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3-11-17南通市通州区育才幼儿园张丽梅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卫小班教师应

■文/南通市通州区育才幼儿园 张丽梅

蒙台梭利认为,应建立积极纪律,让幼儿的成长进入秩序状态。而规则意识,旨在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会自我管理。小班幼儿年龄小,情绪化表现突出,如果过分强调规则,反而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更不利于规则教育的有序渗透。教师应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既要遵循幼儿自由的天性,还要倡导规则的重要性,让幼儿慢慢学会规范自己,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辩证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引领幼儿健康成长

1.规则是保障自由的基本前提

对小班幼儿来说,开展的各项活动要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创造。但活动本身是建立在常规基础上,教师应向幼儿讲述具体的规则,引导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比如,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前,可对游戏规则进行细致、准确的说明,让每个幼儿都能够了解规则,并规范自己的行为,预防游戏中不良行为或危险行为的发生。

2.自由是设定规则的初衷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教师若一味地强调规则,反而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蒙台梭利认为,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时,才能有节制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即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意识的渗透,不是过度强调,不是严格要求,而要给予幼儿“自由”的空间,让幼儿明白自己是自己的主人,需要自己来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幼儿都在玩积木,其中一名幼儿对教师说:“老师,我不想玩积木。”教师要蹲下来了解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的权利,同时为幼儿创设更多自主性游戏空间,释放幼儿的自由天性。在幼儿自主活动中,教师不能任意打断幼儿,对幼儿的操作横加批评、指责,而是要保持幼儿的独立性,让幼儿在“自由”的基础上理解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构建融洽师幼关系,引导强化纪律意识

1.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悉心教导

小班幼儿对幼儿园不熟悉,又脱离了亲人的日常关照,内心会因分离而产生焦虑、畏惧,缺乏安全感。在规则意识渗透中,教师要理解幼儿,学会换位思考,用耐心、温暖的话语来安抚幼儿,让幼儿对教师充满信任和依恋。比如,午休环节,教师指导幼儿收拾自己的衣物鞋袜,放在规定的位置。当一些幼儿不会做,或者没有做好时,教师应认识到幼儿的独特个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幼儿给予恰当、合理的教导。

2.强调信心激发,以积极方式强化幼儿规则意识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面对年龄小、认知低的小班幼儿,教师要多肯定、多鼓励、多赞扬,平时要多观察幼儿,对于表现突出的幼儿及时给予积极评价。比如,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对那些能够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赞美和表扬,不仅能促使幼儿内心更加坚定地要遵守规则,而且能够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

三、细化规则内容,邀请幼儿参与规则制订

1.联系生活,建立可实践的规则

小班幼儿对规则的认识是模糊的,要想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这些规则就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幼儿理解和执行。比如,一节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会播放音乐,幼儿一听到音乐就会明白,应该收拾玩具,回到自己的座位,保持安静。如厕时,如果人数较多,要自觉排队,不能插队,不能推挤。当有人发言时,其他人要学会倾听,如果有疑问,可以举起右手,等待教师回应后再作答。不过,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违反规则的情形是正常的,教师在制止幼儿的不当言行时,还要让幼儿明白,违反规定是不对的,要让幼儿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

2.尊重幼儿主体性,引导幼儿参与制订

轻松、自主、平等的规则氛围,更有助于幼儿自觉遵守。在规则制订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可以根据需要,鼓励幼儿参与构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规则本身,要让幼儿认同规则,认识到没有规则的危害,幼儿才会积极践行规则。比如,绘本故事《大卫上学去》中,大卫上学迟到,上课走神、吃东西,课间游戏还插队,扰乱秩序……对此,请幼儿想一想,大卫做得对吗?如果你是大卫,应该怎么做?教师借助于绘本故事,提醒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制订规则,又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并邀请幼儿主动参与规则制订。

此外,规则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共同为幼儿营造遵守规则的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大卫小班教师应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大卫,不可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