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学生思维“进阶”策略初探

2023-11-16章晓红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进阶数学思维

章晓红

【摘 要】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根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数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在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实践中,以熟悉的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思维更立体;以适切的实践探究为支架,让学生思维可视化;以关键的知识联结点为抓手,让学生思维结构化;以延展的综合问题为依托,让学生思维更开放。循着学生的思维进阶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由表层的知识性认识走向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有效促进思维水平的有序提升,助力数学思维的进阶。

【关键词】数学思维 低阶思维 高阶思维 思维进阶

数学思维就是能够用数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根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从“记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走向“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数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助力数学思维能力的“进阶”,是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以熟悉的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思维更立体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是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教师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相关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语言理解、思维能力都比较单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入手,创设了有趣的、真实的学习环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让学生沿着具有挑战性的思考路径,亲历完整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阶。

教师把学生朝夕相处的美丽校园“搬进”教室,创设情境,使之成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时,教师首先以“1号教学楼”为观测点,借助暗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标志性建筑,从记忆、理解层面复习旧知;然后逐渐丰富生活场景,创建“九宫格”,新增了暗含“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的标志性建筑,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把新增的四个图标移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把学生感知的视角从“现实空间”引向平面图,再通过“平面图”视角检验“现实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分析、评价、综合的层面。在“平面”与“现实”的不断切换中,学生内化新知,逐渐正确的抽象出八个方向的关系模型。教师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每个教学环节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具有连貫性。通过师生多元互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拾级而上,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使其思维更加深刻、立体。

二、以适切的实践探究为支架,让学生思维可视化

“方向”本身是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联系生活情境,通过具体的活动获得相应的感受与认识。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做一个透明方向板,接着引导学生开展了若干个相互联系、彼此依存、螺旋式上升的探究性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实践活动为支架将知识技能内化和外化。

(1)放平方向板,再移动,变化观测点的位置,在学校的平面图上说一说标志性建筑之间相互的位置关系。

(2)以学校为观测点,用方向板对准学校的北面,走出学校,了解学校周围的典型建筑或场所。

(3)用方向板把学校周围的典型建筑或场所搬到平面图上,把平面图补充完整。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产生学习疲倦。因而,教师要尽量将需要掌握的知识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适切的活动中探究新知。学生借助观察、操作、游戏、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探究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数学现实,大量的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更容易顺利获得数学概念。

教师设计的浅层次实践活动与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相匹配,层层推进,具有真实的社会性,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授受。在“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学科探究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引领,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并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这种“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的“真探究”,让学生的思维方式随着知识的逐渐外显而不断优化,真正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以关键的知识联结点为抓手,让学生思维结构化

美国教育家杰罗姆·布鲁诺认为知识是有结构的,教学不是教知识,而是教知识的结构。思维结构化就是要对思考对象进行全面、完整、系统的思考。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结合自身经验分析问题,既要看到问题的深度,也要看到问题的广度,两者兼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结构化思维,尽可能地把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周全,从相关的各个方面去审视和分析,充分体现思维的逻辑性、结构性,灵动地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新的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之后,以图1为依据,让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真实情境完成填空:

(1)尚品一期在远洋正荣玺樾的( )面。

(2)吴樾花园的东面是( ),东南面是(        )。

(3)梅里上城在吴樾花园的( )面。

问题1的答案是唯一的,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学生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由浅入深,有序突破,从而达到解决仅靠记忆和理解无法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的目的。问题2以“吴樾花园”为观测点,同一个方向可能会有多个地点,答案是多元的,体现了视角多元性,拓宽了问题分析的角度与维度。问题3根据学生的回答“梅里上城在吴樾花园的西南面”,追问这两个地点的位置关系还可以怎么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借助直观画面,让学生顺利得出“吴樾花园的西南面是梅里上城”“吴樾花园在梅里上城的东北面”两句话。教师紧抓知识延展的生长点,灵动地变一变,使知识体系的建构顺势而为、无痕发生。这一追问,巧妙地沟通了知识间的横向关联,把零散的知识聚拢起来、形成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发展。接着,教师让学生观察、对比这两句话,深入思考,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描述同样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因为观测点不同,所以它们的方向是相对的。最后,教师趁势追问:除了东北和西南是相对的方向,还有其他的吗?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对比与感悟,在不同的知识之间建立深度的联结,使学生能更熟练地辨别方向。整个教学环节盘活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深层分析,促进学生由直观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变,沟通了数学知识间的纵横关联,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更深层次地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关联。

四、以延展的综合问题为依托,让学生思维更开放

“认识方向”这一课要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基于“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教师寻找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的生活素材,并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数学学习任务,让学生再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下的综合性问题,提升原有思维水平,即实现思维进阶。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了解了学校周边,老师还想去你家做客呢!如果我们把这些地方(学校周边图)放进格子图,用小圆点表示,你家在學校的哪个方向?请你在格子图里用小圆点画一画。

师:你觉得谁画的位置更精准些?

学生交流,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师:你不仅考虑了方向,还考虑了距离,这样更精准。那老师从学校出发去你家该走哪条路呢?让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教师出示道路名称。

师: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和道路。(先出示地点,再出示路线)看,现在这张图像什么?

生:地图。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通过自己的努力绘制出了简易地图。

师:去这个同学家做完客,老师要回到学校,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学生指图说。

师:你真厉害,能够在这张简易地图上迅速找到方向,如果画得再精准些就是这张地图。(出示标准梅村地图)

师:那你能在这张梅村地图上任意找两个地点,像刚才那样说一说从( )到( )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吗?

学生交流。

在课尾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跳出教材,发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把数学知识放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学科融合解决真实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以“做小导游”的方式自主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完整地经历了“格子图—简易地图—精准普通地图”的生成过程。整个活动把真实的情境作为教学明线,以“认识方向”中的知识作为暗线,明暗线相互交融,既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又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显然,最初的问题激活的是学生记忆、理解层面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逐层推进,学生的思维逐渐进阶到更高层级的分析、综合,直至走向创新、开放。

这些循着学生的思维进阶而设计的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由表层的知识性认识走向深层次的问题解决,从简单的理解转向分析、创造,逐渐达成从“低阶”到“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化侠.学习进阶视角下小学生统计思维发展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6).

[2]李柱俊,李洁.思维进阶课堂:促进思维向上生长——以“认识小数”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22).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进阶数学思维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进阶中的北汽新能源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