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地经济”架起共富桥

2023-11-16邵滢任琼嫣

宁波通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常山县飞地慈溪

文/邵滢 任琼嫣

(上图/慈溪市发改局供图)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包装产品。

以山海协作为名“牵手”,慈溪市与常山县走过10年,共同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子。破题,从“飞地经济”着手。“飞地经济”中的“飞”字,意为“山”“海”两地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交融。慈溪市充分利用“海”的优势和对口地区“山”的资源,以“产业飞地”提质,以“消薄飞地”提效,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赢、注重实效”的山海协作新路径。

2021年9月24日,慈溪—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在慈溪市集中开工,成为全省首批实现项目开工的“产业飞地”。该项目位于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集中开工的5个项目总投资约6.6亿元,用地面积200亩,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

(图/慈溪市发改局供图)2021年9月24日,慈溪—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在慈溪开工。

在“产业飞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山县负责保障用地指标,慈溪市负责建设用地,双方共同出资、合理调配、滚动开发,互研互鉴共建机制。“一期的5个项目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二期招商工作也已启动。”慈溪市龙山镇政府经发办工作人员戎学斌介绍,“自2021年‘产业飞地’项目启动以来,虽在推动过程中遇到利益共享、能耗共担、产业共育等实践难题,但‘山’和‘海’双方认为合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

慈溪市、常山县不断交流互通,先后签订“产业飞地”共建协议、开发实施方案、补充协议等,明确了共建方式、利益分配方式、双方职责等事项,建立了议事协商、联合招商、运营共管等机制。“产业飞地”项目首期注册资金到位1亿元,两地按照“固定回报+税收分成”方式共享发展成果。“海”的这边和“山”的那边均尝到了合作的“甜头”。

一边,慈溪—常山山海协作“产业飞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另一边,“消薄飞地”产业园助推常山县实现全面消薄。

在位于慈溪市上林英才产业园的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条生产超声刀的生产线高效运转着。“这条生产线于2020年投产,现已全面量产,年产能可达30万把,年产值接近6亿元。”该公司运营总监代良会说,“入驻产业园之后,公司产能不断扩大,优秀人才不断增加,2015年至今,公司年产值基本实现每年翻一番。”

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成长是上林英才产业园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上林英才产业园为基础,慈溪市、常山县合作启动“消薄飞地”产业园建设,采用“一共二代三保”建设模式,即慈溪市、常山县双方共同出资,慈溪市代建设、代管理,保落地、保招商、保收益。常山县筹集集体资金入股上林英才产业园,根据“保底+分红”收益模式,前5年可按投资额的10%获得固定收益,后5年按产业园实际盈利不低于10%的保底收益分红。目前,已有10余个项目入驻产业园并开始产业化,涉及医疗器械、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消薄飞地”产业园推动了常山县所有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增收消薄,村集体收入实现质的提升,累计分红4415万元。

在山海协作的大棋局中,“飞地”如“妙手”,推动更多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流集聚。“飞地经济”契合了“常山所需、慈溪所能”的共同愿景,将常山县的闲置资源“飞入”更广阔的市场,也让工业发达的慈溪市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留得住好企业,引得进优项目。

下一步,慈溪市、常山县将继续以产业培育、产业梯度转移和资源要素配套为主线,蹚出一条互动式“造血型”产业振兴新路线,唱好山海协作“大戏”,稳居因地制宜“C位”。

猜你喜欢

常山县飞地慈溪
走在下雪的路上
慈溪,为它的美食疯狂打call!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学生作品展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
200余吨危险废物随意堆放 慈溪破获重大“污泥”案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