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大田县溪口矿区构造特征及成因

2023-11-16郑日震

能源与环境 2023年5期
关键词:含煤岩组童子

郑日震

(三明市自然资源局 福建三明 365000)

1 概况

溪口煤矿位于大田县县城262°方位,直距约15 km,行政区划属大田县上京镇管辖。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二叠世栖霞组(P2q)、早二叠世文笔山组(P2w)、早二叠世童子岩组(P2t1-3)、晚二叠世翠屏山组(P3cp)和早三叠世溪口组(T1x)。

中二叠世栖霞组(P2q):地表未出露,赋存于矿区深部,为浅海相沉积,厚度14 m。岩性以灰岩为主,顶部夹有硅质岩,常见水平层理或缓波状水平层理,具缝合线构造,局部含有泥砾。

中二叠世文笔山组(P2w):地表未出露,赋存于矿区深部,为浅海相-滨海波浪带相沉积。岩性以泥质岩、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生物化石极为贫乏,偶见介形虫和海百合茎化石。下部以泥质岩为主,中-上部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呈互层状。与下伏栖霞组(P1q)呈整合接触。

中二叠世童子岩组(P2t1-3):地表出露于矿区中部122-128 线及南部132 线附近,呈条带状展布,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其中该组第一段(P2t1)和第三段(P2t3)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由泻湖海湾波浪带相、沼泽相、泥炭沼泽相、湖泊相-沼泽相-泥炭沼泽相-泻湖海湾相、浅海相、滨海湖泊相等20 多个小旋回组成。岩性主要为泥质岩,细砂岩次之,夹粉砂岩和煤层(线),含煤层(线)>26 层次。

晚二叠世翠屏山组(P3cp):地表出露于矿区中部,上部为陆相碎屑含煤沉积。中、下部为滨海湖泊相含煤沉积,岩性为泥质岩夹粉砂岩、砂质岩。

早三叠世溪口组(T1x):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外围北、北东、北西部,为浅海相沉积。岩性主要为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组成。

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二叠世童子岩组第一段和童子岩组第三段,厚度>409 m,含煤层(线)>66 层次。

主要含煤地层构造形态为一复式背斜,次级褶皱发育。矿区走向断裂、岩浆岩及小构造均较为发育,对煤系有一定影响,其地层产状变化大,矿区构造复杂。

2 构造特征

溪口矿区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凹陷的北东边缘,政和-大埔断裂带西侧,位于太华—长塔复式背斜中段。矿区内次级褶曲发育,大多为两翼不对称的斜歪或局部倒转褶曲。断裂以北北东走向断层为主,横向断层次之,缓倾角逆掩断层也较发育(图1)。

图1 福建省大田县溪口矿区构造纲要图

2.1 褶皱

(1)Ⅰ号背向斜:位于矿区西部,轴向北东39°,水平幅度240~550 m,垂直幅度90~270 m。北段背斜局部倒转,南段背斜为西陡东缓的斜歪褶曲,背斜南东翼倾角15°~25°,北西翼55°~62°,为一对轴面东倾的斜歪至局部倒转的背向斜。126 线以北向斜被F8断层破坏。

(2)Ⅱ号背向斜:位于矿区中偏东部,轴向北北东27°,水平幅度550 m,垂直幅度290~370 m。背斜东翼倾角65°~82°,西翼25°~31°,为一对轴面西倾的倒转向背斜。125 线以南,背向斜被F9断层所破坏。南部被F1断层上盘翠屏山组所覆盖。

(3)Ⅲ号背向斜:位于矿区东部,轴向北北东15°,水平幅度150~290 m,垂直幅度230~510 m,背斜南东翼倾角55°~60°,北西翼倾角37°~51°,两翼大致对称或稍有斜歪。126 线以北被F1断层上盘翠屏山组所覆盖。

(4)Ⅳ号背向斜:位于矿区东南部,125 线~134 线之间,延伸长度>1 200 m,轴向北东30°,水平幅度160 m,垂直幅度128 m。背斜南东翼倾角10°,北西翼75°,为一对轴面往西斜歪或局部倒转的背向斜构造。

(5)Ⅴ号背斜:位于矿区西部,轴向北东29°,轴面向南东倾,水平幅度860~900 m,垂直幅度144~800 m。背斜南东翼倾角15°~20°,北西翼58°~70°,斜歪至局部倒转。

此外,小型褶皱也相当发育,但规模都较小。

2.2 断层

断层在区内较发育,其中规模较大的有F1缓倾角推覆断层,F11、F4、F0缓倾角拆离(滑脱)断层,F5、F6横向正断层,次为北北东向且角度较陡的F7、F10逆断层和F8、F9正断层等,其特征分述如下:

2.2.1 缓倾角推覆断层F1

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部、中部、东部,地表有18 个点直接或间接控制,深部有6 个钻孔(ZK5/128、ZK11/128、ZK17/128、ZK37/126、ZK29/124、ZK23/124)控制,断层上盘为溪口组至翠屏山组,下盘为童子岩组,断层面平缓,波状起伏,倾角15°~25°。该断层为远距离推覆构造,在矿区123~132 线仍有较大面积的断层上盘地层残留。

2.2.2 缓倾角拆离(滑脱)断层F11、F4、F0

F11断层:地表未出露,深部有36 个工程控制(表1),断层上盘为童子岩组,下盘主要为童子岩组或文笔山组(图2)。断层面沿走向和倾向均呈宽缓的波状起伏。该地层对含煤地层破坏较大,大部分钻孔断失了39 号煤层以下地层。由于F11断层破坏,断层下盘地层对比比较困难。

表1 F11工程控制一览表

图2 溪口矿区煤矿F11 断面等高线图

F4断层:地表未出露,深部有5 个钻孔控制(ZK6/132、ZK3/132、ZK26/132、ZK16/132、ZK25/132)。断层面沿走向和倾向均呈宽缓的波状起伏,向北倾伏,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文笔山组。

F0断层:地表未出露,深部有2 个钻孔控制(ZK3/132、ZK25/132)。断层面沿走向和倾向均呈宽缓的波状起伏,向北倾伏,上盘为童子岩组-文笔山组,下盘为文笔山组-栖霞组。

F5断层为矿区东北部边界断层,走向北西320°,倾向北东,倾角>70°。走向延伸长度>2 900 m,垂直落差>350 m,上盘为溪口组,下盘为童子岩组、翠屏山组。断层破碎带0.5~1.0 m,带内断层角砾清楚,断层带及旁侧常有岩脉侵入。

F6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南西角,走向延伸长度>4 500 m,矿区内出露560 m,走向北西290°~320°,倾向南西,倾角63°,垂直落差250 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翠屏山组。

2.2.4 逆断层F7、F10

F7断层:为逆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中南部,北段被F1断层上盘翠屏山组地层覆盖。地表有3 个点间接控制,深部有3 个钻孔(ZK14/124、ZK12504、ZK37/126)控制。另外,经多年开采,生产硐有9 个水平石门和四采区+665 m 副斜井揭露控制了该断层。北段被F1断层上盘翠屏山组地层覆盖。断层走向北北东10°~20°,倾向西,倾角40°~66°,垂直落差20~160 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

F10断层:为走向逆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中部,走向延伸长度>1 100 m。地表有4 个点控制,深部有1 个钻孔(ZK12402)控制。断层走向北东31°,倾向北西,倾角38°,垂直落差350 m,断层上盘为童子岩组-文笔山组,下盘为童子岩组。126 线以南被F1断层上盘地层覆盖,北部被F5截断。

2.2.5 走向正断层F8、F9、F3

近年来,能源危机激发了全世界范围内对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热潮。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在光伏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晶硅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资源丰富、性能稳定的优点.传统的硅基p-n结太阳能电池受限于复杂的制备工艺和环境污染、高能耗等问题,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硅基p-n结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相比之下,硅基肖特基结太阳能电池制备更为简单,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器件往往通过在硅表面制备很薄的金属薄膜获得,但这种金属薄膜表面反射率较高,会导致较大的入射光损失和较差的器件性能.

F8走向正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部,地表穿过整个矿区,走向延伸长度>2 460 m,垂直落差80 m。断层走向北东33°,倾向东,倾角58°,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

F9走向正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中部,走向延伸长度>900 m,断层走向北东29°,倾向南东,倾角42°~65°,垂直落差110 m,上下盘均为童子岩组,南段被F1断层上盘地层覆盖。

F3走向正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东南部,为东部边界断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东,倾角45°,矿区内延伸长度>430 m,垂直落差130 m。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三段、第二段,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一段、第二段。

除上述主要断层外,还有F13正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部,深部有4 个钻孔控制。近东西走向,向北倾伏,上盘为童子岩组第三段-第二段,下盘为童子岩组第三段-第一段。另外矿区内小断层也较发育,走向大部分以北北东或北东为主,次为北西向及近东西向。

3 矿区构造成因浅析

(1)中二叠世早期的海西运动,造成南岭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系构造体系复合,地层发生了坳陷,巨厚的准地台沉积形成,含煤盆地在中二叠世晚期发育形成。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童子岩组的含煤岩系形成后,翠屏山组与童子岩组由于东吴运动造成了假整合,但是晚古生代相对较平静,这是沉积物固结成岩的时期,此期构造运动对本区的构造影响不大[1]。

(2)三叠纪早、中期发生的印支运动,造成南岭纬向构造体系进一步加强,并占据主导的地位。与此同时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系开始形成,古特提斯洋慢慢关闭,欧亚大陆南部地层开始伸展,整个福建含煤区二叠系及其它地层处在南东和北西向的拉伸环境中,使地层顺着软弱层发生了滑移,推覆断层F1及其它的断层初具成型。在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末期,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发生了碰撞,造山运动在福建含煤区发生,形成了一系列的背、向斜,例如太华—长塔背斜的形成。同时,由于隆起进一步加强,侧向挤压力在不断加大,致使靠近隆起核部的含煤岩系产生了一系列的破裂面,并在侧向挤压力和自身重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次一级褶皱。印支运动使地壳应力场转变为以水平挤压为主,由于翠屏山组中巨厚砂岩层呈刚性,阻挡了水平挤压冲力,且童子岩组地层的泥质岩呈高塑性,含煤地层受挤压进而产生一系列翻卷褶皱[1]。

(3)侏罗纪中、晚期发生的燕山运动,新华夏系构造运动以北东向为主导,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的作用,本区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受到来自南东向的推力,煤系地层和翠屏山组在印支运动形成的褶皱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在先期形成的共轨破裂面进一步发育,形成了一系列次一级褶曲和张性断层,进而形成上述多种断层[2-3]。

(4)白垩纪开始后,受燕山运动的作用,菲律宾板块的活动表现尤为强烈。在以南北向为主的压剪性等主压应力作用下,对本区先期形成的断层和褶皱进行了叠加和改造,在褶皱的转折端形成一系列的次级褶皱,并且先期形成的褶皱受到断层的切割和破坏,在随着构造应力场呈周期性的变化,本区的构造趋于定型[4-5]。

4 结论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得到以下2 点粗浅认识:

(1)本区在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以来多次构造运动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其形成过程可划分为4 个阶段:①含煤盆地形成阶段;②I 级褶皱和推覆断层形成阶段;③次级褶皱和一系列正断层形成阶段;④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和定型阶段。

(2)本区构造主要特征表现为翻卷褶曲,这是由于本区煤系地层高塑性的泥质岩为主,其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大幅度的塑性变形,且不发生断裂,即为揉皱现象。流弯褶皱作用使高塑性的煤岩层产生了顺层流动,在侧向和水平挤压应力等外力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翻卷褶曲。

猜你喜欢

含煤岩组童子
谁的节日到了
银川市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动态特征
熊童子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山童子和一串红
书中有童子
淮南潘集深部勘查区15-2孔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白音华煤田三号露天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昭苏盆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