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地区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路

2023-11-17陈艺璇

中国市场 2023年33期
关键词:广西物流数字化

陈艺璇,戴 璐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进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期以来,类型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时代使命和方向,职教体系也因此得到不断自我强化、自我完善[1]。202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版)》,新修订的专业目录构建了“中、专、本”纵向贯通的三级体系,至此,预示着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在新版专业目录中,物流类中职专业4个、高职专科专业10个、本科专业2个,合计16个专业。伴随着职教新政、新法陆续颁布,物流产业持续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现代物流管理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也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文章将探讨的是广西地区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路。

1 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的发生与转折

1.1 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导向

其实早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时就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变,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之后就连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表1所示),但是没有具体的举措。职教“二十条”颁布之后,至2020年,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通道放宽,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标志着高职教育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同时为内涵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202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版发布,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本科的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实现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

表1 有关职业本科的国家政策、法律及重点论述

1.2 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内源驱动力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能量,物流也是国家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同时,物流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最多的服务业[2],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都是率先在物流与供应链中实现了真实的应用场景,新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物流与供应链转型升级的内源驱动力。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物流行业中从业人员里85%以上的都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和一线管理岗位,岗位人员主要来自职业院校,广西亦如此。根据广西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调研数据,广西物流行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主要几种在高职高专的层次,占人才需求总量比例的47%左右,其余层次的人才需求情况如下:本科为25%、中专为22%、研究生及以上为6%(如图1所示)。随着新型发展模式推动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创新创业和跨界整合能力要求,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历层次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图1 广西物流企业人才学历需求分布

2 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的内涵与定位

2.1 职业性、双元性、引领性三者兼具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活动[3],其根本属性就是职业性,也就决定其根本任务是服务地方发展。广西工业品物流总额占全区物流总额比重为50.9%,占首位。而按照广西物流业“十四五”规划发展重点,主要是物流枢纽建设、多式联运、空港物流、跨境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大宗商贸物流等领域,因此,广西地区的物流职业教育是瞄准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环节进行专业设置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更多又被赋予了引领性,承担了为地方产业输送高层次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重任。如若开展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主要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专业地域特色的打造,如柳州地区院校可依托当地产业形成汽车物流、铁路物流的专业特色;沿边沿海地区院校可侧重边贸物流、跨境物流的专业特色;百色地区院校可以侧重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的专业特色。第二方面是产教融合是培养的主要模式,要保持传授技艺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对产教融合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而“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必不可少,通过校企“互兼互聘”促成双元培养。第三方面是在以上所述领域高端设备、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等资源导入教学过程,以保证能力的“高水平”输出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

2.2 类型教育引领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主要由普通本科、应用本科和职业本科三个部分组成[4]。根据教育部的备案数据,广西地区本科物流专业开设院校共17所,其中,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共15所,公办院校占比86.67%,民办院校占比13.33%;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共4所(含应用型本科院校1所),公办院校占比80%,民办院校占比20%,如图2所示,目前已有两所院校该专业暂停招生。从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对中可以看出,目前正在招生的院校专业,除了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明确将部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职教师资培养,剩余大部分将其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事实上,广西地区内无论是普通本科,还是应用型本科开设的物流类专业都更注重将管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供应链项目、物流(工程)项目中的困难与难题,并非以学术为导向。目前广西地区开设物流类专业的职业本科院校仅有1所,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比较而言,则更注重将物流管理理论、工具方法和物流技术在物流生产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如技术方案、技术规范、技术原理等,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与应用型本科的差异化主要是逻辑起点,一个是学科理论知识,一个职业,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能力和技术。由于两者在培养人的使命上是一致的,加上物流本就是交叉学科,导致无论是学科起点还是职业起点,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从职业教育的传承创新和逻辑通路上讲,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需要相比其他本科类型在产教融合的深度上有更高要求,并且在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上体现更高的灵活性和职业性。放在广西物流产业对标先进、追逐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当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应该是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产业链创新的物流专业卓越工程师,强调的是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能解决技术问题和提供创新方案。

图2 广西物流(含普本、职本)本科专业设置数量及比例

3 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的思路与方案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思路与方案不仅受约政策设计,还牵涉社会诉求,更联动产业需要。由于广西地区职业教育平均水平和物流发展平均水平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形势,要想回应公众的期待,需要加强物流职业本科人才的“适应性”。

3.1 以数字化素养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体系

现在的物流企业不再单纯关注内部运营,而是更加重视内外协同,向服务供应链转变。物流企业需要提供的是能够支撑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运作的可视化、定制化和柔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物资、信息的流转和商贸关系的变更来实现采、供、销的紧密联通。在大商科开放环境下,物流类岗位工作内容更为宽泛,超出企业本身局限,如处理各方资源投入、协作、沟通的相关事宜;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整合与分析;自主学习横向关联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等,这都意味着学生需要具备更好的人文素质、信息素养和职业道德。广西地区物流人才需求始终存在结构性的供需不匹配,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剧了矛盾。根据广西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调研数据,对物流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企业对于学生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看重,但同时对五个能力评分中信息处理得分最低,分值83.56分(见图3)。根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的要培养“科学文化”,就是要在除了人文社会、公共艺术等综合素养之外,还应加强培养学生普遍缺乏的数字化素养,开设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弥补存在数字化知识结构短板以及数字技术相应的外语技能短板。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补齐数字化知识短板掌控数字化新技术,学好新时代职业外语,就业难的问题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缓解。

图3 企业对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评价

3.2 以终身发展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两业融合和技术融合在物流领域尤为凸显,加速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裂变和“云大物智”在物流业的创新,物流的实践场景和技术机理趋于丰富,很多复杂的工作内容则需要学生要有更好的专业认知和技术背景来解释相应的物流活动。经广西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调查,虽然广西大部分院系物流类本科毕业生,入学率和初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上,但是对口率较低和流失率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缺乏综合运营能力,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融合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培养出来的本科学生与高职学生从事的岗位并无二异,职业面向定位、心理期望和岗位需求有极大落差。照此,提倡的是运用工程思维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大批服务于物流现场的工程师,要求能够从事物流数据应用与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项目规划与运营、物流数字化管理等工作,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

依托于现有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与规范,如“供应链管理师”“物流服务师”“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从业人员”等,按照职业领域的生产过程、服务流程和技术创新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中,提高“统计学”“运筹学”的学习力度;重视支撑物流活动的基础编程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础”来提升学生在大商科环境下的职业迁移能力。核心课程中,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的新业态,纳入新技术、新工业、新标准和新规范,对传统课程做一定的改造升级,如“智慧仓储与配送管理”“智慧运输管理”“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开设“物流数据分析与应用”“物流数字化管理”等课程帮助培养解决数字化应用场景下复杂物流问题的能力。组织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体现本科层次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技术原理、技术标准、技术方案、技术规范的学习与掌握。

3.3 以适应精细化为目标的拓展课程体系

物流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趋于平台化改变,围绕建设“现代物流强区”战略,广西重点推进跨境物流、智慧物流、两业深度融合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细分领域(如冷链、跨境电商物流、汽车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复合型”人才显得更加重要。职业本科院校需制定一个不同于普通本科的多元培养体系,采用深度产教融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和企业输送人才。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开设不同的拓展课程,如“农产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大数据分析”等,配合蕴含着行业智慧和前沿技术的“1+X”证书制度对应可以选择不同的证书,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和职业技能证书融合到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懂专业、会技术”,通过实习实训“善实践”,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达到“有资质”。

4 结论

在积极稳妥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和研究中,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是广西地区物流产业的未来需求。产业持续加剧的变革和技术迁移,深入提升物流人才的适应性内涵,也还需要进一步在课堂教学实践、产教深度融合、师资团队建设中丰富人才培养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

猜你喜欢

广西物流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数字化制胜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