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可见
——第三学段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初探
2023-11-18林素娟
文/林素娟
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三学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议题式教学活动,将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让学生在真实开放的情境中自觉探究议题。教师应适当予以指导,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 课的“走进新时代”和“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的教学,探讨第三学段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施。
一、问渠追源,探访议题式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组织议题式教学前,要对此教学的基本要素有深入的了解。议题、情境、活动等是议题式教学的主要组成要素。其中,议题是纽带,情境是载体,活动是路径。三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一)议题——串联思维逻辑
议题式教学由一个总议题统领本节课的学习。教者在解读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分析学情后,凝练本课核心概念,提炼出一个统领全课的议题,再在总议题下分设几个子议题,在每个子议题下创设情境,设计几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围绕议题在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在充分的学习中尝试探讨议题并解决问题。
(二)情境——创设思维环境
议题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情境中呈现问题,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归纳总结、多元评价、展示成果等活动,能够为学生创设思维环境,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注意所设置情境的可参与性,让学生成为主题活动的参与者。同时,教师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开放性,设计和学生生活相符的系列活动,让他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设计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升学习能力。
(三)活动——促进思维成长
兴趣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又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并进行交换,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辩论,最后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行知识迁移。在活动中,学生会经历收集知识、整理知识、融入实践的过程,同时也会经历道德认知的重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科核心素养[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擘画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感受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树立自信;通过观看“中国梦”相关视频,理解中国梦的含义,通过“活动园”认识到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个人的“梦”,明确自己作为中华少年所承担的责任;通过阅读、采访、分享等激励自己立志向上,明确奋斗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做新时代的“三有”好少年[2]。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具体如图1 所示:
图1
二、躬身拾级,探寻议题式教学基本环节
议题式教学一般分为精心设计议题、有效展开探究和适当总结升华这几个部分。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要设计科学的议题,让学生围题而议,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设定议题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借助各种方法收集资料,如网络资源、书籍材料、生活资源等,之后试着浏览并整理,进而进行深度探究。最后,在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师生的评价下,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致性。
(一)围题而议,整理学习资料——读
教师在选取议题材料时,要突出议题的引导性,增强政治认同,可以从各个单元的综合探究部分中寻找,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开发,还可以根据社会热点总结。同时,教师要把握议题梯度,注重议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如本课,教师设计议题:我们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该议题政治导向明确,旨在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极具开放性,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畅所欲言。在此议题下分设三个子议题,其中,针对“议题一:好少年肩负什么责任?”,教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资源,先行阅读,奠定认知基础,做好情感铺垫。在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分享交流学习资料,了解我国新时代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而进行全班汇报展示使学习资料使用价值最大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进行随堂检测,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和进度。
(二)议中有思,进行深度探究——思
议题式教学以议学方式解决问题,但议中有思也是议题式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在收集资料后,需要结合这些资料进行深度探究,在思辨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彼此存在矛盾的观点进行讨论,注意设计层次化、系列化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根据“议题二:好少年树立什么理想?”,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说起‘中国梦’,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远之又远的词语,与我们普通人关系不大’,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一开始,有学生认为:“中国梦是国家的事,是大人的事,我们普通人,特别是小学生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有学生认为:“中国梦是国家层面提出来的,但是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之努力的伟大复兴之梦。”教师组织学生借助现有学习资源展开深度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展开交流,分享此前收集的各种知识;也可以围绕特定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就各种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还可以借助视频和教材中的阅读角进行补充,从而思考“何为中国梦”“何为个人梦”,二者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认识到“中国梦是千千万万个人梦,个人梦助力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小梦”铸就“大梦”,“大梦”支撑着每个“小梦”。这一过程议中有思,让学生的思维更具科学性。
(三)思后达情,树立价值观念——达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分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健全人格。其中,政治认同位于首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在组织议题式教学活动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当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时,教师要适当总结升华,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提升核心素养。
“议题三:好少年付出什么行动?”教师先出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儿童的深厚寄语,接着播放长辈和教师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明白他们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明确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要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和奋斗。借助学习单,学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梦想及制订的计划:有的要当教师,要更加努力学习知识;有的想当解放军,要加强锻炼;有的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要参与很多公益活动。不论哪个梦想,都是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下,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端正了思想,又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临近课堂尾声,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总结、归纳,让学生谈谈收获,说说困惑,完善认知,并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思后达情,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登高望远,探析议题式教学基本策略
(一)联系社会热点,作出判断
实施议题式教学是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可探索学习方式。学生能在参与议题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同时也能在反思中对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CCTV-13 的新闻视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温暖激励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勉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探讨我们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学习,就困惑点进行深入思考,能提升探究的积极性,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提升政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应联系社会热点,设计议题,选取与时俱进的学习素材,使学生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自己能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学生应作出明确的判断。
(二)设置任务清单,捋顺思路
制订清晰的任务清单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活动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思考,形成科学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活动如何开展,明确各项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并思考如何高效地完成,这样才能达成活动目标。
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困惑,教师梳理出三个子议题,分别设计三个任务:“(1)观看《建党100 周年报告会讲话》、阅读角等内容,分小组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收集、整理国家不同领域方面的成就;(2)观看中国梦视频、个人梦视频、参与活动园,写一写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和中国梦有什么关系?(3)聆听《大会讲话》及寄语、阅读角故事后,思考: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分别该怎么做?”
这样制订出由浅入深的任务清单,能让学生的议学思路更清晰,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探究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理性、辩证地分析问题,明确各项任务的次序、重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议学效率。
(三)开展多元互动,优化过程
议题式课堂需要进行多元互动,让学生与同学、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等交流讨论,这样才能拉近学生和课程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实地调查、参观采访等)收集新时代我国不同方面成就的资料。课中,教师通过播放家长、教师的寄语视频或音频,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通过小组交流、展示汇报,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阅读教材,拉近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借助评价量表,完成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密切学生与自己、同学、家长、教师等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此开展多元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成为问题的主动探究者,优化整个学习过程。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展开多元互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教师可通过创设真实议题情境,让学生以争议性问题为中心,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观点,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优化认知,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议题式教学在第三学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有效与高效运用,仍在探索的路上,且思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