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防控技术在镇宁县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浅析

2023-11-16齐庆英

南方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玉米螟夜蛾害虫

齐庆英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镇宁 561200)

玉米在现代农业种植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的经济价值,还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积极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化学药剂的使用,可以从整体上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玉米种植中引入了绿色防控技术,获得了良好效果。为充分发挥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控作用,需要深入探究该技术的应用要点。

1 概述

我国农业专家及学者立足绿色植保技术,不断探索研究下,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对农作物实施综合防控,可有效提升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与破坏环境。因此,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绿色防控技术更加强调全面防治、综合预防,实际应用环节始终遵循绿色环保原则。与传统农药相比,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农药具备少残留、高效、低毒等特点,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降低其对玉米的不良影响,提高玉米品质,促进玉米健康生长[1]。

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便于操作原则。绿色防控技术应该在农民实践中拥有较高的价值,且便于复制,只有满足这一要求,才能大面积推广使用,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2)标准化、规范化原则。该技术应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办法,从而提高技术效率,如,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和悬挂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黏虫成虫、草地贪夜蛾成虫等,减少田间落虫卵量,增强防控效果。现阶段,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玉米病虫害防治中也积极引入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提升玉米品质,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获得了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过镇宁县各乡镇(街道)玉米种植过程中,各生育期面临的病虫害发生类型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处理玉米病虫害问题。如,镇宁县玉米出苗期较严重的病虫害是小地老虎,苗期病虫害以玉米螟、草地贪夜蛾为主。出苗期结合农业防控做好防除,苗期至喇叭口期结合物理诱杀成虫、化学药剂防控幼虫等综合技术进行防控。

2 现状

镇宁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等特点。地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候随海拔的降低而升高,降水量则相反。年平均气温16.0 ℃,年平均最高气温20.6 ℃,年平均最低气温13.3 ℃,极端最高气温36.2 ℃,极端最低气温-0.5 ℃;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降水量1 576 mm;年日照时间1 069.4 h;全年无霜期为328 d,水热同季。全县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综合气候条件适合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据统计,镇宁县2021 年玉米播种面积为2 470.99 hm2,总产量为1 149.2 t;2022 年玉米播种面积为3 148.1 hm2,总产量为15 595.73 t,对全县15 个乡镇(街道)农民增收发挥着巨大作用。据笔者调查,镇宁县玉米种植多以连片集中种植为主,实施主体包括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民等。在本地区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内,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3 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绿色防控技术探索

近年来,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结合玉米生长习性,通过农业防控、物理诱杀、化学防除等绿色防控技术,积极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经过绿色高效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强化绿色防控技术指导,已获得良好的防治成效,实现了玉米增产增收。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的原则,突出“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加强虫情监测预警并及时指导防治。防治过程以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为基础,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为重点,化学防治为底线。采取灯诱、性诱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生物农药和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应急防控,压低虫口基数的防控策略。

1)长期治理与短期控制相结合;2)标本兼治,治标就是要压低虫口基数,治本就是要从害虫的生物学习性入手,综合防治,将害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3)分区治理,如2019 年以来发生的草地贪夜蛾虫害,镇宁县针对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和重点防范区,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4)在技术路线上,以虫源地种群控制为关键,保护利用天敌,以生物防治为基础,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持续减少种群数量;5)在关键技术上,注重作物多样性、品种多样性、措施多样性;6)在防控机制上,根据发生时间开展协调防控,将群防群治与统防统治相结合。

3.1 农业防控

绿色防控技术中,农业防控属于较为常用的一种防控措施,玉米种植人员应加大对玉米种植前期与中期的关注力度。

3.1.1 清洁田园、整地

将前茬作物的秸秆、周边杂草集中清理粉碎还田或作为农家肥使用,翻耕土地,减少田间病虫害虫源菌源基数。

3.1.2 选用抗病玉米品种

种植前,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与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地的优势品种种植。做好种子筛选,选择有光泽、外壳光滑、籽粒饱满的包衣种子,提升玉米种子质量,使玉米具备较强的抵御能力,能够综合防治相关病虫害,如在出苗期对小地老虎、玉米螟等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使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此外,还能有效避免玉米苗期受到蚜虫的侵害,有助于预防玉米病毒病。镇宁县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地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候随海拔降低而升高,在玉米品种选择时,应选用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耐热及耐密的品种,如新中玉667、金都玉808、正大809、正大719、正大808、正大811、垦丰909、显玉999、亚航639 及金玉101 等。

3.1.3 药剂拌种

对未包衣的商品种子,应于播种前1~2 d药剂拌种。选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3.0~4.5 mL·kg-1或者27%精·咪·噻虫胺悬浮种衣剂5~6 mL kg-1或者70%吡虫啉悬浮剂3.3~5.0 mL·kg-1进行药剂拌种。通过应用药剂拌种法,可保证玉米根系健康成长,为玉米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2]。

3.1.4 测土配方施肥

强化水肥管理,对化肥施用量进行严格控制。1)土壤肥力高,目标产量大于600 kg/667 m2,基肥施商品有机肥120~160 kg/667 m2、复合肥30~38 kg/667 m2、锌 肥2 kg/667 m2。苗 肥(4~5 叶)施 尿素13~15 kg/667 m2,穗肥(大喇叭口期)施尿素15~18 kg/667 m2。2)土壤肥力中等,目标产量450~500 kg/667 m2,基肥施商品有机肥100~120 kg/667 m2、复合肥25~30 kg/667 m2,苗肥施尿素10~12 kg/667 m2,穗肥施尿素12~15 kg/667 m2。3)土壤肥力低,目标产量350~400 kg/667 m2,基肥施商品有机肥80~100 kg/667 m2、复合肥20~25 kg/667 m2,苗肥施尿素8~10 kg/667 m2,穗肥施尿素10~12 kg/667 m2,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积极利用有机肥资源,增强土壤肥力。

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能力,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壤肥力。重点做好绿肥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应用商品有机肥以及腐熟的有机肥;转变施肥方式,合理控制化肥用量。大力推广机械施肥,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适期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基肥施用比例,严格遵守因地制宜原则,推广高效绿色施肥技术,进一步提升肥料利用率,使化肥施用量得到大幅降低。重点应用新型肥料,做好新型肥料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减量增效目标。

3.1.5 合理密植

种植户在玉米种植环节,应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保护玉米种植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应结合种植的品种,选择多样化管理方式管理田间农作物,丰富田间农作物种类,将抗病虫害、抗倒伏的不同杂交品种种植于同一生态区,避免种植单一,保证种植区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按照宽窄行东西向根据品种特性(紧凑型或者开展型)确定行间距,确保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

3.1.6 中耕除草

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定期除草,及时清除玉米种植地中的垃圾与杂草,避免田间病菌滋生,减少种植区害虫寄生,进一步提升玉米品质。

3.2 物理诱杀

3.2.1 安装监测设备,做好虫情预警

在易发生虫害的场所或害虫主要寄主作物田,设立重点监测点,安装灯诱、性诱等监测设备,及时监测成虫发生情况;在害虫主要寄主作物生长季节,针对卵、幼虫和蛹,及时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准确发布虫情预警信息,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1)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每2 hm2安置1 盏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达到良好的诱杀效果,有效应对虫害威胁。2)性诱剂诱杀。采用内置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芯的诱捕器,以每667 m2配置1 套的密度连片大面积使用,诱捕时间从观测到成虫开始,诱捕器进虫口高于地面1.2~1.5 m。3)诱捕器诱杀。成虫发生初期,集中连片使用自控多方式高效害虫诱捕器,在田间1 hm2安装1 套,诱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成虫,同时诱杀其他鳞翅目等害虫成虫。利用光线、颜色、味道诱杀法,灭杀玉米病虫害,有效抑制害虫产卵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生态系统安全。4)应用糖醋液等混合液体。一些害虫具有趋化性,可通过糖醋液进行害虫诱杀,对地老虎、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等的成虫,可达到良好的诱杀效果。同时可以减少一些害虫产卵数量,使农田虫口密度有所降低,从整体上提高玉米虫害防治效率[3]。

3.2.2 安装防虫害监测预警系统

绿色防控技术,强调预防为主,因此,镇宁县积极引入现代技术,通过安装防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进行玉米虫害防治。虫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在现代电、光及数控技术应用下,实时监测各个监测点气象、环境、作物生长情况、病虫状况等,实现玉米田间无人监管,在该系统应用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排水、分装、收集等作业[4]。主要的工作原理:定时拍照收集接虫盒中虫体图片,并自动上传至远程物联网监控平台中,该平台能实现采集数据的自动记录,形成虫害数据库,并以图表形式展现,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虫害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远程掌握病虫害情况及具体变化,从而通过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实现玉米生长的精准管理,使玉米生长环境适宜,实现该地区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

3.3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技术也属于绿色防控技术中的关键手段,可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玉米苗期,若发生玉米螟集中为害,可施用苏云金杆菌,应用范围较广,同时病虫害防治成效较为显著,不会有任何毒素残留,也不会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威胁[5]。特别是在集中侵害时期,建议间隔5~7 d,使用1 次药物,连续使用2~3 次。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可选用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印楝素及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3.4 化学防控

玉米病虫害防治环节,利用化学防控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环境及玉米生长,不过在玉米病虫害高发期,可获得显著的效果,避免玉米受到病虫害的严重损害[6]。应用化学防控技术时,需秉承绿色防控原则,选择毒性较小的杀虫剂,同时结合虫源数量科学喷洒。如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所需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苏云金、氟铃脲·茚虫威、甲维·高氯氟、甲维·氟酰胺、溴氰虫酰胺及醚菊酯等。

在防控时间上,可结合虫情监测和田间普查,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时期,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施药。要充分发挥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作用,治早、治小、治了。

主要施药部位为心叶、幼嫩叶片及穗部。1)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应在卵孵化盛期施药,选用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防治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2)轮换用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同时要避免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安全隐患和不良影响。3)使用低容量连杆多喷头喷雾器、电动静电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

总之,玉米生长期易发生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黏虫等虫害,化学药剂首选低残留、高效、对土地影响小、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同时对用药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农药残留。例如,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可选用12%甲维·虫螨腈40~45 mL/667 m2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60 mL/667 m2或10%甲维虱螨脲悬浮剂1.5~2.0 mL/667 m2,进行1~2 次防治,间隔期为7~10 d,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生长环节会出现病虫害,若不及时防治,会对玉米产量产生严重影响,还会降低玉米再生能力。若应用的防治方法不够科学,则不仅无法将病虫害消除,还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降低玉米种植效益。绿色防治技术具备高效率、低残留、低毒性的特点,属于一种环保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可获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且减少有毒残留物,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玉米螟夜蛾害虫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