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王朝的不朽誓言

2023-11-16向以鲜

青年文摘 2023年17期
关键词:太庙太祖誓词

向以鲜

宋朝虽然在征战方面相对处于弱势,但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却获取了空前成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都成熟于这个时期。陈寅恪先生有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之所以在文学艺术、科技文化方面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很多领域,由于历史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至宋代成熟发展已成水到渠成的必然。此外,更为重要的政治因素是,宋朝对知识分子或士大夫采取了特别宽松的优抚政策,为知识分子发挥创造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虽然偶尔也有一些文字狱出现,但总的来说,宋代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还是充满自由和理想色彩的。

宋代知识分子得享这样的境遇,与一份从宋朝建立之初就立下的不轻杀士大夫的誓约相关。

在旧题陆游所撰《避暑漫抄》中,还记载了一块与太祖誓约有关且更具传奇色彩的誓碑。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派人秘密镌刻了一块石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夹室之中,称为“誓碑”。誓碑平时秘不示人,以销金黄幔密密遮蔽,并且门禁严格。誓碑只在两个时候开放:一是太庙四季祭祀时,二是新天子即位登基时。誓碑开放之时,也仅有两人能够看到其内容:一位是在位天子或新天子,另一位则是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太监)。其余的人都必须远远侍立于庭中,莫能仰视。天子行至誓碑之前,行再拜大礼,跪在地上瞻仰誓碑,并默诵于心,再拜而出。在此过程中,群臣及近侍既看不到誓碑内容,也听不到天子默诵的声音。

整个北宋的各代皇帝,都严格遵守这个神秘的宣誓仪式,没有人敢于违背。除各位皇帝之外,无人知晓石碑上的誓词究竟为何。然而这个情形到靖康之变发生了变化,赵宋王朝保守了一百六十余年的国家秘密终于泄露人间:金人将宋朝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大门洞开,寝殿夹室中的誓碑露出了庐山真容——

誓碑高七八尺,宽逾四尺,碑上仅镌刻着三行誓词,共五十六字: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这五十六个字,有人称其为中国史上最为不朽的箴言。它是在古代皇权独裁制度下,统治者所能做到的最开明、最有效的制度设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并不是一石空文,或是摆设,而是刻进了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头脑与灵魂深处。它是誓言,也是戒约,对统治者心灵与行为施行制约。尤其是对于第二条——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践行,为宋朝把中华文明推向高峰打下了至为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時间上比太祖誓约晚两百多年的英国《大宪章》,是国王被迫与贵族签订的权力分配协议。太祖誓约却不一样,它来自伟大君王的内在的良知。太祖誓约是皇帝对臣下,尤其是士大夫或知识分子特别优遇的承诺,有着宗教仪轨般的自我约束效力。

由于太祖誓约的存在,生活在宋代的知识分子要快乐和幸运得多。深蒙这种恩泽的范仲淹,曾由衷地感叹:自从我大宋建立以来,从未滥杀过一个臣下,这是我辈的幸事,也是国家的幸事,只有胸怀盛德的朝代,才能做到明智如此啊!

(摘自《散文》2023年第7期,小栗子图)

猜你喜欢

太庙太祖誓词
重温誓词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誓词
婆婆纳
访北京太庙
重温入党誓词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曹植聪慧
元代太庙制度三题
地龙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