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联合MDT模式的突发卫生事件演练对提高急诊应急能力的研究
2023-11-16谢王来燕叶衍钱凤萍游光旺刘钗涓
谢王来燕 叶衍 钱凤萍 游光旺 刘钗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多人、群体健康受到威胁或已经遭受危害的突发事件[1]。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大面积的自然灾害、人类制造灾害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交通、物流等手段的日益发达,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且部分事件出现规模化、复杂化趋势,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受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急诊科是医院中最先接触患者的科室之一,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重要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带来更大的人流量、更紧急的应急需求、更高的传染性等,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需要提高,急诊科应具备更强的应急能力[3]。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往往使急诊科医护人员措手不及,造成精力不足。而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是将不同学科的专家、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疗人员组成一个协作系统,共同完成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MDT 模式在急诊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有良好的优势和实施效果[4]。MDT 模式具有良好的协作性、高效性、人性化的特点,可以将医院各个科室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体系,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快速调度和灵活应急处理,避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可以让应急处理流程有序、清晰,各类应急措施和应对策略都能得到充分考虑和实施,使整个医疗应急响应系统更加高效、优化[5]。本研究探讨医护联合MDT 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应急能力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急诊科医生16 名,护士人员24 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为急诊科医护人员。(2)获得执业医师资质或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注册的医护人员。(3)从事急诊医疗护理一线工作满1 年。(4)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在急诊科轮转、进修和实习的医护人员。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医护人员分为医护演练组(20 名)和医护+MDT 演练组(20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医护人员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伦理标准。两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医护演练组
进行常规医护人员演练,演练场地于8:00 开放,所有医护人员在场内集结。接到指令后,急诊科医护人员根据已经制订的应急方案立即行动,进行应急响应演练。在演练开始前,工作人员组织了一次简要的应急知识培训,对演练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1.2.2 医护+MDT 演练组
在医护演练组的基础上,进行MDT 模式的干预。医护人员成立MDT 小组:由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创伤骨科、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患者入院后,急诊科呼叫MDT团队,由急诊救治中心专职人员全程负责组织MDT 讨论,协助制订最优治疗方案。具体前期准备:(1)设立组织机构: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成立医护联合MDT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2)进行人员培训:对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的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步骤。(3)准备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医疗设备正常运转。(4)进行资源储备:加强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库,保证应急物资充足。具体演练流程:(1)紧急响应和通报:当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和医护联合MDT 小组,并向有关部门报告。(2)应急处置: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对相关场所进行隔离,并严格控制不相关人员的流动,现场实施救助治疗。(3)信息报送和汇总:在应急处理结束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应急处置结果,并进行事情汇总和分析,找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项目了解度比较
采用福建省立医院南院制订的应急项目测试问卷对两组医护人员演练前后的应急项目了解度进行评分调查,每个项目5 分,满分60 分,分数越高提示了解度越好。
1.3.2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流程知晓率比较
根据《急诊科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流程知情调查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分类、应急救援体系、应急响应与终止、应急支持、监督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知晓率等6 个项目进行调查[6]。问卷满分为100 分,<60 分以下为不知晓,60 ~70 分为一般知晓,71 ~80分为基本知晓,>80 分以上为完全知晓。总知晓率=(基本知晓+完全知晓)人数/总人数×100%。
1.3.3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比较
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量表进行调查[7]。量表包括应急知识学习能力、急救能力和综合能力3 个项目维度。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1 ~5 分分别为“做得很差”“做得不太好”“做得一般”“做得不错”和“做得很好”。以单项得分值作为判断标准,<3 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较低;3 ~4 分表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中等;>4 分表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高。总量表同质信度克朗巴赫系数为0.885,分半信度为0.84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项目了解度指标比较
在演练前,两组医护人员各类应急项目了解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演练后,两组医护人员各类应急项目了解度指标升高(P<0.05);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比较,医护+MDT 演练组的医护人员各类应急项目了解度指标升高(P<0.05)。见表2。
表2 医护+MDT 演练组与医护演练组应急项目了解度比较(分,±s)
表2 医护+MDT 演练组与医护演练组应急项目了解度比较(分,±s)
医护+MDT 演练组(n=20) t 值/P 值演练前 演练后基础知识类 2.36±0.17 2.31±0.14 1.015/0.316 3.18±0.35 4.41±0.36 10.960/<0.0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1.98±0.45 2.06±0.37 0.614/0.542 3.27±0.58 4.52±0.27 8.738/<0.001相关法律法规 2.02±0.24 2.10±0.12 1.333/0.190 3.41±0.34 4.67±0.20 14.290/<0.001明确个人身份和职责 2.78±0.22 2.68±0.13 1.750/0.088 3.75±0.14 4.72±0.09 26.060/<0.001报告集结程序 2.07±0.15 2.03±0.08 1.052/0.299 3.67±0.38 4.52±0.30 7.852/<0.001防护措施 2.31±0.19 2.28±0.21 0.473/0.638 3.36±0.25 4.69±0.30 15.230/<0.001基础技能类 2.65±0.32 2.55±0.27 1.068/0.292 3.78±0.07 4.92±0.06 55.300/<0.001突发事件描述 1.59±0.28 1.61±0.32 0.210/0.834 3.03±0.45 4.75±0.20 15.620/<0.001现场卫生学调查内容 2.37±0.41 2.20±0.32 1.462/0.152 3.56±0.52 4.74±0.11 9.929/<0.001现场采样和快速检测 2.09±0.22 1.98±0.23 1.546/0.130 3.64±0.36 4.52±0.46 6.737/<0.001现场临时控制 1.36±0.26 1.26±0.18 1.414/0.165 3.24±0.18 4.56±0.16 24.510/<0.001事后处理 1.63±0.58 1.52±0.17 0.814/0.420 3.36±0.74 4.75±0.20 8.109/<0.001项目指标医护演练组(n=20)医护+MDT 演练组(n=20) t 值/P 值医护演练组(n=20)项目指标 医护演练组演练前后组内比较(t 值/P 值) 医护+MDT 演练组演练前后组内比较(t 值/P 值)基础知识类 9.425/<0.001 24.310/<0.0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7.859/<0.001 24.020/<0.001相关法律法规 14.940/<0.001 49.280/<0.001明确个人身份和职责 16.640/<0.001 57.700/<0.001报告集结程序 17.510/<0.001 35.870/<0.001防护措施 14.950/<0.001 29.430/<0.001基础技能类 15.430/<0.001 38.320/<0.001突发事件描述 12.150/<0.001 37.210/<0.001现场卫生学调查内容 8.037/<0.001 33.570/<0.001现场采样和快速检测 16.430/<0.001 22.090/<0.001现场临时控制 26.590/<0.001 61.280/<0.001事后处理 8.229/<0.001 55.030/<0.001
2.2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流程知晓率比较
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比较,医护+MDT 演练组的医护人员应急流程总知晓率升高(P<0.05)。见表3。
表3 医护+MDT 演练组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应急流程知晓率比较[名(%)]
2.3 两组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指标比较
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比较,医护+MDT 演练组医护人员的急能力指标升高(P<0.05)。见表4。
表4 医护+MDT 演练组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指标比较(分, ±s)
表4 医护+MDT 演练组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指标比较(分, ±s)
组别 应急知识学习能力 急救能力 综合能力医护演练组(n=20) 3.54±0.40 3.02±0.31 3.24±0.41医护+MDT 演练组(n=20) 4.76±0.22 4.71±0.12 4.63±0.24 t 值 11.950 22.740 13.080 P 值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交通事故、急性食物中毒、工程施工事故、暴力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对于急诊科医务人员来说,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式和能力尤为重要[8]。定期进行急诊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不仅不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反而会大大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解决能力。因此,急诊科医务人员必须准确了解急诊项目和流程,才能有效地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9]。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不同危险源的防护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应急物资的准备和使用等具体应急事项,以便在事件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相关研究表明,按照以往的标准和做法,传统的医务人员演练对于解决应急问题效果缓慢,单一的医务人员演习对应急反应存在不规范化、反应慢、缺乏专业性等缺点,严重影响应急事件的解决[10]。MDT 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可以大大提高医护人员应急项目和流程的规范性,帮助医护人员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救治。MDT 可以帮助急诊科、联合应急小组、医疗救援队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使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应对,增强对应急项目和流程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地发挥应急能力和水平,确保患者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比较,医护+MDT 演练组的医护人员各类应急项目了解度指标升高,应急流程总知晓率升高。说明医护联合MDT 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可以更好地帮助急诊科医护人员了解应急项目和流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因多样、分布区域不同、危害大,疾病类型、应对机制和医疗卫生条件也各不相同。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十分重要。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不仅反映了急诊科的服务水平,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12]。快速、及时、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赖于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的法律保障、长期的预算和应急预案以及通过演练培养危机意识和提高应急能力。医院定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不仅可以增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更好地解决突发事件;因此,提高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对风险面对能力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13]。常规的医护人员演练是由领导小组指挥,调节各项工作、下达指令,传递消息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操作不规范、救治不合格、反应能力慢等现象,对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提升效果较慢[14]。MDT 模式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练,需要各小组共同努力,整合医院各科室资源,形成协同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制订治疗和护理方案,使不同科室间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及时,消除信息传递不畅、程序烦琐等问题,可以提高医院内部的工作效率。MDT模式将患者的需求和权利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使医疗资源能快速调度和灵活应急处理,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负面影响向更大范围蔓延[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医护演练组医护人员比较,医护+MDT 演练组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指标升高。说明了医护联合MDT 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可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医护联合MDT 模式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可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应急项目、应急流程了解度,提高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