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腺苷蛋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

2023-11-18徐平平周志云邓红苗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9期
关键词:还原型蛋氨酸谷胱甘肽

徐平平 周志云 邓红苗

病毒性肝炎是以疲乏、恶心、厌油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并且还伴随着肝功能的异常损害。该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若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转归,甚至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1-2]。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游离三肽,是人体内的重要代谢物质[3],具有减轻肝脏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等作用,常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4]。腺苷蛋氨酸是能够有效防止肝内胆汁的淤积[5],促进黄疸的消退并减轻肝脏损害,临床常作为病毒性肝炎的辅助用药[6]。目前,关于二者联合运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本院将腺苷蛋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并获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00 例,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比组与联合组,各50 例。纳入标准:符合文献[7]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病毒性肝炎。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肝炎;合并严重肝脏疾病;短期内接受过相似药物治疗;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详知本研究治疗方案并签字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清淡饮食、戒烟酒等对症治疗。对比组同时将900 mg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生产厂家: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3373,规格:0.6 g)溶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 次/d。联合组在对比组基础上增加腺苷蛋氨酸(生产厂家: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203,规格:500 mg)治疗,使用250 mL 0.9%氯化钠溶液将500 mg 腺苷蛋氨酸溶解后静脉滴注,1 次/d。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显效:恶心、乏力等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肝功能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肝功能无明显好转甚至较前加重[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肝功能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上肢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备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厂家: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吉械注准20222220007,型号规格:CS-T300)检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

1.3.3 炎症指标 采用比浊法检测C 反应蛋白(CRP)水平,使用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4 氧化应激指标 采用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算,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无序资料运用χ2检验,有序资料运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比组男39 例,女11 例;年龄23~68 岁,平均(45.37±4.21) 岁; 病程2~11 年, 平均(6.74±2.08)年;肝炎分型:甲型7 例,乙型38 例,丙型5 例。联合组男36 例,女14 例;年龄25~67岁,平均(44.82±4.63)岁;病程3~10 年,平均(6.32±1.61)年;肝炎分型:甲型11 例,乙型33 例,丙型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充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LT、AST、TBIL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ALT(U/L)AST(U/L)TBIL(μ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n=50)75.36±6.8548.71±8.13*85.62±8.4756.72±7.83*36.42±6.3718.75±5.26*对比组(n=50)76.12±7.2352.49±7.24*86.15±7.7560.31±7.46*35.18±6.5921.46±5.47*t 值0.5402.4550.3262.3470.9572.525 P 值0.5910.0160.7450.0210.3410.013

2.4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IL-6、TNF-α、CRP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CRP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IL-6(pg/mL)TNF-α(ng/mL)CRP(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n=50)62.49±7.6343.54±6.29*5.27±1.453.58±1.12*13.78±3.466.34±2.08*对比组(n=50)61.25±8.1446.78±6.65*5.41±1.524.16±1.29*14.12±3.737.45±2.24*t 值0.7862.5030.4712.4010.4732.568 P 值0.4340.0140.6390.0180.6380.012

2.5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MDA、SOD、GSH-Px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DA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GSH-Px 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MDA(nmol/L)SOD(U/L)GSH-Px(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联合组(n=50)5.89±1.133.82±1.07*175.72±10.64235.68±14.49*81.67±7.53117.84±9.68*对比组(n=50)6.17±1.184.36±1.12*173.56±11.23228.51±13.85*82.59±7.86113.43±8.57*t 值1.2122.4650.9872.5290.5982.412 P 值0.2280.0150.3260.0130.5510.018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的展开,部分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开始出现降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病毒性肝炎患病人数依然不容忽视。在我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就占据了全球的三成,而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更是未有明显下降[9-10]。因此,不断优化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显示,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效果优于对比组,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对比组。这说明,相较于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使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当肝功能出现损害,肝细胞坏死导致ALT、AST 大量释放入血,同时胆红素代谢异常,从而导致TBIL 水平显著上升。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提高机体细胞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同时还能激活并保护机体中的多种酶,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肝功能恢复[11]。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能调节肝细胞膜流动性,促进肝内胆汁代谢与体内解毒反应[12],并且能够促进肝细胞的再生[13],从而保护并提升肝功能。当肝脏出现功能异常时,人体合成腺苷蛋氨酸含量明显降低,因此,对于肝病患者及时补充腺苷蛋氨酸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报道也指出,约六成的肝病患者联合使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14]。

本研究中还显示,两组治疗后IL-6、CRP、TNF-α、MDA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治疗后GSH-Px、SOD 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联合组均高于对比组。这说明,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患者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且联合腺苷蛋氨酸临床效果更佳。病毒性肝炎患者炎症反应常与肝细胞病变程度呈正相关[15],而肝脏的炎症反应常会导致其微小血管循环异常,使自由基含量显著上升,使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反应[16]。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对人体内多种炎症因子进行抑制,从而达到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的目的[17]。同时还能通过与自由基的结合来避免氧化剂对巯基与重要脏器的损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18]。白细胞介素-10 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而腺苷蛋氨酸能够有效提高机体内白细胞介素-10水平,从而抑制机体炎症反应[19]。并且腺苷蛋氨酸能够通过转硫基作用进行抗氧化物的合成,同时与机体内的自由基相结合,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20]。

综上所述,腺苷蛋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并能减少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还原型蛋氨酸谷胱甘肽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蚯蚓谷胱甘肽转硫酶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分光光度法结合抗干扰补偿检测谷胱甘肽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UAER的影响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肉鸡蛋氨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TBBPA对美洲鳗鲡谷胱甘肽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2013年蛋氨酸市场回顾及2014年趋势展望
高压蒸汽提取啤酒废酵母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工艺优化
欧盟委员会批准新的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