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现状调查*

2023-11-16齐耀东杨新丽李红强何达玺李宇明任文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21期
关键词:科学馆解剖学医学生

齐耀东,杨新丽,李红强,何达玺,李宇明,任文婷△

(甘肃医学院:1.护理系;2.人文护理学教研室;3.解剖教研室;4.临床医学系,甘肃 平凉 74400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骨干课程,人体科学馆是一座集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场馆,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对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5]。但人体科学馆开放时间有限、不同群体对人体标本存在恐惧心理、科学馆容纳量及运营期间维护成本等因素导致场馆使用效率低下,为改善上述局限性条件和扩大人体科学馆辐射范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本研究调查了地方院校不同专业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实验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现状,旨在为设计更好的教学辅具辅助教学、服务师生、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22年10月5-31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地方医学院校在校学生503名作为研究对象。

1.1.2纳入标准 (1)全日制专科和本科大学生;(2)知情同意配合本研究的学生。

1.1.3排除标准 (1)休学(请假)学生;(2)不愿参与本研究的学生。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编制地方院校医学生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学生性别、专业、年级、户籍所在地、学历、父母亲中有无从事医务工作、《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等级7项内容。

1.2.1.2认知与需求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编制认知与需求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否与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有关、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是否有恐惧心理、最喜欢通过哪种方式学习解剖学知识、线上人体科学馆对学习是否有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线上资源的帮助等条目。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

1.2.2资料收集 采用网络问卷法,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制作统一指导语,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征得学生同意后不记名填写问卷,通过问卷星后台控制,填写问卷时间小于1 min视为无效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503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有效回收率为94.83%。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 477名学生中男147名(30.82%),女330名(69.18%);大一年级117名(24.53%),大二年级197名(41.30%),大三年级163名(34.17%);药学专业53名(11.11%),护理学专业168名(35.22%),助产学专业30名(6.29%),中药学专业12名(2.52%),儿科学专业34名(7.13%),临床医学专业85名(17.82%),康复治疗学专业13名(2.7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82名(17.19%);居住地:农村357名(74.84%),城镇120名(25.16%);本科440名(92.24%),专科37名(7.76%);父母双方均从事医务工作10名(2.10%),仅一方从事医务工作41名(8.60%),父母均未从事医务工作426名(89.31%);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等级:优秀63名(13.21%),良好205名(42.98%),及格197名(41.30%),不及格12名(2.52%);进入人体科学馆322名(67.51%),未进入人体科学馆155名(32.49%)。

2.2认知调查情况 477名学生中认为选择医学专业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有关者125名(26.21%),有一点关系者256名(53.67%),无关者96名(20.13%);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有恐惧心理者107名(22.43%),有一点恐惧心理者208名(43.61%),无恐惧心理者162名(33.96%);对学校人体科学馆建设满意者263名(55.14%),一般满意者190名(39.83%),不满意者24名(5.03%);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线上资源认为有帮助者444名(93.08%),无帮助者33名(6.92%);认为线上学习人体解剖学帮助最大者44名(9.22%),线下学习者161名(33.75%),线上线下结合学习者272名(57.02%)。

2.3需求调查情况 73.38%(350/477)的学生经常使用的解剖学第三方学习软件是3D body解剖。见图1。477名学生中最喜欢通过课堂学习解剖学知识者118名(24.74%),通过人体科学馆学习者292名(61.22%),通过查阅文献学习者15名(3.14%),通过教辅资料学习者16名(3.35%),通过网络视频学习者25名(5.24%),采用其他方式学习者11名(2.31%);36.06%(172/477)的学生更关注线上人体科学馆可以免费试用。见图2。73.17%(349/477)的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更能接受的线上讲解方式是视频。见图3。89.52%(427/477)的学生愿意使用线上人体科学馆并推荐给朋友;同时,希望辅助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线上功能可设有在线问答者占40.46%(193/477),视频讲解者占74.63%(356/477),结构展示者占66.25%(316/477),其他功能者占5.24%(25/477)。见图4。

图1 经常使用的解剖学第三方学习软件

图2 更关注线上人体科学馆的特征

图3 学习更能接受的线上讲解方式

图4 辅助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线上功能

2.4不同特征学生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比较 人体解剖学考试等级与专业、父母亲中有无从事医务工作、学生对学校人体科学馆的满意度息息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学历、户籍所在地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学生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比较[n(%),n=477]

2.5不同特征学生是否进入学校人体科学馆情况比较 是否进入学校人体科学馆与学生专业、年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学历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学生是否进入学校人体科学馆情况比较 [n(%),n=477]

2.6不同特征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的认知与需求度比较 不同性别、专业学生学校人体科学馆的满意度比较、不同年级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否与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有关比较、不同性别学生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是否有恐惧心理比较、不同学历学生线上人体科学馆对学习是否有帮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的认知与需求度比较分)

3 讨 论

探讨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优化线上人体科学馆的不足,进而为大学生提供更便捷、服务更全面的虚拟教学助手。

3.1人体解剖学学习情况 人体科学馆是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既能服务于教学、科研,又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人体科学馆的满意度越高人体解剖学考试成绩等级越高。但进入大学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理论课程学习不动脑、实践课程学习不动手、对事情的处理能力较为吃力等,导致学习中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下降[6]。课堂学习中展示的标本数量有限,而在人体科学馆所展示的标本更具有代表性且制作更精致,标注更详细,学生可在业余时间去馆内学习。人体科学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开放情况、展览内容、互动性、知识性、趣味性、科技感、寓教于乐、新奇、增长见识等有关[7],且部分学生更喜欢自由分配时间进行学习[8]。合理开发、利用人体科学馆,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虚拟教学助手实现课后学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节约搜寻资料的时间,使学习更加便利,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

3.2人体科学馆的使用现状 人体科学馆是在标本陈列馆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来的,以基础医学形态标本为主体[9]。甘肃医学院人体科学馆于2015年初步建成,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融合教学、科研及科普于一体。馆舍面积600余平方米,有整体塑化、管道铸型、系统解剖、局部解剖、断层解剖、病理、畸胎、胚胎发育标本等近2 000件。本研究结果显示,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的认知与需求度一般,可能与人体科学馆形式较简单、服务功能较单一、特色还不够鲜明有关,再加上场馆面积、管理维护费及开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制约其发挥更大的优势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进入学校人体科学馆的情况不同,其药学、护理学专业学生中没有进入过学校人体科学馆的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0.00%,临床医学、儿科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没有进入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于10.00%,可能与学校人体解剖教学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设置有关。大三学生没有进入人体科学馆者仅占6.13%,大二学生占23.86%,而大一没有进入的学生高达83.76%,可能是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且部分学生仍未返校,学校人体科学馆的开放使用率降低。国际博物馆协会2020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或将有18%的博物馆永久性关闭,46%的博物馆取消或减少了展览项目,67%的博物馆取消或减少了活动项目[11]。受疫情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与心理影响,博物馆行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推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和创新。疫情影响下人体科学馆可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闭馆不闭展,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3.3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认知现状

3.3.1学校人体科学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对学校人体科学馆的满意度高于女生。汪洋[12]和马国义[13]研究表明,男、女生在认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方面存在差异,男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女生,因此,可能使不同性别学生在接受事物时具有不同的态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基础,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指导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生长及发育规律及其生物学功能的课程,各医学专业很有必要掌握好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人体科学馆的存在显得非常有意义[14];而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解剖学知识时对学习内容各有侧重,这与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有一定关系。

3.3.2选择医学专业是否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是否与对人体解剖学感兴趣有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越高的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越感兴趣,这与学生高考志愿报考有关,同时,不排除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从近年来医学类院校的高考录取情况来看,医学类专业的报考热度很高,在专业类大学排名中医学类院校的数量仅次于师范类院校,排名第2位[15]。我国医护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投入抗击疫情第一线,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医护工作,产生对该职业的敬佩之情,正是对医务人员的崇敬驱使学医成为学生的理想目标,让更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选择医学类专业。孙娟娟等[16]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报考意愿增幅较大,志愿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由 19.93%增长至 38.85%,增加了 18.92%,建议学生报考医学院校的家长由 54.65%增长至65.12%,增加了10.47%,主要原因是对医学了解的学生认为医务人员是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对解剖学等专业了解较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医学生职业认同及各维度值均高于量表中值,说明在疫情的压力下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医生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较为认可其职业价值[15]。

3.3.3第一次接触解剖学是否有恐惧心理 一具具耗费大量心血制作的标本基本上就是为接受专业教育的医学生驻足观察学习,其他参观人员除震撼于标本的精细制作外,收获甚微,并且人体科学馆的开放时间有限,部分参观者对人体标本具有恐惧心理[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人体科学馆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占66.04%(315/477),与成敏[19]和李苗等[20]调查结果相同,有过半的学生在刚接触解剖标本时会有焦虑、恐惧等不适感受。在上解剖学课程时教师一定要观察医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并给予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解剖学习过程,更好地掌握这门医学基础课。

3.3.4线上人体科学馆对学习是否有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对学习是否有帮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排除地域性原因。很多经过紧张备战高考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紧张的神经松懈下来,觉得考上大学后只要专业课及格就能顺利毕业[21]。刘革等[22]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研究发现,53.10%的大学生处于自主学习较差的状态。廖传景[23]通过458份有效问卷分析得到专科生较本科生更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通过辅修为今后创造发展空间,说明专科生比本科生更期待充实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会搜寻更多的学习资料提高自己。

3.4地方院校医学生对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需求现状 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抽象记忆[24]。本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线上资源对学习有帮助。与王硕林[25]调查结果相同,合理应用3D解剖软件学习系统解剖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经常使用“3D body解剖”“维萨里3D解剖”等线上资源,有超出一半的学生最喜欢通过人体科学馆更直观、立体地了解标本的结构学习解剖学知识[26]。但在日常使用3D解剖软件过程中部分功能需收费使用[25]。有研究显示,学生希望线上人体科学馆可免费、便捷地使用“在线问答”“视频讲解”“结构展示”等功能,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体解剖学等专业教学实践操作条件的不足[27]。

综上所述,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通过微信小程序将人体科学馆上传云端形成线上人体形态馆教学辅助平台,实现线上人体科学馆虚拟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创新,解决传统线下教学资源内容的单一性、应用的时空限制性、参与人数限制性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教学辅助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形成线上线下资源的互动,解决无法在校学习等情况,向广大医学知识爱好者在移动环境下方便、高效地获得人体形态馆开放资源的平台,为高校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全民人文素质和健康素质提升提供开放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科学馆解剖学医学生
细胞迷宫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馆教育活动的早期探索
民国时期“馆校结合”的早期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