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的视角
2023-11-14周姊毓
周姊毓
(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也得到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进入高校,以融合教育的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然而,随着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促进残疾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实现残疾学生公平就业的呼声日益高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调“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指出:“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残疾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并“完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高校措施”。[1]这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设置是残疾人高等教育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是连接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所需素质能力的重要纽带,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才能使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进而提高残疾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上述认识,从融合教育的视角出发,以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个体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要围绕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目前,关于职业能力的定义主要呈现出两种观点[2-3]。第一种是从职业能力适用范围的角度来界定,首先是特定职业能力,其适用范围最小,是针对特定岗位的专门职业能力;其次是通用职业能力,适用范围稍广,是适用于特定行业的职业能力,即同一行业的不同岗位都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最后是核心职业能力,适用范围最广,是适用于所有行业领域的能力,具有迁移性的特点。第二种是从职业能力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界定,首先是方法能力,通过高等教育,残疾学生要学会终身学习,使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具备方法能力是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是专业能力,残疾学生通过高等教育,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解决工作中的专业问题,这种能力便是方法能力;最后是社会能力,残疾学生需要具备合作、交往等社会能力才能适应复杂的职业环境。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开始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企业迫切需要具有技术创新性、工匠精神、复合型、发展持续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要求对残疾人也不例外,因此,本研究基于第二种职业能力的界定进行探讨。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关系到残疾人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方式选择等。《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4]在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有学者提出可在遵循基础性、灵活性、整合性、协同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发展+补救”的课程编制模式和“系统性+特殊性”的课程设置过程模式[5]。还有学者认为,应突出职业能力(如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维护和调适,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设置以技术+技能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并进行职业技能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6]。可见,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应仅是课程开设的问题,还应说明课程内容和结构通过学科教学、学时安排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另外,残疾人高等教育突出残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到职业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也要考虑到高等教育的育人特征,即在基础性课程设置上呈现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基本知识和文化水平。
二、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够全面,对职业能力分析不足。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残疾人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是,当前部分残疾人高等院校的课程目标不够全面,存在对职业能力分析不足等问题,例如,某些院校仅说明了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目标,缺少了职业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而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应该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中,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职业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残疾人高等教育既能让残疾学生获得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也要让其具有职业道德、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体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如,某院校餐饮服务课程目标为“掌握斟酒、托盘、摆台等服务技能”、包装设计课程目标为“了解常见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包装设计的市场环境;掌握包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7]。”说明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院校在课程目标制定上不够全面,对职业能力分析不足。
(二)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职业能力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和残疾学生的需要。残疾人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特征。然而,我国部分残疾人高等院校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导致职业能力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和残疾学生的需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首先,由于部分课程内容参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过于抽象,实用性不强,不符合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因而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学习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也违背了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原则,一些残疾人高等院校照搬了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导致残疾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所处的教育阶段不符,无法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8];其次,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的比重要高于实践课,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从表面上看实践课的比例比较高,但在实施过程中实践课程仅占学时的25%[8];再次,“双创”课程特色不鲜明,多数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雷同,与本校办学定位和特色联系不紧密,与人才培养目标不融合,一些院校的“双创”课程体系差别非常小,忽略了各自的专业特色,导致残疾人高等院校“双创”教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残疾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9]。
(三)企业参与课程设置不充分,职业能力培养缺乏合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校企合作可以提供真实的实践生产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部分残疾人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还未形成与企业互动的良好格局,企业在课程设置中参与的机会甚少。主要表现有:第一,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残疾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让残疾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能较快地提升在校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以产促教,同时作为提供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也能获得人才竞争的优势,通过实习实训环节深度了解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以教促产,但目前很多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实训基地建设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残疾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9];第二,企业参与课程设置的热情不高,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完善,导致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不明显,调查显示,当前企业参与残疾人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意愿较低,比例不足30%,校企合作面临较大的发展困境[9]。
(四)课程评价不够科学,职业能力培养特色不突出。课程评价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方向和效果,是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课程评价的职业性特点不显著,残疾人高等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等属性,因此,课程评价也应体现出职业性特征,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院校照搬了普通高校的课程评价模式,侧重考查理论知识的机械性习得,不重视残疾学生自学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缺失了职业特色[10];其次,课程评价内容不全面,主要表现有重理论知识评价、轻实践能力评价,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重单一课程评价、轻课程整体评价,重知识评价、忽视对残疾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评价[10];再次,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一些院校的课程评价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实际工作等形式鲜有少见[11],单一的课程评价方式会误导教师教学的方向,忽视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导致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较低;最后,课程评价主体单一,多数院校课程评价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忽视了残疾学生自评以及企业评价,残疾人高等院校不能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面的原因。
1.国家缺乏提升职业能力的保障制度。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保障,尽管我国出台了一些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与国外相比,还比较缺乏与政策法规相配套的具体的实施细则。从总体上来讲,我国仍然比较缺乏提升残疾人职业能力的保障制度,在这种背景之下,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不受重视,残疾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2.国家没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残疾人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残疾人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相关部门缺少对行业岗位从业资格的严格管理,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持续性发展不足。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不成熟不完善,直接影响到残疾人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缺少依据,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未能很好地满足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岗位用工的需求。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1.社会对技能型人才认识片面。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为“学而优则仕”,受这种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比较轻视生产劳动,对技能学习的重视不足,因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也比较片面,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不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面临较大社会压力,导致了残疾人高等院校招生困难,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比重过大,职业能力培养方向有所偏颇。
2.社会上唯学历观念根深蒂固。我国唯学历观念根深蒂固,高学历越来越成为就业的门槛,忽视对个体职业能力的考核;加之残疾人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取了与普通高等院校类似的做法,失去了残疾人高等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特性,这也导致了就业市场矛盾突出,残疾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雇佣不到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三)院校层面的原因。
1.知识本位课程观念影响残疾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当前,部分残疾人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比重较大,这是一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忽视了对残疾学生职业能力体系的构建,没有体现出残疾人高等教育职业性的特点,无法满足残疾学生谋求职业、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导致课程实施存在困难。部分残疾人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本身职业技能不足,对社会、生产了解不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或者有些教师所掌握的技能老旧过时,所以部分教师难以驾驭实践课教学,导致对残疾学生实践指导的积极性不足,授课时以理论讲授为主,难以达到残疾人高等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实施存在困难。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建议
(一)确立科学而具体的课程目标,明确职业能力培养方向。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展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并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需重视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遵循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相统一,既要符合残疾人高等院校的办学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切实提高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确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时,应该涵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充分开发残疾学生的职业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首先,残疾人高等院校要在残疾学生入学时开展职业能力评估,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编制课程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学习顺序和教学方式,提高职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获得扎实的职业技能,进而顺利进入职场;其次,残疾人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制定课程目标,对用人单位的用工标准进行广泛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残疾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保证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再次,残疾人高等院校应该为残疾学生有计划地安排一些促进他们职业价值观养成的课程,加强残疾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如开设职业伦理课程,推广企业文化,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敢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影响残疾学生的发展,残疾人高等院校要多举办文化教育活动,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修养,引导和鼓励残疾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满足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当前国内很多残疾人高等院校的课程内容参照了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其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和精深,并且课程的呈现方式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均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基础性、整合性和协同性原则,因而不适合残疾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要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必须开发适合残疾学生的课程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建立合理的激励和保障制度,鼓励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从事校本研究,开发既符合专业要求又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同时教师之间要经常交流,不断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使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得到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其次,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要关注残疾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培养残疾学生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也要考虑残疾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还应考虑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带来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变化,为残疾学生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增加课程的前瞻性;再次,残疾人高等院校还应安排一些促进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课程,如社交礼仪、法律法规、社会常识、语言表达、艺术欣赏等课程,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发展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最后,残疾人高等院校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导师制度和学长制度,由导师为残疾学生进行学业咨询和辅导,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及互帮互助的人际交往氛围,促进残疾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合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坚持校企合作、学做合一的发展道路,大力加强残疾人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指导残疾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残疾人高等院校可以开设企业课程,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任课教师,除了教学外,企业技术人员还要参与残疾人高等院校的课程建设和开发,为课程设置注入企业活力;其次,残疾人高等院校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并考取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再次,学校应该定期邀请用人单位参与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指导座谈会,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对课程进行修订和优化,使课程与社会需求接轨,使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满足企业的最新要求;最后,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学做合一,加大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实训环境,真正让残疾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走进职场。
(四)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职业能力培养效果。课程评价是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对课程目标的制定起着引导作用,并监督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关系到课程设置的成败,同时也影响着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首先,确立科学的课程评价目标,课程评价目标应突出培养残疾学生自我导向能力,促进残疾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课程评价目标还应突出职业特色,把残疾学生职业能力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课程评价目标的重要内容;其次,创新课程评价方式,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灵活地选择课程评价方式,如专业理论课程需要考察残疾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纸笔测验的方式,实操课程需要考察残疾学生的操作能力,可以采用演示、实际操作、情景模拟、小组作业等方式,残疾人高等院校也可以将课程评价与参加职业培训、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形式相结合,对残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再次,增加课程评价主体,为了使课程评价更具客观性,残疾人高等院校应努力实现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外,残疾学生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为了优化课程设置,要适时增加残疾学生自我评价和对课程的整体评价,突出残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调动残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用人单位也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之一,重视用人单位的评价有利于真实地反映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实际的职业能力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好地培养残疾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增强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总之,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价值,而高等教育是实现残疾人公平就业的重要手段。在融合教育理念下,顺应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潮流,以提升残疾人职业能力为目标,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是时代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唤,有利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