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普通小学适应性教学探索
2023-11-14应欣悦
应欣悦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近年来,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均以普惠、融合为理念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融合教育作为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不仅是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转型,更是普通教育的一场教育革命。日常课堂教学如何在满足广大普通学生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特需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如何在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是普通小学面临的极大考验。而适应性教学面向全体、尊重个性,是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尊重学生差异,提升教学质量的合理路径,也是值得探索的教学方式。
一、适应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教育学家加涅首次提出了适应性教学,并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适应性教学这一术语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1]我们可以理解为适应性教学是教师在充分诊断学情的基础上,把握学生个体差异,使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即为适应性教学的本土化表达,如今在融合教育背景下,适应性教学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开展高质量教学,其具备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契合融合教育的需求。
首先,适应性教学具有针对性,是扎根于学生的教学。在小班化管理尚未普及的当下,适应性教学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分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特别在融合教育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特殊需求无法避免,在小学阶段便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学,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与归属感,提高学习兴趣,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适应性教学具有灵活性,是节奏得当的教学。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生个体之间的特殊性,还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适应教学对象和情境。这样灵活多变的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教学。
最后,适应性教学具有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适应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本质上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融合教育背景下的适应性教学不意味着降低对特需学生的发展要求,忽视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是正视学生的特殊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最合适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适应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因材施教,正视学生差异。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适应性教学要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情诊断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种种兴趣和背景有所了解,这样他就能对以下可能性有所预见:给定情境是否可能使学生产生反应,进而是否可能引起他们产生对期望的学习而言必要的反应。[2]66也有研究表明,教师“采取适合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和特点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有效性在适应性教学的表现形式中排名第一。[3]因此,教师要通过日常观察、作业反馈、预习情况等了解每个学生,尤其是特需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特点、思维能力,把握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的根稳扎在学生身上。其次,教师要基于学情找准不同的学习起点、位置,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预备多样的教学活动,布置可选择的练习作业,构建多方面的情境以实行基础层次+应用层次+拓展层次的分层教学。[4]最后,教师还要利用学生差距,让学习效率高的优生当小组长或老师的小助手,在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时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开展针对性辅导,使学习差异转变为学习助推力,实现班级内的扬长补短。
(二)多元途径,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满足感时会提高对该经验的学习兴趣,因此,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适应性教学的重要要求。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喜欢动态、多样化、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一些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借助几何画板等教具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不是脱离生活、抽象乏味的知识点,而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高度经验提炼,感受将学习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和乐趣。最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障碍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给予学生自信、愉快的情感体验。尤其对于特需学生而言,教师细心地发现其闪光点并公开提出赞美,有利于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畏难心理,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积分奖励、小组竞争等方式也利用了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利于增强学习动力,为适应性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积极的情感基础。
(三)根据学情,动态呈现内容。在适应性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需高度符合灵活性标准。灵活性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3]89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固守教案,而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答交流、作业检查等途径,时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充分的追问与讨论,在确保学生已习得前一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后一项经验的教学。在学情掌控中,教师要重点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经验掌握差距,构建多方面的情境,及时给特需学生提供辅助教学,为优等生提供思维挑战点,动态改变教学的深度和进度,保证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还需重视课堂的生成性问题,具有发现情境变化的敏锐性,并根据学生疑难和情境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在每项活动后,教师都应对学生做出精准评价,让反馈切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学习行为调整,在师生互动中扎实推进教学。
(四)把握本质,重现探究过程。美国学者西奥多·塞泽曾提出,教学内容越少越好,学校应当强调理解的深度多于理解的宽度。[5]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适应性学习系统中,学生一般都采用三种学习策略:传授式、探索式和协作式。其中,探索式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6]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知识从生活化、形象化到概念化、抽象化的过程,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把握学习内容的本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将探索式与协作式相结合,通过合作探究实现不同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发挥优等生的模范指导作用,带动后进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走向知识的深度理解,实现小组合作共赢。
(五)课外提升,鼓励自主学习。在学习资源丰富、途径多元的当下,除了课堂学习外,课外学习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在课后要通过作业批改和观察访谈等途径,及时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特需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补偿教学,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扩展资料。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整理归类不同层次的高质量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多媒体平台自行学习,扩展学习时空,灵活学习路径。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合适的学习材料进行有效率、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做错题集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行归纳分析错题错因,打破题海战术脆弱的外衣,勘测其普遍性、抽象性的思维内核。
三、小学适应性教学规程
(一)课前准备。
1.学情诊断。明确学情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面对特殊学生,教师不仅要完成特殊儿童诊断评估和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也要在每节课前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预习单。预习单中需包含特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便于学生提前学习掌握,也包含考查学生对本课核心知识理解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对预习单进行整理与分析,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划分学生层次,归纳不同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难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教学打下基础。
2.定制教案。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分析与前期学情诊断,教师可再次明确教学重难点,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选择递进式的教学内容。并根据预习单中暴露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活动和提问的设计需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充分的预设和教学活动准备以应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由此,教学设计才能立足学情,真正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难点与需求。
(二)课堂教学。
1.情境引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如在导入时可以联系生活,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已有认知或疑惑,指明本节课要探讨的大问题,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遇到重难点问题时,教师也可通过生活真实情境或是音视频等虚拟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2.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让不同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通过学科实践获得最直接的一手经验。针对本节课的核心大问题,教师每节课组织至少一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班级集体探究。分组时要考虑学生层次,使小组内能够互助帮扶,各小组间水平相当。同时,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发挥自己的价值。探究应从问题的源点开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地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由易到难地探索问题核心,以实现知识的真正掌握理解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师生互动。根据不同的学情与教学目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意义且有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特需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学习目标设计特定的提问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成就感。对于关键问题,教师要请三个及以上学生回答,学生的选择要覆盖不同层次,并对不当回答或较好的回答展开追问,对学生有分歧的观点及时组织生生对话,让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以有针对性的提问成就有效的教学。
4.思维挑战。适应性教学不仅应考虑特需学生的学习困难,也要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阶梯式的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当前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在课堂后期根据学生的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对问题情境加以一定的变形或升级,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境或抽象化的问题表述,适时提供至少一个思维挑战,考查学生是否已将知识深入内化并能迁移运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本质认识。教师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提供合适的支架,辅助学生思考,并设立分层目标,以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如,让优生示范解答,中等生逐步学习,特需学生积极尝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挑战中得到发展。
5.总结反思。课堂最后,教师应留出5分钟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尚存困惑,分享对自己来说较轻松和较困难的教学环节,以便判断学生的适应性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特需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程度,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核心问题再次做出讲解,针对个别问题可选择在课后解答。总结反思环节有利于教师判断教学是否有效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改进后续教学,实现适应性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跟进。
1.作业分析。课后学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教师要以作业为引领,促进不同学生在课外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分2—3 层次布置作业,作业既适应特需学生的学情,也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需认真批阅每位学生的作业,对错误率高的学生重点关注,对错误率高的问题要在深入分析错因的基础上进行补偿教学,并让学生摘录、解析错题,真正达成总结的自己的学习目标。
2.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既是融合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适应性教学的必然要求。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课后个别指导需重点关注特需学生,针对其发展缺陷提供补偿性教学。同时,教师也要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与学习,教师做好答疑解惑,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适应性教学契合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手段。但适应性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灵活教学的原则,并没有按部就班遵循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把握适应性教学的特点,根据其基本要求与教学规程,立足学生学情,在动态调整与反思中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小学适应性教学真正落地,切实推进融合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