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探讨

2023-11-16江付平

治淮 2023年9期
关键词:险情淮河水闸

江付平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安徽 蚌埠 233000)

1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抢险队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抢险队伍现状

1997 年在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以下简称安徽省淮河局)蚌埠工程处基础上成立的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机动抢险队(第一抢险队),侧重于水闸水下险情摸排、水下焊接、闸门检修等专业化抢险任务;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二防汛抢险队于2001 年成立,侧重于土石方机械化施工,利用设备优势进行堵口复堤等抢险任务;安徽省淮河局防汛机动抢险大队在原机械施工处基础上于2009 年成立,主要承担蚌埠仓库中央及省级防汛物资管理、安徽淮河一号防汛指挥船日常管理和水闸专业维修、堤顶防汛道路维修职能。

近年来,安徽省淮河局高度重视局直各单位一线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根据16 个局直堤防、水闸运行管理单位工作职能特点成立相应的堤防、水闸专业抢险分队。每年汛期前组建十余支水利专家组随时待命支援抗洪一线。2022 年为切实增强抢险救灾现场专业技术支撑能力,按照省水利厅要求,成立了安徽省级水旱灾害防御专业技术专家组(水上、水下地形测量组各一组)。

安徽省淮河局水利专家组、各抢险队伍成立以来,历经2016 年、2020 年长江流域大水和历次淮河流域洪水考验,在参与各流域防汛抗洪抢险中,坚持精准施策、科学调度,发挥技术特长和专业优势,始终把险情控制在可控状态,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类急、难、险、重防汛抢险任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工程安全,其中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机动抢险队更是被誉为水闸抢险队伍的王牌之师。

1.2 存在问题

随着近年管理体制变化等原因,抢险队伍出现年龄结构老化失衡、专技人才流失、经费紧张、设备陈旧等问题,特别是熟悉防汛抢险知识、具备实战演练技能的年轻职工紧缺,人才“青黄不接”,抢险队伍实战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2 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建设的必要性

安徽省淮河局承担安徽省淮河干流重要堤防、水闸等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调度运用以及防汛、维修养护等重要职能;承担着安徽沿淮6 市14 个县区670 公里河道、700 余公里堤防、18 座大中型水闸和71 座小型涵闸等重要防洪工程的管理任务,保护着安徽省淮河以北广大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重要能源、交通和工农业生产基地。

淮河干支流安徽段洪涝灾害多发,治理难度较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 余年的建设,修建许多重大骨干水利工程项目,淮河安徽段干支流防洪标准大幅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显著增强,治理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防洪体系仍有短板,如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仍有险工险段,建设标准不高,淮河主汛期防汛抢险压力依然繁重艰巨。因此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科学调度的同时建立一支灵活机动、快速处理各类突发险情的专业抢险队伍十分必要。

近年来安徽省淮河局新进许多青年职工补充到基层,一线堤防、水闸管理段(所)新进人员没有经历实战锻炼,专业技能不足,处置汛期各类复杂险情时,难以及时控制和消除险情。这个时候更需要训练有素的防汛抢险专业队伍投入抢险,专业队伍不仅能够深入一线利用专业技能化险为夷,而且可以对参与抢险的各方人员进行技术示范与指导,能够更好地应对严峻防汛形势的挑战。

3 队伍建设思路探讨

3.1 明确指导方针、建队原则

以“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作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指导方针,以“因地制宜、突出功能”为建队原则,以构建高水平的防汛抢险管理团队为目标,全方位提升防汛抢险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重视技能型人才实操培训;要充实专业管理人员,加大抢险知识培训和防汛实战实训演练力度;抢险队伍训练应该严格按照军事化的管理,在纪律上严格要求,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2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配置抢险队伍

结合淮河河道管理特点及自身优势,扩大安徽省淮河局水利专家指导组规模,增强局直堤防、水闸运行管理单位抢险队伍力量,组建更加专业化的潜水检修、水闸抢修、机电设备抢险分队,成立无人机实时监控、信息化维护、水文地形测绘、防汛物资保障组等,打造一批符合安徽省淮河局特色的专业抢险、技术指导、物资保障队伍。

3.3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技能与执行能力

结合安徽省淮河局每年堤防、水闸管理业务培训与技能竞赛,创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发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开展学习、探讨和实践活动,鼓励更多的年轻职工崇尚学习、热爱劳动,锻造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气神,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做好充足的基层单位人才储备。

结合安徽省淮河局各单位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日常工作前提下,组织安排抢险队员参与单位堤防、水闸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线中,使队员熟练掌握水利工程知识,提升队员对水利工程险情的认知度,便于在实际抢险中,能快速准确领会领导和专家的指令、意图,并及时判断、处置各类险情。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强各流域兄弟专业防汛抢险队伍之间,安徽省淮河局系统各堤防、水闸抢险队伍之间的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淮河防汛抢险演习和大比武,研究和分享抢险救灾实战经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成果,不断完善和提高安徽省淮河局抢险队伍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结合防汛抢险过程天气环境恶劣的工作特点,根据各抢险队伍的实际需要,配备适应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潜水、焊接、移动照明、通讯、观测等设备,以及各类抢险专业工器具,并配备高性能的抢险工程车辆,便于人员和设备能第一时间到达险情现场。

3.4 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加强对安徽省淮河局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安徽省淮河局负责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各局直单位负责具体落实、组织实施,应建设布局合理、特点鲜明、功能全面、覆盖全局的应急抢险体系。非汛期抢险队伍、专家组由各局直单位管理,做好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抢险实战演练等日常工作,锤炼抢险技能,进入主汛期则随时待命,服从安徽省淮河局统一指挥调度。局直堤防、水闸单位各责任主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认识、提高行动自觉,按照责任分工,做到积极策划、协调和具体落实,将抢险队伍建设和单位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平战结合,努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方位统筹推动抢险队伍建设工作。

3.5 加强监督评价

建立健全符合淮河河道管理特点的监督、检查、考核、激励制度,对抢险队伍组织建设、日常管理完成情况进行系统性的检查评估、效果跟踪。对抢险队建设成绩突出、在抗洪一线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要让抢险队员有荣誉感、成就感;对建设进程滞后、管理不力的单位要督促整改;对任务完成质量不高的要分析原因、建立问题清单、对账销号;对因时间推移和政策调整不适合的内容随时进行调节和修正。逐步把抢险队伍的建设引向科学、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上。

3.6 提供经费保障

防汛抢险具有特殊的公益性质,在进行年度预算编制中,经费安排应该和淮河河道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相结合,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要考虑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安排,确保防汛抢险队伍人员补助、设备补充更新、维修养护、培训演练、应急抢险等经费支出■

猜你喜欢

险情淮河水闸
淮河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河北销售备战险情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全省已建成水闸数量
基于模糊理论的拦河闸病险情分析及安全评价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水闸数量
黄基支涌水闸泵站泄洪水闸弧形闸门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