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奋进40年 老年教育铸辉煌
——写在中国老年大学开创40周年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35周年到来之际(三)

2023-11-15本刊编辑部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办学教育

□ 本刊编辑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成功的办学经验

波澜壮阔有源头,枝繁叶茂靠根深。我国老年教育40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炫目的辉煌成就,关键在于我们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开拓奋进之路,党政关怀之路,齐抓共管之路,以人为本之路,政治立校之路,改革创新之路,文化支撑之路。其成功经验必将为我们创造更加辉煌的历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必须坚持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切实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领导上下功夫

老年群体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老年大学工作涉及的校舍、编制、师资、经费等都是大事、难事,哪一项离开了领导的重视和主管部门的支持,都将寸步难行。40年来,我国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够攻坚克难,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各级组织、老干部局、教育、文化、民政、老龄委等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坚强的组织保障,是老年大学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各级党委、政府从实践中体会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学习型社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离不开老年大学的积极参与。老年大学是各级党委组织动员老同志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载体,其作用无可替代。从而把老年大学工作提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建立起加快老年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凝聚起各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大学发展的合力。

泉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建老年教育强市的目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名誉主任,市委副书记任主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任副主任的市老年教育委员会,各县(区、市)、乡(镇)层层健全这一领导机构。老年教育工作进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市与各县(区、市)签订老干部工作责任书的重要内容、干部考核述职内容。办学经费列入市、县(区、市)财政。落实市、县(区、市)办学人员编制。自1998年以来,四次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老年教育工作文件。该市四任市长接力关心市老年大学发展的故事,就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老年教育的一个生动写照。在历任市长何立峰(现国务院副总理)、郑新聪、康涛、王永礼等接续关心下,该校从建校初期借用两间房办学到后来拥有占地2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独立校区。从初期的300名学员到如今的在校学员8000人次。全市各级老年大学达2560所,在校学员达34万余人,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8.5%。市、县、乡三级建校率达100%,村级建校率达94.5%,多年来一直居全省、全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教育强市。

上海市政府自1994年即将老年教育正式列入上海市教育系统,并写进了市政府的教育发展纲要中。市教委专门成立“终身教育处”,全面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全市的终身教育工作。这在全国是第一家。在办学经费投入上,除各级政府的正常投入外,市教委还对区(县)和有关高校老年大学进行经费投入,对市老年大学分校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不是分校的区(县)老年大学每年投入300万元,对200多所街镇老年学校分三年每校投入100万元,并要求区(县)配套投入等额经费。

盐城市委办、市政府办自“九五”开始,连续制发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六个老年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指导各级老年大学持续发展。云南省玉溪市为方便老年人就读,在寸土寸金、环境优美的聂耳广场为市老年大学新建了近万平方米校舍,市委书记几乎每个月都会不打招呼地到老年大学检查指导,学校特地给市委书记设立了一处办公室。该市老年大学招生计划不是由学校定,而是由市政府下达,大大增强了推动老年大学发展的力度。永安市政府将市老年大学与市级机关单位同等看待,可收阅市里有关文件,给学校统一配备工作用车,将老年大学教师列入全市教师表彰范围。

长春市老年大学“三建校舍”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老年大学发展的一个缩影。1987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就投资120万元,专门为老年大学兴建了一座近2000平方米的三层独立教学楼,当时这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2002年,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市政府又投资8000万元扩建,使老年大学使用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2011年,为彻底改善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市政府以“30年现代化、50年不落后、百年德政”为目标,投资两个多亿,建起了供老年大学独立使用的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的新校舍。六安、黄石、宜春、潍坊、淄博等市,诸城、寿光等县(市)压缩行政开支,保老年教育发展,全都建起了上万平方米的教学楼,有效缓解了“一座难求”,为创办现代化老年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要领导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照样能办好老年教育。贵州省经济总量全国倒数第三,人均排最后一名。但由于省委、省政府对老年教育高度重视,无论建校率、入学率还是建设成效均排在全国第一方阵。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四川省叙永县是“鸡鸣三省”的国家扶贫重点县。该县各级领导确立起“老年教育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办老年大学需要经费支出,但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从而使老年教育在全县这盘棋上始终有它的位置,老年人入学率达50%以上。全国扶贫重点县照样进入了全国老年教育先进行列。

(二)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上下功夫

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不同于老年人活动中心、俱乐部,也有别于社会上为老年人举办的讲座、报告会等。老年大学的主要工作是学校教育。尽管学员到校学习的目的不完全相同,但在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上的需求却是首位的、一致的。人民群众对老年大学满意不满意,关键看有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质量是决定老年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首先要抓好教材建设。“教材好,教才好。”在普遍没有现成教材可用的情况下,各地老年大学集中精兵强将,通过合编、自编等形式,按照“多用先编、急用急编、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质量至上、突出特色,陆续形成了以文字教材为主、音像和多媒体教材为辅的15大门类、61个专业、298门课程教材。山东老年大学早在1987年即组织在校任教的教授、专家编写出全国第一套统编教材,由山东出版总社出版发行。天津市老年人大学设立了“教材建设奖励基金”“教材建设基金”,促进新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形成。长三角地区老年大学自发组织成立教材编写协作委员会,发挥集体智慧,联合编写、共同使用。宁波市、福建省等较早开展“创品牌”“打造精品课程”活动,通过抓特色课程开发构建,带动整个课程建设水平提升。上海市成立了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中心。上海老年大学历时20年,历经五次修订,完善了187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的10年间,5次召开教材展览、评比、推进会,教学大纲案例和备课教案交流研讨会。远程教育委员会成立以来,即把优秀音像教材和课件编制评审工作作为主攻方向,先后评出20类、438门优秀特色课程,实现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共享。近三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进一步加强了教材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教材指导委员会,建立起通用教材出版应用平台,有力支撑了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就要科学设置课程。各地老年大学按照贴近生活、贴近需要、贴近时代;针对老年人“生存性”“享受性”“发展性”等不同层次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以人为本,按需设课;与时俱进,创新求变;长短结合,循序渐进,不断扩大课程的宽度、内容的深度、发展的时尚度,达到政治性与专业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普及性与提高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娱乐性与技能性、自选性与引导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有机统一,公共课、专业课、特色课一体配置的课程体系,让广大学员想学、愿学、乐学,越学越自信,学了还想学。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必须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激活学员学习的兴奋点,把课讲活,学员活学,才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广州市老干部大学总结的“无压力教学法”;解放军总后勤部老干部大学探讨的“轻松教学法”;新疆老年大学让学员在自主参与、相互欣赏中受激励、启发、教育的“展示教学法”;宁夏老年大学开展的“优质教案、课件评比活动”;天津老年人大学聘请教学督导员,对教育质量进行督导和反馈的做法,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

许多老年大学除传统课堂讲授外,还将讨论交流式、解难讲座式、个别辅导式、作品点评式、调研式等引入老年大学教学。经常开展读书交流、展览、展示、汇报演出等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将老年教学与养生保健、兴趣爱好发展、心理健康调适相结合,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学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硬实力。各老年大学根据不同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施,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制作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PPT课件)、投影教学等,使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

高质量的教学,使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学有所长、大器晚成的摇篮。各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书法、绘画行家,声乐、器乐演员,工艺美术能手,文体活动领头人,成为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为老年大学做了“活广告”。翻看2011年5月5日的《福建老年报》,头版头条醒目刊载着《永安老年大学真“牛”——一个班走出24名中高级按摩师》一文。要取得国家承认的按摩师资质,是多少中医按摩人梦寐以求又太难求之事!而福建永安这个县级市老年大学的按摩班,经过22年的办学,至2023年9月,竟然培养出国家中级按摩师12名、高级按摩师45名,其中有23名已进入社区医院、中医诊所或门诊部工作,有12人担纲创办了推拿按摩诊所,服务社会。“牛气冲天”的办学成就岂止在永安!蜚声画坛的“金陵十姐妹”、声播珠三角的南通老年大学书画班平均年龄75岁的“常青藤十姐妹”…… 在河北省老年大学,一名叫袁秀珍的普通退休女职员,在老年大学连读10年,成为班上第一个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的多产作家。徐征,凭借在青岛市老年大学九年国画学习的底气,毅然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连闯初试、复试、面试三关,被潘天寿弟子、国画大师张立辰收为学生,其写意花鸟画艺术水平已达到“前不可企及的高度”。余希祥,金陵老年大学国画班学员,在校学习20年,成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后留校任教,从事山水画教学十余年,被老年大学评为国画系教授。他感慨:“是老年大学圆了我上大学的梦,想当画家的梦,想当教授的梦。”上海老年大学黄埔分校一位叫黄在仁的古钱币班学员,退休前是商业系统从事五金、钢材业务的业务员,原对古钱币知识一窍不通。经过在校八年的学习钻研,写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古钱币知识论文,被复旦大学文博系聘用,成为一名古钱币学教师,为40多名本科生上专业课。在深圳市长青老龄大学,一位叫陆莹的现年73岁的学员,入学前是艺术的“门外女”,经在老年大学十多年的学习,现已成为深圳摩登时光艺术团创始人,其模特表演专业技压群芳,带领艺术团登上了央视和深圳国际时装周表演的舞台,现在是拥有六七十万粉丝的网红……

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班的青岛市老年大学学员徐征正在作画

大厦挺立赖质量,教学成效夺人心。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学员就会跟他走;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老年人就会不惜为报名“挤破门”。我国老年大学之所以能如滚雪球般从小到大、越办越强,一流的教学质量是助推“雪球”滚动向前的动力之一。

(三)必须坚持政治立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办学上下功夫

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既是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学府,也是党和政府团结教育老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阵地。坚持这一理念,各地老年大学一方面把政治建校摆在办学工作的首位,努力把老年大学建成“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场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一方面,把老年大学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来谋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办学,从而更好地体现了其价值和作用,赢得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为老年大学又快又好地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把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出来。建立导向鲜明、与时俱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思想政治课内容体系,紧跟形势、紧密联系老年学员思想实际,及时开展多个主题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向上向善。请有关领导、理论专家来校宣讲或播放录像等形式,进行创新理论、时事政治、政策法律等教育,解疑释惑,正面引导。把课上学习与参观调研相结合,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使老年学员人在老年学校、心装天下大事,与时俱进、理想永存,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西安老战士大学等军队系统创办的老年大学,坚持用红军长征精神、“抗大”精神办学育人。辽宁老干部大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学员进行创新理论、政治思想教育,他们在公众号上先后开辟了“平语近人”等系列专题,及时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论述,有效提升了师生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大数据对“500家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调查,辽宁省老干部大学的微信公众号高居第四位。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一些老年大学,针对信息来源渠道广的特点,注重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把握舆论导向,解决好信什么、不信什么的问题;针对地区待遇反差大的特点,注重倡导优良传统,解决好比什么、不比什么的问题;针对敌对势力干扰多的特点,注重针对性宣传教育,解决好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问题;针对多元文化冲击大的特点,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解决好喜好什么、不喜好什么的问题,从而使老年学员们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把党组织在办学中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据对多所省市老年大学的调查统计,党员学员占比达30%至40%左右。为了发挥好这支队伍在办校办学中的把关定向、榜样引领作用,各地老年大学积极打造“非隶属关系多重组织生活”党建品牌,经上级批准,纷纷成立校临时党委或党总支(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在各老年大学的有形有效全覆盖。把加强对办学工作的领导列为临时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定期分析教职员工和学员思想状况,分析办学形势,适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办学工作的意见。学校党建与办学教学同频共振、共融共促。县以上一些老年大学还开办了业余党校,加强对学员党员的教育轮训。遵义市成立了新时代老党员讲习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开展“展示阳光心态、争做阳光老人”主题活动。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党建管理平台。秦皇岛市老年大学、江苏海安县老年干部大学早在2003年即建起学校的临时党委和班(系)临时党支部。山东老年大学系统共有党员学员132517名,该系统探索建立非建制性新型兼合式临时党组织1704个,党小组4829个。重庆老年大学在“三讲”教育中建立起“党员互帮互助小组”。推选党员担任班长或学会会长。全国老年大学数百万党员充分发挥政治上的正能量作用、学习中的带头作用,管理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用,积极当好学校工作的桥梁和助手,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广大学员的知心朋友。党员学员们“一个党员一面旗”,干在前,作表率,以模范行动为学校发展、社会文明建设凝聚起正能量。

南昌市老年大学坚持“抓党建、聚人心、强引领、谋发展”,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的老年大学,打造汇聚放大正能量的示范基地。在各班级、团队中普遍建立党组织,搭起“洪城红·乐龄先锋”智慧党建平台,进一步增强了老年大学学员党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现有班级临时党支部在册335个、联系党员4166人,学员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校教学管理骨干、服务社会的中坚,展现了“快乐自己、幸福家庭、奉献社会”的精彩人生。学员党建成为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功能的一面鲜红旗帜。乐龄先锋志愿者成为老年大学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的一个闪亮品牌。

把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与办学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大局、贴近中心办学是各地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的一大举措。想党和政府所想,应党和政府所呼,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引导老年学员通过第二、第三课堂,热情参与支持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在党建工作、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关心下一代、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作用。西安老年大学、四川双流县(现为双流区)老年大学、南阳老干部大学的领导体会到,只有秉持为党的中心工作和社区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原则,才能形成领导和群众关心、多部门重视与支持老年大学发展的局面。多年来,他们坚持“政府搭台、学员唱戏”,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用“有为”赢得了“有位”;“有位”促进了更加“有为”,形成了科学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尽力寻找党的中心工作与各学科的内在联系,选准结合点,在学科教学中贯穿和渗透“中心”精神,是各地老年大学不懈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为深入探索将思想政治元素全面融入老年教育各类课程,上海市老教委于2023年组织开展了老年学校素质教育示范课交流展示活动,来自全市各级各类老年学校的64位优秀教师以微课教学形式各展所长,传授“秘笈”,为思政之风进课堂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指导作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设定一个学科习作的主题,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和宣传党的中心工作,是各学科配合教学而采取的普遍做法。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武汉老年大学常青花园分校、福建永安市老年大学等学校的师生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齐做“配合”文章:书画班学员围绕以上讲话精神创作书画作品,音乐班以此创作歌词、谱曲传唱,舞蹈班赶排专题节目,各班带上各自作品,浩浩荡荡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宣传,让重要讲话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景德镇老年大学书画班紧紧围绕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创作举办了“弘扬廉政文化书画陶美百件艺术作品展”,歌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从严治党、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具体形象的宣传强化了党风党纪宣传效果。此展览成为当地许多部门对党员、职员进行党风党纪宗旨性质教育的打卡地。

景德镇老年大学“弘扬廉政文化书画陶美百件艺术作品展”展厅

政治立校的一项项举措,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老年人在这里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始终保持了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蓬勃朝气,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政治立校的累累硕果,让各级党政领导看到了老年大学是增强执政之基的政治资源,是三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从而更自觉地把老年大学建设纳入教育事业、老干部工作、老龄事业规划中,在精简机构大形势下,老年大学不仅不减不降,反而升格纳编,为老年大学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四)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选好配强“三支队伍”上下功夫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的领导在介绍办学体会时谈到:老年大学(学校)能不能办起来,关键在党委政府领导;但能不能办得好,不断巩固、发展、壮大,关键在具体的办学人员。这番话道出了各地老年教育发展的一条普遍经验:办好老年大学关键因素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在重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乐奉献的工作人员队伍上下功夫。

一要选准配强校长这一“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是办学团队的管理者,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对老年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老年大学校长选配主要来自三条渠道:从长期从事领导工作、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热心老年教育事业、在本地区有一定威望的领导干部中选;从长期从事老干部工作或老龄工作、既熟悉离退休老人状况和需求,又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很强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热爱老龄事业或老干部工作的人员中选;从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具有教育专业优势、懂教育规律、又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的领导中选。从而保证了校长队伍的基本素质。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通过举办会议、专题培训、宣扬典型、在会刊《老年教育》杂志开辟“怎样当好老年大学校长”“校长手记”专栏等多种形式,打造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老年大学校长队伍,使广大校长们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很强的创新精神、科学的决策水平、较高的管理协调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居兼职之位,甘付匠心之功,既是校长,又兼教师,还是工作人员,以校为家,“一分钱都要掰开花”,甘作学员和工作人员的公仆。这其中涌现出了大批像景德镇老年大学已故校长杨启村那样具有大担当、大视野、大智慧、大谋略、大作为,夙夜为公、甘于奉献的精英,从而开拓催生、发展壮大了老年教育事业。

二是努力打造一支学高品正、善教尚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名师造就名校,因此各地普遍重视名师立校,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下功夫。规范招聘机制,广选名师。在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下择优录用,不断加大选揽高水平人才力度。许多地市级以上城市老年大学教师队伍中,既有诗书画苑“一支笔”,著名医(学)院“一把刀”,又有知名文艺团体“台柱子”,电脑、手机“数字通”,他们都是学校的“金字招牌”。他们在哪个老年大学任教,其“铁杆粉丝”就追到哪个学校就读。建立关怀机制,以情留师。针对老年大学教师报酬低、归属感差等问题,各地老年大学坚持以教师为本,实施“暖心工程”:课酬补贴随教龄同步增长;重大节日慰问;教师生病、家遇特殊困难探视、救济;为年长教师祝寿;为有突出专业成就的教师颁发奖励、荣誉;对著名教授、专家给予特别人文关怀,如车接车送、其在校期间免费午餐、安排休息室等。尊师重教、以情留人,有效增强了凝聚力。强化培训机制,以训强师。据对全国30所老年大学的教师情况调查:90%以上教师都是临时聘用人员,有教师资格证的只占教师总数的30%,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防止他们将普教和高教的教学方法带到老年大学中来,各地老教委、老年大学普遍启动专兼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名师培训”工程,运用举办主题报告、专家辅导、示范指导、听课评课、案例分析、论坛交流、小组研讨、学习考察等多种培训方法,帮助教师掌握符合老教规律的课堂教学理念;适应老年教育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的业务能力;和学员交流互动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加强从普通教师向“名师”“大家”的转变。建立激励机制,荣誉励师。首先普遍开展了优秀教师评先奖优活动。为获评的优秀教师戴红花、上光荣榜、发文件、授证书、发奖金,并与返聘薪酬待遇挂钩。福建永安市老年大学等单位对连续被评为优秀教师的晋升其为“名师”,这些举措极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其次是以改革的精神,开展老年大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早在2004年,秦皇岛市老年大学就探索实施了教师职称评定。2012年,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按照国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要求,正式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2019年完成新一轮聘任,分别评出特聘教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若干名,有效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找到了突破口。重庆市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争取重庆市职改办批准,全市老年大学(学校)教师中级、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先后成立,挂靠在山城老年大学,填补了国家职称评审的空白。老年教育系统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因此被打通,促进了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使教师充分享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广大教师把这种激励自觉转化为工作动力,淡泊名利,不求索取,默默耕耘,用智慧和才华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在三尺讲台演绎了精彩人生。

三是打造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工作人员队伍。工作人员队伍和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同为拉动老年大学事业向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老年大学办学40年来,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情系老年教育、献身老年教育,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或晚年献给老年教育事业的工作人员队伍,会同校长、教师队伍,共同绘出了中国大地上老年大学灿烂辉煌的今天。

尊老敬老的思想基础教育;积极应对老龄化的战略意识教育;争先创优的激励教育;培训考评的基本功教育;严规矩、强素质的作风纪律教育,使广大工作人员强化了“来老年大学工作不是谋利而是谋事;不是守业而是创业;不是养老而是敬老;不是当官而是服务”的观念。“把老年人当作亲人来看;把老年教育当作事业来做;把老年大学当家来管”是千万所老年大学办学人员的工作写照。他们误解中不气馁,艰难中不放弃,探索中闯新路,改革中争第一,成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过硬工作人员队伍。

成都市锦江区老年大学,是一所开设了49门课程、近300个教学班、每学期学员人数接近12000人次的“区级大学校”。但该校仅设四个处室,每个处室只配1名工作人员,每个工作人员既要负责一个部门的全面工作,又要兼任十几个班的班主任,天天忙得“连上厕所、灌开水的时间都没有”,用“连轴转”“白加黑”形容他们的工作状态再恰当不过。校长张泽林,本身就兼着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他带领四名工作人员,拼搏奉献,实现了老年大学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将该校建成了闻名成都、享誉四川、影响全国的服务型老年大学,吸引区外老年人争相慕名前来求学。

总之,校长的领率性、统筹性;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性;工作人员的人文性、创造性,合力推动着老年大学不断发展壮大。

(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发展我国老年教育的一大法宝。老年教育4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我国老年大学因改革创新而生,也因改革创新而兴。我们办学中的每一项成就、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是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老年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各地老年大学在办学中不断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办学机制创新、现代教学制度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让创新贯穿到老年大学办学的各项工作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潜能,不断提升老年大学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没有改革创新的理念和为之坚持不懈的实践,老年教育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开创的“基地化”“章鱼式”办学模式;上海市的“联盟化”、哈尔滨市的“集团化”发展格局;云南省“游学养”“一张网”的编织;威海市对市、县(区)、乡(镇)老年大学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改革,无一不是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的结果,对促进老年大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年大学,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办学场所缺少、师资力量短缺等发展瓶颈时,校领导经多方调查论证,发现由于人口出生率降低,许多中小学校被合并或裁撤,造成一些校舍、办学设施闲置。如能让教育行政部门成为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中的责任主体单位之一,共同管理老年教育工作,不失为破解老年大学发展瓶颈最便捷、最高效之路。

于是,他们大胆提出了改革现行的由老年大学一家独管老年教育的传统做法,请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对老年大学共同管理的建议,得到了自治州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当时国家并没有将老年教育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职责范围的情况下,该自治州政府毅然给教育行政部门压上了与老年大学共抓老年教育的担子,实行“老教共管”的老年大学办学管理体制。这一改革,使教育行政部门责无旁贷地将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场地、办学设施无偿用于老年大学(学校)办学,州县教育部门积极为老年大学(学校)推荐输送优秀教师,使老年大学发展瓶颈迎刃而解。

山东省潍坊市各级老年大学办学人,为突破基层尤其是农村老年大学(学校)发展这一难点、堵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出“组建老年教育联盟”这一办学新形式,构建起全市上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老年教育网络,把老年教育触角伸向基层,根扎农村。通过联盟,下活了全市老年教育这盘棋,至2020年底,该市以各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30%以上,提前完成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

(六)必须坚持文化支撑,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各地老年大学从办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和血脉。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和谐育人环境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从而自觉坚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工作两轮驱动,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旋律,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激励功能,学校建设始终呈现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景象。

塑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学校精神。各地老年大学集全校师生员工之智,创作提炼校训、校歌、校风、教风,作为学校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门厅、教室、公共场所悬挂校标。师生员工佩戴校徽,唱响校歌,践行校训,弘扬“三风”,塑造展示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点、本校特质的学校精神,使其成为统一思想、规范行动、引领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引擎。许多学校还将校园文化向班级文化延伸,在班级中开展班歌、班风、班级品牌创作活动,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人文环境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老年大学在人文环境的营造上,普遍重视突出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秩序和谐;民主参与,作风和谐;优化美化,环境和谐;人文关照,关系和谐。热情周到地服务老年学员,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年学员的学习生活,千方百计地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真正做到:老有所呼,我有所应;老有所需,我有所帮;老有所求,我有所为。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人的学习乐园、温馨家园,使其在老年大学幸福满满,精神愉悦,自信乐观。

校园设置目中有“人”。在学校改建、扩建、新建过程中,各地坚持把学员的安全舒适作为第一要素,设施建设简约现代,适老化细节融入其中。广东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以及厦门、福州、合肥、南昌、长春、大连、银川、呼和浩特、成都等地老年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中,将园林化、适老化、智能化融为一体,从教学楼阶梯高度的控制到走廊沿墙扶手的设置;从空调送风的角度到地面防滑材料的选用;就连老花镜、针线包等都在公共活动区定点摆放,人性化服务处处体现。公共区域设置可视紧急救助报警系统,布局无感考勤、多媒体教学等多个智能系统,公共视频系统搭载行为分析功能,能随时捕捉摔倒等现象,并及时向后台反馈。学校设置卫生室、谈心室,做到突发情况有预案,并贴心为师生员工购买公共责任险或在校期间意外伤害保险。构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门文化、院文化、廊文化、墙文化、栏文化以及室内文化,显性直观,正能量满满,使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明志定向,陶冶情操,发挥了文化引领、精神提升的重要作用。

精心组织校文化活动。各地老年大学普遍建立校园文化艺术节,积极组建文化活动团体,重视发挥各班、系专业学会、社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搭建文化活动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文娱体育等校园活动、对学员参与热情高、社会反响好、对办学促进大的一些文化活动项目,用制度规定下来,实现了小型活动社团化、经常化;主题活动系列化、精品化;全校性活动届次化、均衡化。“班班有歌声,会、团有活动,季季有展示,年年办好节”相沿成习,经久不衰。

校园文化活动,滋养强化了老年学员的主体意识、价值意识、奉献意识,促进了学员从“休闲养老”到“文化养老”的转变,让他们体验到了从“健康养老”到“价值提升”的快感,激发了从“活动娱乐”到“服务社会”的豪情。校园文化彰显的是学校的办学观念,展示的是学校的办学活动,扩大的是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凡校园文化活跃的学校,必定是老年人争先恐后、“一座难求”的学校。可见,发展老年教育,必须重视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七)必须坚持发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引领作用,在指导服务上下功夫

35年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这在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协调各地老年大学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在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挂靠作后盾的特殊情况下,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以推动老年大学事业繁荣发展为己任,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在历届会长和常务理事的领导下,协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自觉承担起全国老年教育宏观协调和指导、组织、管理、服务职能,使老年大学工作获得了整体性推进,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全国老龄办领导同志曾在一次全国性会议上高度评价:“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是全国性社会组织中最好、最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为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指导协调,引领老年大学科学持续发展。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每次代表大会都经过民主选举,将德高望重、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同志选进协会领导机构,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对老年大学工作实施了强有力的指导。协会将分别隶属于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的老年大学组织起来,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形成奋发有为、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的“全国一盘棋”。协会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老年教育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关键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每次代表大会或常务理事会,都围绕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有关老龄工作、老年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老年教育实际进行谋划,提出推进办学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使老年大学办学方向更明,信心更足。协会通过召开会议、组织观摩学习、推广典型、交流办学经验等多种方式研究探讨老年大学教育规律,在办学宗旨、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发现、宣扬、树立一批批办学机构健全、教学管理完善、教学成果显著的骨干学校。同全国各地老年大学一起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大学发展之路。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辖属的七个片区协作组织、六个专业委员会,如同四梁八柱,牢牢支撑起老年大学协会这座大厦。他们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老年大学协会的部署,按照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硕硕累累,连创佳绩。以硬核成就彰显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工作活力,增强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号召力、凝聚力、工作推动力。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联系,发挥了政府部门的参谋作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以在老年大学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商沟通为己任,积极争取各方政策、资源的支援帮助,成为政府的民间智库,是政府与老年大学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历任领导,以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为重,利用多种渠道,诚恳邀请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退职领导担任协会顾问或名誉会长,提高协会的领导层次和水平,扩大老年大学的知名度,增强协会的组织影响力、社会公信力。协会领导及时抓住有关老龄、老年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的机会,主动向参与起草单位的部门建言,反映老年人的诉求,为文件形成提供参考意见。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积极参与了国务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制定工作,参与了教育部牵头组织的《规划》编制座谈会,提交了编制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言,提供了撰写《规划》的环境分析和比较完整的数据分析,为《规划》的制定落实尽了应尽之力。

组织开展了多种老年文化活动,向全国展示老年大学办学成就和老年人的风采。协会成立以来35年间,共组织全国性综合性大型文艺汇演9次;专题或单项文艺演出4次;举办全国性书画展7次;举办全国性摄影展3次;健康养生文化交流1次;组织编辑出版书画集等多部。从文化建设这个侧面向社会展示了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效和“三有”老人的新时代风采。

2017年9月27日,山东老年大学代表团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终身教育委员会年会

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维拉斯在潍坊考察

加强与国际老年教育组织的交流合作,让中国老年教育经验与成就走向世界。35年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47次组团,代表中国老年大学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老年教育讲坛,让中国老年教育的声音和故事传遍世界;将国外同行的先进办学观念及做法带回国内。20次积极承办老年教育工作国际会议,让国际第三老龄大学协会组织及其成员国来华考察学习,亲身感受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人人能学,处处可学,“不可思议”的学习强国氛围。9次请港澳台地区同胞来大陆,就老年教育问题相互传经送宝,切磋提高。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是中国老年教育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引荐人和强力推手。它与中国老年大学事业同奋进共辉煌!40 年风华正茂,40 年感慨万千!我们既为中国老年大学昨天的创举而自豪,为今天的成就而骄傲,更为明天的再创辉煌而担当!40年的办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让我们以庆祝中国老年大学发展40周年为契机,“挂帆”“破浪”,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夺目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办学教育
在晋招生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录情况一览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