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彪西钢琴作品 《萨拉班德》 演奏分析

2023-11-18

轻音乐 2023年9期
关键词:德彪西舞曲和弦

裴 玥

追随大师的脚步聆听音乐、 思考分析, 不难发现克洛德·德彪西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音乐天赋和创新品质, 他认为艺术创作不能随波逐流, 特别是对音乐而言, 创作要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色彩。 可以说在当时的年代, 具备这种思想基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这也为德彪西日后的曲风创作盖棺定论。 德彪西大胆追求音乐形式的突破和主题色彩的创新, 在保留着古典曲乐固有的严谨性、 传统性、 典雅性的同时, 运用融入多种先进的调式调性, 贡献了一部部清新脱俗的 “印象主义”作品, 组曲 《为钢琴而作》 的三部曲就是典型的代表作。 除此之外, 德彪西的多部作品中还流露出爵士乐的演奏特色, 并着重思考东方音乐五声音阶运用其作品的可行性, 因此认为,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具有推敲钻研的价值。

一、 克洛德·德彪西艺术成就简介

克洛德·德彪西 (1862—1918), 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作曲家、 艺术革新家, “印象派” 音乐曲风的创始人, 被称为12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的 “音乐奇葩”, 著名代表作 《牧神午后》 《练习曲》 《大海》《佩里亚斯和梅丽桑德》 等。 《为钢琴而作》 诞生于19世纪末期, 也是德彪西晚年以前少有的几部著作之一,三部曲分别为 《前奏曲》 《萨拉班德》 《托卡塔》。 德彪西的创作风格不拘一格、 自成一派, 组曲 《为钢琴而作》 被认为是德彪西曲风转变的标志性著作, 亦有人认为, 三部曲的诞生代表着 “德彪西式” 音乐体系的初步形成[1]。

德彪西的创新精神被周边人认为是无稽之谈, 甚至用荒诞一词形容也不为过, 而这一点也是有迹可循的。幼年时期就被老师认为是 “有思想, 但不遵守规矩”,德彪西放荡不羁的个性难以掩盖其令人羡慕的音乐天赋, 就连学院教授杜兰先生也非常珍惜他的才华, 认为德彪西是一个 “思维敏捷、 目光尖锐、 天赋异禀” 的学生, 但德彪西的诸多行径也令学院老师颇有微词, 因此对其的赞誉和批评从未停止。 后来, 德彪西有幸与意大利音乐大师拉威尔相识, 两人一见如故、 友情深厚。

与同龄人相比, 德彪西可谓年少成名, 其授课先生罗吉对德彪西宠爱有加, 肯定了德彪西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 告诉他坚持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做法, 但同时, 罗吉先生也希望自己的得意弟子能够一鸣惊人、 鹏程万里, 如果这份音乐天赋仅仅是用于孤芳自赏, 未免有些可惜。 因此罗吉先生不止一次劝说德彪西略微做出改变, 尽量满足评奖的标准和要求。 二十岁出头的德彪西为了达成恩师对自己的希冀与盼望, 创作出有悖于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 《浪子》, 收获了梦寐以求的罗马音乐奖杯和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与此同时, 德彪西对这次获奖进行了反思, 开始意识到坚守艺术道路的重要性在个人心中的位置, 这种理想远非金钱、 地位、 权力可媲美[2]。 于是, 德彪西摒弃了世俗的喧嚣与诱惑, 回归故里、 悠然自得, 通过教学钢琴、 曲乐改编、 杂志投稿等手段维持生活, 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二、 《萨拉班德》 作品演变史

“萨拉班德” 是西欧古典舞曲的一种, 其表现为热情开放、 富有活力, 起初是以诗歌的形式由波斯传进西班牙, 时间约为16世纪初期。 流特琴是主要的演奏器材, 为了体现韵律感和节奏感, 也会适当加入打击乐进行修饰。 16世纪末期, 西班牙将 “萨拉班德” 视为禁曲, 不允许在宫廷或民间演出, 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地区信奉罗马教, 为了所谓的文化正确和审美标准, “萨拉班德” 动感十足、 活力四射的一面被剔除, 戴上了一个看似庄严实则伪善的面具, 为当时的教派和宫廷服务。

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 “萨拉班德” 舞曲进化成了 “三拍二部式” 曲风。 18世纪初期, 法国音乐大师拉莫、 库兰等人尝试进行用于钢琴演奏的曲风创编; 亨德尔、 赛巴斯蒂安等人在专属组曲结构中将 “萨拉班德”正式融入作品的一部分, 特定的音乐篇章、 固定的曲目地位, 促使 “萨拉班德” 在法国、 意大利、 德国、 波兰等国家喻户晓。

步入20世纪, 古典文明和浪漫主义思潮涌现, 由此诞生了以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为首的新流派, “萨拉班德” 被世人抛之脑后, 进入了一段短暂的低潮期。 然而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伟大艺术成就, “萨拉班德” 不会因此而彻底落寞, 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标志着 “萨拉班德” 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回归主流领域, 仍旧在音乐艺术的创作进步中发光发热。

新古典主义虽然是以古典文明为根基衍生而来, 但其独到之处在于对 “新” 的解释, 即 “以新现旧、 以旧促新”, 欧洲的音乐家和领域学者, 在看待音乐创作的问题上不再固执己见, 他们首次肯定了 “求新” 大于“守旧” 的思想观点, 开始采用先进的艺术表现手段,展现古典文明或浪漫主义时期以前的音乐特色, 凸显那份令人怀念的庄严感、 肃穆感, 法国著名作曲家萨蒂就是该理论的践行人之一, 于19世纪末期创作了一部带有巴洛克艺术色彩的 “萨拉班德” 舞曲, 其曲式调式非常符合古典主义, 但采用的表现手法却不同于以往, 其中为B 区域赋予了贯通性的节奏连接, 和弦技法的出现频率也高出古典作品不止一个层次, 尽管在和声方面略显突兀, 但并不影响大局, 将那份安静、 祥和且带有一丝神秘的感受娓娓道来[3]。

三、 《萨拉班德》 的创作特点分析

(一) 曲式结构

《萨拉班德》 是以慢速四分之三拍作为曲式风格,各小节的2 拍处多采用强拍处理, 它与旧式舞曲风格的不同之处, 就在于强调突出情感及个性的艺术展现力,在表达悲戚之情、 空灵之感的同时, 也不失庄严与肃穆。

《萨拉班德》 分为上、 中、 下三个段落, 上段落是1至22 小节, 下设A、 B 两个结构分区。 其中第1 小节和第2 小节为该舞曲的点题部分, 使用直推平进的处理方式, 为舞曲的基调和韵律进行铺垫; 第3 小节和第4 小节是采用 “经过音” 的处理方法, 实现对点题部分的反复强调; 自5 小节起曲式手法发生变化, 采用 “接龙衔接式” 处理方法延续舞曲的主题信息, 它是指第一段的收尾音同于第二段的开头音, 类似我国传统音乐技法中的 “鱼咬尾”, 整体处于一段 “先抑后扬” 的进程, 高八度的重复旋律促使音乐线条极为饱满; 进入6、 7、 8三小节部分, 来到了A 区的高潮阶段, 低音部的音程逐渐扩充舒展, 高音部综合采用 “三和弦” “四六和弦”“重复根音” 的方式实现层层推进, 音色强度是以弱势开头、 强势结尾, 为情感发展创造了空间, 最后一个长音归落于E 调和弦; 9 小节是B 结构分区的开始, 也是对德彪西 “印象主义” 曲风的最佳佐证, 因8 小节之前的高潮部分象征着一丝光明, 但从9 小节开始又回到了悲戚伤感的主题; 10、 11、 12 三小节是采用声部逐层跃进的处理方法, 音乐线条呈弧状缓速过渡, 体现了孤寂和徘徊; 13、 14 两小节在情绪上有所缓解, #g 调和弦停留一个长音, 诉说了一种对明亮光鲜的希望之情; 15 小节至18 小节是A 结构分区的复制; 19 小节低音部逐渐发力, 有浑厚感, 高音部的存在感愈发降低, 旋律仿佛停滞其中、 无法前行; 20 至22 小节的前半段使用了一个高八度的重复旋律, 最后的结束音停留于c 调主音区[4]。可以看出上段落的整体旋律带有平和、 肃穆、 深沉的感受, A 区的高潮部分是整个段落的唯一起伏。

中段落是23 至41 小节。 前4 个小节有引子的含义, 旋律开始发生微弱变化, 虽然起伏程度不明显, 但已然有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 27 小节和28 小节采用一个小三度的上旋衬托该部分主题; 29、 30、 31、 32小节, 节奏明显加快且紧张, 声音厚重感十足, 舞曲的氛围和节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33 小节和34 小节采用大三度的下旋映衬气氛, 和27、 28 两小节的小三度上旋形成强烈对比; 35 小节开始至41 小节结束, 既是中段落的高潮阶段, 也是本部分即将走向尾声的过渡期,为了彰显情感上的多变性, 使用连贯式七和弦增添色彩, 其中37 小节和38 小节在构造和弦方面与前两个小节不同, 但为了更好地映衬35 和36 小节, 亦采用了三度式下旋作为加强配合的技法。 39 小节直到最后, 频繁使用连贯且反复的下行音作为放缓情绪、 缓解氛围的途径, 为下段落重现主题元素进行情感层面的铺垫。

下段落是42 至72 小节, 整整30 个小节都可以看成是 《萨拉班德》 这部舞曲的旋律、 节奏、 韵感等要素的重现。 这一部分与上段落在声部与和声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简易且疏松, 使乐曲主题的衬托方式更加明显。56 小节以后采用平行模进、 割裂发展的处理技艺, 为原本略显奔放的旋律缓缓注入静谧元素, 最终戛然而止。

(二) 调式调性

《萨拉班德》 是德彪西创作方向开始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作品, 其调式和调性被刻意地掩盖, 但是在各段趋于结束之际, 其结束音仍然保持着主附和弦的流动色彩, 明确了调性的应用价值, 因此舞曲旋律的终结感比较明显, 所以认为这首乐曲保留了一定的传统艺术理念。 在以大调、 小调为调性原则的前提下, 还混搭使用了不少中古类别的调式方法,#G 调式始终穿插于大调和小调以内, 散发着别样的艺术光辉与演奏魅力。

舞曲开端是以E 大调为调式基础, 整体旋律符合E大调的主音规则, 低音部比较靠近该调的导音区。 仔细聆听2 小节的强拍音, 就会发现一个稍纵即逝的主和弦, 这种设计仿佛是遵从听众的感受, 让大家提前预知后续安排, 但马上又被小三和弦所覆盖遮蔽, 停放于E大调主体区域。 8 小节后, 出现了一个鲜明的E 大调附和弦长音, 最终又回到小调和大调的演奏体系。 这种处理方法就可称之为中古调式, 它不屈从于小调或大调形成搭配音效, 而是自成一体与二者交相辉映、 反复替换, 这是德彪西惯于使用的技法之一。

此外, 还值得探究的是下段落对于调式调性的呈现, 其演奏特点又区别于一般的古典曲乐。 尽管主调仍然控制着调式的输出与表现, 53、 54 这两个小节始终是以E 大调作为调性基础, 但行进至55 小节就会发现,调式居然归落至D 和弦的#g 小调区域, 而且为了突出附属音的音效, 使用 “加倍音” 着重进行标记。 56 小节也是在#g 小调区域开始移位, 强化了对比阶段的旋律控制, 因此听上去倍感通透、 明亮, 把这段演奏比喻成“黎明前的一丝阴霾” 也是不为过的, 这是整部曲乐少有的暖色设计之一[5]。 进入58 小节, 将这来之不易的温情化作#g 小调的附和弦, 又马上归落至#c 小调, 不同的调性原理烘托出相应的情感信息, 听众完全可以感受到《萨拉班德》 伤感且沉郁的色彩。 63 和64 节, D 和弦有一个加强音印象深刻, 并且在推向终结处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作者刻意为之的处理方式。 67 至70小节, 在低音部的衬托控制下, 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和弦解构效果, 并随着曲乐的推进, 和弦音效逐渐弱化, 最后归落至72 小节主和弦的#c 小调区间, 曲目宣告结束。

四、 《萨拉班德》 的演奏技法分析

(一) 半连音技法的运用

半连音的演奏技法在 《萨拉班德》 这部作品中亦有呈现, 它要求演奏者的触键方式遵从半连音的技术原理。 从本质上讲, 运用半连音的目的是彰显 《萨拉班德》 独有的情感式节奏, 所以演奏者要在了解曲目风格的基础上, 不断加强指法的学习与分析, 明确以半连音演奏的触键方法作为研究核心。 演奏这部作品时, 应注意探索半连音和连音在演奏方面的不同之处, 比较肯定的是将音符的四分之三设定为演奏标准是明智的选择,因此从这点来看, 想要保证演奏效果与原曲相得益彰,就要充分探讨如何将音乐艺术的色彩效应最大化, 这将非常考验演奏者对音符时值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 23至27 小节这一部分, 采用了不同的触键方法, 其表现特征也截然不同, 其中跳音作为该部分的核心技法之一, 只要运用得当, 就可以展现欢愉、 鲜活的曲乐效果。 演奏时应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留有一定的演奏空间,结束跳音的一刹那, 触键造成的声效和波动必须立即消失, 甚至不能产生任何微弱的声息, 随即准备后续音符的演奏。 选择这种演奏技法, 就意味着要避免演奏者拖泥带水, 保证一气呵成、 不留痕迹。

(二) 合理控制演奏力度

对于演奏力度的把握是否得当, 是评价一名钢琴师专业能力是否合格的有效依据。 任何的技巧技法最终都要回归于实践, 而操作效果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究其原因, 与演奏者对力度的理解及掌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度” 是一个难以清晰界定的概念, 它可以表示为音效的高低、 速率的快慢、 质感的好坏, 同时在传播表达音乐作品的核心情感方面也起着推动性作用。比如演奏者需要分别演奏两种相近的旋律, 一旦在演奏时不能精准掌控力度的实际运用程度, 则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情感情绪的表现力也会大相径庭。 为了增强 《萨拉班德》 舞曲的艺术渲染力, 争取让每一位听众都能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意境以及演奏者的诚意, 就必须合理控制演奏的力度[6]。 德彪西生前在演奏力度的控制能力上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 因此他的音乐作品经常能带来耳目一新的享受, 力度的强弱、 高低被安排得井然有序, 且力度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段落或声部, 其通过力度掌控所实现的演奏成效更加具有全面化特征, 简要来讲, 即便在难以表达的弱音区也可以明显听出力度的变化, 彰显了一种难以复制、 清晰透彻的层次感, 弱音自如发挥、 强音辅助衬托, 强弱相互弥补、 共同生效, 这就是 “印象主义” 音乐风格的主要特色。

(三) 踏板的应用技巧

《萨拉班德》 舞曲的开头直至第14 小节, 可以明显听出制音踏板在节奏控制方面起到的作用, 它要求演奏者双手保持动作一致, 发出柱式和弦的音效。 《萨拉班德》 上段落的前半部分, 非常注重和声与踏板的搭配使用, 在踏板的应用效果下, 和声也显得更具张力、 富足, 节奏始终保持在主流旋律的范围内, 实现音乐质感的全面提升。

如演奏者能有效使用踏板进行演奏, 则非常有助于增强音乐情绪的传达力和营造主题氛围, 同时在力度掌控方面也起到了辅助的效果, 是音乐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倘若乐曲的谱子中丢失了关于踏板演奏的标注, 则可能会加大演奏者的练习难度, 因此要求演奏者加以重视, 结合以往的练习经验探索踏板的演奏技巧。

结 语

综上所述, 德彪西堪称法国历史上不世出的音乐天才, 其音乐作品受到了后世音乐学者的关注与研究, 他的音乐艺术表达力正如同本人性格那般, 不受世俗与偏见的影响、 束缚, 虽历经坎坷, 但究其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与职责, 其别具一格、 崇尚自由的创作精神, 正是后人缺少的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德彪西舞曲和弦
冬的舞曲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瑶族舞曲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烂漫舞曲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