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效率驱动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优化策略

2023-11-15李媛媛

今日财富 2023年33期
关键词:国资绩效考核协同

李媛媛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协同关系,强调了二者在目标一致性、激励机制和资源控制方面的重要性。接着提出了协同优化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步骤,包括设定协同目标、协调指标和权重、建立反馈机制以及持续改进措施。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相互促进,从而提升管理效果和员工绩效,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作为国资央企的三级公司,承担着集团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既要以业务发展为重点,还需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就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进行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而绩效考核则是对下级公司、部门及员工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目标不明确、激励不足等问题产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协同优化,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协同优化能够确保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合理设计员工激励机制,使管理目标与员工绩效提升的目标相一致。

本文深入探讨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优化策略,包括协同目标的设定、协调指标和权重的制定、反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内容。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为国资央企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概念与理论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义与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的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分析,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经营活动的调整和改善,进而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绩效考核的定义与目标

绩效考核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管理工具,企业根据全面预算目标,层层分级下达各部门绩效考核目标,设定考核方案。通常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考核包括:上级单位对企业整体绩效、部门绩效以及员工绩效进行考核。通过绩效考核,企业可以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在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方面的表现情况,从而为后续的决策和资源分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绩效考核还能够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为组织提供机会来识别和培养潜在的高绩效人才。绩效考核的过程一般包括设定目标、收集数据、评估绩效、结果反馈和制定改进计划等环节,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互依存。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为绩效考核提供了基础依据。在确定各部门绩效考核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把企业总体预算任务目标向各业务、职能部门进行分解,保证公司从上到下各层级任务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第二,绩效考核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进行效果反馈,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提供了修正方案。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反映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企业可以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修正,防止出现预算目标脱离实际的情况,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优化资源分配,使企业获得大的经济效益。

二、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业务支撐部门分析

(一)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特点与定位

国资央企三级公司是由国家控股或持有大部分股权的企业,具有国家背景和特殊地位。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国家资金注入和集团内部融资,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资源优势。为保证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这些企业在经营决策和资金运作的过程中接受国资委的指导和约束。这些特点对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在这些企业全面预算“三下三上”的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家的战略目标、政策导向以及预算编制相关指引,预算目标需要与国家发展规划相衔接,确保企业的投资和资源分配符合国家的要求。其次,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作用更加重要,不仅要以上级下达的预算指标作为各业务部门的考核依据,更需要全面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确保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能够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

(二)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业务支撑部门及职责

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业务支撑部门不仅包括产品部、市场部等前端业务部门,也包括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综合管理部等后勤职能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业务部对企业经营目标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贯穿全链条;财务部负责日常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制度的拟定,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执行情况的反馈;人力资源部负责绩效考核方案的拟定,员工赋能培训等;市场部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需求,协助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还需要监测市场情况,评估业务绩效等。这些业务支撑部门职责贯穿于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

(三)国资央企三级公司业务支撑部门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业务支撑部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过程繁琐、周期长,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的协调,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其次,绩效考核指标不合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中,主要以上级下达的预算目标为主,缺乏响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导致考核任务与实际情况相脱离,也导致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此外,在业务支撑部门还存在着一些管理薄弱环节。例如,财务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和财务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市场部门需要提升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三、效率驱动的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

(一)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为重点的预算优化方法。它着重于通过精确的预算目标和绩效指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实时的监控与调整,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得到优化。

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业务支撑部门可以采用“波士顿矩阵模型”对现有业务进行分析,合理分配企业有限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其次,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注重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通过建立采销计划、财务分析以及招聘等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流程,实现相应流程的增值,并使其获得持续改进和创新,以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

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包括目标导向、灵活性和持续改进。企业的预算目标应以战略目标为管理执行的方向和重点。预算分配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业务的调整。需要关注的是,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的预算目标一般不可随意更改,但在经营过程中,难免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导致项目结果无法达成预算目标,这就需要企业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合理将现有资源分配给其他未受到影响的项目,保证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滚动管理的过程,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通过监控和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效果和绩效水平。

(二)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为了有效地设计和实施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制定具体的预算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预算目标可以包括集团外营业收入以及“一利五率”指标等,这些目标应该是明确、可衡量和可实现的。在确定预算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来衡量和跟踪企业的绩效。选择与预算目标密切相关的指标,例如销售额增长率、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等,以方便后续的监控和评估。

其次,根据预算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制定预算计划。在制定预算计划时,要考虑到市场环境、业务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要实时对其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建立预算控制系统、编制预算执行报告以及进行流程管理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若发现执行偏差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确保预算目标实现。效率驱动全面预算管理强调持续改进和创新。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业务支撑部门要不断评估和优化预算执行效果,通过与一线业务人员沟通与协作,发现各项管理流程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

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协同优化策略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协同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协同,不仅有利于确保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首先,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部门绩效考核指标需要与预算目标保持一致,以确保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成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协同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将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与预算目标相关联,可以激励员工在实现预算目标过程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例如,让业务部门绩效奖金与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中的利润总额相关联,而业务支撑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可以根据公司考核任务中的其他管理项目的情况进行,这样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使员工获得晋升通道的同时,助力企业更好实现预算目标。

再次,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协同可以帮助企业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調整。绩效考核结果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在绩效不佳的部门或员工中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实现更好的绩效回报。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绩效考核结果,可以及时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指标,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协同优化策略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为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协同优化,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首先,根据绩效考核与预算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在设计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时,应以实现公司的整体绩效考核目标为核心要点。例如,如果预算目标是提高销售额,绩效考核指标可以包括销售额的增长率或销售团队的业绩。预算目标和绩效考核的指标与权重应该相互协调,以确保它们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由于预算指标完成率在三级公司全年任务考核中权重偏高,可使用“目标重要性法”来确定各项绩效指标的分值;对于其他重点考核指标,可使用“德尔菲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并进行权重分配,专家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确定绩效指标的权重。

其次,企业部门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直接反映出员工的工作业绩,绩效考核指标应具备可量化的特征,能够通过数据或具体的表现来评估员工的绩效,绩效考核指标应综合考虑员工在多个方面的表现,包括个人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可使用数据分析法通过对过往数据的分析和对比,确定各项指标对绩效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权重。可使用员工参与法让员工参与权重的确定过程,参考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再次,将年度关键考核指标放入月度考核方案中,并建立反馈机制,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之间的反馈机制有效运行。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机会。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预算执行中的资源分配,并同时调整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指标,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例如,如果企业某个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良好但绩效不佳,可以通过调整预算目标与指标来激励和引导该部门提高绩效。

最后,持续改进是协同优化的关键。定期评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度、流程再造,以不断提升协同效果和管理绩效。

结语:

综上所述,国资央企三级公司由于承担着重要的经营职责,同时需贯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效运用好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两大管理工具尤为重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建立并不断更新体系制度,运用有效工具、方法提升管理效果,使企业更好适应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资绩效考核协同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