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韧性建设路径探析

2023-11-15田伟唐浩然魏远廷

互联网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学生社区一站式

田伟 唐浩然 魏远廷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进程不断推进,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认知产生影响,并呈现舆情高发现象。“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面对新时期网络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索学生社区韧性建设路径旨在增强学生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学生行为能力和思想水平,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学生社区;韧性建设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迈入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超越地域限制的特性以及互动性,不断改变社会格局。网络技术的推动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覆盖范围更广,同时也更容易引起关注,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更加广阔。网络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兴起,正在强势占据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1]。这导致传统主流文化在网络上逐渐失去话语权,甚至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认知。这一趋势显示出网络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高校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线上线下双平台成为思政工作新形势开展的主要突破点。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旨在将高校学生社区打造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2]。“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实施思政教育下沉一线的重要阵地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场域,在网络亚文化不断渗透高校学生群体的情况下,一方面对于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以学生社区建设为核心突破点,可以提升学生内部文化建设,降低网络舆情风险,进一步增强高校实现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韧性理论在研究上历经强调单一均衡稳态下的“工程韧性”、多重均衡稳态下的“生态韧性”,到现在发展为更加注重适应性发展的“演化韧性”,随着韧性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应用于更多领域[3]。高校学生社区韧性主要反映在组织韧性、空间韧性、治理韧性、文化韧性及数字韧性方面[4]。作为典型基础社区模型,在网络亚文化侵入学生群体过程中探索学生社区韧性建设路径,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社区韧性以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提升学生行为能力和思想水平。

1. “一站式”学生社区现状分析

1.1 学生社区建设现状分析

“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多功能一站式平台,提供集成化的解决方案,集中管理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校园活动以及学习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和功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便利性,还增加了校园管理的效率,尤其在学术支持和在线学习方面的功能变得日益重要的当下。高校社区现在更加注重学术支持,提供在线课程、教材资源、学术日历等,以满足学生的学术需求,这些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学术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社团和活动日历等工具,学生能够更轻松地与同学互动,参与校园社区生活,从而促进了社交参与,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并分享经验。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术建议、活动推荐等服务,以满足学生的特定兴趣和目标。但是随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发展,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术数据需要受到妥善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滥用。不同高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各不相同,取决于学校的资源、技术水平和愿景,一部分学校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部分学校仍处于初步阶段。

1.2 学生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 组织建设框架不成熟

高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和服务支持,国内各高校在规划组织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过程中,普遍存在组织框架整体性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内部沟通渠道不畅通等现象。尤其是在面对网络舆情等突发状况频发的情况下,校级层面、社区层面和学生层面在联动中存在阻碍,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学生社区建设中涉及多个学校关键职能部门,如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宣传部、教务处、后勤等,部分学校单纯以某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开展工作,存在同级之间、上下之间的沟通不畅。学校深入学生社区一线工作,需要学校基于学生社区和学校实际情况形成有机整体,全方面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和学院之间的关系。在网络亚文化侵入大学生群体现象日益严重的当下,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更需要成熟全面的上层领导体系。学生社区作为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线学生阵地,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学院模式即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开展,而学生社区中通常涉及诸多专业学生,在以辅导員为教育引导主体的过程中,学生社区教育工作难以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

1.2.2 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发挥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学生社区以教师为主导,仍然会大幅度限制学生在社区内部的自我成长和发展空间,并阻碍学生内部的沟通交流。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社区实际上和传统学院管理模式的差异并不大,在学生社区内部进行文化浸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要从学生群体的内部出发,比如依靠学生党员群体、学生干部群体、勤工俭学学生群体等,而非在框架中仍以教师教育引导为主。学生社区应该是一个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场所,而不仅是一个由教师主导的管理机构。此外,大部分高校学生在学生社区管理和治理中的参与度不足,导致在应对危机和风险情况时反应不够迅速。要真正提高学生社区的韧性水平,需要加强学生在社区决策中的参与,培养他们的危机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学生社区韧性建设需要重新思考社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发展,并参与社区决策和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1.2.3 监督和评估不足

在学生社区的建设和运营中,监督和评估不足同样是较为显著的问题。学生社区作为为学生提供全面支持和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不断保持效能和质量。然而,监督不足意味着社区的日常运营可能缺乏实时的监督和控制,可能出现资源分配不当、服务质量下降以及问题未能及时解决的情况。与此同时,评估不足也意味着学校未能充分了解学生社区的整体表现和效果。缺乏定期的评估机制可能导致社区无法识别自身的改进机会和问题,难以制定针对性的战略。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社区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学校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定期的评估流程,以不断提高社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1.2.4 智能化建设水平不足

大部分高校都存在智能化建设水平不足的问题。学生社区的运行需要庞大的数据管理系统,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才能实现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尤其在网络亚文化不断入侵学生群体的情况下,充分掌握学生大数据并加以分析对后续的教育引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数据收集以学院辅导员为主体,以通知形式经常性收集学生各类信息包括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志愿服务经历、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获奖情况等。智能化水平建设不仅是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除了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存在问题以外,学校各部门之间时常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比如校团委、学生工作部、计财处、教务处各有操作系统且数据不能互通,导致学生遭遇多个系统共存情况,降低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治理的意愿。尤其面对部分操作系统存在使用复杂、操作不便捷的情况,师生群体用户的使用体检较差。

2. “一站式”学生社区韧性建设提升

2.1 改革组织规划措施

为了促进学生社区的全面持续发展,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多部门的协作团队,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网络信息部、图书馆、后勤等多个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团队主要任务是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以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学生社区的发展计划。学校可以建立定期的会议和沟通机制,包括例行的联席会议、工作组会议或在线协作平台,以确保各部门保持一致的方向和目标。此外,跨部门项目管理机制也应建立,明确项目的责任方和参与部门,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时间表和工作分配,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学校应培养创新文化,支持各部门尝试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增强部门之间的学习和协作,以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建立强大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各部门共同努力,为学生社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支持,提高社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以确保学生社区建设的长期成功,这包括考虑资源的可持续运用、环保措施和社会责任。各部门可以合作制定可持续性目标,并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目标,以确保社区的发展与未来的需求和挑战保持一致。

2.2 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

确保“一站式”学生社区提供吸引人且实用的功能和服务至关重要。学校应该努力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期望,其中包括提供方便的课程管理工具、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便捷的在线讨论和交流平台等,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业、获取学习资源,以及与同学进行互动和合作。此外,学校需要积极传播并强调学生在学生社区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和影响力,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积极参与直接影响社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要受益者和推动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学校可以设立学生代表制度,鼓励学生代表参与学生社区的决策过程。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征集意见或建立专门的学生反馈渠道,学生代表可以提出建议、反映学生需求,并积极参与决策和规划的讨论。这种机制有助于学校更贴近学生的需求,提高社区建设的针对性。设立专门的客服团队或学生支持中心,以及时回应学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困扰,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关注和支持的印象。此外,定期举办推广活动,提高学生对社区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站式”学生社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进其持续发展。

2.3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学校设立独立的监督与评价机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全面监督和评估学生社区的运作情况,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覆盖学生满意度、服务质量、效益等多个方面,以全面评估社区的表现。此外,学校应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对社区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促进改进和调整。增加评估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或专家进行外部评估,提供中立的评价意见。为了提高透明度和参与度,学校还应积极推动社区的信息公开,鼓励学生和社区成员参与评估过程,提供反馈和建议。最重要的是,学校应将评估视为一个持续改进的過程,不断寻求创新,确保学生社区能够适应变化的需求和挑战,用评估结果指导未来的决策和规划,以提高社区的质量和效益。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健全和可持续的监督与评价体系,以确保学生社区的优质运作。

2.4 增强学生社区智能化建设水平

一方面,引入智能化教育和学习支持,包括个性化学习路径、虚拟辅导和自动化评估,以提高学术表现。另一方面,智能化校园管理将优化校园导航、设备维护和食堂服务,提高校园效率。学生社交和参与将通过安全的社交网络、在线活动和虚拟现实体验得以提升。数据分析和预测将帮助学校提前发现学术问题和趋势,优化资源,以满足未来需求。数据隐私和安全规范将严格遵守,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培训和发展计划将使学校社区成员熟练掌握智能化工具,评估和改进机制将不断提高系统效率,可持续发展计划将保证智能化建设的成功。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机制,收集、整合和分析学生社区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优化学生服务、决策和资源分配。注重用户体验,设计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功能,确保学生可以轻松地使用智能化学生社区,享受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迎来新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学生是新时代“一站式”社区的中坚力量,应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之成为学生社区的塑造者和领导者。学生社区的韧性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学生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持续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不断增强学生社区的有效反馈和改进渠道,才能使社区持续进步和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建立一个更加强大、适应性更强的学生社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钰.网络亚文化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22.

[2]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A/OL].(2020-4-22)[2023-9-2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3]魏艺.“韧性”视角下乡村社区生活空间适应性建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1):50-57.

[4]容志,赖天.基于韧性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22,21(2):44-59.

作者简介:田伟,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唐浩然,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魏远廷,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开放课题——重大疫情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韧性建设研究(编号:BNUSZPXZX22YB07)。

猜你喜欢

学生社区一站式
学生社区安全标准化建设自评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探究
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现行宿舍管理制度的一些思考以及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途径探索
高等学校学生社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初探
浅析华锡设计院劳动争议“一三一四调解法”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