具有极高影响力的肺癌研究团队,在肺癌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晚期肺癌的精准领域成绩斐然。
当然,同样的土壤也未必能结出同样的果实。“肺科现象”背后的秘密,还有肺科人的“精气神”。
“精医重道 务实创新”八个字是上海市肺科医院的院训,务实创新不是口号,而是内化为肺科人的自我要求。
“难,就对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别人已经做成的,我们不做。”这是戈宝学教授经常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的一句话。戈宝学教授身兼多个重要科研机构负责人,其中很重要的身份是上海市肺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市肺科医院内一幢古朴的两层小楼就是临床转化中心的办公楼,内部的办公室和会议室看起来十分简朴,长方形的会议桌上铺着类似手术床单的蓝布。戈宝学教授说,别看会议室普普通通,每周两次在会议室举行的内部学术讨论会,研讨的都是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戈教授常常与学生们讨论“梦想”,希望年轻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努力,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而奋斗。如今,戈宝学教授团队不仅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也培养了多位年轻的科学新秀,形成了具有競争力的科研团队。
临床转化中心团队的氛围可以说是一个缩影,在整个肺科医院,一种追求梦想的价值观和氛围影响着每一个人。“既要埋头行路又要抬头望天”,“务实”和“创新”在这样的氛围中和谐存在,促成肺科人同心协力奔向自己的目标。
作为一家高水平三甲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还主动承担起带动长三角医疗机构提高肺部疾病诊疗水平的责任。
2021年,长三角肺科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肺科医院牵头成立,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截至2023年9月,成员单位已经增加到49家医疗机构。长三角肺科专科联盟正是脱胎于2018年成立的“上海市肺科医院专科联盟”,一批批医院管理者、中层骨干相继来到肺科医院进修。
“我们将在专科联盟的基础上,更聚焦长三角地区的肺部健康问题,比如结核病、肺癌、慢阻肺等。”肺科医院院长艾开兴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联盟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干部跟岗学习,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通过“远程门诊”平台,为基层医院提供“常态化”的专家门诊,从而打造“垂直型医联体”。
对于更远的区域,比如云南、新疆,上海市肺科医院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在当地医疗机构开设固定远程门诊,几千公里之外的患者通过无形的网络就可以得到与上海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上海市肺科医院的高水平诊疗服务,正在辐射全国更广泛的区域,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
制图:刘绮黎
制图:刘绮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