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3-11-15李璐

今日财富 2023年33期
关键词:高速公路资产管理

李璐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自身经营。目前高速公路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使用监管、维护保养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财务风险增加。本文对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内容、管理重要性和存在問题进行了阐述,并就资产合理定义、日常监管、维护保养等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固定资产是高速公路企业的基础性资产,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潜力,切实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加强和改进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促进资产的保值增值,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也关系到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企业的固定资产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公路基础设施资产。公路基础设施资产是高速公路企业最为核心和价值最高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等,这些资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使用寿命长且不易转移,是典型的基础设施类固定资产。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此类资产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转入折旧时期,但由于高速公路基建的特殊性,这些资产的价值不会完全折旧。二是机械设备。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如养护和作业车辆、通信设施、收费系统、监控系统、工程抢险设备等,这些设备会随着技术更新而定期更新或改造,其中一些设备折旧速度快,需要加速折旧。机械设备对保障高速公路正常通行起着重要作用,其管理需注重计划更新和日常维护。三是运输工具,高速公路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务用车等运输工具,这类资产主要用于企业员工公务出行,由于使用频繁,折旧及维修费用较高。四是土地资产。高速公路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占有一定规模土地的使用权。这些土地可用于企业自身建设用地,也可以通过转让或抵押等方式进行价值转换。五是房屋资产。高速公路企业拥有自己的办公楼、员工生活区等房屋资产,这类资产使用寿命长,权属清晰,企业可以通过转让或出租等方式获得部分房屋资产的收益。

三、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固定资产对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和实现收益的重要物质基础,该类资产为高速公路企业创造了经营效益。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关键,高速公路企业通过收费站系统收取过路费,通过服务区提供餐饮和加油服务获得营业收入,此类收入均依赖于相关的固定资产,且是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优质的固定资产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如先进的路面材料可以减少养护费用,自动化的收费系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效率更高的机电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固定资产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服务质量。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其先进的养路设施和维修设备可以增强路面的安全性,保证车辆的通行质量。同时,服务区和停车区的设备直接关系到公路使用者的驾驶体验与服务体验,影响着背后的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众形象。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资产使用价值,既关系到政府对企业管理的评价,也关系到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是高速公路企业履行好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高速公路企业财务状况和资金运作关系密切

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是企业的重要资金支出项目。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技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同时,折旧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企业利润,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固定资产管理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运作密切相关。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可以更准确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与保养,可以降低其损耗速度,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改造更新计划,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资金成本。同时,固定资产可以通过转让、抵押等方式调剂企业资金,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财务状况,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 固定资产管理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周期长,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从多方面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一,可以通过对路段车流量、运营年限等的分析判断,科学制定养护预算方案,精确安排养护资金的使用,避免简单平均分配造成资金浪费。第二,可以定期监测分析各类重要设备设施的实际运行和使用效果,判断其是否需要技术更新,从而优化技改方案,防止过度的技改投资。第三,通过准确判断资产的缺陷和维修需求,可以及时调配技术维护人员进行故障修复,提升人力资源配置的针对性。第四,完善资产分类和定位管理,可以快速识别闲置资产,通过共享使用或搭配其他资源开发增值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五,现代化的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可以进行全面的资产数据统计分析,为资源优化投入提供决策依据。

四、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分类管理不够细致

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分类时,存在将不同类型的资产混合在一个类别下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问题。这种非细化分类的方式,导致企业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折旧政策、评估资产使用寿命及进行资产监管。比如将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等归为“机械设备”大类,在确定折旧年限时无法区分各种设备的折旧年限;将自用小客车和大型作业车辆混合作为“运输工具”,在使用监管上缺乏有效手段。这种粗放分类的做法,不利于企业对不同资产类别的使用状况和运行数据进行有效评价和分析,无法形成科学的资产管理决策依据。

(二)各类资产折旧年限不统一

高速公路企业拥有的不同类型固定资产,其预计使用寿命和合理的折旧年限存在明显差异,如果简单统一折旧年限,将难以真实反映各类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具体如表1所示,高速公路本體工程如路基、桥梁、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其使用寿命通常在20~30年;而一些排水管网、护栏、标志标线等防护设施和附属建筑,其使用年限较短,一般在5~15年之间。公路路面的材质也会影响公路使用周期,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进行更频繁的维护养护,其合理折旧年限更短,在8~20年之间。一些高速公路企业在制定折旧政策时,没有考虑这些差异,统一设置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这样会低估部分资产的折旧费用,高估其账面价值,影响成本计量和盈亏测算的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确

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计价工作时,资产评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资产清查范围和节奏设置不当,资产漏查导致总值被低估;对清查资产进行计价时,评估人员未能详细检查资产的技术状况、运行数据和残值,直接沿用账面原值或历史价值进行估价,忽视了设施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损耗和价格变动,高估了资产的实际价值;资产转置未严格执行票面余额与评估价值取较低者的原则,直接采纳评估报告中的高价值进行会计记录,同样出现了资产价值高估的情况。这些评估不准确的问题,直接影响企业会计报表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反映,使账面情况无法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削弱了财务报告的决策服务价值。

(四)固定资产定期维护、报废核算工作不到位

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中,存在定期维护和报废处置不规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没有建立完善的定期维保计划,关键设备和车辆缺乏定期检查、维护与保养,出现设备失效、出现故障和车辆提前损耗的情况;在资产报废方面,报废核算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已经报废的资产仍留存在账面,造成了会计账实不符。这些日常维护和报废处置方面的管理漏洞,暴露出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增加了资产损耗和浪费的风险,不利于资产的价值保全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五、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定义资产,规范账务处理

鉴于高速公路资产类型繁杂、数量众多,为了兼顾管理的便利性与有效性,企业需要合理定义资产的管理单元。对于路基、桥梁等不易移动资产,可以将同一区域内的同类资产打包作为一个管理单元;而对于机电设施等可移动资产,则可以按单个资产进行明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账务处理规程:对资产更新改造,需要按类似资产的账面价值折价下账,对新增支出则需进行资本化处理;对日常维修支出,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可以设置一定的资本化判断标准,例如超过资产账面价值10%的更新支出才予以资本化处理。此外,利用信息系统建立电子化的资产台账,记录资产的具体明细信息,以便跟踪管理。通过合理界定管理单元、建立配套的账务处理规则,既可以确保资产得到精细化的管理,也使账务处理更加规范合理,使会计信息真实反映资产状况。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

高速公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实施全面的日常监督,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重要设备和车辆资产安装全生命周期的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对资产的运输、存储、维修、报废等每个流程实施实时监控,以掌握资产位置和状况。建立规范的资产领用审批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对资产的申请、批准、领用、借调和退还等流转环节进行全面跟踪;定期组织资产盘点和评估,检查资产运行状况,评估资产减值和报废情况,确保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建立资产使用异常预警机制,发现资产违规操作和闲置情况及时核查,以防范资产损耗风险。

(三)规范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

高速公路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通过制定资产的维修方案、保养计划和质量检查机制,开展规范的维护保养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资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各类资产的技术参数、使用说明、维修保养要点等;根据资产的属性、特点、使用环境和技术标准,制定合理的日常运行保养制度,确定不同资产的定期检查周期、维护项目;对关键设备和特种车辆等重要资产类别,需要单独制定专门的维修保养方案,包括定期更换易损件、设备更新等内容。此外,还要加强对资产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保养工作到位且有效。

结语:

高速公路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提供者,其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关乎资源配置效率和资产保值。高速公路企业必须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树立资产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加强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全过程监管,实现资产科学配置和效益优化,以更好地服务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需进一步创新资产管理理念,挖掘管理潜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以适应经济发展。只有不断推进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高速公路企业才能在新时代为交通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高速公路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高速公路与PPP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高速公路上的狗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