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故事法干预汉语孤独症儿童的研究进展
2023-11-14何海鹏马伟娜
何海鹏 马伟娜 谢 宇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
2021年12月3日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每36名8岁儿童中将有一名被确诊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1]。孤独症尚无治愈案例,教育干预是促进其发展、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越早发现,越早接受干预训练,改善效果越好。2020年美国发布的《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认定了28项有效的循证干预方法,社会故事法位列其中。它通过提供明确的学习策略指导,促进了孤独症个体获得社交和学业技能,其中对6~14岁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效果最佳[2]。社会故事法由格雷于1991年提出,在遵循一定社会故事准则的前提下,利用社会性故事使孤独症儿童了解特定社会情境中社交沟通的线索,帮助他们理解社交行为并作出适当的行为反应,以满足社会及他人的期望,从而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3]。它是基于心理理论与情感认知障碍理论而提出的一种干预方法,简单易学,使用方便,不用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该干预方法。有研究表明,参与编制和实施社会故事的父母或者照顾者、教师和康复训练师都对社会故事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4]。
近年来,社会故事法愈加受到特殊教育领域学者的重视,国内相关干预实证研究已累积一定数量并且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仅聚焦于社会故事法有效性的个案研究和单一被试研究,缺少对上述干预研究的统合整理及比较分析。已有的干预研究通常会报告干预的立即、维持和泛化效果,为了梳理不同研究干预效果的异同,探讨完善干预训练的可能途径,推动社会故事法的科学发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问题行为和社交技能两个领域的国内已开展的社会故事法干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从干预的立即、维持和泛化效果视角,比较不同干预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这些效果之间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家长开展社会故事法干预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社会故事法更好的本土化发展。
一、研究方法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将主题、篇名或关键词设为“社会故事”或“社交故事”、“孤独症”或“自闭症”“问题行为”“社交技能”和“社会交往”等,并以2001 年至2021 年为时间段,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进行检索,根据研究主题进行一一筛选,并依据筛选所得文献后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和查证,补充遗漏的文献,最终获得该领域30 篇文献(含14 篇硕士论文)。在此基础上做比较分析, 梳理出社会故事法在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与“社交技能”两个领域的干预效果,为国内未来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二、问题行为领域的干预效果
(一)立即效果。社会故事法对有基本语言技能的5~12岁轻、中度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有显著的立即干预效果。如郭梦之等人对一名5 岁轻度孤独症男孩实施社会故事结合图片的干预训练,连续干预16天,每次30分钟,干预结束后测评立即效果发现,该名孤独症儿童的不恰当同伴互动和无法用勺子吃饭的问题行为均得到明显改善[5]。类似的,另一项研究以11 岁轻中度孤独症男性儿童为被试(具有基本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研究者使用社会故事与视频结合的方式连续干预15天,每次35分钟。结果表明,社会故事法对反复拍手的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良好[6]。另有研究者将干预时间延长为一个月,当社会故事法与pad技术相结合用于干预一名具有基本语言能力的11 岁孤独症男性儿童时,虽然该名孤独症儿童的症状程度为中度,但其吮吸手指和咬手掌的问题行为也均取得了良好的立即效果[7]。还有研究者将社会故事法与同伴示范技术结合用于干预一名中度孤独症男童,即使每天只干预5分钟,持续干预33天后,这名儿童饭后独自离开食堂的行为也立即减少了[8]。此外,单次干预时间延长为60分钟的研究也证明了社会故事法有效地改善了一名9岁孤独症男性儿童的攻击行为、哭闹和尖叫行为[9]。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干预周期、单次干预时长,以及社会故事呈现方式如何变化,社会故事法对轻、中度孤独症男性儿童的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均显著。
但是社会故事法对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存在顺序效应。已有研究发现,研究者对孤独症儿童的多个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时,顺序靠后的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较差[10]。如莫明霞等人干预了一名10岁轻度孤独症男孩在课堂上出现的拍手、拍腿、摇桌椅和拍桌子问题行为,实施社会故事结合图片的干预训练共38天,每次训练20分钟。结果发现,社会故事法可以有效消除该名儿童的拍手、拍腿和摇桌椅问题行为,但是排在最后进行干预的拍桌子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不明显[11]。由于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注意力缺陷,他们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维持在一种活动上[12]。因此,拍桌子问题行为放在干预训练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此时被试可能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导致干预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刻板行为相关的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较差。如有些研究干预了两位或两位以上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执行相同时长和频率的社会故事法干预后,排队刻板问题行为仍然会反复出现,其他问题行为(扰乱课堂、进食呕吐、课堂喊叫等)的发生频率明显降低,甚至消失了[13-14]。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早期研究提出重复刻板行为可以帮助孤独症个体降低焦虑。社会故事法只是在认知层面教授儿童如何做出符合情景要求的行为,并没有改变引发孤独症儿童焦虑的外部环境,这可能是导致他们的排队刻板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
(二)维持效果。在干预效果的维持方面,已有结论并不一致。其中一部分研究发现干预存在显著且趋于稳定的维持效果,即撤销干预后并没有发现问题行为次数回升的情况。如有研究根据一名11岁轻度孤独症男童的听觉优势和功能评估结果,将社会故事法以口述形式呈现,结合角色扮演的方法干预该名儿童的哭闹行为,执行每天20 分钟为期一个月的干预后发现,相较基线期一周发生40次哭闹行为,两周的维持期内仅发生一次哭闹行为,即哭闹行为得到较大改善[15]。此外,也有研究者通过功能评估发现一名10 岁轻度孤独症女童的吃饭呕吐行为是为了得到教师的关注,依此编写适合的社会故事,结合图片的呈现方式,进行每天30分钟为期30 天的干预。结果发现,进食呕吐行为在维持期稳定在较低的发生频率[13]。分析上述研究可知,干预的维持效果与干预前的评估密切相关。以往研究中一部分通过行为观察记录表、教师与家长的访谈表等对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进行评估;另一部分研究会用到功能性行为分析量表、行为动因评估量表等工具对个案的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进而编写适合的社会故事[6-7],保障干预的维持效果。
(三)泛化效果。目前仅发现一项研究检验了社会故事干预问题行为的泛化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效果。郭梦之等人采用单一被试跨行为多基线设计,对一名5 岁轻度孤独症男童实施社会故事结合视觉支持的干预训练,干预其“用手拿饭菜”和“用勺子不恰当”的问题行为,每天干预30分钟,持续16天,干预结束后发现这名儿童在用餐时可以自己抑制用手拿饭菜的行为,并且能够做出直接用勺子舀东西吃的行为。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反馈儿童的进餐卫生有了明显改善,很少把不吃的食物放在饭桌上[5]。由于已有研究大多采用ABA和ABAB实验设计,导致实验只进行到维持阶段的观察,未涉及问题行为的泛化效果考察[8,13,16-17]。干预训练的目的是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却主要关注社会故事法对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立即干预效果如何。因此,为了充分验证社会故事法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效果,未来研究需要完善实验设计,增加对泛化效果的考察,全面了解社会故事法对孤独症儿童的时效性,总结并发现其干预过程中的问题,深入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改进提供借鉴。
三、社交技能领域的干预效果
(一)立即效果。使用社会故事法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时,常与其他工具相结合,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立即效果。如大多数研究将社会故事法与图片相结合,凭借图片直观且生动的特点,促进孤独症儿童理解社会故事的内容[5,7-8]。另有研究以绘本为载体实施干预,绘本具有生动性和情境性的特点,而且它蕴含的信息量大、连贯性更好,也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对社会故事内容的理解[16]。吕文娜选取了《有魔力的话》作为干预绘本,干预过程中对一名13岁轻度孤独症女童生动地朗读绘本,并及时引导其关注重点线索,每次干预30分钟,共干预14天。结果发现,这名儿童的“打招呼”“和同学被动互动”的社交行为增加了[16]。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也被运用于干预训练,计算机具有同步呈现视觉、听觉和触觉多重刺激的优势,不仅能够吸引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动机。邓泽兴采用社会故事法干预一名10 岁中度孤独症男童时,借助电脑来同步呈现社会故事的文字、图片内容以及对应的语音,干预时长24天,每天30分钟。结果表明,社会故事与计算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孤独症儿童“帮助他人”的社交技能[18]。因缺少对照组实验,尚不确定社会故事法与计算机结合开展干预的效果是否优于社会故事法与其他工具结合。另有一项随机对照组研究,将82例3~14孤独症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对照组接受体育运动干预,实验组接受体育运动结合社会故事法的干预。两组被试每天接受20分钟干预训练,持续15周后,比较两组被试关于社交技能的正向情感评分,其中观察组对“打招呼”“分享”等社交技能的正向情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9],表明社会故事法对孤独症儿童社交的情感体验具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故事通过不同途径呈现(如孤独症儿童独立阅读,由护理人员阅读,通过音频或视频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未来可以继续尝试结合更多的手段进行干预,以便发现最适合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组合。
(二)维持效果。社会故事法干预社交技能的维持效果存在差异,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家长是否参与干预。如上面提到的随机对照组研究,研究人员训练实验组家长负责课后和周末为孤独症儿童进行社会故事的教学,获得了稳定的维持效果[19]。另一项研究对一名4 岁轻度孤独症男童同样干预其“分享”的社交技能,干预时长25天,研究者教给家长回家后对该名孤独症儿童干预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和巩固,该研究也获得了良好的维持效果[20]。但是罗小玲采用社会故事法对一名8岁中度孤独症男童的“主动打招呼”社交行为进行干预时,没有要求家长参与,整个干预训练为期21天,每天15 分钟。结果发现,该名孤独症儿童在维持期的“主动打招呼”社交行为发生次数呈现下降趋势,维持效果不佳[10]。家长参与社会故事法干预,主要通过课后复习,引导孤独症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内容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起到了巩固干预内容的作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干预研究探讨了家长实施干预、参与干预的效果,验证了家长参与干预的重要作用[6-8,14,18]
(三)泛化效果。关于社会故事法对社交技能泛化效果的研究数量较少,这些研究发现,干预情境如果能够结合孤独症儿童的实际生活场景并且多样化,将有助于产生显著的泛化效果。例如,有研究基于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of Dick Carry)实施社会故事法干预,围绕三大类生活场景展开,对两名4岁轻度孤独症男童的分享行为进行干预,历经31天后,发现两名孤独症儿童的分享行为发生率显著提升了,并且分享的物品由玩具泛化到饼干[21]。相反的,杨林采用社会故事法干预两名9-11 岁轻度孤独症儿童(其中一名为女生),目标行为是同伴互动中使用礼貌用语和请求帮助,干预场景为特殊学校班级,每次干预40分钟,连续20天。结果发现,干预后这名孤独症儿童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说对不起”“说谢谢”)的频率显著上升,立即效果显著,但是没有观察到泛化效果[22]。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干预情景较为单一,孤独症儿童会形成刻板印象,不能主动进行泛化和迁移;另一方面,该名孤独症儿童所在班级由5名孤独症和2名脑瘫儿童组成,这些儿童的语言能力较差,同伴之间有效的互动少,进而缺少诱发社交互动的情景,不利于孤独症儿童将干预习得的“打招呼”等社交技能应用于生活场景中,从而该项研究的泛化效果不明显。未来研究有必要注重干预情景的多样性,进而促进干预成效的迁移。
四、简评
(一)完善干预设计,增加社会故事法干预汉语孤独症儿童的泛化效果研究。一方面,早期研究多采用ABA 设计、ABAB 设计和多基线设计开展干预,也有少数研究使用AB设计[8,23],导致实验难以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功能关系,通常只进行维持阶段的观察,未涉及泛化效果的考察。Rust和Smith认为在回答有效性问题之前,有必要提高社会故事干预研究的严谨性[24],尤其干预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鉴于此,未来研究应侧重监测干预结束后,目标行为在不同场地、不同活动对象、不同时间点的发生情况,探索社会故事法的干预泛化效果。同时,干预设计环节应重视干预情景的多样性。以往研究中干预情景单一(如课堂或食堂),大多具有高度结构化、可预测的特点[25],这些干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却可能不利于干预结果迁移到其他情景,导致泛化效果差。因此未来研究有必要在不同互动对象和场地中复制干预实验[6,10-11,14,17,26],以提高泛化效果。
另一方面,功能评估在社会故事法干预研究的使用率有待提高。功能评估是帮助教师、家长和研究者解读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的一种科学评估方法[27]。社会故事法通过呈现包含社交线索的互动情景短篇故事,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如何在特定的互动场景中做出恰当的行为或语言反应[28]。编制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困难或问题行为背后成因的社会故事是开展有效干预的重要因素[29],因此,研究者开展干预研究之前应该厘清目标行为是什么,以及孤独症儿童通过目标行为传递了什么信息。功能评估可以帮助干预实施者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而编制恰当的社会故事,让儿童通过阅读故事学习适宜的行为反应[30]。由此可见,功能评估是干预设计环节的重中之重,未来研究应该通过功能评估结果来科学地分析目标行为的性质,进一步对症下药,选择或编写合适的社会故事,为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奠定基础。
(二)扩大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系统开展不同年龄段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故事干预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有研究涉及的孤独症儿童年龄范围较片面,主要集中在3~5 岁和8~11岁,并且对研究对象的语言和智力水平的描述不详细。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性与准确性,便于其他学者借鉴和参考,未来研究应系统地开展不同年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故事法干预效果研究。另外,尚未探讨执行社会故事法干预时,干预次数和干预时长的最佳组合。总结已有研究发现,干预次数的波动范围为7-30次,单次干预时长为10~20分钟。但是干预效果并不是随着次数和时长的增长而变得显著,因此,有必要探讨干预次数和干预时长对干预效果的影响,以及二者是否存在交互效应,进一步确定干预周期的最佳值。最后,需要关注家长或照顾者参与干预训练对干预效果的积极影响。有研究发现家长参与干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复习并强化干预内容,还可以及时向干预实施者反馈孤独症儿童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有效地保障了干预效果[8],但是相关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应该增加家校合作的实证研究,扩大参与人员,同时注重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专业能力[7,10,13,31]。如此不仅可能提高社会故事法的干预成效,还能激发家长参与干预的积极性,让社会故事的影响融入到孤独症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