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策略

2023-11-13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吉林省毕业生企业

付 岩

(吉林工商学院 校友工作办公室,吉林 长春130507)

一、引言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就业工作,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的质与量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口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重要的基础保障,人才是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资源。高校毕业生作为优质的人口及人才资源,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吉林省需要减少人口流失,保障人口基数,先提高人口留省的量,在此基础上再提升人才留省的质。吉林省委、省政府、各地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引才留才,从求职就业补贴、住房补贴、事业编制、落户政策、职业发展等多角度提供给留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相应保障措施。为减少人才流失,政府联合省内优质企业和高校,先后开展“吉人生根工程”“创业有你‘就’在吉林”“奋斗有我‘就’在吉林”“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等专项政校企对接招聘行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础上,为吉林省留住优秀人才。

二、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人数供需不平衡

疫情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省内部分领域和行业的生产经营尚未完全恢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经营状况、资金状态等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这也直接导致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岗位需求量减少。而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每年毕业生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供需不平衡的局面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

(二)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中,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以汽车、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及比重相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中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中,这也导致吉林省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有限。

(三)收入消费水平较低

吉林省的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等指标常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导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意愿相对较低。以2021年为例,全国和吉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吉林省与全国平均工资、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数据表 (单位:元)

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吉林省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值为1∶1.29,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值1∶1.31,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1∶1.26,消费支出比值1∶1.23。薪资待遇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的重要因素,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收入消费水平较低,这对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不强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求稳的心态和一步到位的心态,不升学、不就业、慢就业等现象较为普遍。高校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研的比例较高,有直接到企业就业意愿的毕业生逐年减少,这反映出部分高校毕业生追求“体制内”稳定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一些学生家长也希望子女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而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还是来源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这就导致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和市场的需求产生巨大差异,出现了企业需要人才却招不到人,而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前提是毕业生先要有就业的意愿,这也说明,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进一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三、促进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求真务实,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政府层面

1.优化就业发展环境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离不开发达的经济环境和适合个人职业发展的职场环境,政府应优化就业环境,提供更加高质量和更多数量的就业岗位。一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营商环境等多方面提供优质的保障,深入贯彻国家“放、管、服”经济改革政策,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提供量的基础保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结合吉林省域特点,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推动吉林省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科技发展,进而吸引高层次人才留省就业创业。

2.提高薪酬福利待遇

高校毕业生离校进入职场,不仅需要解决职业发展的问题,更急需解决经济支出来源问题。薪酬福利待遇是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域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薪酬福利待遇分为显性收入与隐性收入两个方面,显性收入即指每月发放的工资、奖金等较为直观的经济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是随着地区经济、企业运营状况动态调整的,而隐性收入就是指政府通过留省就业政策给予毕业生的福利待遇,包括稳定的居住场所、医疗保障、交通出行补贴等。吉林省应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出面向留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精准补贴和奖励政策,以体现政府对留省就业人才的关心。

(二)高校层面

1.校地合作

高校可以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专业调研,为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同时可以将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的影响因素反馈给政府部门,并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相关引才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

2.校企合作

高校可以与区域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地增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增加高校横向课题为主要做法,一方面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生产、经营、管理、薪酬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销售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专业课教师对职场环境的了解,提升其课堂讲授过程中贴合工作实际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技巧。另外,增加学生到省内企业实习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后,能够及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就业的自信心。通过实习的接触,增加学生与企业的联系与相互了解,提升学生留省就业的意愿。

3.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毕业生就业意愿不强,主要有职业目标不明确、自我认知不清晰、外部职业探索不充分及缺少求职技巧等因素,这都与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应开展全过程职业生涯教育,从新生入学初建立职业生涯档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职业生涯课程教师在不同时期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干预和管理,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四、结语

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有利于为振兴吉林提供人才、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随着吉林省引才政策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校留省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吉林省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应能有更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吉林省毕业生企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企业
企业
企业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