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023-11-16于兴华

治淮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人员水利工程

于兴华

(涡阳县水利工程处,安徽 亳州 23360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得到一定转变,生产过程中对于各种机械化设备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极大地提升了农业整体生产效率,随着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修建,农业生产过程愈发趋向于精细化,人们对农业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够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可进一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作用

1.1 智能化开展信息搜集和信息传输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便利性。例如通过系统实时获取灌区降雨量和渠道进水口具体流量等信息,通过互联网来提取周围环境信息等数据,工作人员能够更进一步整合分析相应数据,研判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时运行状态,基于实时获取的信息内容开展决策,提高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搜集和传输的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力管理而言,信息化技术让实地调查的需求相对减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开展实地调查,其余时间只需通过监控设备来获取实时信息数据,作出及时科学的决策,提高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1.2 提升使用体验

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处理十分庞大的信息内容,其中涵盖很多重复和无用的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效果。传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往往要在工程开展之前就使用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开展数据核算,并逐渐覆盖至用户体验层面。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极大简化了这一过程,通过实现智能化统计来强化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反馈,从而快速制定后续方案,农户体验、工作强度等传统工程管理中难以量化的内容也能有效计算,极大降低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难度,提升农民的使用体验。

1.3 强化信息时效性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实时了解农田水利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及时获取土壤的温度湿度、水流流量、用水总量等关键参数,依托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提供科学的意见建议用于决策和后续工作开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转。在此基础上,一旦工程运行中出现意外情况,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通过提前设置的预警系统进行快速反应并做出相应决策,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2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通过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性,确保水利工程能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具体需求来优化相应工程的功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灵活集成各种第三方软件,进一步开发完善各种功能,解决各种突发问题,从而促进水利工程运行质量提升。在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会由于工程设施不同产生实用性差异,所以当工程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软件操作难度也会也出现显著提升,因而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适配和优化,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行。

2.2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灵活应用计算机AI 技术来模仿训练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模式,进而实现对工程运管的仿真模拟,能显著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农田水利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施工过程,增强效率、提升质量。具体开展工程施工之前,可以通过调研当地环境情况获取具体施工参数,将参数数字化后录入模拟软件中进行仿真计算,进而能够获取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为后续农田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帮助工作人员缓解计算强度,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对于工程运管效率有显著提升。

2.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量计算

农田水利工程后续运行管理过程中,灌溉能力是反映其工程效益的主要指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灌溉效果的管理,通信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进一步清晰明确当地环境具体情况,了解土壤、空气等相关环境因素的具体参数,进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产方案。通过掌握这些参数信息,能精准计算灌溉所需要的用水量,并实时监控区域内农业灌溉效果,与工程用水量进行拟合,不断修正工程运行参数,以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基于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通过传感器来获取当地即时气候环境信息,分析灌溉量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同时能够发现灌溉过程中是否出现管道损坏等信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管理端口,供管理人员结合当地情况加以处理。具体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工程管理时,还应当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技术加以创新,统筹兼顾,补全信息化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短板。

2.4 网络通信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相较以往而言更具系统性,其存在的各个不同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体系相对庞大,不同组分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也相对困难,而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确保各个部门之间使用信息数据内容格式相对统一,进而能够确保不同部门之间能够传阅交流三维模型、数据图像等相关工程信息,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提高管理人员对于各种设备、基础物资的掌握程度,确保资源调度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确保工程建设进度。

2.5 工程管理系统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体化建设方式开展工程建设,企业通过购买使用集成化的设备来确保后续通信、数据处理的统一性,从而提升建管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通常可以应用第三方管理软件来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的功能性。通常而言,水利工程的施工区域会根据地区不同而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因而具体施工时应当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周边环境信息、工程实际需求等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工程管理系统,确保系统能有效满足工程运行要求。

3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对于农业生产生活秩序有着良好的保障作用。因而需要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强化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理人员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