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停用抗抑郁药,病情复“燃”得不偿失
2023-11-14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 张 琳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药剂科 主管药师
刘阿姨的老伴早逝,一个人拉扯女儿长大很是不容易。今年上半年,和女儿住了大半辈子的刘阿姨因女儿出嫁感到“又喜又忧”。“喜”的是,年近不惑的高学历、大龄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好归宿;“忧”的是,女儿嫁了一个“老外”,婚后不久,刘阿姨女儿就跟着丈夫去了国外生活。女儿离开后,不适应是自然的。可刘阿姨的情况却有些特殊,她不仅是心里想女儿,还渐渐出现了一些“躯体不适”——白天吃不下、晚上睡不着,每天早上三四点就醒了,白天精神状况很差,什么家务活都干不了,明明身体很疲惫,可躺在床上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人眼看着瘦了二三十斤。一开始,刘阿姨还以为是消化道出现问题,总是有胃胀感,人自然也休息不好。刘阿姨去消化内科就诊,配了些助消化的药物,病情却没见好转。做了胃镜检查,医生也说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医生推荐刘阿姨去医学心理科看看。在医学心理科,医生经过仔细问诊、量表测试和一系列心理学测验,诊断刘阿姨因为女儿远嫁这一应激事件的适应不良而罹患了抑郁症。于是,医生给刘阿姨配了一些抗抑郁药。
刚刚在药房拿完药、看完药物说明书,刘阿姨就直摇头,说自己不敢吃也不能吃。医生问怎么了,刘阿姨表示,那些药物的说明书里写着“不良反应包括出现攻击性反应、失眠、疲劳、健忘等”。看着这些字眼,刘阿姨瞬间感到特别害怕和沮丧。“就诊时我就想,我只是睡不着、人感觉累,怎么就成了抑郁症呢?我只想开些助眠药,怎么给我开抗抑郁的药?这些药物还写着不良反应会引起失眠、攻击性反应,吃完药不是会更加睡不着,还会变成攻击人的‘疯子’?另外,我还听老家一个患抑郁症的老乡说过,吃了这药,脑子会变傻,人看起来也呆头呆脑的。”面对刘阿姨的顾虑和担心,医生和药师一一做了详细解释。出于信任,刘阿姨最终还是决定积极治疗,于是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天按时服药,几个月后,刘阿姨慢慢发现自己对药物的副作用多虑了,而之前那些身体的不适症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和改善。
多数不良反应会在3—10 天内逐渐缓解
生活中,和刘阿姨有着类似顾虑的患者其实不在少数。那么,抗抑郁药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确诊抑郁症后,一般要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按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通常分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以及选择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物,肯定有副作用。不过,相比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用药,大部分人对于精神类药品其实不太熟悉,对这类药物副作用的认识也非常片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多夸大之处。大众对精神类药品的担忧、抵触跟精神医学和精神类药物的发展史有关。老一代的抗抑郁药的确副作用很大,服用后患者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困倦、反应迟钝、口干、便秘、排尿困难、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且副作用程度一般较重。比如“反应迟钝”这个副作用,表现在患者身上就是患者服药后看起来反应变慢了,在应答他人的行为和言语时比较“木讷”。但是,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在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许多患者以为只要用了某种抗抑郁药,说明书上标列的不良反应就一定会全都出现在自己身上,因此许多药都不敢用,结果耽误了疾病的治疗,甚至因延误用药诱发自杀、丧失了生命。事实上,对于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应该客观地看待。首先,就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来说,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是很高,大多数的不良反应也不重,尤其是严重副作用其实很少见。其次,在服药初期即使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食欲减退、恶心、头晕、困倦、出汗或口干等,大部分患者都是反应轻微的,小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中重度的不良反应。不过,这样的不良反应一般都在3—10 天内逐渐缓解。
擅自减量或停药引起复“燃”,反而得不偿失
关于科学使用抗抑郁药,还有一些情况也需要提醒大家。
第一,起效缓慢,不良反应却“立竿见影”。临床上,有一些患者会抱怨服用抗抑郁药后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在用药后更加难受。这是因为抗抑郁药起效相对较慢,一般在服用1—2 周后才会逐渐起效,情况顺利的话,服药6—8 周后病情会明显好转或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而相比起效,不良反应却可能在服药后立即出现,如头晕、头痛、恶心胃胀等。对此,患者应有正确认识,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发现没起效且用药难受就自行换药或停药。如果治疗8 周后仍然效果不佳,医生也会考虑为患者增加增效剂或换用其他抗抑郁药。
第二,倡导全病程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周期较长,包括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急性期(8—12 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抑郁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2 周)与促进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巩固期(4—9 个月)治疗的目的是防复“燃”。因为在此期间,患者病情尚不稳定,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维持期内,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第三,按时按量,不能擅自减量或停药。即使到了治疗后期患者状况明显好转,也不能擅自减量或停药。抑郁症患者如果骤停抗抑郁药物,就可能会立刻引发“撤药综合征”,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精神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激怒、失眠、 恶心、呕吐)等,甚至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撤药综合征的症状还可能被误诊为病情复发。因此,停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停药方式是,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减少药量;停药期间患者应定期、积极地向主治医生反馈情况,按时进行停药观察。
然而,即便医生反复强调不能随意停药,但临床上还是有不少患者存在侥幸心理,觉得症状改善就可以自行停药。殊不知,擅自停药的最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复“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症复发率高达50%—85%。当抑郁症复发一次,大脑的受损程度会一次比一次严重,而且复发的患者疗程会增长。一般抑郁症首次发作,服药疗程至少1 年;第二次发作,服药疗程延长为2—3 年;有过3 次以上的发作,则可能须终身服药。
第四,加强沟通,配合医生治疗。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增进沟通,积极配合治疗,这对改善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有部分药物如果与抗抑郁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或导致病情加重。比如,华法林与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就可能会导致出血、瘀斑、紫癜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治疗前,还应向医生充分说明有无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
第五,服药期间避免妊娠或哺乳。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期间应避免妊娠或哺乳,避免饮酒和吸烟,若服用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还应避免开车。这类药物虽然可促进有失眠症状的抑郁患者的夜间睡眠,但是可使患者在日间有明显的嗜睡副作用。如果服药后开车,就可能引起“药驾”,引发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