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2023-11-16

治淮 2023年9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水利工程人员

陈 思

(安徽省蚌埠闸工程管理处,安徽 蚌埠 233000)

1 引言

水利工程从古至今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古代有都江堰、灵渠、郑国渠、京杭大运河等工程,现代有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它们在防洪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为水利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何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利工程功能水平,使水利工程有效地发挥作用,做好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是关键。

2 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地理环境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一般是在野外自然环境中,受当地的地质、水文、气候影响比较大。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基于当地的地理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施工,要做好地质勘探,施工方案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特征,避免施工中出现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在河道附近进行施工时要结合水流大小、水势等水文条件来安排施工。在不同的季节也要注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夏天要注意洪涝,冬季要注意雨雪带来的影响。

2.2 人为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专业度和整体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利工程学科知识覆盖范围广,工程涉及的技术领域庞杂,本身设计和施工难度非常大,对建设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建设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是工程施工安全稳定进行的前提。

2.3 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因素

工程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源头。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和工程需要,合理地编制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具备先进性、可行性、经济性。同时,要结合现有材料和施工工艺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优化,确保后期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般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加之部分人员对检测设计工作缺乏高度重视,质量检测专业水平不高,使得部分检测方案与工程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不够匹配,不科学的检测设计会在源头上造成检测工作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科学的检测实施方案,若不能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之匹配,也会导致质量检测工作无法落实出效。由于部分参检单位缺乏质量检测意识,沟通协调不够,不能及时反馈、分析、整理相关检测数据,导致一些质量问题,重工、返工现象不断。也有部分施工企业对质检工作不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施工技术不能规范应用,质检员又对项目施工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实际施工过程中,质检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进场检测落实不到位,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施工单位与检测机构对工程进展情况沟通不畅,造成漏检或超出送检时间。三是施工质量“三检制”在施工单位得不到有效落实,施工现场工作量集中、强度高、任务重,从事一线的作业工人大多“半工半农”,综合素质不高,交接班、倒班作业时难以做到“交接检”和“互检”。四是监理人员技术力量不足,工序报验流于形式。

3.2 受工期影响忽视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通常工期长、体量大、环节多,各个环节经常交叉施工,在此过程中,如果建设管理人员协调不及时、调度不周全,极易使各环节出现冲突,影响正常施工进度。水利工程是民生基础设施,对工期要求比较严格,逾期竣工,施工企业将面临高额违约金。迫于这种压力,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会不断缩短工期,常常会导致有些施工工序不能按规范要求施工,工程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降低了工程质量标准,埋下了质量隐患。

3.3 质量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制度管理不够完善,部分施工企业规章制度编制粗糙,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时常出现制度条例缺乏可执行性、责任划分不够明晰、工作分工不够明确、工作落实不全面等问题。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涉及的各类因素、技术指标复杂,各个施工环节又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一线,对每个施工环节给予充分的把控。但是现阶段,我国水利施工企业普遍缺少高水平质量管理人员,部分质量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积极严谨,质量控制把关不严。一线质量控制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质量控制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出现问题后,不能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问题日积月累,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4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4.1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建设单位质量检查体系、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设计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是做好水利工程工程质量控制的基础:一是通过全方位分析,建立健全完善、规范、执行性高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根据不同的参建单位及岗位角色设定不同的职责分工和责任划分。对于原材料的选购、设备的选用、质量检测给予高度的重视,做好材料机械的源头质量把控;二是不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验收阶段都应该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如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处理,同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积极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媒体的监督,多层面的监督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4.2 加强质量控制人员培养

要加强营造建设单位质量文化氛围,定期开展相应的专业培训和实操训练。不断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强化质量控制意识,培养他们现场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的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切实承担起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监督、保证作用,使质量意识落实到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领域、每个环节。

4.3 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一般多环节同时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把控各施工环节,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的每个环节,提高管理效率。一是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二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三级技术交底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行为,坚决行使质量否决权。三是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总结工程施工要领,加强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随时对原材料和各项中间产品抽样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产品要及时整改到位。四是做好现场材料、施工机械管理工作,材料应按施工顺序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合理堆放。对材料质量管理做到验质量、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对施工机械要定人、定机、定指挥、定保养,建立机械技术档案,认真做好使用维护工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控方案,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养,进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及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水利工程人员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