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守正创新的三重意蕴
2023-11-15丁耀鹏
收稿日期:2023-03-01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实践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581121118821)
作者简介:丁耀鹏(1997—),男,甘肃张掖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理论。
[DOI]10.19810/j.issn.1007-4767.2023.05.002
摘 要: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历史传统,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守正创新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从本体论的维度来看,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从方法论的维度来看,坚持守正创新是科学方法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价值论的维度来看,坚持守正创新始终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深刻认识守正创新的理论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坚持和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守正创新;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5-0011-09
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20这一论断从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思想遵循。这不是我们党在重要文献中第一次论及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3]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发现,守正创新本身包含着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方面的深刻理论意蕴,认识和理解守正创新的本真内涵对于传承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論体系,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体论之维: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
(一)守正创新的基本逻辑
把握守正创新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正”,什么是“新”。一般而言,“正”的内涵突出表现在正统、正道、正当,与“偏”相对。对于一种理论而言,所谓“正”是指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核心指向。就马克思主义而言,“正”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数百年社会主义实践检验过的重要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其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成果。而“新”则表现为更新、推陈出新的含义,与“旧”相对。创新则与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相对。就一种理论而言,“新”还表现为新条件、新问题、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所谓的“新”也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深化基本原理的历史维度和未来向度;其二,根据社会历史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基本原理的方法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总结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守正创新包含着守正和创新两个取向,坚持守正创新必须明确“守正”和“创新”的关系。从词义本身来看,“守正”和“创新”总体上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环节。一方面,“守正”和“创新”是不同的范畴,“守正”掌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事物的正统性、科学性和纯洁性。“创新”则关照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视界,深刻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时代性、未来性和问题性。“守正”是纵向的,彰显了特定理论发展一脉相承的历史取向。“创新”是横向的,兼顾了同时代的多种理论融会贯通的时代取向。具体来说,“守正”面向理论和实践自身发展的科学体系,反映的是理论各部分需要恒久把握的、经实践检验的科学的基本原理。“创新”面向不同时代的具体情境,反映的是对不同时代社会历史发展具体实际的密切关照。另一方面,“守正”和“创新”又是紧密联系的。“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坚守理论和实践的正确方向,“创新”才能有效开展;“创新”又为“守正”开辟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赋予了理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此外,相较于“创新”来说,在社会历史的复杂变化之中,坚持“守正”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创新”就不重要,而是表明在坚持“守正创新”这一重要论断中,“守正”居于优先地位,“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三个“不动摇”彰显了“守正”正本清源的取向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论断,守正创新包含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的思想内涵,三个“不动摇”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时刻需要正本清源的思想传统。所谓“守正”,通俗来讲就是坚守正道。应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三者是统一的,都指向了马克思主义的正道,指向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理论源头。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人民立场、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改造世界的实践倾向等。在哲学史意义上,唯物史观超越了以往西方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开创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的规律和内在的根本矛盾。考察国际共运史可以发现,人民立场和群众史观始终都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工人群众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如巴黎公社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不同阶段的伟大胜利。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义上看,“守正”指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恩格斯在《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的信中指出:“各地的经验都证明,要使工人摆脱旧政党的这种支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4]92恩格斯在这里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思想,结合自身经验和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得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经验,即“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5]。因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守正”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领导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指出,如果他的批评者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4]466,这不是对他论断的正确理解,会带给他过多荣誉和侮辱。马克思的意思是,普遍性的历史哲学和特殊性的民族国家发展问题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无视民族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去套用理论最终只能适得其反。中国道路的问题也是一样,百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可行,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5]。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是“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认识。
(三)“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明确了“创新”与时俱进的特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强调了在守正创新中创新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创新与时俱进的特质。“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文献中对时代的定义没有直接论述,都是在展开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提及时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摩尔根的观点进行分析后指出:“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6]38根据这一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区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阶段。而关于文明时代的定义,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分工、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6]193这两段论述都反映出时代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时间属性。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上的产物,理论同样如此,科学的理论都来源于具体时代,又指导所在时代实践向前发展。要实现理论指导时代的实践,把握时代进而引领时代,就必须进行创新。
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新的观念、技术和制度,以满足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政治高度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而理论创新最为重要的要求就是满足现实需要,回应现实问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12他还提到“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8]13。这反映出经典作家的一个重要观点,理论和实际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就理论创新而言,“思想力求成为现实”表达的是根据时代的实际问题丰富理论的内涵,“现实力求趋向思想”表达的则是创新发展后的理论在指导特定时代实践的过程中应当起到思想先行的作用,即做到“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的高度统一。
二、方法论之维:坚持守正创新是科学方法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现实需要: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时代发展的多变性呼唤世界观方法论的守正创新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也包括其由简单向复杂变迁的过程。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上来说,把握低级社会形态对应的客观世界的方法论是较为简单的,而把握高级社会形态对应的客观世界的方法论是相对复杂的。换言之,低级的社会形态对应简单的社会问题,要求简单的方法论体系,高级的社会形态对应复杂且多变的问题,必然要求更高级的方法论体系以认识和解决问题。科学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本身就意味着科学性。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表现为在客观世界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方法论体系也由简单升级为复杂。马克思主义能够被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就是因为其开放性的特质。因而,在客观世界复杂化的当下,也呼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从时代的多变性来说,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指导了西欧范围内乃至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但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应的也是经典作家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交织的历史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历史顽症;生态危机和生态帝国主义不断蔓延,等等。国内而言,我们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5]。需要我们党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总之,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历史发展现实已经远远超出了经典作家设想的历史情境,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复杂。时代发展的多变性需要方法论体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1]17。
(二)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传承革新彰显世界观方法论体系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证明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大领域基本问题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9]在认识世界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自然观以及“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框架有效提供了把握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论体系。在把握规律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一种超越唯心主义局限的基本思维方式。在追求真理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主张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提供了一种建立在历史条件基础之上的、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陷阱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真理观。在改造世界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引入实践概念改造传统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提出了一种超越西方传统形而上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正如卢卡奇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照其创始人奠基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10]45他说:“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呢?无疑,它是按其真正的本质理解过去事件的一种科学方法。”[10]274卢卡奇的这种看法也是强调了马克思主義的方法论本质。
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本质之后,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实际上就反映为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即继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中的“正道”,并与时俱进予以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要求其内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从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和改造世界的角度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的时代化革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1]17
(三)行动需要:掌握历史主动的行动目标要求世界观方法论体系的守正创新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的革新归根到底是为了掌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境中最早见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明言:“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1]这一论断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对中国人民历史主动精神的塑造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2]这一论断同样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历史意义,也就是起到了帮助中国共产党“洞察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巨大作用。
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在坚持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观点,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体系实际上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表现在变革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中须首先继承和发展其思想体系中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则,这种事实判断基于对过去的方法论体系处理客观问题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合目的性表现在变革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中应当服务于主体改造当前客观世界的目的,服务于具体问题,这种价值判断基于对当前实践发展倾向的科学预见。从真理观的角度来看,掌握历史主动的观点又反映为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统一。毛泽东同志指出:“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12]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针对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的方法论体系表现出“真理性”的特质,这种真理性特质就是相对真理的具体表达。方法论体系的内在革新反映的是一种由无数相对真理聚合成为绝对真理的理论运动过程。因此,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的守正创新,建立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由相对真理构成的、不断运动的、代表绝对真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才能称得上符合方法论体系革新所追求的掌握历史主动的本质目标。
三、价值论之维:坚持守正创新始终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实践,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守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应当始终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个最根本的价值目标。
(一)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价值立场的理论起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诞生以来就始终立足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关于林木盗窃法案、摩泽尔地区葡萄种植户等问题,就已经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区别,并且阐述了人的解放意味着“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8]46的重要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判断:“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295这些观点表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类求解放的精神贯穿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思想活动的整个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需要共产党人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实践中长期坚守。
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列理论成果是价值立场的实践总结。从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对党的队伍何以发展壮大的判断“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3]1004到邓小平理论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党始终代表的阶级利益的重申和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核心地位的强调,以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初心使命”和“人民江山”论断为代表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表明,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坚持人民立场始终都是根本性问题。这也是经历史和现实证明的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成功经验。
最后,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民本思想是价值立场的文化彰显。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表述。即高度重视老百姓的地位,将人民置于国家之上。儒家作为中华文明脉络中的重要思想线索,以民为本始终是其坚持的原则之一。如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唐太宗的“舟水之喻”,以及张载的“为生民立命”等都证明民本思想是中华文明长久以来重要的思想精髓,贯穿了中华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以民为本的价值遵循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文明基因,培植着坚守人民立场的文化沃土。
(二)价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
其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价值原则的科学性基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理解,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都将其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按照苏联教科书体系的观点,认为只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根据这一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留给我们的科学方法实际上就是辩证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这种辩证唯物主义脱胎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引入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这一科学方法构建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内核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实事求是价值原则的思想渊源,对这一价值原则起到了科学支撑的作用。
其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价值原则的中国表达。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3]801指出我们党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占有的材料中引证出正确的结论,这一原则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深入贯彻了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这些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经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系列理论成果所贯穿的思想主线就是实事求是,这也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三,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价值原则的文化基因。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等都是相伴而生,是对立统一的,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清代陈澹然所言的“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反映的是一种标志着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系统辩证法思想。类似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我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还有很多。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现代西方所定义的某种哲学体系,却凝结着指导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生活智慧和处世精要,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想体系形成内在契合,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诞生的传统文化基因。
(三)价值标准:坚持维护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基本标准
第一,对生产力基础性地位的强调是价值标准的思想渊源。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貫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6]9根据这一唯物史观的经典概括,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标明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存在样态,区别不同历史时代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认识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研究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限制了生产力发展的结论,并提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6]45,对生产力发展基础性地位的强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理论渊源。
第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构成了价值标准的时代革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8]567这种矛盾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具体反映为社会主要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处理程度深刻影响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党始终重视各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结了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转变的主要矛盾,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都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制定相应的发展方略。此外,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以及我们党在新时代主张坚持落实新发展理念,出发点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体实践路径就是科学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以生产力是否发展作为衡量标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向前发展价值标准的实践遵循。
第三,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彰显了传统文化中对价值标准的历史期望。先秦时期,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使得思想家们期盼一个稳定和谐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礼记·礼运》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随着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成熟,逐渐形成了以汉字和儒学为象征的古典文明。王朝更迭内在的本质虽然没有脱离封建社会的范畴,但是中华民族追求国家大一统的理念和稳定和谐的大同世界的诉求没有改变。古代中国一直有重视生产力发展的传统,《孟子·滕文公上》所言“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就反映了重视个体生产力发展的观点。虽然大同世界的设想还停留在哲学论证阶段,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诉求是默认的前提。因此,在坚持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上,这种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本质上反映的是对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历史期望。
四、结 语
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从中国化维度来说,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世界意义的理论,传入中国又有效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胜利的基本经验。因此,坚持守正创新就表现为守世界性理论之“正”,创民族性问题之“新”,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在时代化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它有基本原理,但又面向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时代化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因而守正创新也就表现为守基本原理之“正”,创时代问题之“新”,守正创新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掘守正创新深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3]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4-1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10]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12]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5.
[13]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On the Threefold Implications of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DING Yaope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is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the CPC to adhere to and develop Marxism.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ce agai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contains rich theoretical conno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itself is a rigorous logical wh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i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xiology,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has always anchored the value goal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a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system, and for adhering to and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our times.
Key words: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ontology; methodology; axiology
[責任编辑:盛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