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背后,是创新的匮乏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
2023-11-14邓晓婷
文 | 邓晓婷
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有机电子、塑料电子、生物电子、印刷电子、能源电子、智能电子、健康电子和柔性电子领域专家。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变革性技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以柔克刚”,是哲学,亦是技术。
柔性电子技术起源于集成电路,在集成电路产业“器件尺寸已逼近传统电子学的物理极限”的情况下,柔性衬底将微电子集成芯片拓展到更贴近人体和可穿戴的状态。目前,作为世界电子产品的第一大生产基地和全球集成电路产品的主要消费大国,中国柔性电子产业迎来曙光式发展。科幻电影中的电子皮肤等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或将成为颠覆当下生活、助推“元宇宙”格局落地的现实。
在未来,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将依托柔性电子技术实现迅猛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谈道,在以创新带动增量的过程中,柔性电子等颠覆性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虚拟网络
《教育家》:您曾经谈道:“没有柔性电子技术落地,很多元宇宙的概念将会成为泡沫。”对于“元宇宙”概念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您如何看待“元宇宙”的提出和发展?
黄维:“元宇宙”在一段时间内,是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热议的名词。“元宇宙”作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有望将数字经济发展带向新的高度。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进程与科技发展休戚相关。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对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重构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对世界发展格局造成了深远影响。第一代互联网通过网络连接整个世界,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第二代互联网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使万物相连。而现在面临的第三代互联网,就是“元宇宙”互联网。应该说,“元宇宙”开创了互联网新局面。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多地已经超前布局,杭州成立了“元宇宙”专委会,网易“元宇宙”产业基地落户三亚,深圳成立“元宇宙”创新实验室。国家有关部门也着力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不少科技巨头纷纷布局“元宇宙”。“元宇宙”虽然基于互联网而生,但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虚拟网络。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商用的普及,“元宇宙”所要构建的是囊括用户、网络和各种终端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这一虚拟现实系统与现实世界相互映射、平行存在。在这个如同真实宇宙一般的数字宇宙中,个体不仅可以借助虚拟身份进行娱乐、社交等活动,还可以借助平台的资源进行创作,并将作品转化为虚拟资产,真正获得沉浸式交互体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后,个体的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是否能自如地进行转换?“元宇宙”中的社会关系是否会影响个体的现实生活?“元宇宙”中的经济系统如何与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系统并行存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制度如何兼容?个体存在的形态是“人”还是其他,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思考和面对。
《教育家》:柔性电子及其他颠覆性技术对未来经济社会将产生哪些影响?
黄维:柔性电子等颠覆性技术的加速创新,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们认为,在“硅基材料+电子过程”基础上孕育形成的“微(纳)电子时代”,已进入较低附加值的夕阳产业发展阶段,而以“碳基材料+光电过程”为基础,形成的柔性电子等关键根部技术引领的时代,将孕育具有超高产业附加值特征的巨型朝阳产业。因此,我们倡议要聚力数字产业布局,打造“中国碳谷”,引领科学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
大家知道,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既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所在。眼下,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格局重塑、优势再造,比拼的是眼光、能力和智慧,考验的是信心、韧劲与追求。我们必须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包括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我们称之为“饥饿科技”。同时,进一步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创造更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经典。
科技创新有赖于集成优势
《教育家》:近 20 年来,您牵头创建了我国许多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及高校柔性电子研究院,当下我国的柔性电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黄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自20世纪 90 年代出国留学,21世纪初回国创业,随后辗转多地,我一直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我学习工作的地方,努力打造柔性电子、有机电子领域内世界级的创新团队。我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实践“兼济天下”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建设一个能够代表我国最高水平,能够在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参与实质性国际竞争的高水平研究机构,打造一支中国创新创造旗舰团队。怀抱着这个梦想,我和团队选择了回国创业,白手起家,这也坚定了科教兴国的理想信念。
近20年来,团队的发展可谓是一段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不断书写着从“0 到 1”的历史。目前团队建设了以南京、西安为核心的教学科研基地,以宁波为中心的产业化示范基地,辐射厦门、福州、广州、郑州等多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团队在柔性电子的科学技术前沿,在若干细分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好成绩。我们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方向,以及大量原创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支撑着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引领地位。我国目前已经具备在柔性电子方向开展从材料可控制备、器件表征到光物理的创新全链条的研发能力,部分成果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转化。
我们还与剑桥大学几乎同步开展了钙钛矿发光显示领域研究。在最近的七八年间,我们在此领域产生了大量成果,一直引领国际技术前进,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针对传统钙钛矿光伏器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复杂、成本高、稳定性差等问题,团队开创的离子液体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技术,实现一台设备解决全部功能层制备,实现了全丝网印刷钙钛矿光伏器件。
《教育家》:您认为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痛点、难点?对高校和企业提出了哪些挑战?
黄维: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到引领未来前沿技术,都需要有实力、有规模的优势科研单位和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建立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结合度高的科研平台,着力原始创新研究,攻坚关键共性技术,对铺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意义重大。同时,依托高水平大学和相关领域企业设立协同创新平台,促生重大颠覆性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协同创新;借助优势企业的技术孵化和工程创新,培育一批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我曾在20世纪末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在有选择的若干领域建设 5-8 家国家实验室的初步构想”,希望集中力量做大事,打造代表国家最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国家队”。国家实验室是美国、德国、法国等主要经济体比较成熟的做法,作为国家原始创新的中流砥柱,它能够积聚力量、获得稳定支持,使科学家能够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此方面,我们团队也正在探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未来全国实验室的建设,并希望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分批分层级打造“中国碳谷”,孕育以光电子产业为先导的柔性电子巨型信息产业,为全国柔性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柔性电子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必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当前,对于学校来说,柔性电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尚处在积极摸索阶段,尚无成熟的培养方案可资借鉴。同样,对于社会公众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来说,学科与社会需求的融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前,柔性电子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局限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物理式结合”,我们正在探索,依托强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将课程、项目、实践等环节实现跨学科整合、重组和优化,实现“化学式融合”。
凡增长停滞,必然会带来“内卷”
《教育家》:以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的发展,让跨界创新人才及未来领军人才的需求变得更为紧迫。要适应未来发展,我们的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黄维:“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当前,世界各国都把人才视为最稀缺的战略资源,高科技人才更是各国争抢的重中之重。人才强国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历史性工程,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重点抓好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动力、提供强大支撑。
这两年,在年轻人当中,有一个词很流行,那就是“内卷”。我以为,“内卷”背后,其实是创新的匮乏。不能通过创新带来新的增量价值,陷入低水平的存量竞争。但凡增长停滞,发展放缓,必然会带来“内卷”。因此,要开辟新赛道,要开道超车,以创新带增量,发现新机遇,制造新红利。柔性电子学作为由多个基础学科交融支撑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对于基础研究有着特殊重要的需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重点关注、着力发展“MILPA”学科,这也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核心素养。五类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成了原意为“农田”“栽培地”的“MILPA”一词,此处我们赋予其“夯实发展基础”的寓意。即作为科学技术基础工具的数学科学、以信息科学为代表的应用科学、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以物质科学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与自然科学互补共进的艺术科学,夯实科学技术前沿发展基础。发展“MILPA”学科,将打破学科的内外部界限,尝试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推进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促进具有异质性与融合性的知识生产。
《教育家》:您曾经谈道,要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智慧启迪构建“四位一体”的柔性电子人才培养模式,可否展开谈谈这四个维度的具体内涵?
黄维: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智慧启迪“四位一体”柔性电子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内驱动力,重点提高独立分析和攻坚克难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广的全球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突出的领导潜质和丰沛的智慧涵养。在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意志、情操、规则和价值理念,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青年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和内在信念追求,使他们在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无论在人生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始终胸怀理想、坚守良知,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有感触的是,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经年累月的原始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 多年来,我们先进材料和柔性电子创新团队,一直不唯出身、背景、学历、论文论英雄,鼓舞、激励、留住、培育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营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独特的团队文化。我们称为 SCIENCE 团队文化,这也恰好就是 7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即 S(Skepticism,科学质疑)、C(Curiosity,好奇驱动)、I(Industriousness,天道酬勤)、E(Enthusiasm,奉献热忱)、N(Novelty,守正创新)、C(Confidence,坚定自信)和 E(Ethics,守望良知)。良好的团队氛围带来了强有力的团队凝聚力、创造力,极大地增强了团队人才的创新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