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析

2023-11-18余绪鹏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二十大法治

余绪鹏 刘 念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 201418;2.喀什大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把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在现在的几门思政课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普遍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思政课,并且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能否上好“德法”课,学生在“德法”课上是否有收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几门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在“德法”课上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从心理上认同高校思政课,也才能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与滋养。研究如何把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教学,是一项更加基础和更为优先的教研课题,不仅关系到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与改革成效,也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情况。

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的基本理念

在“德法”课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通过深入挖掘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二十大新党章尤其是二十大报告中的育人元素,将其中涉及到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时代使命、法治思维融贯在“德法”课的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爱党爱国、勤奋学习、怀抱梦想、勇于担当。能否实现二十大精神和教材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是高质量融入的重要保证。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论内涵,并理解其与二十大精神的内在关联[1]。

(一)融会贯通二十大精神,在学习领悟时不能教条化片面化

一方面,教条化理解二十大精神,在根本上限制和束缚了思维空间。教条化或者说“本本主义”是理论学习的大敌,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极力反对的错误倾向,过去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比如,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五四运动前后,但如果只是机械性看到先驱们在当时环境下的艰辛求索,教条化地将伟大建党精神理解为100多年前才有的精神,就有可能会忽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不可否认,二十大报告中的某些重要论断都有其具体语境,是在一系列具体实践中产生的。但这些思想观点和重要论断一旦形成,就超越了原本的特殊性而在一般适用性方面产生了普遍意义。此时,如果过度强调该论断的特殊语境,就会在融入过程中陷入教条化的困境,进而也无法实现二十大精神与教材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

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不能片面化。十八大以来的时期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九大精神、二十大精神尤其是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最新提法、最新观点和最新论断都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理论的理解,都应该将之放置在这一总体的逻辑体系之中。否则就无法准确理解二十大精神的精神实质,无法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进而无法实现对知识点的无缝衔接[2]。比如,在讲述“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这一章中必然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仅梳理并解释“厚德”“忠信”“仁义”等概念,则就没有将知识点与二十大精神融合为一体。相反,如果教师对二十大报告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就能在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学生思维引导到对于“两个结合”的理解上来。

(二)深度辨识“德法”教材内容,理解知识点背后的深层含义

实现教学的知识点与二十大精神的无缝衔接,教师要对教材具有深度的辨识力,特别是有些知识点表面上看起来与二十大精神无关,但这些知识点的深层意义却关涉二十大精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不把知识点还原到它所隐含的“精神层面”,就无法实现对该知识点进行生动性地讲解[3]。比如,在讲授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时,表面上看起来也是每个时代中国有识之士都会考虑到的一般性问题。当年周恩来就表示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写出“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迈诗句,就体现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尚精神。这似乎与二十大精神毫无关联。事实上,这个知识点完全可以与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结合起来讲解,甚至可以通过讲授二十大代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故事来生动诠释精神的价值与力量。

在“德法”教材体系中,“思想道德”部分占的份量比较重,“法治”部分占的分量较轻。笔者通过在多个高校的任教经历也能够发现,不少教师由于没有法学专业背景,这部分内容往往会省略不讲或少讲。事实上,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是“德法”课开设的目的之一。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德法”课中的法治教育可能是他们在整个大学生涯受到的仅有的法治教育。虽然教材中只有一章的法治内容,但教师必须下足功夫对这部分内容加深理解。在讲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可以结合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以人民为中心”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保障,离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无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同时,“党的领导”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保障。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三)秉承二十大精神和“德法”教材的相互靠拢原则

实现教材知识点与二十大精神的无缝衔接,还取决于教师能否秉承两者之间的相互靠拢和接近原则,既要在学习二十大精神时想到“德法”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也要在研究教材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并在与学生交流中联系到二十大精神。一方面,二十大精神构成一副丰富的理论图景,涉及到思想、道德和法治这三大板块的全方位论述。哪些内容应该放置在哪个板块,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欠缺这个能力,尤其是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可以在精读二十大报告中用笔适当做些记录,首先将二十大报告中的15部分内容分别进行归类,与思想相关的放置于“思想”板块,与道德相关的放置在“道德”部分,与法治相关的归于“法治”部分;其次将各部分中的理论观点“拎出来”,涉及到精神的就放置于“德法”教材中的第三章;再次通过比较各板块中二十大精神的各种论点,将最重要的,与教材最接近的思想论点选取出来。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必须依托教材的知识框架和逻辑线索来穿插二十大精神,在讲授“教材”知识点时要想着怎样靠近二十大精神,而不是“照搬”二十大精神。[4]“德法”教材是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是由专家名师精心组织编写的权威教材,其中的各个部分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这就要求,在该门课程教学中融入二十大精神,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布局对二十大精神加以“选择性”“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地融入。如果脱离教材的知识点,就等于把该门课程变成了二十大精神宣讲课程,因而不是“融入”而是“取代”。由此而言,把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程教学,是带着特定的知识点而展开的融入,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融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也是为了更为生动、更为现实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否则没有教材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大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缺少侧重点,进而偏离该门课程开设的初始目的。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的重点内容

为了推进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教学,必须找到两者在内容上的相通性或相关性。在二十大报告中,很多处都涉及到了思想的、道德的和法治的理论知识,与“德法”课在内容上存在诸多契合点,具有内在一致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深入系统把握二十大精神实质,理解其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轻松自如地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下将根据统编教材目录中的七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一)“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

绪论是课程的引导部分。如何引导大学生进入本课程,考验着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与艺术。这个部分讲“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就应该想到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好青年等内容。在讲述“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比较,有新就有旧,有当前就有过去,新时代是特指十八大以来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新”在哪里?由此引出了二十大报告里的内容,将十年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的内容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前的历史方位,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层面上理解“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在讲到“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知识点时,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新要求进行讲述,以“青年强,则国家强”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着新时代的神圣使命。

(二)“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人生是个永恒的主题,每个人都会对人生有过或多或少的思考。刚进入成年阶段的青年学子,也常会陷入到人生的思索之中。在大学生思索人生并形成稳定观念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谈到“人生观”和“人的本质”这些概念时,授课教师应该会想到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儒家提出了“和为贵”。这是一种人生观,也是一种伦理观,进而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君子成人之美”“克己复礼”“温良恭俭让”等重要观点。在讲到“正确的人生观”这一节内容时,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深刻把握其精神内核之基础上,深情讲授三年抗击疫情中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品行,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

(三)“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与现实相对应,它是一种期待,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憧憬。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否应该拥有理想,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理想,坚定何种信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当思政课教师讲到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这个知识点时,可以与二十大主题中的“伟大建党精神”联系起来,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百年征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如长征途中,战士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毅前行只为崇高革命理想,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引导大学生从中感悟到理想的意义、信念的作用。在讲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内容时,思政课教师可以联系“两个行”的重要论断,向学生深刻阐释这样一个道理:正因为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由此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继承优秀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统编教材的第三章是关于优秀传统和中国精神的内容。在讲授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科学家精神等伟大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讲述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比如爱国科学家黄大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事业中,为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此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鼓励他们敢想敢为、善作善成,在新征程上弘扬中国精神,振奋精神状态,增进精神力量。在讲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教师可以结合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论述,讲解中可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现象,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扭曲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引导大学生警惕和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潮[5]。

(五)“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在我们经常讲的“三观”中,其中之一就是价值观。简单地讲,价值观就是关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区分好坏、对错、善恶、美丑现象的总观点。第四章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时,思政课教师不仅阐释清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且可以结合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观点进行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6]在这里,要讲清楚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区别,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站在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立场上,引领人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符合各国的整体利益,西方某些国家倡导的“普世价值”具有排他性和虚伪性,其本质是用以谋求西方国家自身发展的私利。

(六)“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

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第五章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在讲到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时,思政课教师可结合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人赢得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比如,讲述扶贫干部黄文秀埋头苦干,带领村民脱贫,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事迹,向大学生说明共产党人在脱贫攻坚中始终以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进而引导他们从生动的实践中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在讲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时,思政课教师可以联系二十大报告提到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说明党中央对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

(七)“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这门课程的重要使命。在最后这一章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其中。在讲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时,可以结合全过程人民民主,讲清楚我们的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用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讲述一个小小的立法联系点能直接对国家层面的法律发表意见,这是在民主立法方面,生动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还可以讲述部分成年学生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是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也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在谈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时,可以引述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7]。

三、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的方式方法

教学是一项能力,也是一门艺术。当前,传统式教学也即灌输模式依然占据主流,也比较适合刚从高中毕业而初入大学的青年学生。与此同时,讨论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叙事性教学等启发式教学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选择运用方式方法时,思政课教师要注意结合知识结构及重难点分布来做安排。毕竟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存在着一个是否“搭配”的问题。在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方式方法。

(一)讨论式融入

讨论式融入就是通过讨论式教学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顾名思义,讨论式教学就是采取讨论方式来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不同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教学,其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知识点,都适合运用讨论式教学。这样的融入,也可以被称为讨论式的融入。当然,这种方法不会拘泥于定势。对于经验丰富的“金牌教师”,可以将讨论式教学穿插于传统式教学之中,即根据具体情境临时决定开展讨论,而不需要过多的专门组织与准备。而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要想确保讨论课的效果,需要做到提前准备,也就是说要提前告知学生即将讨论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二十大精神的相关内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和思考。无论是临时性的讨论,还是有准备有组织性的讨论,都要让学生在其中“唱主角”,教师要善于“做配角”,这也就是教育界所提倡“翻转课堂”的应有之义。等到讨论结束时,教师马上转换角色,对讨论内容和学生的争论情况进行总结。

不同的章节内容,不同的情景语境,讨论式的融入会有不同特点。但无论如何,教师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善于抓住讨论中的观点争议。在学生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会产生针锋相对的观点,矛盾对立的说法,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究竟孰是孰非?这个需要老师在课堂讨论中去捕捉并在后面的点评时作出判断,并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阐述。二是积极回应讨论中学生的疑问。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思想多元化、个性鲜明化、行为独特化等特征,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比教师更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怀疑精神,在课堂讨论中有些人会提出很刁钻甚至敏感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正面作出回应,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三是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对正确观点加以肯定。安排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能开小差或者干其他事情,而是要认真倾听,这是对学生的尊重,犹如教师讲课时学生认真倾听一样。对于学生偏颇的观点,教师要通过温和的方式加以指正,并顺势引导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而对于学生深刻的思考和正确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从而起到鼓励和促进的作用。

(二)专题式融入

专题式融入就是通过专题教学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专题教学,也可以被称为问题教学,是根据教学理论结构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基于特定问题形成若干个教学专题[8]。这是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较多,对于思政课教材上的不少理论知识已有一定了解,教师不需要按部就班以教材目录顺序进行过多讲解,特别是没有必要对一些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二十大精神涉及的理论难题单独“拎”出来,再将其他相关知识整合在这个问题之中,形成为一个围绕中心问题而展开的逻辑严密的专题教学内容。要将二十大精神很好地融入“德法”课,可以通过专题形式将很多热点问题和理论难题阐释清楚。比如说,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伟大建党精神、斗争精神,通过有机融入“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等章节内容中,并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题教学内容。

开展专题式教学,第一步是要选择专题式教学的“题目”。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一般不需要在题目上“融入”。如果专题的“题目”就直接是二十大精神的体现,那么这个专题就变成了二十大精神宣讲课,而不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所以,专题“题目”必须来源于教材本身,可以是较为具体微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宏观的,可以是短语式表达,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甚至可以是一个疑问句。从教学实践中看,词组式或短语式的题目比较常见。比如说:“专题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专题八:民法典与日常生活”。在凝练专题“题目”时,授课教师要有整体思维和发散思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平时注意收集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及他们遇到的疑问与困惑。也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只有教师懂得学生,学生才会“信服”老师。比如在讲授“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这一专题时候,在讲授之前教师就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大学生有理想吗?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在实现理想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什么困惑?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三)叙事式融入

叙事性教学是按照备故事、叙故事、结构故事、重构故事展开教学,通过将学生置于情节化的故事情境之中进行反思,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9]。这种教学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情节展开、悬疑引导和叙事总结等方式。在二十大精神融入“德法”课过程中,通过叙事性教学的融入,有助于增强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实践是理论之源,二十大精神源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涌现出许多先进的人物事迹。有很多故事值得珍藏与传颂,有不少人物值得铭记与讴歌。

在叙事式融入中,教师要饱含深情,通过叙述故事而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可以选择讲述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救死扶伤,基层干部冲锋在前,人民解放军敢于斗争等故事,这些故事体现出来的“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动展现,使学生从生活或社会的真实事例中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同时也可以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故事、革命历史故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故事中进行选择。例如,我们在讲述延安精神时,教师可以选用革命战士张思德的故事。1944年,张思德在延安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为了多烧几窑木炭,决定多挖几个新窑,连雨天也不停工。然而一个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坍塌下来,张思德将战友推出窑口,张思德却被整个埋在窑内,张思德牺牲了,年仅二十九岁。

叙事有宏大叙事、微小叙事、开放叙事、叙事总结、启发叙事等不同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成效,就需要设计好叙事方式。如在讲述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团结精神时,教师可以采取宏大叙事和微小叙事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把团结奋斗精神放到宏大的历史发展背景中讲述,即通过讲述党和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一切历史成就对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历史展开描绘,从整体上把握团结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二十大法治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