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2023-11-16徐高嵩龚自振

图书馆学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工作坊韩国大学

徐高嵩 龚自振 吴 思 纪 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55)

1 韩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研究概况

韩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规范发展始于韩国教育部《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1996年)》的出台,该文件颁布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逐渐脱离原有的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日常办公软件的使用教育,过渡到培养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的认识阶段[1]。目前,韩国学界普遍认为信息素养研究是对“人与计算机如何相互作用”这一论题的研究,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初衷在于提高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以及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跨越技术和社会领域的复杂问题的能力[2]。回顾近20年韩国学界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韩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几种主要倾向:一是重视课程设计和教学法。关于课程设计,韩国学术振兴财团早在21世纪初就资助成均馆大学开展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开发教学-学习模型()》(2004)是其代表性成果。的《以问题为中心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计()》[3]是其中的经典之作,,[4]对于新教师的教学设计指导研究等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教学法方面,[5]等从IT流畅性角度分析了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质量,、[6]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成就度进行的量化分析,开启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法的量化研究范式,在学界影响突出。二是提倡专门化。近20年来的发展已经使得韩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嵌入式”教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专门化迈出了脚步,在师范、护理等多学科领域实现了深层嵌入,与学科教育相融合。[7]、G S Jang[8]、[9]等从师范类、护理类大学生专业学习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对此都有过深入探讨。三是重视对大学生特定群体对象的研究。韩国学界的信息素养教育在以高校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中已经实现了精细化和对象化,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都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特别是对留学生群体的研究成果颇丰,如[10]、[11]等都曾以留学生群体甚至具体到中国在韩留学生群体为对象,对该类群体的信息素养教育培养模式有过深入的讨论。相比韩国学者,国内学者对韩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研究的文献较少,仅王玮[12]对韩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慕课”化建设进行过探讨,他利用“KOCW”平台搜索到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基础、因特网安全、数字信息、多媒体素养、信息通信伦理、学术信息、教育信息化等方面,主题涉及多学科,但其并未就此进行深入研究。

2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首尔大学是韩国公认的最高学府,也是世界著名大学和亚洲顶尖的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之一,位居韩国大学第一位,曾培养出一批韩国社会各界的领袖人物。全球知名排名机构QS 2022年发布的《2021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首尔大学名列第14位[13]。首尔大学图书馆是韩国最负盛名的图书馆之一,拥有中央图书馆和9个分馆。它收藏了520万册书籍,超过26万种纸质或电子学术期刊以及超过23万种非书籍材料。中央图书馆作为首尔大学的主馆,致力于通过实施研究信息系统和提供研究支持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除了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共享资源外,还提供关于图书馆使用的有组织的指导,在韩国学术图书馆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14]。

据首尔大学官方网站介绍,广义的首尔大学师生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包括3个部分:一是由首尔大学基础教育院主导的学术写作伦理教育,受众为学生;二是由韩国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学院劳动力发展中心(KIRD)通过“eTL SNUON”平台针对教师开展的从事科研工作的信息安全教育;三是由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主导的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学术写作规范教育及工具使用、信息获取和流程规范等,受众方为教师及学生,笔者要讨论的是第三部分。

2.1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笔者调查了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网站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0日间发布的全部相关信息。结果显示,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制定遵从了韩国教育部的《建立新教育体制的教育改革方案()1996》和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0),其面向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类型主要有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两种,两种教育的模式又包含课程模式、讲座模式、工作坊模式和碎片化教育模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学术方向和社会化方向。学术方向包括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资源利用训练;社会化方向主要是日常信息收集利用、社会媒体信息收集训练等。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实行分层教育,即本科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又按学科进行区分(见图1)。

图1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面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从图1可以看出,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设计上严格基于培养目标设定,教育内容依据培养目标分为学术研究导向和社会应用导向,培养模式对于前者的资源倾斜更为明显。在以学术研究导向的信息素养培养方面,与目前我国高校相同的是,都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两个领域的受众区分,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更适合受众群体研究特性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尤其区分了国际生培养层次。

2.2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更多地侧重于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学术资讯,提供学术研究支持。课程或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对国际知名信息资源的获取使用上,如“海外主要媒体利用指南”“Vogue杂志历史沿革”等。以2022年1—4月网络调研资料为主,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15]。

表1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2.3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

2.3.1 学术资源与工具使用培训的专业化程度高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养无论是课程还是讲座,专业化程度都较高。这种高度的专业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到具体数据库、具体科研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如“EBSCO电子书高级使用”“利用EndNote基本+高级功能”“Google Scholar的用法”“EBSCOO主机DB基础概念篇”“EBSCOO宿主DB搜索练习篇”“EBSCoohost移动应用程序用法”等;二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开展与学科本身适配度更高的工具使用指导。如面向护理学的“CINAHL全文本搜索练习”“CINAHL提供全文本搜索策略”,面向教育学的“教育资源,ERIC基本术语&概念篇”“教育资源,ERIC搜索练习篇”“教育资源,ERIC组合篇”,面向心理学的“PsycArticles及PsycINFO使用说明”,面向经济学的“业务资源整合”等。笔者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检索2022年1月—4月的培训内容,发现首尔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训项目平均每月超过20项,专题培训的频次较高,而且培训内容专业,这些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图书馆对学术资源与研究支持专业化的特点。

2.3.2 支持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化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基本实现了面向师生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支持,通过“研究力强化工作坊()”的形式,信息素养教育包揽了工具使用—文献搜集—期刊选择—出版发表的“一条龙”服务。工具使用主要是上述提到的“学术检索”系列课程;文献搜集方面主要包括“论文写作第一步:国内先行研究检索”“论文写作第一步:海外先行研究检索”等;期刊选择方面主要包括“准备论文投稿:了解期刊影响力指数”“(专题)了解学术出版并筛选有用学术期刊的方法”等;出版发表方面设立了专门面向IEEE发表的工作坊—“从准备到出刊:IEEE的发表历程”,以帮助学术研究的师生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2.3.3 多方搭建平台,普及信息素养教育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面向社会个人与企业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受众群体不仅限于本校的学生和教师,部分内容也向社会大众开放。此外,与国内相同,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养也是本科生、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课程教材、电子书、数据库使用方法的教育指导。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专门开辟了面向国际学生的在线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服务,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线上课程由首尔大学信息化事业部负责管理运营,以“eTL SNUON”平台为主,支持手机等移动终端。同时首尔大学也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合作,将首尔大学的部分课程在“K-MOOC”上线。其中,首尔大学基础教育院的“在线写作实验室(OWL)”提供“一对一”在线和移动环境中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对象涵盖研究生(包括国际学生),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服务的团队包括各学院专业教师。此外,2021年7月22日,韩国教育部发布了针对“K-edu集成平台”的信息化战略计划(ISP)[16],旨在整合高校的教育资源,推动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高校教育技术和教育内容的数据资源向企业有偿开放,使得高新技术产业产研深度结合。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也在积极筹备配套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与社会大众、高新技术企业对接。这是信息素养教育应用领域的一个重大转型,也是一个全新的拓展领域,将成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尝试。

3 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启示

同为亚洲国家,我国高校与韩国首尔大学在地域经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通过对韩国首尔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将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均衡发展带来几点启示,提供相关参考。

3.1 建立健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提高教育的专业化程度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滞后,存在功能相似、内容雷同、资源单一、缺乏特色等同质化问题,很难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17]。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施条件,借助专业公司力量,合建或自建架构合理、资源专业、载体丰富、访问便捷、终端兼容强、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学习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并将其融入学校一体化教育平台中,吸引院系专业教师加入信息素养讲授团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同时,提高教育专业化程度,还需要开展常态化的培训、教学与讲座。数据库使用培训与学科馆员“嵌入式”讲座让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优势和学科服务优势得以发挥,是信息素养专业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是这种服务受限于教学平台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没有常态化[18],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这种形式仍然只是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补充。图书馆应加强与院系教师的合作,将“嵌入式”讲座融入教师的课程内容中,与他们共同完成课程大纲、课程计划与课程设计,持续开展合作,而非一次性局部开展集中教学与讲座。

3.2 加强信息素养在线教育力度,完善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

近年来,以虚拟现实、虚拟世界、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视觉沉浸技术在学习资源、教学组织和系统平台等方面不断重塑在线教育,使其成为未来教育的一大趋势。高校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在线教育,完善通识教育与专门教育,是降低区域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不平衡、应对后疫情时代教育的困境与挑战、解决信息素养教育不公平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师资不足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建立区域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在线教育联盟。制定适应区域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统一在线教育顶层规划、框架体系、教育模块,实现共同谋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合作共赢,发挥联盟组织的集体力量。另一方面,整合MOOC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收集整理网络免费MOOC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按学科专业、人员使用层次分类整理;适当购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MOOC资源,将整合资源置于本校、本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指定专业馆员担任在线学习资源的“导航员”和“辅导员”,帮助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上线下答疑辅导、讨论交流,实行资源的开放存取,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3.3 重视工作坊模式,支持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化服务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工作坊”(Workshop)探讨的话题更有针对性,组织形式更为灵活,教育讲座的效果更明显。韩国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的“研究力强化工作坊”模式是中央图书馆常设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支持首尔大学师生及研究人员向海外期刊投稿为初衷,每年举办4~6次。“研究力强化工作坊”专门化程度高,通常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类型期刊的学术发表历程做定向培训,主讲教师以熟悉该类型期刊的学部教授和该类期刊的运营经理为主,内容包括期刊的定位、选题、投稿及出刊模式等。并且,部分内容的视频会在YouTube平台公开上映,以惠及更广泛的研究者[19]。

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很多高校教务安排的课程设置中并不是一门必修课,也非专业课,加之图书馆相关师资力量不足,除少数高校外,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此方面工作效果欠佳,短期内这种情况无法通过政策来改变,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须强化工作坊模式,既能让读者学习图书馆员个人的实践经验,又能发挥专业教师团队的作用,是图书馆开展深度教学辅助支持功能、完善读者学术研究全过程服务的有效模式。重视工作坊模式,必须“两手抓”:一方面,通过学习来培养和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吸纳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企业数据库高级培训员、社会有专业经验的志愿者加入,组建工作坊讲师团队,弥补工作坊主讲人能力知识不足的缺陷,提高对师生专业科研学术支持的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图书馆需要与院系联合制定相关的工作机制与奖励条例,促使团队持续开展服务。工作坊的工作可从某一个学术支持服务作为实践试点,再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的多个学术支持全过程服务,发挥工作坊团队的优势与服务功能。

3.4 适应社会变革,开展信息素养“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是由信息碎片化引发知识、时空、媒体、关系等碎片化,是伴随互联网应用技术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而伴生的新型学习模式[20]。利用短视频、音频等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短视频以时间短、叙事快、内容浓缩、呈现直接等特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趣味化、便捷化、情境化、可视化。首尔大学中央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培养的通识教育领域,配合通识课程与通识讲座,平行开展了碎片化课程。碎片化课程以短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通过二维码链接、App由移动终端来实现。在笔者的调查时间范围内,图书馆配合通识课程与通识讲座,平行开展的碎片化课程主题为“30秒图书馆秘诀:上课时都要做什么?”内容主要为配合课程或讲座进行课程主干内容的提要梳理,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了解接下来课程或讲座的主题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讲座结束后能够按照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有逻辑、有条理地整合学到的知识。

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应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优势,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碎片化学习资源,激发大学生信息素养碎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完善信息素养“碎片化”学习还要重视信息素养资源表现形式、互动交流、层次结构的设计,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动态模拟的动画、内嵌提示与标注来吸引学生学习,提高碎片化学习的稳定性与有效性,达到从多方面、多途径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目的。

4 结语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与信息传播的速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也应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当今的信息素养教育在培养人的学术能力、思辨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人们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社会发展,其内涵已延伸至全球视角、协作发展上[21]。在以往过多关注欧美等国家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亚洲国家一流大学图书馆,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带来启示,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笔者也将持续关注亚洲国家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展开思考与研究。

猜你喜欢

工作坊韩国大学
韩国“第一步”
“留白”是个大学问
聚焦韩国大选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在韩国走马观花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